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2022-05-30 23:34郑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3期
关键词:双创竞赛应用型

郑乐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重要保障,而提升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以浙江省S校为例,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对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现阶段基于科技创新竞赛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的痛点,探讨构建“一体两翼三驱动四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路径,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双创”人才提供经验借鉴。

[关    键   词]  科技创新竞赛;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3-0045-0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华夏大地掀起了创新创业的浪潮。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重磅发布,[2]“创新”二字在不同内容板块中被着重提及15次。在2021年度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排行榜的指标体系中,“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含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同属于本科生培养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并被单列赋分,足见顶级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

浙江省S校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高校,正身处抢抓高等教育强省,全力推进学校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期,其教育教学改革应将自身的发展与建设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中,让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协调共进。近年来,浙江省S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实现了多项科技创新竞赛的历史性突破,但依然面临较大的瓶颈,与顶级高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本文对现阶段浙江省S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参与现状展开调研,为探究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提供决策参考。本次调研以浙江省S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对科技竞赛的认知、参与科技竞赛的意愿和态度、参与科技竞赛的驱动力与阻碍、科技竞赛机制评价等方面对S校大学生科技竞赛参与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84份。

一、探究基于科技创新竞赛的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路径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一是基于实证的调研为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提供决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3]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着眼长远、聚焦聚力推进重点任务,探求以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为依托的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新路径。

二是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提供新视角。以往关于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多基于产教研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开展分析,而将科技创新竞赛与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问题相关联并展开具体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从切入点更为聚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载体出发,梳理当前浙江省S校基于科技创新竞赛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而培养路径探究、后期效果评价与反馈等都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为课题研究层次化和体系化提供理论支撑。

(二)实践意义

一是对学生来说,有利于助力大学生明辨专业学习方向。科技创新竞赛是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的必要载体,通过探寻基于科技创新竞赛的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路径,能有效调动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竞赛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拓宽视野、博学求实、开拓创新,从而提升综合素质。

二是对高校来说,有利于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一线实证调研,把脉现阶段浙江省S校存在的如科技创新竞赛激励机制不完善、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竞赛与“双创”课程教学融合度不够等问题,有助于优化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为满足不同专业大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三是对社会来说,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竞赛成果转化落地。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能等同于职业教育式的“校企无缝对接”,应强调“智慧性、有机性、系统性”,在保障专业教育效能的前提下,可通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拓宽培养路径,实现校企协同备赛,培育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扎实专业基础、良好社会适应功能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二、影响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要素

(一)大学生群体自身因素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关键要看其创新创业意识是否成功激发,但“00后”大学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创新创业意识相对滞后于国家社会对其创新创业的客观现实要求。首先,大学生群体缺少创新创业内驱力。“考编”“考公”越来越热,挤进“体制内”,捧上“铁饭碗”成了越来越多应届毕业生的第一选择,极少部分学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尝试创业,而不是发自内心向往创新创业,难以享受创业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其次,对创新创业内涵认知尚浅。部分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就是通过实践开展经营性活动,对创新创业全流程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有限,单凭一腔热血难以撑起整个创新创业全过程。最后,“00后”心智不够成熟。“00后”群体大多生活条件优越,抗挫能力有限,面对前路未卜的创新创业项目,容易陷入既向往成功又焦虑踌躇的心境,意志力摇摆,自信心缺失,对创新创业前景缺乏系统把控。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校方因素

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导致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虽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但更多地倾向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双创”课程与专业课程未实现有机融合,亟待改善。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欧美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拥有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更注重学生群体的个性与创造力塑造,学生的“双创”能力更容易被激发与培养。例如,美国是全世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成果较好的国家之一,从1947年哈佛大学最早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4],另一所知名高校斯坦福大学于1949年开启创新创业教育[5],随后各大学都相继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研究中心,数十年的积累孕育出该国最大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享誉全球的“硅谷”。

(三)创新创业教师群体因素

自2016年开始,教育部要求高校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在校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选修和必修课,并纳入大学生学分管理体系。[6]部分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群体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着重停留在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初创企业指导等模块上,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未引进专职的创新创业教师师资,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库多数由专业方向为经济管理类的教师、创业学院教师、高校辅导员等组成,多为偏向研究“双创”方向的学者型教师,普遍缺少自身的创业实践经历,难以为学生提供鲜活生动的专业化指导。“双创”课程群的设计缺乏连续性和实用性,未与专业特色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在实践教育上下真功夫。建设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创”教师队伍是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双创”教育教师群体应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常态化科技创新竞赛指导中总结经验,提升专业能力。

(四)社会力量因素

社会因素不仅指代政府政策因素、社会力量因素还包含家庭支持因素。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政府出台系列政策在资金、场地、税收等多方面构建立体多维的支持体系,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风险,但是在动态变化的创新创业过程中,相关政策缺乏针对性,同时还面临着政策制定的滞后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融资、资源、运营、招聘等多方面的瓶颈,现阶段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资金支持较有限,多支持已经落地且有一定规模的毕业生创新创业项目。另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一定的地域限制,需要政府部门顶层优化配置,多方联动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新型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新型人才为目标[7]。科技创新竞赛是通过大学生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国内顶级赛事,系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重要途径。现阶段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高校的重视,完善各类政策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其中,大赛获奖成果也作为展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

四、浙江省S校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一)“双创”能力教育组织引导不到位,主体责任欠明晰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各地区、各高校要制定深化本地本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强化督导,加强宣传,抓好改革措施落地。”[8]现阶段浙江省S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欠科学,尚未形成从院校两级科研创新竞赛—“大创项目”—“新苗项目”—“挑战杯”—“互联网+大赛”的全周期培育闭环,究其原因一是未明确各部门在学生“双创”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培育职责,二是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间科研育人的职责目标和具体落实未协调统一,三是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对接管理部门多,不同赛事由不同部门、不同学院对接分管,效率亟待提高。

(二)部门“双创”协同培育体系不成熟,培养模式欠科学

二级学院、教务处、创业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等“三全育人”理念落实不到位,沟通协调不充分,“科研育人”流于形式,存在如科研创新竞赛学生梯队培育断层,创新创业课程师资力量较薄弱,与产学教研合作企业沟通不畅,科技创新竞赛成果孵化少等现象。科技创新基础较为薄弱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容易急功近利,主要体现在部分指导老师过于“包办”参赛项目,无端夸大备赛项目成果,部分参赛学生滥用教师科研项目的部分成果,导致基于科技创新竞赛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方向有偏差,存在“重結果,轻过程”“重组织,轻培养”“重项目,轻监督”等问题。

(三)学生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竞赛不频繁,争先意识较淡薄

在被访的学生中仅有25.51%的被访学生参加过科技创新竞赛,74.49%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科技竞赛,参赛过的学生中,61.64%的学生参加过1~2次,23.12%的学生参加过3~4次,5.12%的学生参加4~5次,10.12%的学生参加了5次以上。愿意参加和实际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相差696人次,说明愿意参加竞赛的学生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并不一定能成功参加科技竞赛,可见学生争先拼搏、持之以恒的意识较淡薄。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如下:一是科技创新竞赛以成果为导向,而忽略科技育人的本质即“双创”精神、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二是学生群体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主动性较低,缺乏科研学习的内驱力,缺乏创新强国的时代责任感;三是以理论培训、案例展示为主的“双创”课程,学生易陷入机械式学习阶段,缺乏实践操作、路演实战、产学研融合等关键环节的尝试与锻炼。

五、探寻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路径

通过对浙江S校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S校应以“夯实基础、重点培养、以赛促学、全程育人”为培育思路,建构“一体两翼三驱动四层次”的“1+2+3+4”培养路径,“一体”指的是以创新创业育人为目标,提升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水平。“两翼”指的是系统构建教师指导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意愿与能力。“三驱动”指的是利用“挑战杯”“互联网+”以及其他A类科技创新竞赛三类平台,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确保参赛成果高产高质。“四层次”指的是通过“产学教研”协同育人体系,助力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

(一)锚定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提升各类竞赛认知水平

通过前期调研,笔者发现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其参赛意愿的重要原因。超过72%的学生获取科技创新竞赛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师下发通知或是与学生之间交流等点对面、点对点传播方式,而通过学校官网或者是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获取准确信息的比例较低。由此可见,浙江省S校急需加强科技创新竞赛宣传,提升学生对系列赛事的认知水平。首先,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竞赛的前期赛事和后期成果宣传,梳理近年来S校学子参与各类高级别科技创新赛事的获奖成果,并作线上线下专题展示。其次,要由创业学院、校团委等牵头设立科技创新竞赛专题网站,包括各类顶级赛事情况介绍、历年真题汇总、历年获奖作品展示、师生参赛经验分享等模块。学校学院的官方微信号要加强对“挑战杯”“互联网+”等科技竞赛的宣传,以提升学生的竞赛参与意愿。再次,面对不同年级学生对“双创”能力提升的差异化需求,可有针对性地分批次进行指导,从而树立一批学术科研优秀典型,发挥朋辈引领作用。最后,要积极主动承办大型科技创新竞赛赛事,组织学生参与顶尖赛事省赛国赛观摩,实现“以办促学”“以赛促学”。

(二)聚焦科技创新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参与意愿和能力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超七成的学生认为自身缺乏科研基础,未成功加入优秀教师领衔指导的科技竞赛团队,成为阻碍学生主动参与科技竞赛的重要诱因,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在长期的科技创新竞赛过程中展现出坚定的参赛意愿和优秀的指导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竞赛参赛支持。首先,建议设置完善的科技竞赛导师库,公开导师研究方向,动态聘任校院两级的竞赛导师。定期开展科技创新竞赛经验交流会,鼓励有学术科研意向的学生主动联系对口教师,就如何选题、如何分工、如何做好长期的大赛作品孵化、如何在校赛—省赛—国赛中持续突围等问题进行深度探讨,主动邀请校外赛事专家定期辅导。其次,加大对科技创新竞赛指导教师的扶持力度,在业绩分、职称评审、工作量奖励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科研方向参加相关科技创新竞赛的指导。研究适度拉近指导学生科技竞赛获奖在指导奖金、职称评审等方面与自身科研项目激励之间的差距。再次,通过设立科技创新竞赛服务专岗,邀请相应教师负责部分赛事的政策研究和项目包装工作,多措并举提升教师参与科技创新竞赛项目的指导意愿和指导能力。

(三)利用“挑战杯”等三类科技创新竞赛平台,完善保障激励机制

前期通过对1584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有近三成的被访学生表示完全不關心“挑战杯”“互联网+”“数学建模竞赛”等创新创业类科技竞赛,甚至有8%的被访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听过这类竞赛,这从侧面说明浙江省S校需要高度重视竞赛工作,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出台校院两级的激励制度,推动本科生在校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百分百全覆盖。首先,要落实各类院级赛事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完善学生参与各级比赛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适当提升奖金数额,凡参加比赛的学生均可获得相应模块学分从而扩大参与面。其次,创新激励形式,如高级别赛事国赛获奖学生可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的升学机会。再次,整合校内备赛资源,为师生备赛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支持。在保障学校工程实训中心、各专业实验室、图书馆等保障日常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为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师生提供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各类支持,如为参赛学生提供延长图书馆自修室的开放时间、延长食堂供应时间、延长寒暑期留宿学校时间等,为学生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竞赛备赛提供完善保障。

(四)深化校内外“产学研教”协同育人成效,推动成果落地孵化

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双创”能力培养的动能不能仅来源于高校内部,要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向科技界、产业界谋求合作共赢点,如现阶段“挑战杯”“互联网+”大赛等含金量极高的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有较多项目均为已落地的初创型企业项目,可通过邀请地方政府和优秀企业的兼职导师,系统构建“通识基础、实践路演、竞赛辅导、辅助能力”四大模块大赛课程,重点助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一方面,地方政府和优秀企业可为师生提供优质技术、课程资源、实践基地、项目平台和创业指导,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另一方面,师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动力,使教育界与科技界、产业界深入合作,双方的科研资源、人才资源精准对接,成为“产学教研”紧密结合的关键纽带,营造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进共赢的良好生态,最终提升了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成果水平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育人的目标。

六、结语

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任务,科技创新竞赛为应用型人才“双创”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平台。通过建构“一体两翼三驱动四层次”的“1+2+3+4”培养路径,助力“校师生企”四维度齐头并进,促进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浙江省S校要抓住战略窗口期,利用科技创新竞赛平台,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大规模高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支撑,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百年蓝图不懈奋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J].共产党员,2020(21):4-7.

[2]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3-5.

[3]胡浩,徐祖华.培养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综述[EB/OL].(2017-09-13)[2022-5-30].http://cx.xinhuanet.com/2017-09/13/c_136605526.htm.

[4]蔡妮.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及其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6,35(4):164-166.

[5]俞国锋,黄俊燊.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及路径选择[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4):25-27.

[6]贺冬琴.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7.

[7]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J].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

[8]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7(20):57-58.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双创竞赛应用型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我看竞赛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创新思维竞赛(3)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