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娟 阎竹方
在今天的山东省潍坊市的昌邑柳疃镇,有一个极其专业而精妙的丝绸博物馆——中国柳疃丝绸博物馆,里面展陈的文物之丰厚,展示的抽丝、织绸之技艺令人大开眼界,沉浸其中,见识世界为之痴迷的柳绸。
柳绸是指茧绸,即柞绸,又称山东绸或鲁绸。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织造工艺。历史上,人们把这里生产的丝绸称之为“柳绸”。
昌邑位于山东半岛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历史上,昌邑北乡地处潍河下游,海潮与洪水灾害频发,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这里的人们不得不转变思想,另谋出路,因此较早地产生了商品经济意识。
种棉织布自明代以来就是昌邑、潍县乡间传统的家庭手工业。早在清朝康熙年间,今柳疃镇高隆盛村高氏即就地采购民间所织棉布,运销北京,因之致富,并在北京开办了著名的“隆盛号”布庄。当地民众竞起效仿,在京开设的布业商号及行商日渐增多。
嘉庆年间,今柳疃镇姜家寨村姜士昌家族经销的棉布因质优价廉,被誉为“寨子布”,畅销直隶、河南诸省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嘉庆初年,胶东地区栖霞一带首先改进了山茧绸的制线技术,改手工捻线为纺车纺线,使山茧绸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具备了成为大宗商品的条件。
昌邑布业商人率先发现了这一商机,纷纷前往坐庄收购,并利用已经成熟的北京棉布市场,将这种纺线织造的山茧绸转销国内各地,相关商号也转变为绸布兼营的绸布业商号。因为拥有了广阔的消费市场,山茧绸的商品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中国柞蚕史的黄金时代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随着产销关系的不断扩展,昌邑绸布商人开始将胶东地区、鲁中南地区的丝茧原料运来当地,发放给柳疃及其周边的农户,或捻线、或纺线,由异地坐庄开始了本地织造。这些丝绸商号将购进的原料,发放四乡农户,有缫有织,再根据加工工日费用和产品质量优劣等级,于月底或季末结算帐目。这样农户可做无本的家庭手工业,以补农业不足。而商号也不用上缫丝和织绸设备即成为丝绸产品的厂家。逐步确立了一个社会加工、工贸相联的生产形式。建立起了一个丝店、机户和机匠三位一体的生产体系。机匠受雇于机户,出卖劳动力,机户则根据丝店的来料和要求,加工出需要的丝绸产品,而拥有较大资本的丝店,则用放料取货,以货出售的方式,从事商业经营。这种产销相联的经营方式对柳疃丝绸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昌邑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谚:“唧啾咯噔织,两天织一匹;五天一个集,卖了籴粮吃。”织绸能解决贫苦农户的吃饭穿衣问题,贩绸更是有利可图,因此,从事家庭手工的织绸者越来越多。
柳疃街、夏店街、东冢街是昌邑北乡最主要的村镇和商品集散地,茧绸贸易尤以柳疃为盛。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今龙池镇瓦城村赵连运与同村赵光珠合股来柳疃街开设“复盛店”茧庄。
后来,今龙池镇齐西村齐增修、瓦东村赵梦全、姚徐邓村徐培祺合股开设的“广盛店”茧庄、今都昌街道虫埠村傅振邦(曾任直隶提督等职)家族与潍县陈介祺家族合股开设的“双盛合”茧庄等也相继开业。同时出现了“合盛栈”(東家为今围子街道围子村马放勋家族)、“公聚栈”等专门给客商提供住宿、充当经纪、存放和推销货物的栈房。咸丰初年,柳疃街的大小丝绸商号发展到三四十家。
纺线与捻线织就的山茧绸,因所用丝线粗细不匀,致使表面很不平整,捻线绸还被形象地称为“疙瘩绸”。这两种绸子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国内的普通百姓。为提高产品质量,扩大消费范围,昌邑绸商开始把柞茧试验如同家蚕来缫丝。经过不断改进,到道光末年,发明了柞丝缫丝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缫丝织就的“柳疃茧绸”因之诞生。这种茧绸色白或微黄,光润美观,吸湿性强,结实耐用且不怕水洗,深受社会中上消费阶层喜爱。
柳疃茧绸的诞生,从本质上说是中国茧绸织造工艺的一次飞跃。
缫丝织造的“柳疃茧绸”出现于道光年间,但其早期发现似乎与苏州织造李熙家族有着某种联系。
康熙年间,昌邑东隅人李熙曾任苏州织造一职,其妹李氏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原配夫人,亦即《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母,《红楼梦》的创作,大量取材于苏州李家。
近年新发现的李熙《虚白斋尺牍》卷二《复昌邑王令》载“台贶纻领山绸,以志缟纻之雅”。可见昌邑知县王翼赠送李煦的礼品中就有“山绸”。这个“山绸”应是纺线织就“白绸”。无独有偶,办理李煦产务之奴才马二的抄家清单中,也有“茧绸短大襟夹袍一件,折银七钱”。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告别回家,王熙凤送给刘姥姥的礼物中就有“两个茧绸”,原文这样写道:“刘姥姥走之赶了平儿------这是两个茧绸-----”除去刘姥姥自己要的青纱,平儿先说茧绸,再说绸子,可见茧绸要比绸子珍贵一些,而对照前文这“两个茧绸”,无疑具有李熙家族的影子。
另外,李照的原配夫人韩氏即柳疃村人,也为此提供了依据。
到清末民初,“昌邑下的柞丝绸交易额(每年)约一千万两”。约占山东总交易量的60%,约占全国总交易量的48%。柳疃柞丝绸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此时以柳疃为中心的数百个村庄,今柳疃镇、龙池镇、卜庄镇的大部分村庄的村民都利用农闲为绸店加工。掖县、平度、潍县北部的不少村庄也给昌邑绸商搞加工。几乎家家织机声,村村有半屋(半地下室机房)。民国初年,柳疃及周边的村镇,不计小户,仅拥有20台织机以上的商号就有67家,织机有4290台,年生产茧绸643500匹,工作人员10000人左右。其中,拥有100台以上织机的17家,今卜庄镇朱家抚宁村的“利盛祥”规模最大,拥有织机150台。
这时胶济铁路修起,内陆与沿海诸港口的沟通,使胶鲁接壤腹地的柳疃成了一个繁荣商埠,各地的商人云集而来。清代王元廷《野蚕录》对当时柳疃的繁荣有着详细的记述:“今之茧绸,以莱为盛,莱之昌邑柳疃集,为丝业荟萃之区,机户如林,商贾骈陛,茧绸之名溢于四远。除各直省外,至于新疆、回疆、前后藏、内外蒙古,裨贩络绎不绝于道,镳车之来,十数里衔尾相接。” “,一切商业,亦无不仰承鼻息,随以周转,县城商业视之反若集镇”。可见当时柳疃已经成为衔接我省各地经济的枢纽之地。
日益兴旺的茧绸贸易,使柳疃街市呈现出繁荣局面。柳疃南北大街两侧茧庄、货栈、炼坊等商号林立,顾客熙攘。丝绸业的发展,柳疃成为了中外闻名的丝绸之乡,也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各地的商人云集而来。钱庄、金银首饰店、当铺、中药铺应有尽有,车马行、镖局匾额硕大醒目,街巷住户也开设起各项服务性的行业,通宵达旦,张灯结彩,小贩走街串巷的叫卖声,酒馆饭店的猜拳行令声,茶馆说书唱曲的卖唱曲的卖艺声,融汇街市,回荡不息。柳疃成为昌邑的商业、金融业中心。
1915年,经昌邑县商务会注册,在柳疃成立了由“泰元”(东家今卜庄镇姜家泊村“五大功”)、“天源永”(东家今柳疃镇姜家寨村姜述贤家族,掌柜今柳疃镇潮海村孟明武)、“三合堂”(东家今龙池镇东白塔村“阜盛茂”)等15家钱庄组成的“钱业联合会”。该会发行“本票”、“庄票”和“乡票”,视同现金在昌邑、潍县境内流通。
柳疃的钱庄多数与绸商集股经营,并以昌邑县商务会与钱业联合会的名义来扩大资本、信用和业务范围。
19世纪末,柳疃以丝绸交易为主的商业已相当发达,大量柞绸的输出,换回源源而来的白银,使白银市场繁荣,买卖兴旺,远近银商来往不绝。光绪十三年二月,柳疃街设立了银子市,后来发展为南北两市。随着柳疃丝绸的进一步发展,柳疃集成为丝绸荟萃之区,商贾骈坒,买卖兴隆,成了昌邑乃至周边地区的商业贸易中心,白银交易活动频繁,柳疃街白银市场随之产生。柳疃银价也比周边地区低一二百文,因此博得了外来银商的好感,不仅全国各地享有信誉,与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日本、朝鲜等皆有金融往来。
柳疃白银市场所用重量标准称为“昌平”,“昌平”96.2两等于“烟平”100两,“烟平”100两等于“申平”98两。“昌平”比外地“规平”都大,银价也比周边地区低一二百文,因此博得了外来银商的好感,在全国各地享有信誉。柳疃的银价也成为全国白银价格的风向标,烟台、青岛、上海、天津、北京等地白银市场的交易,无不闻柳疃白银价格动向而变动。柳疃已成为昌邑的金融中心,潍县、烟台、威海等地的一些钱庄,来柳疃办理存款、放款业务。
當时清政府允许各省自铸银元,逢三、八柳疃大集,银商络绎不绝,济南“义聚隆”钱庄,青岛“利元”银号,烟台“福顺德”钱庄,潍县“德盛昶”汇兑庄,都来柳疃办理内外汇兑业务、白银交易,数目相当可观,最多时能成交十几万两。《野蚕录》记载:“其银价比邻境恒低一二百文,邻境之购银者,无不唯柳疃之是趋,以区区一市镇,而有炉房八家,其输入者可知矣。”
为了大批的银子交易的安全,雇俑镖车成为上策,北京的“永顺”镖局和“永泰”镖局都曾不远千里押镖而来,车上插个小旗,镖师作清兵装扮,包着头,初期是背着腰刀,及至后来,刀换成枪,天刚蒙蒙亮,镖车来了,镖师叫号“呕噢——噢——”这是一种暗语,宣布是哪家镖局到了。“镖车之来,十数里衔尾相接”,可见柳疃进银子之多。
商业的繁荣,需要与外界互通信息,1902年,在小龙河畔,柳疃大集的北端成立柳疃邮局,据传聘请了一名意大利人负责,还给他配备了公车——二人小轿,至于这位意大利负责人是什么名号,并没有记载。
邮局开业时,门头挂虎头匾,门口两边挂着四条红黑棍,排场很阔气,从此柳疃与各地通邮,商品信息逐步灵通。当时东南亚和欧洲诸国,只知柳疃而不知昌邑,一些在异国背绸包袱的华侨往家写信,地址只写中国柳疃就能邮寄到家。柳疃邮局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胶潍走廊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丝绸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一大产业。随着柳疃丝绸的出口远销,柳疃成为当时蜚声中外的集镇,昌邑也随即成为海上路陆丝绸之路的起点。
伴随着中国近代化前行的脚步,茧绸的商品化程度继续提高,到光绪初期,其内销地已经遍布国内各省的主要城市,北方有北京、天津、张家口、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地。南方有上海、杭州、苏州、香港等地。
北京是柳疃茧绸最早和最主要的内销地与中转站,昌邑工商业者在北京开办的绸布业商号,提前为柳疃茧绸的销路做好了准备。道光以来,在京的绸布业老号更加兴旺发达,有的还派生出新的分号。今柳疃镇姜家寨村,姜士昌家族已经涌有“常春泰”、“万春恒”、“同春和”3处分号;今卜庄镇姜泊村“五大功”名下的“泰和”号,依靠其在吉林榆树县颇具声望的“功裕”银号做后盾,拥有菜市口批发号、张家口批发号等4处分号。新成立的商铺也不断增加,规模较大的有:开设于咸丰十一年(1861)的“天有信”,东家是今柳疃镇阎家车道村阎毓瑛;开设于光绪末年的“阜茂盛”批发庄,东家是今龙池镇东白塔村陈传喜、陈传洪、陈传德兄弟。
清末民初,柳疃茧绸和棉布这两种商品在直隶、河南两省都有很大的销路,仅每月与北京通过银行汇票付款的营业额就达到关银三十万两。从经营性质上看,在京的昌邑绸布业商号有批发、批发兼零售、零售3种。
中华民国建立后,昌邑北乡在京的绸布商号及行商越来越多。解放前北京同业公会调查显示,当时昌邑在京大小商号100余家,约占北京全部绸布商号的1/3。店员约2000人,行商约有5000人,连随从人员总数不下10000人。
早在柳疃茧绸出现之前,昌邑商人已经将昌邑的棉布和胶东栖霞一带所产的山茧绸销到了新疆、西藏及蒙古一带。柳疃茧绸出现后,昌邑的绸布商人便由西北地区跨越国界,将柳疃茧绸销到俄罗斯境内的莫斯科、彼得堡等主要城市,开辟了柳疃茧绸的北洋市场。
昌邑绸商上北洋主要集中在苏联建立之前,行商以今都昌街道、卜庄镇、柳疃镇和龙池镇较多,最多时越有400人,仅今都昌街道岞埠村有约100余人。部分可考者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今都昌街道北裴村张乃孝、刘家北逄村刘逢君带领伙友齐丰庆、褚朋格、齐登荣等9人,雇用駱驼装运柳疃茧绸,徒步西行张家口去俄国销售。同时期,今都昌街道柞埠村徐竹三和南侯章村宋泽深等雇骆驼去俄罗斯销绸,致富回乡后,分别开设了“利源兴”、“利顺和”钱庄。宣统三年(1911),胶东形势不安定,在那缫丝的许多昌邑工人由东北经绥芬河横跨西伯利亚到俄国销绸。1913年,今卜庄镇营子村高丰庄一行七八人,由烟台乘船直达海参崴去俄国销绸。1916年10月,今都昌街道申明亭村林增銮和南章侯村徐邦泰、宋玉升、齐守先、宋力勤等由满洲里去俄国销绸。
1934年春,诸城籍文学家王统照乘船赴意大利,遇到同船赴意经商的“利顺公司”东家今卜庄镇李家抚宁村李润芬及伙友今昌邑奎聚街道辛置村魏海洁等9人,通过闲谈,了解到魏金铸等上北洋的艰辛经历,在他的《欧游日记》中做了详细记录。
据王统照记载,同行的昌邑绸商均富有海外游历的经验,多数曾经到过爪哇、新加坡、日本、俄国等处。这批昌邑绸商识字不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很少,完全凭借一种不顾危险、不图安逸的团体冒险精神,足迹遍及海外,能够讲各国语言的人不在少数。
魏海洁50岁,大家都称他为“掌柜”。魏金铸是9人中最年轻的一位,高小毕业,聪明精干,担任“账房先生”。魏金铸告诉王统照,民国十年,他16岁,随人前往莫斯科,寻找在此经商的父亲和叔叔。到达莫斯科后,恰逢新政权提倡小经营,允许人民开设小商店,其父亲和叔叔随即将自己经营的商铺交由魏金铸管理,然后回了国。魏金铸接手经营数年,逐渐打开了局面。
从北洋归国的昌邑绸商,大多数凭借丰富的经验,重新招募伙友,背起绸包继续冒险历程。他们有的跨海来到朝鲜、日本,当时称为“上东洋”,有的则转道欧洲各国,当时称为下西洋,大部分则来到昌邑绸商最为集中的南洋地区,当时称为“下南洋”。
昌邑侨商所谓的“南洋”,是指广义的南洋地区,包括今东盟10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当时主要是英国与荷兰的殖民地。
销售柳疃丝绸之路,以下南洋人数最多,规模影响也最大。估计,从光绪初年到民国二十五年,下南洋卖丝绸的不下万人。从《潍坊市志·综述·清》中记载:“咸丰三年(1853年),昌邑县柳疃街丝绸业大兴,外地商人争相到此经营,有商号百余家。岞埠村(今昌邑市都昌街道双台社区岞埠村)徐忠绍、徐长庚等,首次携柳疃丝绸远销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地。”这是关于柳疃丝绸下南洋的最早记载。
昌邑人下南洋而真正把柳疃丝绸生意在南洋做大的创始者为今都昌街道南裴村杨岱山、杨嵩山兄弟,开拓者为杨茂春、杨玉成叔侄。
光绪四年(1878年)正月,杨岱山、杨嵩山带上昌邑茧绸,由青岛登上一艘英国货船经上海、汕头、香港、新加坡来到荷属爪哇岛首府巴达维(今印尼首都雅加达)及三宝垄(今印尼中爪哇省首府)。因当时没有建立供货渠道,货物卖完后,滞留当地,致本利皆空,兄弟二人郁闷成疾,相继辞世,但他们带来的柳疃茧绸却给当地人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光绪十一年(1885),28岁的杨岱山之子杨茂春与堂弟杨茂德、侄子杨玉成带了一批柳疃茧绸再次远渡重洋,来到父辈经营过的巴达维和三宝垄两地销售。积累一定资金后,杨茂春在巴达维开办了“源兴泰”绸店。一年后,货物全部售出,杨茂春即回国上货,又约今都昌街道前埠源泉村隋中堂、中裴村张鸣凤、寒亭区杨家埠村杨圣秀等入股,共同到南洋发展。为了保证供货渠道通畅,他投资在柳疃开办了“源兴恒”绸栈,专供南洋用货,并派侄子杨玉成在广东汕头开办“源兴泰”分号,作为向南洋供货的中转站。供货渠道建立后,柳疃茧绸源源不断的运往南洋。此后,杨茂春常住巴达维坐庄,生意越做越大,柳疃茧绸在南洋的声誉也越来越响。伙友们不断向家乡汇钱,吸引了临近村庄的老乡纷纷前来投奔。
杨茂春叔侄还首次将柳疃茧绸销往了非洲,在德班开设了一座批发庄,专供当地行商购货。
杨氏叔侄开拓的这条南行商路,进一步开启了昌邑人投身海外贸易的风尚,柳疃茧绸也作为中国商品的代表,进入世界商战之局,与洋人争利,为祖国争光。
对于杨氏叔侄的贡献,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次长的掖县人林修竹在《杨茂春墓表》中给予了高度评价:“昌邑故产茧绸,广销齐鲁燕晋,而运售海外者殊乏。自公再度航海,习外情。起服,携运土产绸布,经营南洋群岛,骎骎乎开海外贸易之风,而入世界商战之局矣……乡人受公汲引,继起商南洋者日益多,至今英荷属地谈及华商及华产,辄称杨氏叔侄与昌邑茧绸,盖非仅一家一邑之光矣!”
从杨氏叔侄身上,昌邑的财东看到了柳疃茧绸在南洋地区巨大的市场潜力,他们纷纷投资在上海、香港等地开办“南洋庄”,招募掌柜、行商前往销售。
到民国初年,下南洋形成高潮,柳疃茧绸也销遍了南洋地区。截至1936年,下南洋卖绸的昌邑侨商不下万人。
昌邑财东在外埠开办的南洋庄规模最大的是马毓俊、陈贵丹、李润芬合股在上海开办的“锦成裕”。他们资本雄厚,还联络上海30多家银号兼营银行业务。在柳疃邮政局尚不能办理汇兑之前,昌邑的南洋侨商向家乡汇款,大多先汇到上海的“锦成裕”。
1937年至1940年,为躲避战乱,昌邑人下南洋再次形成短期高潮,每年出洋约200余人。下南洋的侨商一般每二三年即回国一次,很少留居當地。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水陆交通中断,国人无法外出,侨商有家难归,兼之柳疃茧绸来源断绝,滞留的南洋侨商被迫定居,并改而从事其他行业以维持生计。
据1956年不完全统计,当时昌邑在外侨胞1327人,仅印度尼西亚与印度就有1001人,昌邑也因之成为山东省著名的“华侨之乡”。
咸丰十年(1860年),烟台口岸开埠通商;同治二年(1863年),东海关在烟台成立,下辖昌邑下营口在内的23处分口,通过烟台的洋商、买办,柳疃茧绸经由下营海口或由陆路运往烟台,正式进入欧美市场,此后出口年盛一年。
曾同春《中国丝业》载:“(中国)茧绸产地以山东为第一,山东重要产地首推昌邑……山东茧绸贸易均由栈房介绍,售于烟台、青岛之洋商。烟台有栈房二十余家,洋商有三井、和记、仁德、百多、敦和及捷成等十家;青岛有栈房六七家,洋商有立兴、捷成、和记、振兴、瑞记、哈利、卫礼等七家。此等洋商收买茧绸送至上海、香港,转运欧美各国。《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审查报告》载:“盖西人之初用此绸,以制妇人之上衣及夏服者居多。而西俗妇人装饰品之材往往与其服相同,因之钱包、妆奁之类,亦竞用之。凡去华尚朴之上中流社会,靡不珍之为优异之品。”后来又应用于汽车、飞艇制造等工业领域。
光绪三十年(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潍县开埠,外销的柳疃茧绸80%改由潍县就近转运至青岛,接过胶海关出口。
茧绸的织绸机具与工艺与传统家蚕绸的机具基本相同,纺织机具分主机和附机。主机:历史上用脚蹬手扔小木机,也叫扔梭木织机。主要部件:机楼子、黄瓜、压轴、盛筐、蚂蚱腿、倒桩、将军轴、元宝轴、座板、机身、盛匙子、小压刀、幅张、脚踏板、机耳子、比廷、梭等。用这种机织绸,一般5-6天可织50码老宽绸一匹,快者4天一匹。扔梭木织机一直沿用至1957年。
附机:人力织绸,附机简陋。可分子、撑撑、牵床、拧穗车、打毂辘车等部分。络子,过去一直是人工手摇撑撑车进行绾丝,几百年来无改进。
工序:人力织绸,主要经过配丝、药丝、漂丝、络丝、牵机、刷机、作穗、织造等工序。配丝,把丝线进行调配顺色,使丝粗细和色泽大体一致。药丝和漂丝,把调配好的丝放在药缸中浸泡,再拧净晒干,缕好。络丝,把丝轱辘在撑撑上,再均匀地摇在子上。牵机,按经的总头数把丝牵在一起,到一定长度再拾绞。刷机,给牵好的经线上浆。作穗,把纬丝拧成穗子或打成栌梏。上述完毕,即可上机,经纬交织成绸。织绸要把好三关:一绞口(开绞),二水口(穗子的干湿度),三饭口(松紧)。几百年来,柳疃织绸的经验:“不织稀,不织欠,不织底漏和反线”“大成色,好边道,底漏差梭也不要”。
China Liutuan Silk Museum is a professional silk museum located in Liutuan Town of Changyi County in Weifang, Shandong province. The abundant and exquisite cultural relics and the crafts of reeling off raw silk from cocoons and of silk weaving on display deep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visitors and gave them insight into the Liu silk that had once fascinated the world.
Liu silk refers to the pongee silk, namely the tussah silk. Also known as Shandong silk or Lu silk, it is an ancient traditional weaving process of the Han nationality. Historically, the silk produced in Liutuan is called Liu silk.
“Liutuan pongee silk”, which is white or pale yellow in color, smooth in touch, beautiful in appearance, strong in hygroscopicity, durable in use and suitable for washing, is deeply loved by consumers of the middle and upper cla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