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的角度辨析或阐述经典语句

2022-05-30 10:48费静珠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弘毅所欲格物

费静珠

讲写法

一、汲取传统经典中养分

传统经典语句中蕴含着先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比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自《论语·泰伯》,这是曾子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弘毅”,(“弘”是指志向远大,“毅”是指意志坚定),以施行仁道为己任的责任很重大,道路很遥远。

曾子这句话是从士人要终身施行仁道的角度来说,士人需要的品格是“弘毅”,由此我们可以推导,放眼新时代,当代青年也需要“弘毅”这种优秀品格,因为祖国的明天需要青年去奋斗。

再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孔子思想的中心是“仁”,这句话就是说,自己不希望加于己身的(不好的东西),也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分析推断可知:孔子是说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来对待他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再如“致知在格物”,原文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致知”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格物”就是获得知识、道理。“致知在格物”是一种唯物主义认识世界的理论,放在现在也有科学价值和意义。

二、新时代下的辩证思考

在汲取传统经典语句智慧养分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这些传统经典语句存在的缺陷,我们要联系社会现实、自己的阅历等辩证地思考这些传统经典语句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一个人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光有“弘毅”这种优秀的品格够不够?肯定不够。一个人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这种优秀品格外,还需要强大的内驱力、行动力,行动方向的正确性,外物的帮助等。

再比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句话,有人会有疑惑:是否每个人都有体恤别人的心?是否善良是人的天性呢?这就涉及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的不同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辩证地分析,人性当中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再比如“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这句话,真正考查的是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是一种超越性的爱。但这并不是说要舍弃我们自己、家、国,而是说在我们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他人的利益。但从现实的角度看,天下能否做到无差别的“兼爱”呢?恐怕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墨子的“兼爱”思想带有理想化的色彩。

除了辩证地思考这些传统经典语句所蕴含的思想外,我们也要考虑到,这些传统经典语句有时必须补充出隐含条件再去理解。

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我们就可以思考它的反面:“己所欲,施于人”是否正确?我们要思考“欲”的含义(前提)是“仁”还是“不仁”。也就是说什么是可以施于人,什么是不可施于人,这是在确立自己观点前必须明确的内涵。一个人“所欲”的如果是“不仁”的东西,当然是不能“施于人”的。

儒家提倡“所欲”的是什么?比如,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尊重生命等生命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政治观……这样一思考,作文的格局就打开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考查的也是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与自我、他人、社会相处时,要有平等的态度、宽容的胸怀;要有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否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其实,《论语》《老子》中有很多语句缺乏论证,我们在解读时必须补充隐含条件。比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它包含着人的最大使命或价值是追求真理——“道”这个隐性前提,“闻道”即完成了人生使命,实现了人生价值,所以“朝闻道”而“夕死”,可以无憾。再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它包含着“执公心者为君子,行私欲者為小人”这个隐性前提。所以,君子可以以义晓谕,小人可以以利晓谕(君子懂得义,小人懂得利)。再比如“自胜者强”,它包含着“真正的强大和坚强是不迷失自我,不断弥补自己的缺陷,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个隐性前提,所以一个人战胜自己的时候,他就是强者。再比如“知足者富”,它包含着“富足是现实水平高于欲望水平的一种心灵状态”这个隐性前提,欲望越小(知足),越容易感知富足。

示例文

青年当弘毅

◎一考生

几千年前,《论语》中早已有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呼唤,这无时无刻不在告诫我们:青年当弘毅。

可如今社会却出现了“佛系青年”,这引发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全社会的思考:我们真的需要“佛系青年”吗?不,我们需要的是“弘毅青年”。

少年强,则中国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力图用思想改变现实;青年孙中山立志救国,弃医从政;青年毛泽东,很早便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最终带领人民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之所以能走向繁荣,走向小康,走向现代化,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弘毅青年”努力奋斗,千千万万个“弘毅青年”便是中国之脊梁!

而“佛系青年”则反映了现实之颓废,折射出当下不少青年扭曲的价值观,将“佛系”当作是远离世俗、淡泊名利的代名词。诚然,挫折会深深伤害我们,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是人保护自我的一种人生态度。但是逃避不是办法,有时必须挺身而出。

我敬佩孔子的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哪怕楚狂接舆高唱“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但孔子依旧秉承入世之道,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

放眼中外,凡是成功人士皆为弘毅之人。爱迪生立志于发明电灯,沃森和克里克立志于DNA双螺旋结构,阿蒙森和斯科物立志于探险南极。无数“弘毅青年”成功的事例都在告诉我们:青年当弘毅。

“佛系青年”的出现绝非偶然,也许是因为种种困难磨灭了有志之心,也许是前进的道路上总是布满荆棘,也许是在黑暗中还看不到前方的美景,但要始终相信:心中有弘毅,便有一只不会燃尽的蜡烛,照亮你前方的路。

《阿甘正传》中写道:“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如果一直安于现状,认为“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就无法品尝到巧克力的味道。

当代中国需要许许多多“弘毅青年”,请始终记住,当代中国梦,需要共同奋斗,不忘初心;请始终记住,青年当弘毅。

◆点评

该同学开篇鲜明地抛出中心论点:青年当弘毅。接着举例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系列“弘毅青年”。这些人是中国之脊梁,正是这些“弘毅青年”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同时作文还分析了“佛系青年”的本质。接着又列举了孔子、爱迪生、沃森、克里克等人的“弘毅精神”,分析了“佛系青年”佛系的原因。结尾发出呼告:当代中国需要“弘毅青年”,青年当弘毅。整篇作文充满了一股浩然正气,读来令人振奋。

猜你喜欢
弘毅所欲格物
弘毅崇文 和合精进
——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学校
冒死护友
校训展示墙
《论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章前半部分新解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人格物继承法律问题研究
己之所欲 慎施于人
弘毅投资走下神坛 12年投资成绩单全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