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词频分析的高校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理念与路径

2022-05-30 23:34赵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3期
关键词:总体方案高频词词条

赵慧

[摘           要]  词频分析是研究政策文本的重要方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新时代教育评价研究影响力最大的政策文本,也是高校教师提升评价素养的行动纲领。对其进行词频分析的结果显示,由“对学习的评价”转向“促进学生学习的评價”,是高校教师评价素养提升重大的理念转向;基于《总体方案》中“评价”相关词条的词频统计分析显示,向上兼容评价标准和向下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高校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的两条关键路径。基于词频分析探究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的理念和路径,对于发展和提升高校教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高校教师;评价;素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3-0057-04

评价素养是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最高层次的纲领性文件。本文基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政策文本的词频统计分析法,对《总体方案》中的内容进行统计、解读和分析,探究高校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理念和路径。

一、《总体方案》文本的词频统计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共6386个字,分为三个部分。从整体上看,文件按照“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实施”结构编排。通过在线词频统计工具picdata(图悦),用词频统计法对《总体方案》文本进行词频计量统计后得出表1。为了更直观地展现《总体方案》的关键词,我们以词云图(文字云)的形式对其进行视觉化展现(图1)。

表1中有以下三点值得深入探究,拟在下文中进一步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第一,“评价”和“教育”的词频遥遥领先,分别是83次和75次,这对于高校教师提升评价素养有哪些方面的启示?第二,“学生”和“教师”分列词频的第三和第四,分别是46和34,又体现了新时代教育评价的哪些深意?对高校教师提升评价素养有何指导作用?第三,词频排序11~20的词条中,“制度”“标准”“建设”“科学”等一系列具体描述评价举措的词条,对于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有何导向作用?

二、高校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的理念转向: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

评价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首先是评价理念的升级。为什么而评、评什么、怎么评始终是评价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而评指向评价的目的。对评价目的的认知决定着评价行为和评价结果。评价目的是评价行为的核心,评价目的规定着评价行为的价值和方向,评价目的贯穿于评价的全过程。因此,评价目的是整个评价体系的灵魂,规定着评价行为的价值和方向,影响着评价行为的全过程。

从评价目的来看,以往高校教师的评价更倾向于“对学习的评价”,“只见分数不见人”是常见的问题。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要基于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即以评促学,由“对学习的评价”转向“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更好地发挥教育评价激励的功能。

《总体方案》的词频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总体方案》中“学生”的总词频以46次的高频率名列第三,表明教育评价重中之重是学生。此外,以“学生[…]”来检索,发现词频最多的是“学生全面发展”,词频是5次;以“[…]学生”检索,发现词频最多的是“引导学生”,词频是6次。“学生”取代“学习”成为《总体方案》的高频词,印证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理念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评价本质上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三、基于词频分析的高校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的路径

(一)《总体方案》中“评价”相关词条的词频统计

“评价”是本文的关键词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总体方案》中“评价”一词进行词频统计。《总体方案》中出现的83个“评价”(见表1),是词频位列第一的词条,都是与其他字、词组合搭配。

从结构看,按照“评价”字段在组合后的新词中出现的位置,可以分为“评价+”(见表3)和“+评价”(见表4)。

从词长或字数来看,以四字词居多,四字词结构简明凝练,韵律感强,表达效果好。从词性来看,有名词,也有动词。名词占绝大多数,所有的四字词都是名词;动词较少,主要分布在表3的低频词中,且词长是五字以上。相比动词,名词的信息量更大,意义更丰富,名词使用频率高于动词是政策文本普遍的规律,此文本也不例外。因此,本研究重点分析四字结构的名词词条。

从使用频次来看,分为高频词、中频词和低频词。本文把文本中使用频次在4次(包括4次)以上的词条称为高频词,出现2~3次的词条称为中频词,仅出现1次的称为低频词。为了更好地凸显高中频词和低频词的区别,我们在词频基础上,又统计了词条占比和词频占比两个值。词条占比小,而词频占比大,表明词条凸显效果明显;反之,则表明词条凸显效果不明显。

从词频的具体数值可见,表3中,中高词频的词条占比之和是20.8%,而词频占比是48.6%;低频词数量居多,共19个词条,占词条总数的79.2%,词条数量多达八成,而使用频率却只刚过半数。因此,中高频词在全文的影响力要显著高于低频词。同样在表4中,中高频词词条占比仅29.1%,而词频占比之和达52.2%,中高频词虽然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很高,对文本影响较大,因此本研究将重点聚焦高频词条。以上是对于评价相关词条的定量分析。

我们进一步对评价相关词条的表达内容进行定性分析。

表3“评价+”高频词内容多与评价的顶层设计相关。如“评价标准”“评价办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等,这些位列前茅的“评价+”相关的中高频词条,都是从宏观视角描述评价的词条,其中“评价标准”更是以5次的词频,高居该类词条词频的榜首,值得进一步分析找到内在规律。

表4“+评价”词条的内容更具體,描述到一些评价的细节,例如评价对象、具体的评价办法。针对评价对象的词条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评价”;评价方法的词条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等;评价内容方面的词条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育评价”“德育评价”等。这些词条内容丰富,覆盖面广。

有一个现象值得特别注意,就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个词条,在表4“+评价”词条词频表中位列第二,它属于四字以上结构的词,四字以上的高频词在文本中本就少见,而这个词条在文中前前后后共出现了四次,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其次,该词条在内容上,既涉及评价对象——学生,又涉及评价手段——综合评价,同时还关联了评价内容——综合素质,因此,这个词条值得进一步探究。

不管是表3还是表4,这些与评价相关的总体内容表述隐含着一种规律和趋势,那就是教育评价日益呈现出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和趋势。

(二)自下而上的路径:向上兼容评价标准

从表3的数据和上文对表3的词频分析的解读可知,“评价标准”这个高频词值得我们进一步解读和分析,从中找到高校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的路径启示。“教育评价”“评价标准”都出现5次,是“评价”词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这从侧面印证了评价标准是教育评价实施的关键。

评价标准是评价工作正常开展的依据。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接触到大量的教育评价实践,各式各样的评价实践往往局限于课堂检测、作业评价、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环节,由于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多数高校教师常常沿袭惯用的评价方案,很少关注顶层的评价标准和方案。有的教师会设计一些具体评价措施,但是往往会忽略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基础教育阶段的评价标准是由国家制定的,而高校教育的评价标准有所不同。本次《总体方案》中关于高校教育的评价标准的具体表述是“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在此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的具体实践中来,不论是了解具体的评价标准,还是参与到评价标准的实践中,总之,重视评价标准,关注评价标准的顶层设计,应作为新时代高校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的重要路径。

因此,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要关注评价标准的顶层设计,重视高校特有的评价标准,避免低头只关注自己学科课程的一亩三分地,建议高校教师“多抬头”关照各级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各个学校等制定的评价标准。各级评价标准并非单独出现,往往涵盖在各类学科教学标准、质量评估标准、课程标准中,因此,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路径之一就是要“向上兼容”,首先关注和重视,其次应用和实践,最后参与到各级各类“评价标准”的拟定中,自下而上,向上兼容评价标准,提升评价素养。

(三)自上而下的路径:向下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表4有一个现象值得特别注意,就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特别之处在上文已有具体的解读,下文则聚焦该高频词对于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路径有何具体指征。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直接反映教育质量。教育部相关文件将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然而,在教育评价实践中,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现象时有反复。重视学业水平,重视评价的选拔功能和竞争功能,严重忽视评价的反馈提升发展功能。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基础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依然凸显。

高校教师鲜有升学指标考核,因此更容易出现轻评价的倾向。在日常教学中,高校教师在评价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担任公共课或选修课的教师。他们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考试课就根据结课考试成绩给出期末成绩;考查课就根据结课作业给出期末成绩,然后根据日常出勤等情况,量化出平时成绩,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工作。传统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教师个人的主观印象,导致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基于学科知识的评价,随着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及人们自身发展要求的不断丰富,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已成为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教育评价也必然要调整,评价内容除了传统的对学生知识掌握方面外,开始尝试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因此,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也要与时俱进,应时代和社会需求而变,确保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要只是局限在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专业知识的评价上,要在微观层面全面向下兼容,使得评价目的、内容和方式能够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客观全面地记录和总结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强化教育评价的诊断、引导、调整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成长提供更为科学的评价指针和引导方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总体方案》中高频词进行统计、解读和分析,本文探究了高校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的理念和路径。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既要有理念的转向,由“对学习的评价”转向“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又要有具体的实践路径,一方面自下而上,向上兼容科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自上而下,向下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师在评价素养方面,能够上通评价体系,下达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在新时代语境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对教师评价素养的重视和研究“道阻且长”,但“行之将至”,期盼更多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加入。

参考文献:

[1]张家勇.我国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进展、挑战及路径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5):17-2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2-07-30].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3]盛雅琦,张辉蓉.新时代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解构、价值意蕴及测评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5):146-152.

[4]孙照红.党的政治建设的政治话语和建设重点:词频分析视角[J].党政研究,2020(4):65-74.

[5]韩广东.在“诊改”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构建教师评价体系:基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视角[J].长江丛刊,2019(29):130-131.

[6]朱文静.基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高职教师评价体系构建[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4):12-14,31.

[7]朱文静.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基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视角[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2):30-32.

[8]李荔.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欠缺与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4):55-56.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总体方案高频词词条
《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解读问答(医疗机构侧)
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总体方案及发展展望
30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2016年4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2016年3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2016年9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