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英
[摘 要]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儒家思想对集体和国家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外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培育抗战精神是增强高校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是引导高校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需要。在途径上,可以通过课堂、网络和实践培育抗战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 键 词] 抗战精神;培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5-0023-03
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抗战精神是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源泉。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见证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也承担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怎样唤醒高校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抗战精神正是凭借鲜活的事例、感性的人物、真挚的爱国情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一、抗战精神的内涵
(一)抗战精神的内涵
从狭义上说,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达14年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所形成的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始于日本帝国主义在1931年策划和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终于1945年以日本投降为标志的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说,广义上的抗战精神可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个阶级阶层从不同的角度、立场,采取不同的方式、手段,富国强兵、抗御外侮,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地终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历史。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从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民族奉献精神等方面对抗战精神进行了界定。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1]。
(二)抗战精神溯源
1.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禀赋,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一个民族一旦形成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这个民族就获得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有标识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农业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强调整体利益,重视仁爱精神的价值认同。在近现代,中华民族处在危难之际,民族精神具体体现为抗战精神,抗战精神又在历史的长河里融入积淀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抗战精神蕴含的中国人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面对挫折和磨难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信念,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抗战精神与儒家文化
抗战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文化的一种外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植根于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家,把“孝”作为其核心理念“仁”的根本,并延伸出“仁、義、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行为准则和规则。儒家思想强调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个体需要并且应当履行对家庭、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儒家思想强调“学而优则仕”,而“仕”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光耀门楣,更重要的是服务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在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家传统精神文化的外化。
二、培育抗战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育抗战精神是增强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在劳动中产生了分工和协作,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人类自身,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并形成了政治、道德、法律、文化等上层建筑。荀子认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我们智人之所以在进化中成为万物之灵长,是因为人类能进行大规模的协作,而人类大规模的协作之所以能突破150这个邓巴数字的局限,是因为人类会讲故事和相信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宗教,也可以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传统等。这些思想强调以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对人类发展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强调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化精神独立的能动作用。这些文化传统和精神气质就是我们共同的“故事”,是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民族和国家的“胎记”,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中华传统文化蕴含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引领的中国革命道德是我们民族的共同记忆和精神纽带,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永不褪色的价值和意义。
市场经济的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带来的海量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这些都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这对曾经作为我们民族的群体意识和认同的故事会有一定的冲击,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大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空前的民族觉醒,处在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各政党、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包括海外华侨都投身于救亡图存、抗击外侮的战争中。伴随战争的人财物流动、流通,民族复兴的共同认同客观上也使中华民族这个大民族观念深入人心。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抗战精神就是我们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群体意识。过去抗战精神使近代中国从深陷危机走向伟大复兴,今天抗战精神能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唤醒高校大学生家国意识,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培育抗战精神是引导高校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需要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两国军事力量差距明显,中国共产党提出持久战并推动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以空间换时间,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协同合作,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面对强敌,处于危难中的中华民族不言放弃,长达十四年的浴血奋战,彰显了我们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挫折面前积极面对、主动进取的精神风貌。
抗战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翔实的史实、真实的历史引导大学生得出结论:一个民族需要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才能浴火重生,当代青年也要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压力和挫折,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让青春焕发生机和活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三、培育抗战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抗战精神入课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通过抗战精神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结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道德与法治中国精神丰富内涵的教学中,以抗战精神为切入点,以案例和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到抗战是全民族抗战,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上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最终得出中国精神内涵之一:伟大的团结精神。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团结就是力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团结都是中华民族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动力。《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有专门的抗日战争的内容,可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和学习升华抗战精神,并引导学生思考抗战精神之于今天的现实意义。对历史的回顾不仅仅是为铭记,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的那样“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3],从历史的学习中明晰理论、增强信念、砥砺道德、躬身践行。抗战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作为教师,要凸显抗战精神的现实意义,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凭借其身份带来的话语权,高高在上进行理论宣讲,而要把学生看成富有情感、可沟通和交流的对象,挖掘鲜活的抗战故事,置身具体的情景中,升华抗战精神。但也要注意不因形式冲淡内容,不要只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性,忽视理论和知识的引导和升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较于小学、初中、高中更凸显理论性,所有课堂教学的形式最终都要服务于理论教学,把握好内容和形式的度是关键。在课堂教学时,作为教师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心怀善良和良知传播知识和真理,在抗战精神丰富表现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抗战精神入网络
不能忽视的是,在今天网络是人们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使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心情、表达观点、获得信息,每个人都可能是新闻发布者、信息传播者和舆论引导者。这对意识形态工作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安全,决定文化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贯穿到文化建设各方面。相关部门应对各种傳媒,包括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有关抗战精神的作品、评论、宣传严格审查,大力弘扬,给予人民特别是高校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面对网络提供的海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建构网络平台,占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设置微信公众号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正能量,如设置微信公众号“言马堂”进行抗战历史的回顾和抗战精神宣传。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公众号,我们马院发布自媒体招贤令,欢迎新青年、新思想、新风格倾情加入,让更多学生关注公众号,也给那些有文采、善哲思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和优质的推介;如鼓励学生通过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发布抗战精神相关的作品并组织评选,也分享一些优秀的抗战精神的短视频和文章给学生。
(三)抗战精神入践行
践行的方式有很多,在实践中我们学校坚持一个传统,每年清明节组织部分学生到当地的烈士陵园扫墓(疫情紧张时采取网络云扫墓),通过仪式营造在场感和参与感,具体的情境中实现抗战精神与大学生的双向交流和对话,激活学生心灵,潜移默化地进行抗战精神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评定采取“532”模式,除了考试成绩占比50%、平时成绩占比30%外,实践成绩占到20%。实践成绩评定的依据是学生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班级大小情况,以寝室为单位6~10人为一组组织实践内容。实践作业主要采取小品、相声、舞台剧、音乐剧、歌舞剧、微电影、微视频、访谈、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要求围绕教材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展示对理论的认识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参考主题设置,查找地方志,了解家乡抗日历史、寻找家乡父辈的抗日足迹(包括抗日英雄、抗日纪念馆)等。通过这些活动把抗战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4(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