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从业能力相关性模型的研究

2022-05-30 02:37丛茂柠李程汪晨王民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0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医疗设备

丛茂柠 李程 汪晨 王民明

[摘           要]  目的:通过分析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各专业课程对从业能力的影响程度,探讨该专业课程设置及教育教学改革。方法:对385名医疗设备相关领域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因子载荷及路径系数分析。结果:课程对从业能力有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437。重要的课程有电子技术、电工基础、医用电子仪器、医疗器械计量与质控等。结论:高职层次的医疗设备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以从业能力为依据,突出院校自身特色,积极深化“三教”改革,提升育人质量。

[关    键   词]  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从业能力;结构方程;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094-03

随着医疗器械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医疗器械新技术的更替迭代,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大专及以下学历就业者约为行业需求的1/7[1]。然而,现阶段医疗器械类专业人才数量与行业发展需求严重不匹配,人才缺口明显,专业课程体系还不能支撑目标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2],这对医疗器械相关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是医疗器械行业重要的人才来源之一,该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掌握医疗设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向医疗设备企业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生产及各类技术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尽管该专业历经三次更名(2021年最新更名为智能医疗装备技术专业[4]),就业去向从20年前以医院设备科为主变为现在的以医疗设备相关企业和公司为主,就业更加多元化,但最终都是服务于整个医疗产业,临床工程技术岗位的从业能力要求依旧是学校教育教学、专业实践的重要参考内容。

本研究立足江苏省内,依托行业协会、各医疗合作单位及业内校友,基于该专业现有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和从事临床一线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常规管理工作,构建数据模型,定量分析各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及课程对专科层次人才从业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开设医疗设备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调整教育评价指标等方面提供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调研对象

针对385名临床工程技术及医疗设备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66份,回收率95.06%。其中男性256名,女性110名;平均年龄(42.80±9.10)岁;工作单位中有243名在公立医院,30名在民营医院工作,51名在医疗器械公司,其他与医疗设备相关工作单位的有42名。大专(高职)学历118名,本科207名,硕士40名,博士1名;初级职称130名,中级职称186名,副高职称44名,正高职称6名。工作1~5年的111名,6~10年的97名,11~20年的83名,20年以上的75名。

(二)从业能力条目

课题组于前期运用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了临床工程技术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与临床工程技术岗位从业能力相关的条目包括3个一级指标(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和维修技术能力)和20个二级指标。

(三)主要开设课程

课程选取的依据有三方面:其一是行业对岗位的需求;其二是定期行业专家顾问会议的建议;其三是每年毕业生反馈意见,最终选择了对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未来从业有影响的专业相关课程,主要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三大类。

(四)研究方法

将研究问题以电子问卷结合纸质问卷的形式发放,问卷导语中包含课题来源、研究目的等。问卷主体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对课程和从业能力的评分及建议,评分按Likert七级量表对条目进行打分。对收集到的数据使用SPSS 21.0进行筛选和描述性统计,用AMOS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最后进行因子载荷及路径系数分析。

二、结果

(一)测量模型检验

模型指标均满足Cronbachs α>0.6;CR>0.7;AVE>0.5,表明信度、聚合信度和收敛效度良好。AVE的平方根均大于对应的相关系数,表明模型区分效度良好。

(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课程与从业能力的关系,其中课程观测指标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从业能力观测指标包括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和维修技术能力。使用Amos 24.0依据样本数据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及模型的拟合程度。其中主要选择χ2/df,RMSEA,CFI,TLI作为模型衡量指标。χ2/df介于1~5时,表示模型适配度良好。RMSEA为0.08以下时,表示模型适配度较好;CFI,TLI取值在0~1之间,一般大于0.9代表拟合良好。构建模型的结果,χ2/df=2.074,CFI=0.924,TLI=0.919,RMSEA=0.054,整个模型拟合良好。

课程对于从业能力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437。在课程的观测指标中,系数由大到小依次是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拓展课;在从业能力的观测指标中,系数由大到小依次是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和维修技术能力;专业基础课程中,因子载荷较高的是电工基础、电子技术(模拟+数字)、人体解剖生理学、单片机原理、电子测量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核心课程中,因子载荷较高的是医用电子仪器(電生理类)、医学影像设备、医用超声仪器、医用治疗仪器和医疗器械计量与质控。

(三)问卷的建议项

在回收的366份有效问卷中,有72人留下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的建议是:作为今后的医疗行业从业人员,要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有责任心,需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沟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有相关医疗方面的知识储备。教学上注重基础理论,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训考核,强化职业素养。在知识和技能上建议增加或强化以下内容: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设备招投标及采购;医疗设备安装流程和规范;医疗信息化及网络知识;简单机械加工;血液透析质控等各类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人际沟通学;典型故障检修案例等。在问卷中对认为重要的课程进行选择,超过半数的课程有:电工基础、电子技术(模拟+数字)、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医学影像设备、医疗器械概论、医疗器械计量与质控、医用检验仪器、医用超声仪器、医用电子仪器(电生理)。

三、讨论

从2015年正式出版的《中国临床工程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中可以看出[5],临床工程技术岗位的职责是保障医疗机构各类医疗器械、设备的正常、安全、经济的使用,服务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涵盖医疗设备从论证采购、安装调试、临床使用、维修维护,直到最后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技术管理。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在知识结构上涉及工程学、临床医学、电子学、医学工程技术原理规范、法律法规、计量与质控、信息管理等诸多领域[6],工作要面对功能、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差异较大的各类医疗仪器设备,因此在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广度、深度均有较高的要求。本研究中,课程对从业能力具有中度的正向影响,说明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基础。

在专业基础课中,因子载荷较高的课程是以电子方向的课程为主,是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与人体解剖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相结合是有别于其他电子类专业的职业特色,充分体现了该专业是一个集电子电工、医学基础、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专业。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要加强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也要重视医学基础知识的储备,部分院校是在其电子类强势专业基础上开设的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前期专业基础课与后期专业核心课如何更好地衔接、融合是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专业核心课有强烈的职业性,课程的职业化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显著特点,对今后从业有直接影响。各类医疗仪器设备的事后维修、应急维修和预防性维护是临床工程技术岗位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7],因此在专业核心课的设置上可根据设备的主要技术原理进行分类,如电生理类、检验类、超声类、放射类等,尽可能涉及重要典型设备,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师资、实训条件、校企(院)合作情况、就业形式等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和取舍,专业教学中需要不斷强化基本维修能力的训练和排故思维的养成,要求能够熟练使用维修工具,能识别和检测各种元器件,能看懂设备说明书及图纸并熟练操作仪器设备,能判断医疗设备的故障性质并进行相应的维修管理等。在从业能力的专业知识中,因子载荷较高的都是电子方向、物理和机械等方面的知识,体现了该专业的工科性质和工科思维;临床医学知识、医疗信息技术知识以及日益重视的政策法规和计量与质控能力等重要性相近[8],反映该专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多维度知识体系和系统性思维。院校在核心课程的安排上要通过项目化教学,多引入实战案例,整合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高职(专科)层次的教学实践重点更应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典型设备来培养相关职业能力[9],在动手实践能力上具备一技之长。

在专业拓展课的选择上,不同院校会根据学生的发展有不同的选择,课程带有选修性质,在没有条件开设第二专业(方向)的情况下,如需要紧跟大数据和医疗信息化就选择临床信息管理系统等相关课程;未来需要更多面向技术加销售的岗位,就选择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医疗器械营销实务等课程,最终都是让学生在夯实职业基础能力的同时,拥有更多的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临床医学概论、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和计算机语言的因子载荷相对较低,反映不同的从业者对该类课程的需求不同。此外,临床工程技术岗位涉及的工作分工较多,如维修维护、计量与质控、台账管理、档案管理、技术支持等,并且随着近些年工作重心逐步过渡到设备管理,与管理相关的能力因涉及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院校可根据实际培养的目标和就业方向有所取舍。

四、思考与总结

目前我国临床工程技术岗位的职能定位仍不清晰,职业资格认证、准入尚无细则,从业人员的学历背景、知识结构差异较大,这对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医疗设备行业高职(大专)层次的从业人员占比较大,岗位主要是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维护、质检和销售,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要定位明确,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其一,让行业高度参与专业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院)合作,依托院校强势学科(如电子方向、信息技术方向、眼视光、影像技术等)和优势资源(如毗邻医疗产业园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量身定制特色课程体系,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其二,为满足部分学生学历提升和省市卫生人才统考需求,强化相关课程教学,如计算机语言、电子技术等,课程设置满足升学和就业多元化选择。

其三,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首先要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最终落实于课程教学。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更需要体现其“理实结合、医工结合”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从业能力为依据,以项目化实训和技能竞赛为抓手,积极深化“三教”改革,最终提高教学的职业性和实用性,培养适用人才。

当前我国医学装备管理与临床工程技术岗位胜任力体系的研究仍在进行当中,本研究立足江苏省内,通过尝试定量分析课程对从业能力的影响、量化课程的重要性,以期为医疗设备应用技术这个“小众”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周双林,徐霞,鲁瑶,等.医疗器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及其对策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9,40(1):88-92.

[2]唐红梅,徐小萍,张培茗.医疗器械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5):23-32.

[3]王华丽,唐睿,阎华国,等.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的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9,40(7):89-93.

[4]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EB/OL].(2021-03-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2103/t20210319_521135.html.

[5]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中国临床工程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6]汤黎明,申倩,张宇翔.医院临床医学工程人才知识结构构成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11):141-142,145.

[7]黄伟杰,陈伟健,张霞,等.基于临床工程技术层面的医疗设备安全风险管理[J].医疗装备,2021,34(13):77-78.

[8]孟璐珈,喻志才,费嘉诚,等.医疗设备管理与维修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20):26-27.

[9]余丽玲,徐彬锋,陈玉芳.基于工作过程的医用电子仪器分析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3):38-39.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建立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从业能力相关性模型的研究”(课题主持人:丛茂柠;课题编号:B-b/2018/03/27)。

作者简介:丛茂柠(1977—),男,汉族,江苏如东人,工程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工程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医疗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