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涵及构建基本原则

2022-05-30 08:27卢秀颖赵国琴郭莹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8期
关键词:在校学生背景政治

卢秀颖 赵国琴 郭莹莹

[摘           要]  增强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本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涵具体囊括三个方面:它是对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和教育机制的全面性、本质性的把握;它规定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要素;它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形式和具体操作体系。同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导向性与政策性、整体性与系统性、主动性与平等性、继承性与创新性。

[关    键   词]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内涵;构建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115-0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质即认知形式和实践操作体系,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内容有机结合,从本质上和整体上明确和支配以下内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进程中的教育工作目标、教育研究内容、教育管理方式、教育机制乃至以上元素内部的规律和趋向。同时,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把握好构建的基本原则,进而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全角度的教育模式,有效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涵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从本质上和整体上明确和支配教育工作目标、教育研究内容、教育管理方式、教育工作机制

1.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它运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和当今的大数据技术,结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条件,完成预定的目标。现阶段,这个预期效果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教育目标有以下几點。

(1)中心方向。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高校在校生,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详细目标。即为密切萦绕中心发展方向,依照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研究内容而要达到的各个具体子目标,包括思想、政治、理想信念、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

(3)效用目标。根据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提高高校学生的能力,进而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性和效能性进行核查,它是中心方向和详细目标的具体展示。

2.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理想信念网络教育体系。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内容,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发展的一个全面性观点,是在开展思想、文化、政治等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对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系统技术高度融合,对高校学生进行的一系列教育。

(2)爱国主义网络教育体系。它是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指引高校在校学生明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

(3)道德网络教育体系。它是教育的根本内容,涵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安全稳定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规范素养教育等内容。

(4)全面能力网络教育体系。它是核心目标,即强化高校在校学生的全面能力,从而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涵盖高校在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人文素质发展教育、科学社会文化心理素质教育、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教育、身心素质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

3.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取决于起支撑作用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根据当代大数据计算的特性、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体涵盖主客体交流、在线与线下、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专家教学与大学生讨论交流、集中培训教育与大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与兴趣相关联等。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被全面关注。

4.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即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有组合元素的互相影响和密切作用。通过协调运作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内部运作过程和模式和谐。更新观念、创新推进机制是推动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发展的关键。主要包括组织体系保障机制(包括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团队体系、网络监督与维护体系)、协调机制(包括高校内外部)、教育引导机制(包括沟通渠道、沟通平台、心理引导与引导机制)、监督与评价机制。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规定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的密切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推进的内涵元素

从本质方面阐述,其本质是教育目标,它详细明确了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取的目标与方针;核心是教育内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政策性、政治性被明确确定,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性与进步性被明确表达;手段是教育方式,它具体体现和反映了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时代感,保证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发挥;教育机制是保证,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和效能性被明确定义。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机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构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完整有机统一。

(三)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认知形式和具体操作体系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目标和内容、模式和机制的理性理解和思考以及對内部逻辑关系和运行保障体系的全面理解和把握。同时,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又是一种具体的操作管理体系,它具体规定了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操作过程如何规范地运行,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和效能性得以确保,确保高校在校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原则是指一个人在从事特定工作或活动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规定,原则所依据的标准是一个人能够实现特定工作或活动目标的重要保证。什么是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即指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进程,以及解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机制之间关系应遵循的标准和准则。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建设工程。应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与政策性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设是一项政治、政策、导向强的系统工程,必须突出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家的指导思想体现的引导功能,并要占领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位置。要积极发挥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引领性,主动创建明晰的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以,目标引领既是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准绳,又是连接全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枢纽,也是增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和效能性的重要环节。并且,应密切思考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研究内容、方式方法、作用机制,以科学的思想、基础理论知识指导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以科学的机制保障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以科学的方法推进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用严谨的科学思想引导高校在校学生,用主流的言论指引高校在校学生,用崇高的思想造就高校在校学生,用杰出的创作激励高校在校学生,塑造品学兼优、全面进步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因此,在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和政策。

(二)整体性与系统性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方面,关系到中心方向、详细目标和效用目标;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方面,涵盖理想信念网络教育系统、爱国主义网络教育系统、德育网络系统、综合素质网络教育系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涵盖学科互动方法、线上与线下结合方法、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专家教学与大学生讨论交流方法、集中培训教育与大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等结合方法;从教育机制的角度来看,它包括组织制度保障机制、协调措施、引领措施、监督考评措施等。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向、教育内涵、教育方式和教育体系彼此影响、彼此推进,形成了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全面有机结合。所以,在创建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进程方面,要合理解决教育方向、教育内涵、教育方式、教育机制和整体协调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确保整个教育模式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三)主动性与平等性

何为主动性?即要在开展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主动的引领作用。何为平等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在校学生之间在整个系统中地位相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明显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和高校在校学生之间的对等性。主动引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宝和政治优势。它是指在新时期主动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等内容,指引高校在校学生坚定初心,增强“四个自信”,明辨是非,自觉克服和消除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要把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纳入大脑、纳入耳朵、纳入心灵、内化于心灵、外化于行为,就必须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平等。这种平等性并非意味着弱化主动积极引导性,而是由于网络的交互性、隐匿性以及多元化和复杂性等特征,需要以平等的态度和身份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在平等交流中强化主动引导,从而完全发挥高校在校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主体性。因此,在创建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进程中,依照高校在校学生的教育方向、教育内涵等,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构建,实现主动性与平等性的统一。

(四)继承性与创新性

高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是要传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是前辈们一直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运行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则,有着深远的意义。传承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是当今时代继承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源泉。当今大数据运算和高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关联体现在:一方面高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必须传承和推广;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高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待持续前进。其实,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即为创新,高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源泉即为创新。伴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高速发展,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内涵持续发展、创新和充实,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步的重点之处在于其内涵和改革体系的革新,在传承和弘扬高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育目标和内容,创新新方式、新方法、新载体、新机制,构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形式,持续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和效能性。因此,不仅要突出继承性,更要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康乃欣.网络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0).

[2]刘文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影响力提升路径分析[J].大学,2021(9).

[3]李婷婷,李宏新.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微思政”教育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Z2).

[4]蔡继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07.

[5]周洁美慧.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科教导刊,2021(19).

编辑 栗国花

①本文系2020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L20BZZ00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卢秀颖(1982—),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赵国琴(1986—),女,汉族,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郭莹莹(1986—),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在校学生背景政治
绘画作品选
绘画作品选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银川地区10~18岁青少年在校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