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不一般的三座桥

2022-05-30 10:48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索桥南桥青城山

西蜀多山水,都江堰市尤甚。多水之乡则多河、多桥。放眼都江堰,百步一小桥,千步一大桥,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独木桥、石板桥、拱背桥、吊桥、廊桥,千姿百态。如果说水是都江堰的灵魂,那么,桥就是都江堰的骨骼。都江堰的桥大多历史悠久,至今仍具有使用价值。

南 桥

南桥,都江堰的主要旅游“名片”之一,登桥可望西岭雪峰、离堆锁峡、宝瓶飞波等壮丽景观,游人甚多,被誉为“西蜀第一桥”“雄踞江源第一桥”。

清光绪四年(1878年),县令陆葆德用丁宝桢大修都江堰的结余银两,设计施工,建成木桥,名“普济桥”。1958年,桥毁于洪水,重建时改木桥桩为混凝土桥墩,增建了牌坊形桥门,仍为5孔,长45米,宽10米,正式定名为“南桥”。1979年由灌县(都江堰)政府城建委主持修建,桥头阔面三间,牌楼式三重檐桥门厅型,屋面为筒瓦屋面,泥塑各类脊、瓜角、走兽、人物等,桥头有木雕、吊爪、龙头、过江花板、木雕挂落等。2008年“5·12”大地震后被鉴定为危桥,经过近百名川西坝子的能工巧匠紧张施工,南桥于2009年改建完成。

桥梁左右两端增设了共8个龙头。现代彩灯装饰使夜晚的南桥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它在灾难中如凤凰涅槃,迎来新生。

今天的南桥,依然是备受当地人和游客青睐的地方,人群往来,络绎不绝,来南桥走走看看,生活的滋味尽在其中。而且民间还有“踩过南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说法。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李冰建都江堰时始建,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何公何母桥”,全长240多公尺,飞架岷江南北,横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也是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

古时名为“珠浦桥”,唐代大诗人杜甫称其为“竹桥”。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大理评事梁楚重建,称“评事桥”。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邑人何先德倡议建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翼栏,桥长94丈,高7丈,宽8尺,取安度狂澜之意,定名“安澜桥”。1962年四川省水利厅拨款对安澜索桥进行了维修,改10根竹底绳为6根钢缆绳,改扶拦竹绳为钢丝绳,外缠竹篾保持旧观。1979年修建外江闸,将索桥下移100米重建。

相传,清初桥毁坏后,百姓凭舟渡江,夏季江水暴涨,渡客往往覆溺,幸运安渡者又常受到渡船勒索。私塾先生何先德关心民众疾苦,倡议修复竹索桥。他观察地势,测量距离,制作模型,确定方案,上报官府,在得到允许后,又亲自参与修桥。索桥即将建成时,突然在一个风雨之夜被毁,官吏们怕何先德揭发弊端,借口这是他的过失,把他杀害了。何先德之妻何娘子继承丈夫遗志,日夜苦思,按照丈夫的桥式加设栏杆,终于将桥建成。人们为了纪念何先德夫妇,又把安澜索桥叫作“夫妻桥”。

青城山凝翠桥

凝翠桥位于青城山建福宫至天师洞之间的游山石道上,桥北依岩壁,下临深壑,四周古木参天,是都江堰市著名的古桥之一。

桥上对联写道:“瀑落瑶琴響,山幽薜荔封。”渲染了凝翠亭那种幽静的氛围。该桥为木结构廊式桥,长9.3米,宽2.4米;桥下过水面为石券拱,在1.7米处起券;桥廊为穿斗式木梁架、歇山顶,杉树皮屋面,两侧置飞来椅作桥栏。其在选址、建筑空间处理和艺术特色及功能便利性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对于研究青城山道家建筑,特别是道路、桥梁的营建,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大大小小的桥,在都江堰已经存在了超过百年,它们不仅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具有观赏价值,很多文人墨客喜欢站在桥上思考人生,进行创作。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水上的桥同都江堰一起,见证了时间沉淀下别样的魅力。

猜你喜欢
索桥南桥青城山
世界文化遗产
——青城山
上海中粮南桥半岛文体中心与医疗服务站
白描画《青城山下摸鱼哥》
南桥河,家乡的河
家乡的九峰索桥
某人行玻璃索桥静动载试验研究
美丽的南桥
山区旅游大跨人行索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双调水仙子游青城山
时光隔山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