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月
[摘 要] 中高职复合图书馆作为特殊的历史发展产物,具有不同于其他单一馆的特征,其发展也面临诸多特有矛盾。如何在利用可共享资源的情况下,协调好中高职各自发展目标,使中高职内涵发展齐头并进,需要国家、学校、图书馆各方共同努力。
[关 键 词] 图书馆;中高职复合;困境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6-0145-03
一、引言
2003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某中职院校整体划入一所上海高校,同时组建了该高校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高职学院),形成高职学院与中职院校同属一个校园的局面,图书馆也因此由中职性质转变为中高职复合性质。针对中高职复合图书馆这一特殊存在形式,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而自中高职院校合并以来,图书馆的发展受制于各种特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高职复合图书馆这一特殊研究对象,旨在找到其发展症结,并提出可行性措施,以供其日后参考。
二、中高职图书馆参照文件對比
国家规定,高职院校属高等学校范畴,中职院校属于中等教育层次,根据国家针对图书馆的相关文件,其分别应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与《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执行图书馆的规划、管理及建设。表1(见文末)摘取了两“规程”中与实际问题强相关的条文,分别涉及主要任务、人员配备、开馆时长、馆藏建设、经费投入、馆舍建设六方面。
由表1看出,两“规程”同主题条文均有提及,主要区别在内容上,具体如下:
第一,图书馆主要任务有所区别。除去都提及的文献资源建设、教科研及信息服务外,《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以下简称中小学馆规程)提及“党”“学生”“阅读兴趣”“习惯”,结合受众年龄可知,中小学馆的任务重在学生管理、培养阅读兴趣及习惯的养成;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高校馆规程)重在健全资源及服务“体系”,“深化”服务,发挥“专业”优势,由此可见,高校馆任务内涵更为专业,更注重专业体系化建设及共建共享方面。二者主要任务侧重点不同,受众层次不同,且相较于中小学馆,高校馆在服务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更高要求。
第二,人才配备方式不同。中小学馆以管理岗为主,对专业技术岗的描述只涉及“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设专业技术岗;高校馆则明确规定“图书馆馆长应设置为专业技术岗位”,且馆员中应包含不低于50%的专业馆员。结合上文主要任务的区别也可看出,因“学生管理”是中小学馆侧重点之一,故其岗位设置也与此对应。至于高校馆,其受众教育程度更高,且需求重在专业技能的掌握,因而人才配备以专业技术岗为主。除此之外,高校馆对人才招聘的要求更高,岗位性质划分更为具体。
第三,馆藏建设要求不同。中小学馆规程着重纸质图书标准的规定,而数字资源的条文只提及“依托”区域各类馆获取;相较而言,高校馆规程对馆藏建设的要求不仅注重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载体资源的“统筹”发展,还涵盖对文献保护与修复、馆际协作、特色资源等多方面目标的跟进,以匹配其更高的发展需求。
第四,在开馆时长、经费投入及馆舍建设方面,图书馆规程要求均有所不同。高校馆每周不低于“90小时”的开放时长大于中小学馆的“40小时”,且其网络资源也有全天24小时的开放规定;在经费投入方面,中小学馆旨在“保障”,而高校馆则需“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高校馆有按照国家标准建造“独立专用馆舍”的要求,而中小学馆无此明确规定。
总体而言,高校馆规程相较中小学馆规程要求更高。同时,因其各自发展任务的不同,在馆藏建设、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均存在发展差异,且高校馆规程的条文要求无法全面涵盖中小学馆标准,其发展更似两条平行线,无法全然统一化运作。
三、中高职复合图书馆现状分析
中高职复合图书馆新馆于2015年落成,此后在图书馆运作方面,部分保留了中职图书馆时期的印记,参照标准向更高要求的高职馆文件看齐。
(一)馆所运作要求提高
如表2所示,自新馆落成以来,在人员招聘要求和开放时长方面,参照高校馆规程执行。2015年后新进馆员3名,均为图书情报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图书馆内正式馆员7名,专业馆员占比42.8%,接近高校馆规程要求的50%。在开放时长方面,目前教学期间稳定在每周88小时,接近90小时的高校馆开放要求,且寒暑假均能保证必要的开馆时长;数字资源全天24小时开放。此外,随着图书馆服务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新增设微信公众号运营、网站维护等服务内容,并增设参考咨询岗、编目岗等岗位人员数量,推进服务范围的扩充和内容的进一步升级。
(二)人员编制与经费投入未同步发展
中职图书馆时期,工作人员配备7~8人,符合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A级图书馆”的评选要求。随着新馆的建成,虽然新进人才的学历层次及专业度有所提升,但整体上正式人员数量依旧恒定在7~8人,且均为中职编制。馆所运作要求在提高,人员数量没有增加,导致部分图书馆员身兼数职,部分重要岗位没有专人专岗负责,影响岗位内容的深入发展。另外,在经费投入方面,依然沿用中职层面的拨款经费实行全馆运作,现已无法满足更高的发展要求。经费总量不变,纸质图书、期刊资源和电子图书的采购必然顾此失彼。目前高职所用数字资源采用对应本科院校的资源系统,因数据库本身的跨空间、可重复利用属性,故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购影响有限。不过,随着纸质图书馆藏的不断丰富,期刊采购受到了限制。
(三)馆藏及馆舍建设未加区分
中高职复合图书馆承担了同时服务中高职教师群体的职能,在同个馆舍使用同个馆藏系统进行日常运作。在中小学馆规程中虽未明确提出“建造独立专用馆舍”的要求,但其在馆藏建设相关条文中明确了“生均”图书、总藏量等要求,馆藏系统的统用不便于要求的实施。总藏量与生均图书的统计,均需有对中职馆区域的明确划定作为基础;而高职与中职群体适合阅读的内容亦存在交叉。因此,共用馆藏系统不利于馆方对中高职教师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长此以往,将对图书馆深入发展造成阻碍。
综上,图书馆资源及体系建设跟不上更高的发展要求。其人才缺乏、经费不足等问题,折射出学校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视不足。另外,中高职复合图书馆的特殊性,也导致其发展缺乏明确、相适应的法律供参照,亦阻碍其建设与发展。
四、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图书馆法律体系,制定配套评估标准
我国目前针对各类图书馆的法律欠缺,据其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行政命令亦欠缺。“规程”本质上仍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范畴,法律效力有限。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亟待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中高职复合图书馆参照法律的缺乏,造成其在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面的无序状态。应加快完善相适应法律体系的落实,并推进配套评估标准的制定。只有在“制定—评估—跟进”闭环化落实,才能有效保证法律实施的效力。
(二)校方加强重视,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图书馆工作规范
两“规程”中多章节条文主语层级为校方,尤其是高校馆规程,其总计48例条文中有19例主体为“高等学校”。校方领导应加强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视,了解其应担负的责任。因“规程”仍属行政规范性文件范畴,无法指导各类学校各方面实际情况,故校方应在“规程”的基础上,制定出包含但不限于人员配备、经费拨款、馆藏建设、日常运作等方面的符合本校实际的图书馆工作要求与规范,并与图书馆一同在本校落实。校方的参与对本校图书馆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图书馆应与校方保持沟通,推进各项事务的达成。
(三)建设“馆舍共享—馆藏分离”型图书馆发展模式
中高职复合图书馆目前共占整栋楼的三层,另外两层未涉及图书馆事务。鉴于中高职混合式的馆藏建设,既不利于中职更细致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高职更专业的资源服务需要,故可利用剩余一楼层,专门开展中职馆藏建设,原先的则专门发展高职馆藏,使中高职馆藏建设分离,协同发展。此举一来节约建设用地面积,因其依旧同属一个馆舍,中高职师生也不需两头跑;二来利于中高职馆依据不同发展要求,开展馆藏建设。此外,相较于单一的中职馆,中高职馆同馆舍发展也利于满足中职学生的进阶学习需要,为学校“中高贯通”体制发展更好地提供资源和服务支撑。
(四)实行中高馆“人+财”建设双标准化管理
目前“两套标准,同套师资”的运作方式,不仅造成崗位职责不明晰,还使得工作人员负担过重,阻碍业务深入发展;同时,经费拨款方单一与总量不足,也阻碍了业务长期发展。中高职馆实行“人+财”建设双标准化管理,是根据中高职馆不同的发展目标,配备各自独立的工作人员和经费。例如,中职馆人员应以管理岗为主配置,给予其中职编制;高职馆人员应多为专业技术岗,给予其高职编制。另外,经费拨款也应“两线齐头”划拨,依据中高职馆实际发展需要,各自跟进经费的投入。
五、总结
中高职复合图书馆因历史需要存在,其发展虽面临问题,但仍有解决途径。相比各校单一图书馆,中高职复合图书馆面对的受众层次不一、参照标准不一,故其发展具有独特性。只有在明确各自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利用好可共享资源,并在馆藏体系、人才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实行各自独立化建设与发展,才能更好地推进目标的达成,进而实现中高职图书馆交互协作、打通中高职进阶学习等附带优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EB/OL].(2018-05-28)[2022-04-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jcys_jyzb/201806/t20180607_338712.html.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EB/OL].(2015 -12-31)[2022-04-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3]燕今伟,朱强.《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述要[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