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2022-05-30 02:49李振荣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英诗汉译对照系列》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19年推出的一套系列丛书。该书自出版以来,社会反响良好,经济收益亦颇为不俗。本文对外教社自建社以来在英诗汉译领域的出版历史作了简要回溯,对《英诗汉译对照系列》的出版缘起、编辑过程以及与作者之间的互动作了详述,最后概括总结了出版该套书编辑所获得的的感悟与认识。

【关键词】《英诗汉译对照系列》 黄杲炘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诗汉译对照系列》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外教社”)2019年推出的一套系列丛书,自出版以来,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端俱获不俗业绩。该书首印1100套,截至目前,系列中的《英文十四行诗集》已告售罄,其他书亦在持续动销中。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讲过这样的话:“两千多年来人类智慧对这种形式(按:指“以货币形式为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进行探讨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结果,而对更有内容和更复杂的形式的分析,却至少已接近于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德〕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纪念版)》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8页。]洵为如此。作为全书的策划和责任编辑,自忖自己对业已出版、成“发育的身体”的《英诗汉译对照系列》的认识,较之其在“身体的细胞”的策划初始阶段或许更成熟些,也更客观理性些,是故不揣谫陋撰下此文,希冀总绾若干经验,俾于出版从业人士有所启沃与助益焉。

外教社自1979年创社伊始,即以教材与学术专著为出版的两大主轴,翻译类图书所占比例并不大。不过,饶是如此,作为一家享誉全国的外语出版重镇,外教社还是出版了不少英诗汉译方面的精品佳作。其中,最具代表性者为孙大雨的《英诗选译集》、丰华瞻的《丰华瞻译诗集》与黄杲炘的《英国名诗选》《美国名诗选》。众所周知,迄今为止英诗汉译大致有三种译法:一、采用中国传统诗词的格律或其变体;二、采用自由体或散文诗的格式;三、移植英诗的格律,特别是“以顿代步”,即以汉语中的顿代替英诗中的音步(foot),再现原诗的节奏。在翻译界,孙大雨、卞之琳、殷宝书、吴兴华、屠岸、黄杲炘所译英诗,何其芳所译德诗,程曾厚所译法诗,余振、顾蕴璞、丁鲁、谷羽、郭振宗所译俄诗,钱春绮所译荷马史诗,皆采用这一译法[方梦之主编:《中国译学大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56页。]。非常巧合且有意味的是,外教社出版的4部作品恰好分别代表了英诗汉译界的两大流派:孙大雨和黄杲炘所代表的移植英诗格律,再现原诗节奏的流派:丰华瞻所代表的应兼顾考虑英、汉语不同语言特点,用中国传统诗词形式翻译英诗,走“民族化”道路的流派。

《英诗选译集》于1999年出版,收录乔叟、莎士比亚、拜伦、雪莱、济慈、白朗宁等诗人的传世之作近百首。译者孙大雨,为我国现代诗人、翻译家、莎士比亚研究家。孙大雨在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两端均具卓荦才华。诗歌创作方面,他1919年即发表诗作,与朱湘、饶孟侃、杨世恩合称“清华四子”;嗣后四人都加入新月社,又称“新月四子”。诗歌翻译方面,孙大雨主要倾力于英诗汉译与汉诗英译工作,作品有《威尼斯商人》《冬日故事》《暴风雨》《古诗文英译集》《屈原诗选英译》《英译唐诗选》等。孙大雨的音组理论,据其后人所言,是他1925年夏于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前,游历浙江普陀山寓居圆通庵佛舍时潜心悟得的[孙大雨译:《英诗选译集》前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那么,究竟何为音组理论呢?孙大雨是这样解释的:“这些单位川流不息而来,接连几个单位(通常以二至六为度)而成行,积聚几行而成节段,如是循环反复,在时间里规则地进行着,使作者读者听者都陶然有醉意:这就是韵文所有而散文所没有的音组。”[孙近仁编:《孙大雨诗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此后数十年间,他用这一理论创作和翻译了3万多行格律诗。《英诗选译集》是孙大雨一生中的第12部作品,可称是他践行所创建的新诗格律结构——音组理论的代表作。

《丰华瞻译诗集》出版于1997年,内容涵盖英诗汉译和汉诗英译两个部分。英诗汉译部分共收入莎士比亚、托马斯·格雷、威廉·布莱克、罗伯特·彭斯、威廉·华兹华斯等诗人的作品19首。译者丰华瞻,为著名漫画家丰子恺之子。他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外文系,曾任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同孙大雨的观点迥然有异,丰华瞻殊不赞成译诗时移植原诗形式的做法。他在《我怎样翻译诗歌》一文中说:“我很不赞成译诗时移植原诗的形式。周煦良教授与好多其他的译诗者,都主張以汉语的一个‘音组(亦称‘顿)来译英诗的一个‘音步,称为‘以顿代步。但汉语与英语有不同的语音特点,这样做并不妥当。”[丰华瞻:《丰华瞻译诗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结合其翻译实践来看,丰华瞻还是坚持走“民族化”道路,即采用中国传统的诗词格律来译英诗。他的这种尝试曾得到翻译界著名人士翁显良、许渊冲等人的好评与赞赏。从其所译托马斯·格雷《墓志铭》的片段中,我们可得以窥见其风格之一斑:“此地有青年,头枕大地眠/默默无名声,坎坷又贫贱/家境虽寒微,才华却超凡/忧伤度青春,碌碌送华年。”又如《乡村墓地挽歌》片段:“山麓树林畔,时时独遨游/遐想露笑容,低吟乐悠悠/有时怀忧伤,面容见消瘦/偷弹相思泪,黯黯怀春愁。”读来颇具中国五言古体诗的风调。

《英国名诗选》《美国名诗选》出版于2015年,距前两本出版跨度近20年。译者黄杲炘,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翻译家。黄杲炘早岁命运坎壈,自幼年起即患眼疾,几近失明,他在“文革”中以译诗自娱、自学、自励,发现以汉语译西方格律诗有独特潜力和优势,进而摸索出一套兼顾顿数和字数的译诗方法,此后终生践行不废[中国翻译词典编辑委员会:《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他数十年孜孜矻矻、矢志不渝于文学翻译事业,被誉为文学翻译界里程碑式的人物。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黄先生忍受着眼科绝症‘视网膜色素变性和‘书写痉挛症,默默笔耕五十年,无愧为文学翻译界的一个里程碑式人物,堪称具有工匠精神的翻译大师。愿中国的文学翻译工作者以黄杲炘等前辈为榜样,多一点沉潜往复、从容含玩的工匠精神,多一点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经典意识,使文学翻译真正成为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专业学科。”[李钧:《翻译家黄杲炘的“工匠精神”》,《中华读书报》2017年10月18日,第5版。]在1982年出版的《柔巴依集》中,黄杲炘即首创“兼顾韵式和诗行顿数、字数”的最严格的译诗要求。在《英国名诗选》《美国名诗选》中,他对这一译诗方法的坚持是一以贯之的。外教社后来《英诗汉译对照系列》的推出,可以说是对这两本书的直接赓续。

纵览外教社自初创时期至2015年出版的英诗汉译作品,数量虽不算很多,但无一例外都是名家名译。三位名家中,其翻译观点之歧异亦不可谓不大,如孙大雨和黄杲炘为典型之“格律派”,而丰华瞻则属坚定之“民族派”,但都无妨于他们共同在外教社出版译作,向读者展示各自的精神成果。这和外教社多年来秉持的砥砺精品、兼收并蓄的出版理念自然是分不开的。尤可注意者,这一时期外教社的英诗汉译出版,整体呈现出由点到线,再铺到面,进而衍生为产品群的渐进式发展态势,这中间既体现了出版行业的层累性特征,也可窥见外教社从主业教材与学术专著迈入英诗汉译这一全新领域的路径选择和目标取向。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当代波兰诗人辛波斯卡也说:“诗是沉睡在万物之中的某种神秘力量,诗人或许可以在若干精挑细选的语词帮助下唤起这些力量。”诗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心灵的栖息地。几年前一句“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引发无数人共鸣,良有以也。在喧嚣浮躁、物欲腾沸的当下社会,读一首华兹华斯的《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吟一曲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不啻为精神上莫大的欢愉和享受。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前出版的针对大中学生的英文读物,散文类、小说类居多,诗歌类殊为少见。个中缘由,盖因多数人以为英文诗太过“高冷”之故。就学界的情况来说,当下高校考核体系偏重项目、论文、论著,翻译作品一般不计为科研成果,且英诗汉译费时费力,需“慢工出细活”,愿意涉足这一领域的中青年学者日见其少,译者队伍有青黄不接之势。从读者群和作者群两方面来看,似乎英诗汉译出版的前景难称乐观。外教社出版这套书,即面临诸如此类的疑问和不解。首先,出版外国文学类作品并非外教社所长,我们此方面的积累比之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外国文学强社差距较大。其次,外国文学出版的盛景是20世纪的事情,已成明日黄花,现在再来出此类书,似乎有点“不赶趟儿”。不过,细究起来,以上说法看似有理,实则不免皮相,未为的论。我们以为,出版《英诗汉译对照系列》的价值与意义是颇为显著的。

第一,可以打造外教社“英诗汉译对照系列”全新学术品牌。首先,品牌建设是出版社永恒的主题。任何一家有知名度的出版社,深植于人们心中的,无一不是一个个闪亮的品牌。譬如,《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辞源》之于商务印书馆,《二十四史》《四部备要》《新编诸子集成》之于中华书局,《辞海》《唐诗鉴赏辞典》之于上海辞书出版社,都是显例。不过,品牌建设不是单维度、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过程:既要擦亮原有品牌,还需打造新品牌;既要打造单一品牌产品,还要打造品牌产品群。《大学英语》是外教社的金字招牌,但仅有这一品牌还不够多维度,不足以在市场上形成强大的集群效应。其次,成就经典是品牌建设的至高境界。经典是最大的品牌,是永不过时、常读常新的。用卡尔维诺的话来说,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英诗汉译对照系列》恰恰具备成为经典的潜力。观诸中国近代文学史,英诗汉译促进了新文学观念和新语言的建立,是中国新诗萌生、发展和繁荣的催化剂与温床。随着中国近现代英诗汉译活动的勃兴,无论是胡适、刘半农、成仿吾、郭沫若,抑或后来的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皆先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养料,后又通过西洋诗歌的绍介、翻译,不断丰富和完善新诗创作经验。这些都是本系列选题得以立项的内在学理依据。

第二,可以对外教社原有图书做新的规划和调整,延伸产品线,直至形成产品群。外教社既有的英诗汉译出版物,无疑都是经典之作。但是出版年代较为久远悠邈,读者的印象已然漫漶不清。如果不做新的规划调整,那么它们将成为仅供人们观瞻的“文物”,现实效用将付之阙如。不仅如此,这种规划调整如果想重敲锣鼓另开张,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以黄杲炘《英国名诗选》《美国名诗选》为发轫和基点,进而构筑一个英诗汉译产品群,就成为我们最理想也是最现实的选择。

黄杲炘提交给出版社的《英诗汉译对照系列》稿件包括以下6册:《英国短诗集》《美国短诗集》《英文爱情诗集》《英文青春诗集》《英文十四行诗集》《英文趣诗集》。从系列书目与内容的编排上,可以看出以下三点:(1)较之孙大雨《英诗选译集》、丰华瞻《丰华瞻译诗集》,全套书无论是从整体布局、数量和质量,还是体系的完备和内容的全面丰富诸方面,均跨入了一个新进境。孙大雨《英诗选译集》中的近百首译诗,据他的哲嗣回忆,是其未竟工程中的部分作品,是他后人代为整理的;而丰华瞻《丰华瞻译诗集》共208页,英诗汉译部分为71页,汉诗英译部分为125页,前者所占篇幅不足全书的二分之一,只能说是一部两者的混成品。(2)较之之前黄杲炘在外教社出版的《英国名诗选》《美国名诗选》,本系列收入的作品、作家更多,内容更丰富,体裁更广泛,更能展现他的英诗汉译成果的全貌。加上他在外教社出版的學术论著《英诗汉译学》,已然构筑了一个选、译、论“三位一体”的英诗汉译产品群,集群效应初步显现。(3)由于作者已在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过数种英诗汉译作品,其整体设想和构思非常成熟和完善,对各家作品也是了然于胸,是故整套书编排起来可谓从容不迫、应付裕如。

具体落实到每一本书、每一位作家、每一篇作品,黄杲炘的编排和设计也是费尽思量、自出机杼。以系列中的《英国短诗集》为例,结合笔者在策划和责编本套书过程中的些许心得与体会,对其内容和具体编排略作阐介:(1)《英国短诗集》的遴选范围起自16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迄至21世纪,收录诗人130名,诗歌150首。所选诗人自怀亚特起,至希蒙斯止,英国诗史上的大家、名家可谓悉数在列,靡有孑遗。(2)各家入选诗篇数量的多寡,既兼顾诗人在英诗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亦依据他们在短诗创作上的实际成就。譬如,丁尼生诗歌艺术成就很高,曾被维多利亚女王封为宫廷桂冠诗人。他的诗入选最多,为7首。同为桂冠诗人、湖畔诗派代表人物华兹华斯,亦是英诗史上绕不开的人物,他的诗收入6首。苏格兰诗人彭斯受民歌浸淫很深,其诗抒情意味浓厚,在民间流传甚广,他的诗收入5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诗人叶芝,诗歌富于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其诗收入5首。大文豪莎士比亚以十四行诗、长诗独擅胜场,其诗作主要收入《英文十四行诗集》中,此处录其短诗2首。总之,本书力图较全面地反映英国诗人在短诗上所取的成就。(3)对“三兼顾”译法的严格遵循。在《英国名诗选》“前言”中,黄杲炘说:“如果对译诗的要求合情合理,对这种‘三兼顾译法没有偏见,那么这些例子已清楚表明:据汉语的特点,译文有可能在准确反映原作内容的同时,也准确反映其格律形式,甚至还可能体现原作中某些精细微妙的东西,问题在于译者是否有这样的要求,是否愿意寻找解决办法。”[黄杲炘选译:《英国名诗选》前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1页。]从本书内容来看,确实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理念和原则。(4)尤属难能可贵的是,作为编辑界的前辈人物,黄杲炘深谙编辑工作的甘苦冷暖,提前对系列的体例格式做了详尽规定和说明,给编辑的后期整理加工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足见其细密严谨的精神。

第三,涵育新的英诗汉译译者群。出版圈有句话说得好,叫书为社本,人为书本。具体到本文语境,这里所谓“人”,即指出版社需涵育中生代和新生代译者群。回溯百年英诗汉译史,第一代的郭沫若、郑振铎、成仿吾、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吴宓、吴芳吉、张荫麟,以及嗣后的孙大雨、卞之琳、朱维之、傅东华、王佐良、梁宗岱、赵萝蕤、袁可嘉、吴钧陶、黄杲炘、方平、江枫、杨德豫、金发燊、汪飞白、余光中、高健、施颖洲、何功杰、屠岸、叶维廉等,一串串长长的名字,构成了中国英诗汉译成就卓然的译者群,促成了英诗汉译的繁荣盛景。不过,如我们细加考索,则可发现他们在代际上均归入老一代翻译家之列,而要在中生代与新生代中也拉出一份同样的清单则绝非易事。涵育新一代的英诗汉译译者群,已是一件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事情。鉴于目前高校考核机制的现状,出版社应有所作为,努力构建一个包含译者群、编辑群与读者群在内的英诗汉译“共同体”:(1)可以重新梳理和推出前辈译家的优秀作品。这些优秀译作,出版年代大多久远,在市面上已不易访求。出版社如果重新出版这些书,则具有召唤经典和重树翻译典范的双重意义。外教社出版《英诗汉译对照系列》,即包含这样的考量和意涵在内。(2)挖掘和涵育中生代和新生代译者群。英诗汉译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研究者、欣赏者和爱好者历来不乏其人,出版社应在这些人中大力挖掘和涵育中生代和新生代译者群,完成译者的代际交替与传承,藉以进一步扩大出版社的作者源。

对编辑而言,一个选题从酝酿策划、加工整理到最终出版成书,确乎是一个漫长艰难而备尝甘苦的过程。个中滋味,时而为“五内俱焚的热”,时而为“透彻肺腑的凉”(舒婷语)。其间之感受、经验与体会,如果能经由理性之熔铸而抽绎为反思与省识,为日后工作之精进提供助益,则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黑格尔说:“因为哲学的事实已经是一种现成的知识,而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第二版序言,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页。]反复思考《英诗汉译对照系列》的出版历程,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一)出版社的发展应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不可执于一偏,画地为牢。拘囿于学识、理念、认识能力、人生阅历诸因素,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俞晓群《可爱的文化人》中提过这样一件事:“我在出版《吕叔湘全集》时,也遇到过一件有趣的事情。但不是因为内容,而是在‘重点图书评审委员会上。一位科技专家W先生提出,我们地方出版界,应该坚持‘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原则。吕叔湘先生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本地那么多名家,为什么不出呢?像萧军、萧红!我被闷住了,有些无言以对。”[俞晓群:《可爱的文化人》,岳麓书社2014年版,第9页。]可见,即便像吕叔湘这样的名家、《吕叔湘全集》这样重量级的项目,当时都会遭人訾议,遑论其他作者和作品。外教社若无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理念和精神,出版《英诗汉译对照系列》这种在别人眼里似乎超出其自身畛域的文学翻译类作品,恐怕就没有那么水到渠成了。

(二)出版社的品牌建设“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语出《史记·汲郑列传》)。出版社的品牌建设,是一个“积薪”过程,需薪尽火传、久久为功。外教社从1997年出版丰华瞻《丰华瞻译诗集》,迄2019年出版《英诗汉译对照系列》,历时22年。22年,對于一家出版社的品牌建设来说,恰恰构成了一个品牌群“正、反、合”的生成演进过程。

(三)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此语出自莎士比亚《暴风雨》,用在《英诗汉译对照系列》上可作两解:(1)孙大雨《英诗选译集》、丰华瞻《丰华瞻译诗集》、黄杲炘《英国名诗选》《美国名诗选》,皆可看作《英诗汉译对照系列》的“序章”“引子”。在这条出版链中,每一环节的发展轨迹都是清晰可辨,且有明显因果逻辑关系的。(2)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出版业这种层累性、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来说,所有过往的出版印迹,均会以某种新的形式在当下显现出来。《英诗汉译对照系列》的出版历程,恰好诠释了这一点。

(附记: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英诗汉译对照系列》作者黄杲炘老师热情指导,特致谢忱。)

〔作者李振荣,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It is Heaven's Will that There Should be Good Poetries”: A History of Publishing English Poetry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Series

Li Zhenrong

Abstract:English Poetry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Series is a set of books launched b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in 2019. Since its publication, it has received positive social responses and gained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 This article begins by briefly looking back on the history of publishing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oetrie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Then, it elaborates the origin and the editing of English Poetry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Serie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uthors. Finally, it summarizes the editors' opinions and understandings about publishing this set of books.

Keywords:English Poetry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Series, Huang Gaoxi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