付清心
[摘 要] 新手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包括角色转变需要、人际交往能力提升需要、知识体系转换的需要等,但当正式学习培训机会被少数人占领且正式学习不能满足新手型教师多方面需要的时候,教师通过共同探讨交流或自主学习反思等非正式学习,积极主动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与专业态度和信念的形成,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具有自主性、实效性、选择性、广域性的教师非正式学习能弥补忽视教师真正的发展需要的“一刀切”式的培训,研究旨在促进新手型教师深化自主学习意识,使教师充分提升自身素质水平,着重将教师作为专业发展的主体,发现教师真正的问题、明确教师真正的需求,从而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
[关 键 词] 非正式学习;新手型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166-03
一、新手型教师非正式学习内涵解析
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是区别于正式学习(Formal learning)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学习者基于需要、兴趣在工作及生活中自我组织、自我激励的自下而上的学习活动。工作场所内,通过教师群体共同探讨交流等,如随堂观课、同行交流、请教优秀教师等相互形式,或通过教师自主阅读、反思、观察等,如观察同行、阅读专业书籍、写反思日记等形式,积极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信念的形成[1]。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旅游等形式,有计划或无计划地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活动。
教师非正式学习具有典型的自主性、实效性、选择性、广域性。非正式学习的自主性也是与正式学习的重要的区别之一,具体表现在:非正式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这也就是说教师学什么、教师怎么学、教师什么时候学是由教师自身掌控的。非正式学习不像正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性、有明确的目标、有需要成员完成的学习任务,而是可以不依赖教师和其他人的学习活动。非正式学习还具有选择性:随着国内和国际上各方面研究的快速推进,由此产生出数量庞大的知识,因此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而哪些知识是教师所必需的?哪些知识是符合本班学生特点的?哪些知识是满足教师兴趣的?这些使得能给予学习者具有极大选择性的非正式学习极具魅力。非正式学习具有实效性: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及发展。正因为非正式学习的学习内容是较为随机、动态、自下而上的,同时也是基于教师需要教师主动进行选择的,因此通过非正式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助于教育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满足教师的学习需要。非正式学习具有广域性:非正式学习作为人类学习的最初形式自古便有且源远流长,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与非正规学习构成了我们学习的完整形式,且这三者关系明显,我们在进入教育岗位之前进行的学位培训或通过培训等学到的知识只是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而真正冰山主体部分则是藏在水下用非正式学习的方式获得。“我们的学习中,70%的学习是来自工作经验、任务和对问题的解决,20%的学习是来自所遭遇的挫折(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和榜样,10%是来自课程和阅读。基于课堂、工作场所和现场进行的正式学习仅仅是我们10%~20%的学习资源”,换句话说只有90%的学习是非正式的,而仅有10%才是正式的学习,因此非正式学习对人类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新手型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意义
(一)教师非正式学习促进教师开放式学习
教师的成长途径有很多,比如针对一线教学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阅读教育名著获取经验、基于“学课”“观课”进行自我反思、构建实践共同体等。教师在教育研究中要构建一体化的研究模式。也就是说以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自身、授课对象、教师同行等因素,在学校具体情境中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而绝不是脱离实际进行“天马行空”的空想,应该反思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进行深度总结,从而改进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密切联系现在社会状况,总结出本土化的“民间教育学”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学校中的教师团队之间是学习共同体,而不是“上传下达”的上下等级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成员有归属感、凝聚力,才能让共同体有“活的灵魂”。
(二)教师非正式学习促进教师与他人之间的社交关系
教师之间人际交往的内容、频次、深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师的非正式学习效果。人是社会的存在,我们的学习是在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中进行的。正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当一位教师的人际关系处理得较好,则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就会比较多,因此教师在沟通中很容易传递经验及知识,因此学习就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概率就大大增加,这又会影响教师下一次学习与工作的成效,与此同时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在学校中更有地位与话语权,更有助于教师与他人之间社交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构成了良性循环。除此之外,当从事不同专业知识传授任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沟通交流、经验分享过程中,教师所获得的每个教师不同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補自己的不足,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思考,这样的非正式学习大大提高教师的发展水平[2]。
(三)教师非正式学习促进显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师非正式学习的过程是显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在不断转化中教师的能力、观念得到同步提升。正式学习中获得的存储于大脑中印象深刻的理论知识往往使我们引以为傲,但在需要解决实践问题时,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弊端,如这些经验非常难以成功输出、教师遇到问题依然不会独立解决等。而向他人借鉴“成功经验”或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才能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棘手问题,这个学习过程就是非正式学习。此外,教师非正式学习并没有统一的安排要求与规定,可以发生在任何想要进行的情境下,而且轻松的氛围使得大家能无私交流,因此参与的教师成员关系融洽地分享信息和经验,必将有助于教师群体能达到最大发展[3]。
三、基于非正式学习新手型教师的培养
(一)坚持三个原则
1.合作共享原则
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就会发现,国内外教育主管部门对促进新手教师发展的培养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国外对于新手教师更加注重入职支持的培养方式,相比之下国内则更注重学校内营造的学习氛围以及教师自身的成长。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能看出国内外的共同之处都很关注指导型教师对新手型教师的支持。因此,必须意识到促进新手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学校主要是通过师徒制、校园公开课、教师培训等促进新手型教师成长,其中教师培训过于注重对新手型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教师的人际关系、教师心理及教师教学管理方面[4]。也就是说,只有更多的通过师徒制这种非正式学习进行合作共享,提高教师非正式学习的频次及程度,各成员要相互参与到对方的实践中,教师主动打破原有封闭的自我学习状态,充分利用群体共同探讨交流。从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进行共同促进,为新手型教师提供更多与资深教师交流合作的机会,从而满足教师需要。
2.整合互促原则
非正式学习是根据兴趣和需要来进行教师间的交流和自我提升等,因此作为成员可以避开形式主义、等级主义,使得不同入职年限的教师都能平等沟通。正式组织在进行一起活动时都具有预见性、计划性、组织性,而这些特征都是非正式学习所缺少的,因此单独分开进行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效果、效率都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将非正式学习有计划地融入正式学习的组织活动中,这样正式学习的目标明确和非正式学习的灵活有针对性,使得专业发展既保持了非正式学习的本质,又得益于正式学习的计划,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任其自生自灭。
3.终身发展原则
终身学习的理念自古有之。面对信息时代大量信息的涌入,学生可以快速便捷地从各种渠道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状况有所改变。此外,早在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的口号[5]。我们就不难看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成年人尤其是新时代的教师,仅靠我们学习的课程和仅有的职前培训等正式课程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活流水”。无论是教学能力的提升,抑或是教学技巧的精进,都不能仅仅依赖于他人提供的正式课程与培训,而应该把学习的焦点置于更为广阔的天地中,以非正式学习的形式从工作及生活中获得营养。
(二)把握四个阶段
1.提供具体支持
教师非正式学习方式的积极发展,绝不是只靠学校里教师单方面改变能达成的,影响非正式学习需要个人努力、国家社会支持、学校促进的通力合作。国家、社会支持能为非正式学习下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屏障:改变对教师的评价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想,改变仅仅根据40分钟一节课中教师的表现,就片面地给教师一个“优”“良”“中”“差”的等级,并依此判定“升”“降”“去”“留”的时代要结束了。学校扶持是促进新手型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沃土:校长要当好教师发展的第一责任人,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管理氛围,发挥积极影响力统领全局发展。改变新手型教师进入课堂中常常面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转变难的问题,避免让教师面临孤独感。新时代我们要有更加开阔的视野,立足过去,面向未来。
2.构建非正式学习共同体
非正式学习共同体就是自组织团体的典型案例,这种组织结构一旦成形,将具有强大的适应与学习能力,而且这种学习能力远大于任何单个主体的学习能力,因此对于新手型教师来说,构建非正式学习共同体是单合作领域向多元化合作领域迈进的关键一步。此外,我们必须意识到学习共同体内的关系并非仅仅局限于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之间,而是非正式学习共同体内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与其他教师产生共同体的联系,例如新手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之间、经验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之间、个体与组织领导者之间等。因为在信息时代下,没有人能精通所有领域的知识,因此由教师合作带来的各学科、各领域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帮助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且同等重要的。
3.经验与反思的相互促进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需要根据班级的实际特点和需要进行反思,使得理论最终落地生根。主动权要掌握在学习者手中,因此融入工作和生活中、时间弹性、地点灵活的非正式学习是合适恰当的,因此新手型教师应该通过自我反思、阅读经典教育著作,将所看、所听变成所思、所感。积极面对自己的教育实践问题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这是自主能力体现的最高标准。而且反思的内容既可以是当天教学时出现的突发情况、课堂中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自己清楚但很难和同学讲解明白的内容,甚至是大家“习而不察”的问题处理方式都借此进行自我反思。教师教学成长需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一个过程。只教学不反思即使教龄40年的老教师也只是把同样的事情做40遍,对待教学应深入思考而不是周而复始。
4.增强教师自我发展意识
马克思在谈及选择职业时曾说过:“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因此,具有教师自我发展创造是实现教师内在的生命价值。良好的科研能力不论是新手型教师还是经验型教师都是必备的。教师一直认为教学研究离教师很遥远,但事实并不是如此,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实践和周围现象中发现问题。长期以来,教师常被大众认为是知识的传递者,而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创造者,即满足学生当前需要,创造学生未来良好生活的可能性。将人类精神文明财富转化为学生个人成长所需,离不开教师做教学研究。所以无论是处于哪一阶段的教师,都是对新一代青年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关键人物,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数量最多的教师群体,更决定着21世纪基础教育能否成为学生发展的支柱,这也与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直接相关。
参考文献:
[1]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9(6):36-41.
[2]葉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30-232.
[3]鲁忠义,王德强.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03-304.
[4]陈莉,刘颖.从教师培训到教师学习:技术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6(4):113-119.
[5]Annemarieke Hoekstra.Experienced teachers informal learning:Learning activities and changes in beha-vior and cognition[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9,25(5):663-67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