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干华
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最早起源于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的目标教学。布鲁姆等人在1956年将《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以及评价。我们一般把知道、领会、应用三个方面归为基础阶层,即浅层学习,而把分析、综合、评价三个方面归为深层思考,因为这三者是建立在前三者之上的,它属于深层次的思考,即深度学习。在群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具体落实深度学习呢?下面我以苏洵《六国论》的群文教学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教材中苏洵的《六国论》开篇就提出了观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六国灭亡的原因全在此,仅在此吗?我们从文中字面感知到的客观、全面吗?老师在讲述本文的观点时可以向学生提出这类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六国灭亡的原因进行深度思考。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探究,可以告诉学生:历史上以“六国论”为题总结“六国”灭亡教训的文章还有很多,比如说宋代的苏轼、苏辙和清代的李桢都写过。我们不妨将这些针对此问题的议论文搜集起来并适当分类归纳,事先布置课后阅读这类文章,让学生思考各篇作者对六国灭亡的观点和看法,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理性质疑的精神。然后在课堂上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探究。
深度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综合分析苏洵、苏轼、苏辙、李桢四人在各自《六国论》中的不同见解,让学生明白由于作者所處的时代、环境不同,他们各自立论的视角也不一样。然后老师就水到渠成地鼓励学生在充分尊重文本、领悟文本、学习文本的基础上,科学、辩证地判断。
学生通过阅读苏轼的《六国论》,分析得出苏轼认为秦国统一而速亡的原因在于排斥民间精英——“逐客”;六国处战乱之世反而绵延较久的原因是:善养“民之秀杰者”。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苏轼这是从人才学的角度立论,强调“士”的作用。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安定,就只要把“士”养起来,让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的人。从而得出统治者要重视人才的结论。
再拿苏辙的《六国论》与苏轼的《六国论》进行对比,学生会发现,苏辙在文中阐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不知道“天下之势”,也就是不能正确而及时地采取“厚韩亲魏以摈秦”的战略。试想,如果他们竭尽全力去支援处于抗秦前线的韩魏两国,是不是历史又会要改写?学生深入讨论探究得知:苏辙从军事战略的角度立论来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比其他人更胜一筹:他的战略思路更详明,意见扼要又中肯。
继续来看李桢在《六国论》中表达的观点:六国皆为秦之所为,“未可专以罪秦”“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如其取胜,“未必不复增一秦”。讲到这里,老师可引导学生回顾贾谊《过秦论》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经过思考和比对,学生可以顺利推出李桢的《六国论》与贾谊的《过秦论》观点有相似之处,他们都认为六国是“不施仁义”才导致最后灭亡的后果。
深度学习的第二步:由学生对苏洵《六国论》中六国灭亡观点进行评价。
教师先引导学生对课文最后两段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思考:第四段“悲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第五段“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两段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显然,学生仔细阅读了课文之后,不难发现这两段中的句子无不透露出作者真实的写作意图:论述六国灭亡——“弊在赂秦”,并不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作者写作此文的真实意图是要借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来警示当朝的统治者——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对辽、西夏的袭扰不要避让,一味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政策,而应该奋起反抗,努力寻求“不赂而胜之”的最佳方案。这才是苏洵写《六国论》的真正目的所在。由此,老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得出结论: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事实上是带有时代的烙印。如果我们就此根据字面感性判断六国灭亡的原因即在此,也未免欠客观和深刻。
有人说,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者不过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想借题发挥,借古讽今。四篇《六国论》的作者都对六国破亡的教训进行了探讨。严格地说,无论苏洵还是苏轼、苏辙以及李祯,他们中的任何一种对六国灭亡的教训的说法都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都不够理性。他们都只是从各自特定的角度立论,谈论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史料进行各自的剪裁,也都显示了各自的局限。
深度学习的第三步:引导学生领悟深度学习的方法。
通过回顾这篇课文群文教学的过程,老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角度去深入思考:一是不能只以逻辑标准来阅读文本,这样会影响我们对文本的客观和合理把握。当我们决定对一个事物下结论时,必须充分考虑作者的身份、地位,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要表达的对象、他的动机和目的等。二是要明确现代学术界的史论应该就事论事、严谨周密、尊重历史逻辑,但传统的史论,尤其文人的“史论”则重借题发挥。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的价值不在于应用,在于文化。”中国传统“史论”文化更倾向于创造一个表现历史认识和判断的自我世界,有强烈的主观意味。三是从古至今,许多人仍叹服于苏洵的《六国论》是文人之意与历史逻辑的一次较量,我们在惊艳文人之意十足时,也应该想想历史的逻辑。能够弄明白这些道理,那我们就具有了倾听理性声音的能力。
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通过对苏洵的《六国论》的群文教学,教会学生今后在深度学习方面该做哪些努力。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我们在学习古代经典作品时,要做到知人论世,用发展和辩证的观点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和精髓,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我们还要与时俱进,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读作品,客观评价其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要有自己的主见,学会辩证分析——合理推理——理性判断,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超越,最后达到理性判断。这是进行深度学习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