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什么是新闻?在我们身边许多同志都很难发现它的存在。不信,你到任一家金融机构或网点,你随便拦住一个人做个试验,你问张三,“贵单位有没有新闻?”,张三很可能回答“没有新闻”;然后你去问李四,李四或许也不知道哪儿有什么新闻。新闻就像是空气,尽管大家一天24小时不停地呼吸、喘气,可是很少有人意识到空气的存在。尽管新闻事件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可是一般的人往往熟视无睹,并不感觉到这是新闻。其实,对于新闻,有不同的定义。我国新闻老前辈范长江认为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据不完全统计,对于新闻的定义,大概有170多种。笔者认为,要从事新闻报道,必须要弄清新闻本源。新闻本源就是产生新闻的根源,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构成新闻的根本因素。有了事实的发生、变动,才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所以,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做好新闻宣传工作,首要是重视采访工作。只有成功的采访,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文章评价高不高,取决于采访扎不扎实。因为,采访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采访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新闻背后的真相,发现人所未知的东西,挖掘新闻背后的社会价值和人性光辉。
一、成功的采访需要做哪些准备
众所周知,名记者都是采访高手。因为:一篇稿件,七分采,三分写;采访是整个新闻生产活动中变数最大、最复杂的环节;采访过程对采访者的要求是全方位的,更能体现采访者的综合素质。所以,一次成功的采访,一方面取决于你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另一方面取决于你个人的综合素质怎样。要做好采访,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千万不要看到人家采访,侃侃而谈,以为采访非常风光、非常轻松,殊不知为了采访成功,人家事先做了大量案头准备工作、付出了很多辛劳。要确保采访成功,第一步:了解您的采访对象。
无论你多么忙,都要在采访之前一个星期,就算是前一天晚上,也请务必去详细、深刻了解您的采访对象。百度百科,他的微博,他有没有博客?去这些地方感受他的气息,去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有没有微信公众号?写作风格如何,在这些文字背后会是怎样一个人呢?有没有出过书?豆瓣上的书评如何?有没有媒体对他进行过报道,媒体怎么评价他?我相信通过这些前期调研,采访的现场,你就不用担心没有话题,你们的交流将更加走心,因为在会面之前,你们已在另一个维度共事,你对他了然于胸。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许小年教授对媒体的要求苛刻是出了名的。曾在一个场合,他把十几个围着他的记者一个一个地“训”过来:“不专业,不认真,事先不好好做功课,盲目追逐热点。”一位做经济报道的女记者至今不能释怀:“他是我所见过的经济学家中最傲慢、最没有礼貌的。”许小年自嘲说:“我把记者们全都得罪了。”
不仅是许小年,经济学家吴敬琏也是如此。每年“两会”期间,总有很多记者追着他问问题,而他的感受就是,有些记者的素质太差,问的问题水平太低。甚至教训他们,让他们回去好好做点功课。
在这里,两位专家都同时提到了“做功课”的问题。所谓做功课,就是记者了解你采访对象的过程。记者只有了解了采访对象,才能提出有分量的问题;只有充分了解采访对象,才能与对方平等对话,是平视,不是俯视,也不是仰视,我们采访更多的是仰视,文章中一点人格没有。比如,你去采访一位优秀人物,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是崇敬心情,那么你的报道肯定都是对人物的肯定,溢美,你不会愿意揭示这样优秀的人物也有怪癖,也有缺陷,也有普通人一样的感情。2015年12月,Facebook创办人扎克伯格荣升父亲,实现了愿望。他无限喜悦,他在回答中国网友采访时就说,得到孩子时心情有多喜悦,当时就有多难受,因为我也是普通人,也一样会遇到困惑。这是这位富可敌国的人自己说的。可见,如果你带着观点去采访,就容易先入为主,给自己的情绪找依据,不愿正视或者主动忽视对方缺点,使报道的倾向性过于明显。
为什么许小年和吴敬琏对记者要这么凶?因为,记者没有花功夫深入了解采访对象,不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没有读他们的文章,未掌握他们对某些问题的观点,不知道哪些问题已经被问过很多次,哪些问题从来没人问过,最近发表过什么文章,接受过什么媒体采访等。因为无知,没有做功课,缺乏了解,所以问的问题会让采访对象感到非常难堪。毫无疑问,没有做功课,敷衍了事,只能让采访对象从心底里看不起你、藐视你,当然肯定也不会配合你。这样的采访,气氛尴尬,话不投机,最后只能是不欢而散。失败的采访,不仅错失了一个好的采访对象,使得你以后再难让他接受你的采访,而且采访失败了,采访任务也没法完成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需要充分了解采访对象,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需要强烈的好奇心。假如,记者在充分准备后,能问出一个让许小年、吴敬琏急于澄清或者解释的问题,触到他们的痛点,触达他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让他们抑制不住,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话,他们会有多么佩服你!毫无疑问,要让采访对象敬佩你、尊重你,不是靠说那些阿谀奉承的话就能得到的,特别对这些有独立人格、不随波逐流的经济学家而言更是如此。功课,在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平等的人格,在采访的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
第二步,了解这个采访是做给谁看的?每一个采访,都有目的,也就是给谁看。金融新闻的采访,一定要在采访之前弄清楚,“我们要吸引什么人,他们需要什么?”吸引什么人,就是弄清楚读者群;讀者的需要,就是我们在采访中需要去挖掘的东西。
只有知道采访给谁看,我们才会围绕读者需要去提问。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名言叫:提问是记者的天职。为什么提问是记者的天职呢?因为,你代表的是你的读者,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你的读者探寻真相,读者不可能在现场,记者到了现场,就要代表读者,心中装着读者,要穷尽一切可能去帮你的读者了解他们关心的、需要的。
而记者采访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帮助读者获取信息,就是要尽全力为读者发现全部事实,然后原原本本将这个故事告诉读者。显然,采访者应该怀揣疑问,秉持怀疑精神,多一些逆向思维,多对新闻信息反问追句,不停提问,追问下去,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闻素材,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满足你的读者的需要。
第三步,准备好采访提纲。为了避免现场太热烈,或者冷场,请准备好有主题的采访提纲。而这个提纲是紧密建立在了解了你采访对象是谁,谁想看这个采访之上的。如此才有可能搭建起采访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有一个采访提纲,一方面可以防止你跟采访对象聊得热火朝天,最后忘了要采访什么了,甚至丢掉最关键的问题没有询问,回来无法提笔;也可以防止采访对象不善言辞,或者几句就打发完了,接下来面面相觑,无话可说。
采访时遇到冷场情况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发挥你的快速反应能力,赶紧换话题,换到他感兴趣的不冷场的话题为止。重要的一点,你不能表现出冷场和尴尬。你要装作没事一样的,我们换一个话题吧。如果对方打开话匣子说个不停,怎么办?采访提纲有引导的作用,可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得按部就班跟着提纲跑。如果对方对某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不要太着急去打断他或者把他拉出来,先听他讲,也许这是深入沟通的开始。要带着开放、客观的判断去听,而不是以己见去揣摩,如在用心听了之后依然觉得说个不停是没有价值的,给对方截止到此刻的分享表示感谢、支持和赞成,再一次重复自己提的问题,随后对这个问题进行总结、复述。这个动作就意味着这个话题结束了。
也可以礼貌地询问对方:我对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希望以后还有时间跟您沟通这个话题。可是今天时间有限,我们可以先聊一聊很多小伙伴都特别想知道的话题吗?假如对方还是意识不到,那你就幽默地告诉对方“我把您带到沟里去了”。
当然,遇到话多的还是幸运,最怕的是话不多,你说一段,他回几个字那种采访。这种采访的冷场,只要有过采访经历的人都会遇到,即便央视记者也不例外。大家可能还记得央视记者在里约奥运会上采访李朱濠、傅园慧这些运动员时的场景。这些运动员说话基本一步到位,让记者接不上话,采访现场频频出现提问哑火的情况。不妨一起看两段采访:
采访200米蝶泳半决赛的李朱濠。
记者:是不是很累?
李朱濠:我不行了,要死了要死了
记者:怎么了?
李朱濠:这个200米蝶泳不适合我
记者:……
记者:是不是前程冲得太快了
李朱濠:后面怎么样也追不回来,那还不如前面快一点
记者:……
采访傅园慧。
记者:你游了58秒95
傅园慧:58秒95?!我以为是59秒,我有这么快?我很满意!
记者:今天的有所保留吗?
傅园慧:没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
记者:……
记者:我们也知道你这一年身体状态不是很好,恢复到以前的自己了吗?
傅园慧:已经是历史最好成绩了!
记者:……
记者:你对决赛有期待吗?
傅园慧:(不假思索)没有!我已经很满意啦!
记者:……
可见,采访之前要做好案头准备,哪怕在心里打个采访提纲的腹稿,也可以避免提问哑火。这个采访提纲,需要你掌握采访对象的背景材料、熟悉谈论的话题,预设主题,还要考虑可能出现的不可控情况。特别是,我们现在做金融报道,需要考虑很多政策背景,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一号文件精神等。这需要我们平时多学习多思考多积累 ,这样采访时心中才会不乱。
第四步,准备好辅助工具。笔记本和笔是题外话了,可以准备一支录音笔,以防万一自己有疏漏。甚至笔者强烈建议,一定要准备录音笔,如果在节奏很快的对话中,可以的话放下笔,畅快地聊天吧。当然,一般的采访,录音笔录好了,回来整理非常耗时。笔者觉得速记是比较好的方法,把采访中遇到的一些频率比较高出现的名词术语用一个字母代替,诸如此类,可以提高记录速度,也便于回去快速成稿。
第五步,如果是线下采访,提前准备好你的着装。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采访,应该穿什么衣服?受访者是什么样的人呢,他可能比较喜欢什么着装?服装会说话,你想通过服装向对方传达什么信息?如果对方是一个很严谨的人,你可以考虑套装风格。如果对方是个艺术家,也请你穿得稍微艺术点。如果对方是时尚界人士,不要忘了让自己也显得时尚些,穿一双花袜子,或者打一个当季流行的领结或丝巾?当然,我们最经常采访的应当是农民,农村金融机构的人员。我们就要让自己的着装跟采访对象的工作性质一致。
央视主持人欧阳夏丹在中国传媒大学演讲时提起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广东走基层,到很偏远的一个乡村采访,回来把报道给领导看。领导说,夏丹,你穿的衬衫太干净太白了。夏丹问,难道我还要故意在我的白衬衫上抹点锅灰、撒点菜汤吗?领导说,不是这个意思,夏丹,你要融入这个群体,不仅是你的语言,还有你的着装、你的状态,所有的东西综合的表现,要让人觉得你是和他们在一起的,而不是跟他们有任何隔阂。
第六步,如果是线上采访,练习一下自己的声音吧。平时说话,还有跟不同人打电话,或者发语音时会用不一样的声音,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跟着装一样,让声音成为沟通道具,甜美型?冷静型?很快的语速还是慢慢的?特别是个别受访者时间很难约,线上采訪有时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第七步,如果你是第一次采访,可以对着镜子进行一次以上空采访。想象你的采访对象坐在对面,你怎样微笑会显得亲和有专业素养?怎样的肢体语言会促进交流?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对着镜子装一装呢。
二、好的采访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
上述讲了成功的采访需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现在再来讲采访者的综合素质,或者说,一个好的采访者应当具备什么能力。
众所周知,每一次成功的采访,都与采访者本人的素质有关。许小年也好,吴敬琏也罢,他们之所以看不上一些记者的采访,根子上还是这些记者非常浮躁,业务素质差。那么,一个好的采访者或者说记者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呢?
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采访者需要具备这几种能力。即:强烈的信息收集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高情商的共情能力;快速的反应和应变能力;有效的速记能力;将采访内容反刍给读者的表现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信息收集能力,也可以说是调研分析能力,这可以让采访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了解采访对象,为采访做准备。具有这种能力的人,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采访对象。
细致的观察能力,采访者在现场能敏锐捕捉到对方的信息,沿着这些信息,也许可以走到更深的地方。比如手机屏幕上孩子的照片等。
高情商的共情能力,任何采访都要接触人,而人是有情感的。作为采访者应该具备高共情能力,在恰当的时刻高兴对方的高兴,悲痛对方的悲痛,不管你支不支持、认不认可,你都需要理解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和感受,在恰当的必要时刻做出情感回应,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关注。不能对对方说的无动于衷,毫无反应。
反应能力,就是你面对采访时的应变能力了,你不是照本宣科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扔给采访对象,你们的关系不是简单的问和答,而是一个实时的互动,基于你前期收集的信息、现场的观察和共情。
速记能力,可以避免遗漏采访到的重要信息,所以有必要自创属于自己的速记符号。
反刍能力,就是东西采访到了,怎样把这些内容告诉读者。毕竟,采访者只是一个桥梁,我们的目的是有效实现采访对象和想了解他的人之间的沟通。如何将采访到的信息进行输出,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形式表达才能搭建起两者之间的沟通。
运用能力,就是采访过程中,通过天气变化,比如降温、刮狂风等自然界的变化,或发生重大事件时,反衬采访对象,更易吸引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报道原公安部一位副部长落马,有关媒体是这样写的:昨夜北京狂風顿作,真是风肆花残吹柳絮。其实,吹落的不仅有春花和柳絮,还有一颗警界新星。再如报道原证券会主席刘士余,有关媒体是这样写的: 5月19日,北京刮大风,小区里,看到被吹断的小树枝散了一地,据说全城还有多棵大树被刮倒,可怜一位奔波路上的快递员,正好被大树砸到遭遇不幸; 哪知道,到了快午夜时分,还有一股更劲爆的大风,刘士余同志主动投案了。这条新闻,在朋友圈里刷得比风还要快。其实也就一句话,仔细数了一下,算上标点,也就57个字。但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对比。再比如报道航天投资公司董事长张陶酒后打人,有关媒体又是这样报道的:6月,一个与中国航天呼吸与共的月份。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当万众欢腾之时,很多人没想到,两名航天领域的老院士,55岁的王晋年、86岁高龄的吴美蓉却躺在医院病床上,浑身是伤。这是一个非常刺目的反差。突出打人的是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陶,他同时还是该公司的党委书记,是一名党员干部。
三、如何开展深入一线采访
我们都知道写文章要发挥,要融会贯通。发挥什么,脑子里信息量大,才能发挥;融会贯通,需要将各种知识、政策、观点、采访者的背景、生活信息等串联在一起。这些都离不开采访。搞新闻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好新闻是跑出来的,记者脚上有泥,才能做出好的新闻。因为,最鲜活的新闻来自基层,只有走下去,到基层一线“抓活鱼”;融进去:贴近百姓“接地气”; 沉下去:带着思考“解难题”,才能跑出好新闻来。可以这么说,采访和不采访写出来的稿子就是不一样。因为采访写出来的稿子,鲜活生动,有现场感,读起来亲切,文章流淌着采访人的感情脉动;而看材料写出来的稿子,干瘪苍白,可读性非常差,因为你没到过现场,没采访过相关当事人,所以写的时候只能依葫芦画瓢,别人的材料怎么提供,你就只能亦步亦趋地照着描,不敢发挥,不敢越雷池一步,因为超出材料的内容就是你凭空杜撰或者凭空想象,容易出问题。
那么,如何深入现场,到一线采访,该怎么采访呢?笔者的体会是:
一是看。一方面,从进入采访对象的村镇或者办公室、家庭周围开始,就要看,要观察环境,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或工作。另一方面,看采访对象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寻找有价值的细节。新华社老社长穆青说过,“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
二是问。提问是记者的天职。你关心的问题都要提问,这个环节非常关键,也决定这后期写作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环。通常,按照我们的采访经验,我们要首先要问对方的姓名、所在村镇的名称、岁数、家里的人口、家里通过某项金融产品或政策,带来的生活变化,特别是要问最靠近当前的诸如一笔贷款的取得,如何取得,干什么用;还要问他将来的打算、规划。这一部分主要采访到的是具体对象的素材。这部分采访完成后,还应当问问跟他相关的人或整个村镇的情况,比如像他这样的人在整个村镇有多少、村镇有多少人口,主要依靠什么产业为生。还有一种提问,是专门用于座谈会的提问。如何通过座谈会完成采访写作,问不同的人相同的问题。这种采访方法,好处是要找的人都在,同一个问题可以问不同的人,写的时候好写。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法到现场。所以,这类报道适合调查类新闻的写作。
三是思考。通常,我们是边采访边立意。也就是在采访的时候,根据具体采访内容,大致勾勒一下写作思路,看看还有什么没问到。当你突然萌生出一个好标题时,你同时可以由这个标题迅速勾勒一下可能需要的材料。
四是敏锐捕捉新信息。采访对象有时会无意当中提起一些我们事先毫无准备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新闻点。因此,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要仔细听,思考着听,要随时捕捉兴奋点,并穷追猛打。
五是离新闻现场近些、更近些。为什么要离现场近些,因为我们的读者需要新闻事实,然而现实怎样?随着新媒体、自媒体崛起,采访的人越来越少。我看到一篇报道是关于两会期间白岩松的。他说,“中国的媒体融合进程正大踏步向前,亮点颇多,但其中也有隐忧。一个重点是:炒菜的人越来越多,而种地产好粮食的却在减少。”“时间长了,声音、评论彼此起伏,而事实是什么却越发模糊。新闻人离现场与生活变远,‘内容为王的媒体宗旨就会被更多人遗忘。”白岩松谈到,几年前,有新媒体打出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只是新闻的搬运工”。但是,如果不再有人安心种地生产好粮食,你搬运什么?
其实写报道,如果不到新闻现场去,依靠抄材料,无法写出好文章,也无法展现新闻事实。不去现场,你就不会有现场的心理感受,稿件也就难有感染力;现场的很多环境因素都包含了时间所以呈现为某种状态的信息,我们要到现场去观察体会;要到现场找细节;要到现场寻找故事。你想写什么,你不能在家凭空想象,你必须到现场耳闻目睹。
比如我到江苏射阳龙卷风灾区,看到了被龙卷风折断的电信塔,这个也成了龙卷风破坏力的一个标志。不到现场,不会有如此震撼。你还会看到轰鸣作响的挖掘机,看到士兵正在挖土修房,看到路边堆着水泥袋,看到临时帐篷里简陋的陈设,听到农民来跟你反映灾难损害,他们的诉求……你在现场,就是会身临其境,就能感受到现场人物的温度和他们脉搏跳动的节奏,就能够感受到新闻的魅力和现场的魅力。
要防止把文章变成材料,就必须采访。而且采访必须到一线,要深入基层。只有深入到一线,感受到火热的生活,你才能被感动。也只有自己被感动了,你才能有话要说,有东西可写。闭门造车的结果,要么是杜撰,要么是抄材料。这样写出的文章,谈不上生动,也没人愿意读,宣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或者根本出不来。如果在现场出现意外,我们就应当灵活应对,改变报道主题。
总之,新闻稿是采访出来的,不是编造出来的。尽可能地深入一线,到现场,你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受;只有到了现场,你才能抓到很多细节,才能把故事讲得非常生动引人。有没有现场感的文章是能读得出来,感受得出来的。
作者单位:《金融时报》江苏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