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之道

2022-05-30 22:45黄丹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7期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教学优化

黄丹

摘 要:“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热门板块,其将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两大要素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主动整理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获取数学学习经验,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理解能力。设计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全新教学模块,重视低年级小学数学思维与数学技能的培养,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新的条件。分析了低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难点,从教学课堂入手,探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优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强调,“教育必须为生活服务”,展现教育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生活性、实用性特点,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针对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解决实际问题”板块落实全方位的教学指导工作,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的基本能力,為小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新的条件。从教学要求来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同步带入数学课堂,教学要求较为复杂。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尝试重新设计数学问题,才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途径。

一、“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难点分析

(一)数学知识难以应用,忽视学生素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小学数学课程的教育功能,其指出,数学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性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数学教育必须坚持的目标,面对以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为特点的小学数学课程,必须借由对数学知识的归纳总结、重新加工来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生活、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能力。从这一角度来看,数学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实际发展和未来学习奠基,以此来引导小学生全面进步[1]。“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教学从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两大角度入手,学生不仅要应用数学知识,更要分析实际问题所带有的综合性、理性化特点。这就导致新的问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不够全面,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更愿意结合数学课程、数学教材来应用数学知识,一些数学思维较差的学生并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中取得更为出色的学习成绩。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学生的数学素养难以提升。教师所采取的“一把抓”的教学方式虽然保障了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整体教学质量,但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部分学生依旧在尝试理解数学概念与数学知识,数学学习效率得不到保障,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升。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解题过程枯燥

“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教学直接指向了数学计算、数学解题的过程,要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的基本技能,必须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实施授课。教师要在配合真实情境设计教学活动的同时提出相应的数学学习要求,对学生的各项数学思维与数学技能展开训练[2]。从情境中、生活中分别挖掘数学问题,才是优化教学流程的最佳方法。但一些教师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解题”这一基本要求上,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解题、探究的过程整理数学知识,数学学习效率得不到保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环节,审题、计算、得出答案已经成为学生分析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教学单纯围绕算理算法展开,学生难以调动自身的主观学习意识与学习热情,数学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对于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来说,“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教学应该围绕实际生活、客观情境同步发力,学会解题、探究,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模式,才能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施提供更好的环境。

二、低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设计实际问题,加强数学引导

一些教师在尝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单纯围绕解题过程发力,教师只考虑解题过程、解题结果等问题,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素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有效性的影响[3]。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依旧遵循感性情感的引导在学习:学生在主观情感上接受数学教学活动,形成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其才能在后续的学习中主动整合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要全面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效性,必须重视解题优化,重新设计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有关教学为例,可针对数学知识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读数学问题的同时确定数学学习方向,锻炼学生的数学技能。教师为学生设计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学校要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总数进行统计,一年级学生有25人,二年级学生有38人,问学校一、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展示数学计算过程:除了审题、提取数学信息的基本流程之外,更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整合,要求学生说明两位数加法的进位规则,锻炼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有关实际问题的设计要以低难度为要求,以学生能够理解、能够解决为基本目标,调动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教师也可针对学生的日常活动优化实际问题设计思路,如对操场上的活动人数、小组成员图书总数等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在设计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化问题的推动下展开思考。作为教师,不能单纯考虑“计算”的问题,要先在情感上消除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抵触情绪,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解题热情,为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效性打下基础。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解题思维

“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教学以解答问题为首要的要求,借由对问题的加工、处理,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习者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基本素养,以此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活动[4]。要提升小学数学低年级“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效性,必须将实际问题与生活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尝试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主动整理数学知识。深入挖掘数学方法,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灵感,也可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效性。

教师可尝试借由生活化情境来落实“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信息加工能力。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元、角、分”的教学为例,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可结合生活中的实践知识组织数学活动,启发学生的数学创造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某超市购入了一批苹果,售价为1元5角,你现在有5元钱,要购买一斤苹果,售货员应该怎样找零?

在提出问题之后,结合“消费”“找零”等基本数学概念实施数学教学活动。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用白纸代替纸币,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数学分析活动:5元钞票当中并不包含“角”的概念,所以要对元这一概念进行数学换算:1元等于10角,可以将5元转化为4元10角进行数学计算,梳理计算过程,便可以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在情境的带动下,学生从真实情境当中获取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进行转化、求解,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经验。对于这类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数学知识,可以在整合数学经验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发挥,以“半自主”的方式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优化“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流程。串联生活,回归情境,可以有效提升“解決实际问题”的有效性。

(三)学生自由探索,解决实际问题

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效性,除了构建基于数学方法的全新教学模式之外,也要关注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技能在课堂上的表现。学习者是拥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其能够结合数学学习经验、学习过程对相关数学问题作出回应。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借由学生的方法、灵感来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基于学生的观点开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教学,也可以提升低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效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尝试适当放宽教学要求,为小学生提供自由发挥、自由探索的机会,进一步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厘米和米”的教学为例,可为小学生设计如下数学问题:

爸爸和小明在一起测量一根长方体木轨,爸爸测量长方体的长,得出结论:长方体的长为4.5,小明测量长方体木轨的宽度,得出结论:长方体木轨的跨度为6。当给出答案之后,父子二人遇见了新的问题:长方体的长边长度是大于宽度的,为何得出的数学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反?

在设计数学问题之后,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的测试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测量素材,要求学生说明长方体的长度、宽度,学生利用统一的工具进行数学测量,对有关问题作出回答:测量结果不同,是因为小明与爸爸选择了不同的测量单位:用直尺进行测量,长方体木轨的宽度达到“6”的位置,用米尺进行测量,长方体的长度达到了“4.5”的位置,但直尺的基本单位为“厘米”,米尺的基本单位为“米”,所以测量结果有较大的偏差。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引入数学单位换算、数学实践活动等全新的教学模块,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四)开展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交流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不能单纯依靠数学计算过程来完成,在设计数学教学方案、尝试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整理数学学习经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针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定位,可从数学计算、数学情境等角度设计教学方案,对学生的各项数学技能发起针对性训练。保障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学技巧,以此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

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为例,可结合数学知识设计数学活动,要求学生展开数学计算,如:

某人带着8元钱去超市购买了4管牙膏,牙膏的售价为1.7元,找零1.2元,如何用数学算式表示某人的购物过程?

将除法、余数等概念带入数学学习环节,让学生基于数学运算过程独立整合数学知识:1.7代表牙膏的单价,8元代表所持有的纸币数量,1.2代表找零,4代表牙膏的数量,可以用“8÷1.7=4……1.2”这一算式来进行表示。在数学活动当中,要求学生根据计算过程回忆余数的特点:余数是无法被除数整除的数字,余数的大小必须小于除数,不然算式的商也要随之改变。在数学活动中,借由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回忆数学知识,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计算规则,锻炼学生的各项数学技能。教师要在数学教学环节为学生预留独立思考、解题的机会,以此来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五)开展专项训练,提升学生素养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不能单纯从数学计算入手,更要尝试设计互动性、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模块,对学生的各项数学技能与数学理解能力进行训练[5]。针对“解决实际问题”板块的教学要求,可建立指向学生理解能力、数学阅读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借由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各项数学技能,创新数学教学模式。

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为例,在设计实际问题之后,可结合学生的审题技能、数学理解能力开展针对性训练,对学生的各项数学素养提出要求,创新低年级数学教学模式。教师设计如下问题:

现在要用地磅对一些矿石进行称重,先在地磅上放置356公斤的矿石,随后增加45公斤的矿石。在完成称重之后,取走80公斤的矿石,问地磅上留下了多少矿石?

在提出问题之后,不以解题为首要的学习任务,而是要求学生尝试结合问题说明不同数字、不同信息所代表的含义:365代表加数,45代表加数,80代表减数,解题过程是一个先求和、再求差的过程。在帮助学生整理数学经验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先前的数学思路来说明数学计算过程,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数学分析能力、数学理解能力等基本素养发起针对性训练,提高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要求,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数学信息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学生解题技能的开发和训练,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提出多元化数学学习问题,才能使学生快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清晰的数学思维。在针对“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板块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求解、计算、理解等要求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深度挖掘数学知识,整理数学资源,为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顾雯婷.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策略的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1):40,47.

[2]黄燕.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新思考[J].教书育人,2019(10):55.

[3]郑凉.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思路构建[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8(10):141+143.

[4]邓丹红.发展数学抽象 培养思维能力:谈在低年级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抽象素养的体现[J].小学教学研究,2018(2):43-45.

[5]叶建中,徐佳.低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探究[J].学子(理论版),2015(11):35.

猜你喜欢
低年级数学教学优化
试论小学低年级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