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教学中落实美育的有效策略

2022-05-30 01:28李梅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6期
关键词:鉴赏美育音乐

李梅

摘 要:学科教学的美育功能需要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渗入,融入美育元素的高中音乐课堂要进一步注重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歌曲的情感启迪。突出艺术感染力和情感渗透的高中音乐课堂,更注重学生对曲调、旋律和节奏的分析与掌控,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突出表现在学生参与审美的实践和情感熏陶的过程中,其教学核心在于是否实现了审美情感培育的目标。

关键词:学生;音乐;情感基调;美育;鉴赏

音乐课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氛围的轻松和活跃而倍受学生青睐,从传统的音乐课跟唱、学唱教学到新课改下突出学生主体实践的音乐课堂,音乐课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了质的提升,其教学的核心内容也不断向落实美育的方向转变。高中音乐课程在发挥学科价值的功能中,更是担当着开展美育的重任。然而由于诸多原因,高中音乐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的美育功能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受升学因素的影响,高中音乐课教学大打折扣的现象较为普遍,体现音乐教学的人文价值、突出音乐学科的心灵感悟和欣赏聆听实践、落实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等理念均未得到有效贯彻,这让原本富含美育功能的高中音乐学科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学科价值,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导致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严重缺失,这种现状必须在高中音乐课教学中加以改善和转变。下面笔者以高中音乐课教学中落实美育的实践为例,就提升高中音乐课美育质量的策略谈几点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一、从乐理学习中认识音乐歌曲的曲调美

让学生了解简单的乐理知识点,是高中音乐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乐理知识本身比较枯燥,但往往基础性强的乐理知识,恰恰是一种方法的展示和指导,这也避免了大多数高中生合着课本上音乐课的尴尬局面。教师给学生普及一定的乐理知识点,也可以将学生从“谱盲”的处境中解放出来。如对“音乐要素与音乐语言”的了解中,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概念和定义,掌握节拍、和声、速度、旋律等乐理知识点,认识简谱当中开头的G、F、D等音调,也会随着乐理知识的习得而掌握演唱中的音调高低,从乐理内容中增强对曲调的节奏把握,可以进一步提高音乐课堂的参与度。再如,在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第三节“汉族民歌的分类和基本特征”的乐理知识点上,笔者让学生通过自读的方式,对号子、小调和山歌等民歌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笔者结合当地的民歌分类,拓展到民歌种类和具体的特征,将“两当号子”“河池小曲”(又名“河池小调”)“徽县山歌”等不同种类的当地民歌分别给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通过多媒体对当地不同种类的民歌进行了片段播放,学生不仅学习了乐理知识,认识了当地的民歌曲目,更是通过学习乐理体会到了民歌的曲调展现出来的原始生态美。

二、从歌曲鉴赏中感悟音乐表达的情感美

鉴赏歌曲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渗透情感、实施美育的具体实践过程。高中生由于本身接触过的歌曲量比较大,加上对一些音乐情感基调的精准掌握,基本具备鉴赏歌曲的实践能力。音乐教师在鉴赏课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并从试唱的实践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如对现代歌曲《不忘初心》的学习和鉴赏课,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的基本目标,既让学生切身感受对这种宏伟蓝图追寻的情感,同时还要将演唱歌曲时深情的表达形象化,在极富渲染力的情感衬托中,感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道路之美、山水之丽、时代之强。对于歌曲情感的把握,更应该结合时代背景,运用辩证的思维和眼光看待情感展现的具体时段和节奏感。民谣歌曲的情感大多数以欢快的情感基调呈现,对这类歌曲的鉴赏和学习,学生会透彻地感受民谣歌曲展现的情感美,必须从歌曲具体的创作时代和作者的写作背景辩证地分析,如展现大草原的美、对游牧民族英雄赞美的歌谣,都是一种原生态歌喉的展示,运用这样的情感基调和歌喉演唱出来的歌曲,人们闭目细听便能感受到大草原的美。这种来自听觉的享受和视觉的想象融合在一起,无论是让学生甄别美,还是聆听美,都是一种无声之中伴有强音的熏陶和浸润,与心灵的洗涤遥相呼应,有效凸显了音乐鉴赏课的美育功能。

三、从歌曲内容中理解音乐课堂的感染力

如果说音乐的词作者为一首歌建构了框架,那么曲作者无疑为它注入了灵魂,词作者的着重点在歌曲内容的选择上,曲作者则将侧重点放在歌曲情感的表达上,而曲本身也属于音乐内容的范畴,词和曲结合让音乐歌曲实现了有机统一。在讲解“音乐要素与音乐语言”这节内容时,人们耳熟能详的《一杯美酒》《祝酒歌》《举杯吧朋友》等歌曲,都是与酒有关的内容,作为鉴赏性的歌曲,音乐教师只有抓住有利时机,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不断地营造欢快、愉悦的歌曲情感氛围,才能突出音乐课堂的感染力,才能让美育之光照亮整个班集体。如施光南谱曲的《祝酒歌》表现出的情感内容丰富,笔者在讲授这节内容时,首先对课堂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上课铃声敲响后,笔者首先以歌唱的方式步入教室,“美酒飘香啊歌声飞,朋友啊请你来干一杯,干一

杯……”不一样的导入方式,顿时让平常没有创意的音乐课堂增添了大量的音乐元素,在向学生展示了课堂教学的目标之后,笔者创设情境,假设班级就是一个宴会厅,所有的学生都是在参加一个“party”,采用模拟情境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欢快的气氛时,伴随《祝酒歌》的音乐,愉悦的表情洋溢在學生脸上,审美的情操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这种音乐课堂带给学生的感染力是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

四、从歌曲节奏中培养学生审美的表现力

高中生所具备的音乐素养能力完全可以掌控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权,这也有效避免了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走进“师本位”的误区,引导学生精准把握歌曲的节奏,让学生学会歌曲自然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中,经常会发现部分学生的节奏感差,或者跟不上节奏,甚至在快节奏阶段容易出现“绕舌头”的状况,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出了学生对歌曲节奏感的把控还不够灵活,那么表现出来的结果自然是美中不足,运用歌曲的节奏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力,需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歌曲节奏展现出来的铿锵快感和节拍规律。如教学“少数民族民歌”这节内容时,歌曲的节奏不外乎粗犷豪放、荡气回肠,或歌声婉转、琴声悠扬,但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节奏的认识发现歌曲旋律的优美,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音乐实践活动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欣赏过程中的感受,探究总结歌曲的情感表达艺术与旋律展现的特征,从课堂的收获中用心推介歌曲,并形成欣赏美妙音乐、表达审美情操的整体艺术表现力,真正从歌曲节奏分析鉴赏中汲取美育的养分。

五、从歌曲练唱中突出美育实践的重要性

歌曲练唱是学生在音乐课堂必须要进行的内容和环节,注重学生练唱的音乐课堂更加突出了美育的实践性特点。高中音乐课堂往往对学生练唱这个环节把握不够平衡,或者过多注重练唱,把音乐课组织成练歌课,或不注重练唱,把音乐课组织成理论讲述课,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与乐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高中音乐教师,一定要在歌曲练唱的实践环节寻找平衡点,做到练唱实践与乐理学习相辅相成,為高中音乐课堂注重美育实践提供基础保障。一首歌曲究竟旋律美在哪里,感情基调节奏如何,从文字描述中获取的乐理内容,远远比不上学生在实践练唱环节得出的理论精准和有效。要突出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美育功能,教师需要进一步组织和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才能体验歌曲蕴含的美育元素。笔者在组织音乐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针对部分学生对音乐课兴趣不高的实际情况,着手从他们的练唱环节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并逐步引导他们参与了练唱环节,时间一长,原本“懒得张口”的学生,也慢慢开始参与歌曲练唱了,几个有美声天赋的学生也在练唱的过程中得到挖掘。事实证明,大部分学生通过练唱不仅培养了善于发声的兴趣爱好,而且在音乐实践训练中进一步提升了感受音乐之美的审美情操和能力。

六、从课堂归纳中展现音乐教学的艺术性

音乐教学的艺术性在于通过乐理的学习和对歌曲本身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知旋律的素养,进而激发音乐课堂本身的艺术元素,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音乐课堂对学生的认知启发和情感升华,往往需要在课堂归纳环节,才能起到很好的助推和凝练作用。音乐教师在归纳课堂时要围绕课堂内容中的某一个艺术亮点,有针对性地突出它所表现的艺术价值和成就,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意识的基础上总结提升。如对外国歌剧所包含的音乐曲目鉴赏教学中,笔者针对歌曲的内容,采用让学生认识简谱的方式进行试唱,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把握曲目的节奏并进行练唱,基本实现了教学设计规定的阶段目标。笔者在课堂小结环节概括性地复述了歌剧中记录的内容,并将该曲目和歌剧在当时的艺术价值进行了陈述,结合歌剧艺术发展的历程及其辉煌的曲目代表作了解,进一步升华了音乐课堂,让本来就饱含艺术元素的音乐课堂迸发出了更加绚丽的艺术魅力,美育的理念如阳光雨露般浸润学生的心田。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材中涉及的好多内容专业性较强,音乐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把控好难度系数,将重点放在学生美育上,注重音乐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培养目标,以塑造学生鉴赏美的心灵为依托,通过开展歌曲学习、乐理了解、节奏把控、情感分析、艺术鉴赏等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力和审美综合能力,让美育的实践在高中音乐课堂不断绽放艺术光彩。

参考文献:

[1]徐静.音乐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和美育的渗透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2):55-56.

[2]嵇立.高中音乐教学实施美育的有效路径[J].情感读本,2017(35):11.

猜你喜欢
鉴赏美育音乐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美育教师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