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进根 刘小飞
[摘 要] 在国家综合实力高速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国防教育成为高校教育需要重视的内容。而在当前阶段,国防教育并没有在高校教育中占据足够的地位。基于助力国家国防建设的目标,高校应将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建设融合在一起,以增强国防教育的地位以及有效性。具体而言,高校应将国防教育融合在校园思政教育、德育、校园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学校社团的发展等内容中。如此,国防教育能够渗透在校园文化中。
[关 键 词] 高校;国防教育;校园文化;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139-03
當前,高校的国防教育一般是课程、讲座教育,这样的教育较为理论性与阶段性,无法对学生施加长期且深入的国防教育影响。相对而言,校园文化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包括学习风气、学校主要思想潮流[1]。而校园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学生社团、校园活动、校园思政教育、校园德育等内容的影响。在重视国防教育的情况下,高校应积极探索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的策略,以此助力国防建设。
一、国防教育中的现存问题
国防教育是国家防卫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国家与社会需要人才的必要内容。但在前些年的教育改革中,高校领导与教师更加关注专业课程教育、思政教育、德育教育方面的教育改革,没有对国防教育投入相同的精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高校的国防教育并没有取得较大的进展[2]。并且,国内高校的国防教育还存在不同的问题。总而言之,国防教育的现存问题一般分为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两方面的问题。在教育形式方面,许多高校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模式基本都是课堂教学、讲座教学这两种。国防教育本身偏离学生的生活与思想教育,纯理论性的教育方式更会让学生将国防教育当成是形式化的课程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许多教师过于看重国防教育的严肃性,以至于设计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过重,且与当前时间线差距较远。由于存在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高校的国防教育效果较为一般,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国防参与积极性也没有得到良好的激发与体现。
二、国防教育融合校园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一)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而言,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教育的内容。因此,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在教育价值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3]。而从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二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校园文化便是新时期对学生进行优质国防教育的良好载体。具体而言,国防教育内容较多,包括新生入学时接受的军事训练、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的军事理论课、结合时事的国防教育活动等。当前,这样的教学模式已不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与理论教育的最优方式。高校应组织教师将国防教育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的内容分解开,然后分别设计合理的教育载体。在分解教育的基础上,融合校园文化便成为提升分解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策略。校园文化易受学校的管理策略、设计与开展的活动等内容影响,校园文化包含理论、实践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高校应将校园文化与国防教育融合,以此对学生进行优质的教育。
(二)国防教育融合校园文化的价值
将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融合,能够获得两个方面的价值[4]。对校园文化而言,国防教育的融入能够加深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对国防教育而言,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便是对国防教育的创新与优化。具体而言,校园文化有教育方式多样、教育方式柔和等优点,将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融合,便是将国防教育中的部分内容融入校园文化中,使学生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国防教育。并且,将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融合,是提升国防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以往的国防教育主要由相应的教师负责,而在融合了校园文化之后,国防教育便成为更多教职工需要关心与维护的工作,学生自然也能够得到更优质的教学。
1.激发校园活动力
每个校园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在学生的课堂教育、课外生活以及学校办学理念、精神文化创设活动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可以保证学生逐渐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忧患意识以及复兴意识,进而对自身刻苦努力、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充分彰显学生的青春风采,使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全新的内涵以及活力。
2.文化建设的补充
国防教育对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以及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接受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提升国防观念以及国防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观念,进而具有良好的组织性以及纪律性,使校园内也可以形成良好的校风以及学风,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培养,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任务保持一致。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能够为社会提供先进的思想动力。在此过程中通过爱国拥军历史故事、国防文化知识的竞赛以及红色纪念日活动,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实现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3.实现德育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对学生的不断鼓励与引导。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资源,发挥自身育人功能,将国防教育落实到大学生的方方面面,保证学生可以感受到更加形象化与立体化的国防教育。因为当前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比较活跃且创新能力较强的特点,比较容易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国防教育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精神、严守纪律优良作风等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内,能够实现对学生道德情操以及健康生活的良好培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提升整体的德育成果。
三、国防教育融合校园文化的具体实践策略
(一)结合校园环境,建设国防教育环境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国防意识的良好途径。在国防教育融合校园文化的理念下,高校应开发本校、本地区拥有的国防教育资源,建设国防教育设施,以此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5]。保证教学更具直观性,可以彰显学生的主体位置,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脱离出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在现实中,各个高校若追根溯源,都能够找到与本校联系密切的国防教育资源。以厦门大学为例,这一大学由陈嘉庚筹集资金所建立,并且其校园发展历史中还包括萨本栋、王亚南、陈景润等著名人物,这些人物在他们的一生中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为国家的防卫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建设包含国防教育意义的校园设施,以此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比如,厦门大学便建设了校史馆、纪念馆、人物雕像、陵园等具有较强国防教育价值的校园设施。其次,高校能够用于发展学生国防意识以及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资源还包括“当地”甚至国内的资源。比如,高校可以在校内的草坪、教学楼的装饰中添加本省的相应人物。以江西省内的大学为例,江西作为红军长征的出发点,完全可以将这一国防教育资源与校内的各处体育场所相融合,比如以壁画、海报、创意涂鸦等方式装饰操场跑道、室内墙壁、球门。总体而言,高校应积极建设富含国防教育意义的教育环境,以此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校园文化,进而对学生施加有效的国防教育。
另外,还需要保证国防教育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彰显时代特征,掌握时代发展的基本步伐,不断创新与改革巡视训练的内容,实现与时俱进,进而保证国防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针对性以及适用性。比如,在高校开展新儒学教育以及军训的过程中,开展一些卫生救护或者是防灾以及逃生演练,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具有良好的自我防护以及自我防灾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保证高校国防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果。
(二)结合校园社团,组织校园国防活动
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高校社团是学生兴趣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切入点。在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基础上,高校需要从建设国防社团、组织校园国防教育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6]。
由于国防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可以先了解校内是否有国防社团,若有,则加强社团指导教师的国防教育素养,并为该社团提供一定的资源扶持,支持该社团提升自身的影响力。若校内并没有国防社团,那么高校便应当挑选年轻的国防教育教师作为国防社团的指导教师,然后组织校内特色国防社团。在建设国防社团的初期,学校可以要求辅导员向本班内综合素质排名靠前的学生发出社员征集通知,以此组成社团。在构建完社团之后,学校还应结合校内优质社团的组织结构以及维持形式,对国防教育社团的组织结构与维持形式提出相应的要求与建议。如此,高校能够开拓社团这一国防教育渠道。在社团的基础上,学校还应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并设置一定的奖励,以此吸引校内社团踊跃参与。比如,学校可以结合时事,开展研究国家海军力量发展的活动,鼓励各社团以契合自己社团的方式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以视频、文章、小品等方式,参与到国防内容的自主学习与宣传中。
(三)结合线上教育,拓宽国防教育范围
近些年,以微信、微博为主的线上教育渠道成为影响校园文化的重要因素。许多高校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学生构建了线上教育平台,通过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方面的教学。而在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融合的背景下,高校也将国防教育融入线上教育中,通过线上教育平台,将国防教育深入学生的生活中,并促进国防文化的形成[7]。
在现实中,高校需要基于线上教育的碎片化、趣味化特点融合国防教育,以此培养学生对国防教育知识的兴趣,营造学生关注国防信息的良好校园氛围。比如,高校可以将国防装备介绍、国防基础知识介绍等内容划分到线上教育模块中。然后,要求国防教师与传媒教师合作,共同设计并制作趣味性强、内容较为简单的推文。如此,学校能够将国防教育内容作为思政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趣味“调剂”内容,让学生在对比中萌发对国防知识的兴趣,并增强学生对线上教育平台的依赖性。此外,在构建校园国防社团的基础上,高校还可以鼓励各种社团自主制作与国防教育有关的推文、短视频。如此,高校既可以增强国防社团的存在意义,又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国防知识的了解与宣传中。
(四)结合专业影响,建设国防教育体系
特色课程是形成校园文化的重要因素,高校应立足本校的特色专业以及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建设国防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该学校充分利用本校的专业特色,以飞机与战争的联系为基础,开设了飞机与战争、孙子兵法、初级指挥等选修课程,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选择范围。在这些课程的影响下,该校学生萌发出了较强的选修热情,并由此在校内形成了浓厚的国防知识学习的氛围。基于这一成功案例,其他高校也应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以此丰富学生能够选择的国防教育课程内容。并且,在建设课程体系时,高校不应盲目模仿,而是应结合线上教育平台、国防教育社团等现有的国防教育途径,了解学生更感兴趣的国防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具有吸引力的选择。总体而言,高校应结合本校的特色专业以及学生的兴趣方向,构建富有特色的国防教育选修课程体系,以此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并提升国防教育的深入性与全面性。
总而言之,校园文化是高校对学生施加多种类型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将国防教育内容与校园文化合理融合在一起,以此实现对学生进行长久、有效、深入国防教育的目标。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并不是一对一的融合,而是需要将国防教育融合在校园文化的各个源頭中,以此拓宽国防教育的切入范围以及渗透深度。并且,以融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还能够避免直接教育给学生带去的枯燥感。
参考文献:
[1]仲媛,张芳友,王华.探索高校国防教育新途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199-200.
[2]杨冠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国防教育改革的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27):50-51.
[3]刘书增.“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问题及其改进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24):286-287.
[4]张海鹏.新中国高校国防文化育人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9.
[5]周静静.新时代强军梦背景下的大学生国防教育路径创新[J].高教学刊,2019(6):29-31.
[6]孙冬华.爱国主义教育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58-59.
[7]史晓明.德育创新视角下高职校园国防文化建设[J].学园,2018,11(32):185-186.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