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嵘
“体医融合”模式的提出,对于我国居民健康保障工作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支持。我国职业院校在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教学活动中,也深入贯彻“体医融合”理念,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设计。本次课题研究中,将根据我国“体医融合”理念的根本内容,以甘肃省卫生职业院校的体育保健与康复教学活动作为实例,对甘肃省卫生职业院校“体医融合”视阈下开展《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教学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在研究中,重点分析《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及此项课程与“体医融合”理念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些内容进一步分析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开展此项课程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在百年间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饮食营养摄入量日益增加,很多人都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正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并且,慢性疾病的患者年龄越来越小,很多年轻人也患者严重的慢性疾病,如何遏止我国居民慢性疾病的发病范围,降低慢性疾病对于我国居民健康的危害,是我国医疗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让我国居民能够有一个更为健康的体质,避免疾病侵扰,我国开始鼓励与拖动社会居民展开群众体育活动,以体育促进居民身体健康,实现“体医融合”。
1 体医融合与《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基本内容
1.1 体医融合
体医融合理念中强调要将体育活动以现代医疗进行充分的结合,体育活动应该作为我国居民医疗工作中的辅助手段,对于我国居民的体质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医疗的本源是保障人民健康,治疗患者疾病,恢复患者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是以患者而中心,而不是以医疗为中心。为此,无论是体育运动或是医疗服务,最根本的目的都是向社会居民提供更为充分的健康保障,而体医融合就是将医疗服务手段與体育运动之间进行充分的融合,为社会居民开展体育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以使我国居民能够更合理的开展体育活动,让民众的身体健康得到更为充分的保障。目前我国学界对于体医融合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观点。对于体医融合,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体医融合其本质是体育与医学两大领域的结合,具体指的是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医学、医学营养、健康评估、运动处方等众多知识的集合,体育与医学紧密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体医融合是体育以及医学两大学科的结合;而第二种观点认为,体医融合更多的集中于社会民生发展领域,具体指的是社会体育活动与社会卫生服务体系的结合,通过借助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在人员、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体育部门与医疗卫生部门在医学体检、体质测定,运动健身和保健康复等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一求达到增强社区居民体质,防治疾病,维护健康之目的。总而言之,体医结合就是用运动的手段促进健康,在医疗概念中加入体育运动的元素。
1.2 《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
《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是体育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项课程。此项课程一般为选项类课程,主要针对学校内一些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或者是身体伤残,以及在病后恢复期的学生开设的体育教学课程。在此项课程的教学中,主要强调要教会学生们促进身体恢复的具体方法,以及培养学生们面对疾病,乐观积极、勇于抗争的优良品质。随着此项教学活动内容的不断拓展,以及我国整体教学工作水平的进步,此项课程正不断向更多的医学专业的学生拓展。
《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根本的教学目标定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培养学生们对于体育锻炼活动的主动性,尽可能帮助学生养成持续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生活习惯,能够在生活中自主实现对于自身健康情况的监督与评测,并独立制定适合于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
②掌握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最少要求学生们要掌握两项体育运动形式,并且能够掌握各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办法,对于各种客服立法的应用的科学性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学生们有定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主观意愿;
③根据自身的实际身体情况,尽可能的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自身体质,同时掌握能够有效缓解自身身体疾病的一种或两种养生保健的方法,自行进行身体调理,进而形成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④对于自身所患疾病的深层次原理有清晰的认知,根据这音容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科学规划,通过体育锻炼活动,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培养面对疾病时的乐观心态;
⑤表现良好的体育社会道德和健康道德,能将自己的康复保健体会与经验教训交流于同类者,共同受益,相互鼓励,立足社会。
2 当前甘肃卫生职业院校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并未专门开展体育保健与康复相关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体医融合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十分的充分,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甘肃省卫生职业院校充分开展《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教学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对此类课程的开发研究迫在眉睫。
2.1 一些职业院校缺少“体医融合”的意识
为我国居民提供更为充分的健康保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医疗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问题,鉴于体育运动对于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甘肃卫生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也更为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对于体育与医疗专业教学中的“体医融合”认识还有待提高,在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时,缺少“体医融合”的意识。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并为开设专门的体育与保健课程,对于体育学科与医疗学科知识的融合却鲜少涉及,使得“体医融合”教学的理念在甘肃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拓展,实际教学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融合与提升。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目前我国学界对于“体医融合”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使得甘肃省各个卫生职业院校在开展《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时缺少一个真正明确的理论指导。统一认识是解决目前甘肃省卫生职业院校《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的根本途径。
2.2 “体医融合”体育健康教学的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截至目前,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在开展体育保健与康复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对于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缺少一个统一的规划,教学活动缺少一个有力的体系支撑。在上一点中提到,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并为开设专门的体育与保健课程,对于体育学科与医疗学科知识的融合却鲜少涉及,同时,在甘肃卫生职业院校体育与医疗专业相互融合的课程也几乎是一片空白。怎样能让体育与医疗两大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掌握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内容,能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到所学知识。对于这种交叉学科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2.3 “体医融合”体育健康教学的具体内容界定不明确
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界定并不是十分明确,使得相关的教学活动存在着根本目标不清晰的严重问题。在体育相关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关于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专业科目以及教材内容五花八门,各个学校之间有与彼此教学内容与使用教材的不同,使得甘肃卫生职业院校无法展开深入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在体育健康教学领域各自为战,学术思想没有得到根本的统一,实际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此,在甘肃省各个卫生职业院校开展《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推动甘肃省内各个院校在教学内容上实现统一,以便省内各个院校能够展开更为深入的学术交流,促进相关教学工作的发展进步。
3 当前甘肃省卫生职业院校开设《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可行性探讨
3.1 能够有效推动甘肃省全民健身活动
《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知识内容中涉及到体育与医疗领域两方面的知识内容,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开设《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能够为甘肃省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体育保健与康复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工作中,能够将“体医融合”的先进思想作更进一步的向社会层面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运动对于身体健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号召更多的人投身到群众体育运动当中。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中国有七成以上人口处于亚健康状态,慢病導致的死亡占中国人口死亡原因的88.5%,而其中运动不足是导致慢病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对于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相关研究表明,合理的体育运动对于慢性疾病的防治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人们通过体育锻炼活动来促进自身的体制监看攻防战是完全可行的。但是,慢性疾病患者在开展体育运动时,缺少专业理论的支持。而《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对这一部分的相关知识有重点的提及。甘肃卫生职业院校通过《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教学活动向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体育医疗领域人才,能够为甘肃省境内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保障,使得甘肃省境内的群众体育活动真正促进居民的体质健康发展,让甘肃省境内的群众体育活动得到更进一步的拓展。为甘肃省社会居民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充分的支持。
3.2 能够有效促进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最初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校中哪些身体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实现自身体质提升,以及对抗疾病坚定信念的养成,为这些学生对抗病魔提供一定的助力。
甘肃卫生职业院校通过《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开设,能够显著提升学生们的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指的是个体能够有效获取健康信息,并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健康信息,来促进和维护自我健康的能力。我国从2008年开始健康素养全民监测,其中2015年数据为10.25%,2016年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居民整体健康素养水平要达到30%。而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首要是要提升医疗从业者的健康素养。对于甘肃省医疗工作发展而言,省内卫生职业院校是当地医疗工作人才重要的储备基地,这部分学生的健康素养提升,对于甘肃省社会居民整体健康素养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甘肃卫生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学生的健康素养普遍不高,使得这些学生养成了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对于甘肃省境内居民整体健康素养的提升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素养水平的整体提升。相关的研究表明,个体的自主锻炼意识受到其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且呈正相关。而目前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学生的健康素养整体水平一致处于较低的水平,锻炼意识极具下降,这种现象一致持续,势必对其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而《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中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普遍低于普通中学生,且20年来呈持续下滑的趋势,这与职业院校身体素质的提升更依赖于其自主锻炼有很大关系。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学生的肺活量、耐力素质下降,近视率上升,特别是由运动不足引起的肥胖和超重率的提升,都是他们身心健康的严重隐患。而《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中,包含着大量指导学生体育锻炼活动的知识内容,而通过此项课程内容的学习,甘肃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对体育运动对于身体健康水平提升的具体作用有更为深入的认知,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内容,更科学的开展体育锻炼活动,使自身的体质健康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3.3 能够为体育与医疗学科教学的融合提供助力
《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内容中,涉及到体育与医疗领域两方面的知识内容,通过这一课程的开设,为甘肃卫生职业院校教学活动中体育与医疗两大学科的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助力,也间接的提升了体育教学活动在甘肃卫生职业院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让体育教学不再以一个附属的学科出现,而是所有学生都学习的主科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要以实践课为主。学生们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使得学生的体质在课堂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来看,《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开设,使得在甘肃卫生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中,体育与医疗两大学科教学实现了一进步的融合,更为彻底的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贯彻“体医融合”理念。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慢性疾病对于我国各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充分发展我国个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我国各地区政府工作部门开始在社会层面大力推行群众体育活动,将体育事业与医疗事业发展进行充分的结合,促进居民体质健康发展。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经济欠发达省份,居民医疗保障工作对于地区政府造成了极大的财政负担,对于甘肃省而言,居民整体监看高水平的提升,对于地区财政工作是很大程度上的解放。基于这一发展形势,甘肃卫生职业院校开设《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教学有着极大的可行性,通过这一课程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地区内卫生职业院校学生的健康素养,这些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起到积极地带头作用,带动甘肃省社会整体居民的健康素养提升,进而开展一系列合理的群众体育活动,促进地区内居民的体质健康发展,真正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厅2021年度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体医融合视阈下甘肃卫生职业院校《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编号:2021B-557。
(作者单位:甘肃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