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凡凡 郝喜明
[摘 要]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是高等院校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可以确保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与社区建设协同发展,实现相互促进与相互补充。单就目前形势而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实践育人理念的日渐深入,为社区志愿事业发展提供了助力。目前,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社区志愿服务已经初具规模,但仍有些许问题有待改善。基于此,深度分析实践育人背景下高等院校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策略。
[关 键 词] 高校教育;实践育人;社区志愿服务;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028-03
教育部明确提出,落实高等院校实践育人工作,可以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深度落实与有效落实,而高校社区志愿服务是高等院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实践育人强调对学生展开科学引导,确保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起到良好的实践育人效果,将实践育人理论作为核心指导,将实践活动作为教育基石,确保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融合,显著提升高等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效果。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社区志愿服务早已成为高等院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前沿阵地,因此需要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
一、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重要性
志愿服务最早起源于西方,是指自觉自愿、不企图任何经济回报的活动总称。而结合我国民政部门对社区志愿服务所下的定义,社区服务是指个人或组织利用自身技能以及其他资源为社区居民以及公共事业提供服务的行为。高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无论是在高校实践育人方面,还是在完善社区功能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
(一)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德育水平
社区志愿服务是新时期背景下,高等院校针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可以突破传统高等院校师生教育工作的限制与制约,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在潜移默化之间针对学生的政治素养与道德水平展开有效培养。这是由于社区志愿服务始终遵循自愿性原则、公益性原则与自主性原则,学生是否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完全取决于学生自身,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二)显著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基础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对社区服务能力以及社区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学生作为我国高素质群体代表,可以作为社区力量的重要补充。相较于传统社区工作者,高校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仅可以为社区工作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与支持,而且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显著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2]。
(三)创建和谐的社区环境
在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环节,学生可以发挥自身所学专业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儿童辅导服务以及养老服务,满足社区内部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问题,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助力。与此同时,高校志愿者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与奉献精神,也会发挥一定的价值引领作用,激发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确保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从而形成良性发展循环,创建和谐良好的社区环境。
(四)保证思政教育效果
高校學生积极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行为观念与社会观念,同时也是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活动中,可以看作是学生认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此种形式不断验证自身对社会的认知,并且做出相应的优化与调整。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社区服务活动,检验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情况与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在做好微观世界改造的基础上,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综上所述,高校社区志愿活动是高等院校时政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在践行时政教育理论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助力[3]。
二、在高等院校实践育人环节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
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是极为优质的隐性教育资源,可以在潜移默化之间完成价值引领。为实现这一目的,学校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创新宣传策略,引入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技术,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与思政教育工作有机融合。首先,通过开展线下社区志愿服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实践服务环节展现学生青春风采,同时发挥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优势,借助大数据技术掌握学生的兴趣特点,从而确保志愿服务的宣传效率。其次,学校应加大经验分享,发挥个体示范作用,提升校内学生自觉意识、提升个体对集体的影响力。再次,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精准掌握评价力度,既要做好权力把控工作,避免社区志愿服务成为高校学生谋取私利的途径,又要提升校内学生对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以此确保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与充分体现。最后,高等院校应当结合高校学生发展需求,引入弹性评估机制,不以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的次数为核心评价标准,而是将学生在社区活动中的表现、参与次数、参与积极性以及带头作用作为核心参考依据,构建多元化评估机制、综合性评估机制,对学生展开更加精准、更加科学的评价,提升志愿服务评价公信力[4]。
(二)加大力度建设志愿服务平台
新时期背景下,高等院校为确保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育人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应当结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打造志愿服务平台,引导校内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活动中。在实践中不断完成技能积累与知识内化,磨炼学生品质,积累生活经验。首先,高等院校应做好线下平台建设工作,这也是传统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抓手,应当做好志愿服务基地维护工作以及志愿服务理念传承工作。如组织校内学生定期为退休老教师提供社区志愿服务,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到助老服务环节,营造良好的社区服务氛围。其次,高等院校应当加大改革力度,做好线上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如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志愿服务信息、志愿者招募信息、志愿者服务成果展示,确保学生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参与到高校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
(三)构建更加完善的监督考评机制
构建更加完善的监督考评机制,也是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发展、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与必然选择。首先,高等院校应当聘请具备专业素质的教育专家担任督导岗位,为确保志愿服务水平稳固提升,高等院校应当对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科学监督,不断优化、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类型,从而起到实践教育效果,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化发展、科学化发展,实现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其次,高等院校应当科学设定督导内容,包括科学设计前期方案、组织安排规划、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环节中的考评工作以及志愿服务项目成果评估工作,秉承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融合的原则,学生自主考核与监督人员考核相结合。针对无法顺利通过考核的高校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应当开展精准指导工作,以此确保志愿服务工作呈现规范化发展、制度化发展趋势。最后,高等院校可以顺势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项目评估工作,在科学组织志愿服务的同时,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服务项目实施中期评估,为社区志愿服务项目提供专业化指导,显著提升整体志愿服务效率、服务水平,保证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稳固提升[5]。
(四)构建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
为确保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需要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此确保志愿者队伍可以实现平稳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断壮大,不断提升影响力。而激励机制正是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实践育人功能实现的核心影响因素,因此,需要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首先,高等院校应当针对具有較大影响力的志愿者组织,加大宣传力度,构建社会各界联动工作机制,从而确保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稳固开展。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与企事业单位展开通力合作,获取学生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环节中的启动资金。其次,高等院校应当构建更加完善的志愿服务项目,定期开展项目大赛,深度挖掘潜藏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当中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局面。并且将优秀项目推送至省级志愿服务大赛与国家级志愿服务大赛中,在服务大赛获得名次的团队,将获得充足的定向资金支持。最后,高等院校应当做好优秀志愿者表彰工作,对学生的激励可以从荣誉表彰、物质奖励以及权益保障入手,通过分享先进的志愿者事迹,有效激发高校学生参与到社会服务活动中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在活动环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志愿服务活动的宗旨以及重要价值,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其中,为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支持[6]。
(五)创新社区志愿服务形式,提升专业化建设水平
志愿服务项目为实现长远发展、平稳发展,需要引入品牌化意识,对现有资源开展资源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包装,以创新思维开发志愿者服务项目,拓宽高校社区服务领域,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构建更加完善的专业化服务团队。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与服务层次。最后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专业化教学项目。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居民所需的公益服务,以此确保高校志愿服务项目与社区居民实际发展需求,呈现需求对称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还需不断完善基础保障机制,这是高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稳定开展的基础保障。为此,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通过项目申请等方式,完成自筹资金。除此之外,高等院校还应当构建更加完善的活动经费机制,确保每笔资金都可以实现科学利用与合理利用,保证资金使用过程的透明性,打造良好的高校志愿服务品牌形象,以便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同[7]。
例如,高等院校应当结合学生专业特色,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机会。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涉及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播音主持领域、汉语言文学领域、舞蹈表演领域、声乐领域、社会服务领域等多个专业学生,因此,高等院校应当通过科学设计,以此确保学生可以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发挥个人所长。创建出多元化社区服务项目,可以显著提升高等院校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有效增强学生的内生动力。
(六)做好成果转化工作
为保证实践育人效果,高等院校应当确保志愿服务成果顺利转化为实践育人成果,以此确保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可以得到有效发挥。为实现这一目的,首先,高等院校应当构建志愿服务项目库,对志愿服务成果开展有效整合,并且确保其发挥正向引导作用与价值,将优秀志愿者服务案例编制成册,不仅体现高等院校志愿服务历程,还可以为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形成提供宝贵资源。其次,在现有志愿服务成果的基础上做出创新与优化,针对志愿服务课题展开深度研究工作,探究未来高等院校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规律、发展方向,将本校社区服务案例作为基础,做好理论研究工作,同时横向对发展成果展开实地调研以及问卷调查。通过以上方式,获取精准的志愿服务信息,以此确保高等院校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精准性与时效性,避免志愿服务走向误区,为其志愿服务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与信息支持。最后,顺利将志愿服务成果转化为学生评奖评优的核心参考依据,并且科学设置专项奖励,以此凸显高等院校对学生的认可,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如可以将学生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长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作为评选条件,评选“校三好学生”以及“校十佳学生”。
总而言之,高等院校社区志愿服务在高校实践育人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高等院校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加大力度建设志愿服务平台、构建更加完善的监督考评机制、创新社区志愿服务形式、提升专业化建设水平、做好成果转化工作等方式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保证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与社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同时,在实践中针对学生展开科学培养,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与综合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茜,应伊琳,薛玉涵.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路径的研究:以杭州T街道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例[J].科技风,2022(1):145-147.
[2]陈剑,蒲向军.基于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社区自治模式下公共服务设施指标体系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华中建筑,2021(1):88-90.
[3]姚佳纯.基于社区参与的我国高校教育的社会服务影响初探: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景观设计专题课程为例[J].安徽建筑,2021,28(2):141-143.
[4]杨梅.高校图书馆基于城市社区服务模式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发展南岸区社区信息服务为例[J].现代情报,2010,30(9):12-14.
[5]贺维维,朱欣成.全民“战疫”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社区实效路径探析: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和社区为例[J].各界,2020(8):126-127.
[6]彭瑾.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以四川省乐山市某高校为例[J].青春岁月,2019(27):100.
[7]刘畅.实践育人视野下高校大学生专业化志愿服务的探索:以成都学院医学院社区行志愿服务活动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9):147-148.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