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鹏 张鸿冰
[摘 要] 大學生思想和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使中国高等学校一直致力推动的教育教学领域的学习革命势在必行。思政教师必须强化自我提升,以学生的实际感受为教学目标导向,正确切入大学生内心情感世界,以实践为原则大胆开放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关 键 词] 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037-03
全国高校间断性开展线上教学,使本就是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大学生成为互联网“常驻民”。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主阵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比教师更关注“微博热搜”“今日头条”,不少人喜欢在社交平台晒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对某些问题的感受。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方式,甚至平日里不太上课的学生也会冲到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浏览课程。有些大学生甚至连用键盘打字都没搞明白,就成为高级的手游玩家,电脑沦为成年人的办公器材,手机成为学生身边的“必要陪伴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经历的一场教育改革,也是教师一直致力于改进的教学革命。现在,很多高校仍旧开展间断性网课,教师不得不做两手准备,原有授课内容和实习计划也全部启用线上、线下两套方案。线上授课的备课内容会应用于线下授课,线上授课经验、做法也会应用于线下授课。虽然教师已经适应了线上授课,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似乎没有明显成效。
一、学生思想和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
2021年,在本项目的“大学生上思政课调查问卷”中,对3712名省属重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不记名调查。调查显示,有43%的学生承认在思政课上从来不玩手机,有52.7%的学生承认偶尔会玩手机,只有4.3%的学生承认经常玩手机,这说明上课玩手机的群体相对固定,且人数较少。在被问到“你上思政课时用手机做什么”的时候,有26.7%的人选择“我上课不用手机”,74.6%的人选择“查资料”,有43.6%的学生选择“聊天、刷屏、听音乐或看电影”,只有5.3%的学生选择“打游戏”。以上两个问题属于“陷阱问题”,对应的两个数据“43%”和“26.7%”说明,上思政课不用手机的人数接近26.7%,用手机查资料但不玩游戏的人数接近43%。在被问到“是否会在思政课上主动回答问题”时,10.2%的学生选择“不参与”,有46%的学生选择“会积极参与”,有36.6%的学生选择“心里有想法,但不想表达”,还有7.2%的学生选择“无所谓”,总的来看会有超过80%的人愿意参与到课堂中。在被问到“如果课上老师让在微信群里讨论,你会发言吗”时,50%的学生选择“会发言”,有28.9%的学生选择“看是什么话题”,只有2.7%的学生选择“不想发言”,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参与讨论。在被问到“你觉得哪些是思政课的不足”这个多选题时,排在第一的选项“课堂规模偏大,很多学生不听课,氛围涣散”占比56.4%,排在第二的选项“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对现实的指导”占比43.3%,排在第三的选项“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占比34.5%,排在第四的选项“语言表达沉闷缺乏感染力,课堂气氛沉闷”占比21.4%,最后只有4%的人选择了“老师上课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内心不关心学生”。这说明大学生期待良好的学习环境、授课内容、教学方法。
此外,问卷还就是否赞成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进行了调查(见表1)。
总体来看,大学生对课堂的期待感比较强烈,教师对授课过程也比较用心,其关键问题是课堂整体氛围没有达到学生的期待,授课内容达不到学生对思政课的渴望,授课方法、手段仍有待改进。尤其在被问到影响力的问题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互联网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思政课的影响力,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首先,在时间上,思政课只占据了本课堂的时间,而手机占据了其他所有时间。其次,在内容上,思政课的话题围绕课程内容展开,且受到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而互联网上内容丰富、高手众多,学生总能够找到自己的情感切入点。最后,教师的影响力大相径庭、特点各不相同,课程节奏也不能使学生保持持续的兴奋度,学生不满意。
二、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趋势
针对大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的问题,一些教师表示不支持,有管理者用“治理”“对策”这种词汇应对这样的现象,甚至使用“手机回收袋”将学生手机临时存起来。有学者、教师也在积极寻找治理这种现象的对策,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要拿出手机,否则视为违规。这样的思路,其本身就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将教师授课与学生用手机的行为对立起来,把上课效果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学生玩手机,将“授课与玩手机”作为“教与学”的主要矛盾,并将“玩手机”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种思想忽视了矛盾的同一性,过分强调矛盾的斗争性和斗争性中的对抗性矛盾,忽视了非对抗性矛盾。手机文化具有大众传媒的属性,文化传播方式具有即时性、随意性和私密性的特点,实现了人与媒体在时空上的无缝对接。[1]学生不止在“玩手机”和“听课”二者之间做选择,学生即便没有手机,也不一定能听课。手机确实能影响上课,但是也能辅助上课。事实上,斗争性与同一性结合构成了矛盾运动,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必然促进事物发展,“玩手机”势必促进教师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的更新、授课内容的更新,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发展,实属“玩得好”。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混合式教学要成为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新常态。”其表明融合了“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在教与学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传统课堂与在线课堂将长期共存并深度融合,这种融合绝不仅仅是在线课程的简单融入,也不只是知名大学的课程共享,而是教育思想、理念、方法与手机媒体的融合。在自媒体时代,媒体才是最强有力的文化武器,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知识量也是有限的,但网络媒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网络媒体、工具的使用,绝不仅仅是把线下的测试、研讨等内容简单地搬到线上来,也不仅仅是分享视频和链接这么简单。
在思政课中,知识本身与通过学习过程而达到的目的相比,后者更重要。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其实早就渗透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过程中,早就渗透在中华民族一直“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和独特精神境界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应当更重视教育的结果,而不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程度,只有少数需要继续提升学历、从事研究的人才应该深刻研究理论。对于思政教师的授课来说,不仅要让学生懂,更要让学生信,这要求教师不只是对知识进行讲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想有所影响。强硬的管束手段一定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反而站在对立面就无法起到引导的作用,削弱了教学效果。
大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社会责任感,能够认同主流价值观,分辨真伪、正误。重大灾难向来都会激发人类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宣传,渲染了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这些都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契机和基础,成为思政课的良好素材。
三、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思政教师的自我提升是改革的关键
思政教师是课程的主体,发挥好课程的作用,关键在于发挥主体的作用。课程的实际效果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与课程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内容要通过教师传达给学生,所以教师的表达力、表演力等教育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思政教师一定要注重日常积累,要摸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契合他们的思想需求,B站、微博、头条、知乎、抖音等应该成为教师日常关注的App,运用时尚、通俗的语言阐明深刻道理,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引导其价值观的形成,树立健康、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目标和道德标准。
(二)思政课教学要以学生感受为目标导向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者向来倡导实践性。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无论教师采取什么手段,只要能够为思政课目标服务,都是正确的。教师的课程讲得好不好,要问学生满不满意。要从源头上找准落脚点,学校必须改革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
思政课评价体系中,除了观点、立场的正确性外,核心问题应当以学生的感受,考核方向应当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对教师的认可程度、是否受到了教师的影响、是否从课程中得到收获四个方面为主要考核指标,并兼顾知识讲解。
(三)思政课教师要正确切入大学生情感世界
理论能够指导认知,但不能产生情怀,理论只是工具,情怀才是目的。认知是情怀的媒介,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正确认知,才产生了家国情怀。与“70后”“80后”不同,“00后”生活条件优越,普遍缺少因自身的某种渴望而产生的直接情怀,只能通过影视媒体得到间接情怀。很多从小上学就被车接车送的学生,虽然能够理解风雨交加、天寒地冻的艰难感受,但很难体会革命烈士无所畏惧、英勇牺牲的热血青春。
拥有更多直接情怀的思政教师想要对接媒体传递给学生的间接情怀,这种情感对接过程则往往会因为世界观的差异而错位。同样一句话,在一个背景下,师生间能够产生共鸣,而更换一个时代背景,很可能就无法产生共鸣。所以,教师所讲内容是否能够切入学生情感,就决定了自身的影响力,一个没有影响力的思政教师,无论理论层次有多高,都无法对学生产生真正的影响,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真正目的。
(四)思政课要大胆放开实践渠道
实践功能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特点,一次切身的体验抵得过一万句苦口婆心的奉劝。实践环节应当是思政课最重要的环节,在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试错”机会,不应当过分担心学生在实践中犯的某些错误。未来世界一定是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体,人与人的交往会更多地集中在社交平台上。将思政课课程实践与网络平台相结合,是必然趋势,但这种结合必须是开放的结合。一段精心准备却只有教师能看到的视频,其宣传价值以及学生的期待感等会大打折扣。
教师应当相信学生群体的辨别力,给予充分指导和展示空间,并予以有效监督,才是积极应对之策。事实上,根据以往指导大学生课程实践的经验,大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很少发生言论、行为上的原则性错误,尤其是在教师规定范围内加以引导的情况下,出现原则错误的可能性更低。同时,我们发现,对于在课堂上展示的优秀作品,更多的学生会表达出羡慕、期待的情绪。
(五)思政课要注重群体的自我修复性
在以往思政課改革中,学者、教师十分重视师生互动。但教师由于受年龄、性别、性格特点、生活背景等影响,师生互动的实效性与时效性差异较大。另外,因师生互信度、教师解决心理问题能力等相关因素,教师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贡献值是十分有限的。与思政辅导员不同的是,绝大多数思政教师并不能时时关注学生、接触学生。
虽然有少数学生会与思政教师探讨当下难题,思政教师也往往可以帮助解决学生的特殊矛盾或给予建议,但是思政教师很难解决更多学生的特殊问题。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群体的自我修复性,用“强势群体”带动群体中的“弱势个体”,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加强对整体氛围的营造。
参考文献:
[1]张阿兰.手机文化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J].教学实践研究,2019(4):180-182.
[2]刘鹏.教育部:高校在线教学不仅是救急,也是一直致力推动的学习革命[N].第一财经,2020-02-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