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评论

2022-05-30 10:48王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论据科技

王蓉

阅读指要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或个人就新闻事件或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等,阐明立场观点,表达意见诉求,以反映和引导舆论的新闻文体,包括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一、基本特征

阅读新闻评论,首先要了解新闻评论的文体特征:

1.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它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与其他议论文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时效性、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新闻评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它与一般议论文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具有新闻性。它所关心的是“直接的当前的现实”,它以迅速及时地评述最新事件、提出和解决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取胜。

3.好的新闻评论立意新颖,论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述精当。新闻评论讲究“对号入座”,一针见血,忌隔靴搔痒,无病呻吟。

4.新闻评论的语言讲究分寸,力求准确。评论的原则是不要偏激,要把握好语言的分寸。

二、阅读方法

新闻评论属于说理文,它具有一般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同学们可以借鉴议论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全套照搬。根据新闻评论的特点,我们在阅读时可采用如下的步骤:

1.把握观点。

把握作者的观点,是阅读新闻评论最基本的要求。“作者的观点”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认识和倾向,即作者在文中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喜爱什么、厌恶什么。一般来说,文章的中心论点体现着作者在文章中总的观点态度,但具体到文章中所涉及的事物,作者可能对其又有不同的认识;在行文中,作者可能会引用别人的一些看法,或批驳别人的一些观点。我们要对这些进行准确的筛选。

2.弄清论据。

新闻评论在展开论述的时候,常常要举一些与这个事件相似的例子,以及这些事件的结果,来加强论述的说服力。新闻评论的作者往往有着较深的文化底蕴,在引用论据时,取材十分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在阅读时,同学们既要弄清楚文中是用哪些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还要分清论据的类型和特点。

3.搞清论证方法及论证方式。

首先,搞清论证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经常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其次,要明确新闻评论的两种论证方式,即立论和驳论。立论就是作者针对事件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就是作者通过反对错误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观点。在驳论性的新闻评论中,用到的论证方法一般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法和归谬法等。

4.理清结构。

阅读新闻评论,必须理清文章的结构。简单的新闻评论结构是三段式,第一段引用已经报道过的新闻,第二段是对这个新闻的评论,第三段是得出结论,结构清晰,一目了然。而另一种方式就是夹叙夹议,一边截取已经报道过的新闻,一边进行分析,事件与评论结合紧密,阅读分析的难度稍大一些。

5.品味语言。

新闻评论的语言首先要严密、准确,除了要有严密的逻辑外,其修饰性、限制性语言的使用也很有分寸,遣词造句也颇费心思。新闻评论叙议结合,或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或剖析事理一针见血,或讽刺社会不良风气毫不留情,富有文采。同学们在阅读时要细心体会。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进企业、看产业,指出“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这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再次吹响了“冲锋号”。

科技競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应该看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科技评价体系还不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科技生态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必须继续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事实证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只有自力更生,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这就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不仅要在一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也要瞄准前沿领域、先进技术,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过去,我们坚持人才驱动,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踔厉奋发、奋起直追,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必定能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助力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摘编自《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人民网”2022年7月1日)

材料二: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太空中的衣食住行有何新看点,航天科技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不仅让无数人充满自豪感,也让人们对太空知识、前沿科技有了更多了解。

科技创新,精彩无限。近年来,从“嫦娥”揽月到“羲和”逐日,从“天和”遨游星辰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奥秘,一个个科技创新成果,推动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这些前沿科技,让科技创新背后的故事进一步走向大众,既能拉近普通人与科技创新的距离,也有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既能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追寻梦 想、探索未知的种子,也能激发人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与热情。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让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频共振,让更多人了解科技文明、体验科技创新、感受科学魅力,使蕴藏在亿万人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我国科技创新的动能必将更加强劲。

(摘编自向丹《让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频共振》,《人民日报》2022年6月6日)

1.下列对两则新闻评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新闻背景是,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的考察;材料二的新闻背景是,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圆满成功。

B.两则新闻评论都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

C.只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D.神话与文学是科技发展的前提与动力,正是因为有“嫦娥”揽月、“羲和”逐日等传说,才有了今日神舟十四号飞船的发射成功。

2.学校团委要策划一项“科技强国,我在行动”的活动,你有什么建议?

答:

猜你喜欢
论据科技
笔中“黑科技”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科技助我来看云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科技在线
论据充实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