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2-05-30 10:48:04唐馨秀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2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材生活

唐馨秀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要求地理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人教版地理新教材积极贯彻课程改革新理念,在编排上十分注重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将中国、世界的自然和人文知识层次清晰地组合起来,同时把乡土地理纳入教学计划,使教材与学生生活环境融为一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地理生活化教学将地理教学指向学生身边熟悉的社会生活现象与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究乐趣,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身边各种地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同时,生活化教育引导学生运用独特的地理视角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与探究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此,笔者对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作了一定的思考。

一、教学观念生活化

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特别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实践。因此,它要求教师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观念,教师要做“有心人”,随时注意从生活入手收集生活事实中蕴含的地理信息,在备课、授课中,要求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以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素材,大胆应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观念,引领课堂教学。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米饭为主;北方墙厚,南方墙高;北方人粗犷,南方人细腻……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衣食住行、旅游观光、气象气候、地震火山、资源环境等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都孕含着地理知识。可以说,地理知识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当前的教材选择的内容都是与生活分不开的,由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就需要对教材之中的生活化常识进行深度的挖掘,以此来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对地理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加以关注。而且,对生活化常识进行挖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以及有效性有更加深切的感受,這样一来,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进而使得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以“复活”。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在独立思考中创造力得到强化,地理课堂教学的活力得以增强。例如,以“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会出现很多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能力可能还达不到能够提炼这些知识的地步,由此,教師可以先对其进行总结,将其中的一些主要信息用文字或者是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说“红土地”。其次,为了使学生能够对“南方地区的特点”这一知识有更好的认识,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对“南方地区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观察,并且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对比”加以探讨,然后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同学们,虽然我们常年居住在南方地区,但是现在信息技术发达,你们在网络上也会对北方地区的情况有所了解,你们觉得,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各个方面究竟存在着何种区别?”通过对教材之中的生活素材进行挖掘,使学生可以对地理知识有更加直观的印象,而且这样一些知识与现象或多或少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也是因为如此,使得他们可以对其更有体会与感想,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此驱使下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

三、教学情境生活化

开展初中地理教学,其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地理知识,并且通过基础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认识大千世界,将地理知识带入到日常生活当中,以期通过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在这一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重生活化情景的创设。教师要找到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地理事物,与课堂教学进行结合,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例如,教师在讲到“多变的天气”这一节内容时,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将一年中的节气按照顺序背诵下来,那么将非常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很有可能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会将从前记忆的知识遗忘。所以教师就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情景的创设,比如选择立夏这一段时间中,某地的气温变化数值,然后分析该地区风向、天气、温度之间的变化,并且分析其中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地理学习紧密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将地理知识进行渗透。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提倡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的评价机制。强调评价方式生活化,首先要做到评价内容生活化,地理作业和测试不应该拘泥于课本知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社会中的时事热点编制一些生活化的地理习题与试题,真正把地理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地理试题中蕴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应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从某城市近几年盛夏高温图表探究热岛效应的成因等。

总之,当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地理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兴趣。因此,地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地理知识,使他们不仅能够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应用,从而切实体会到地理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材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