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理念下的高中教育管理研究

2022-05-30 21:34:39公茂建宁春和
高考·中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本理念教育管理高中

公茂建 宁春和

摘 要:为了在高中教育管理中贯彻人本理念,提高教育管理有效性与质量,本文将对其展开相关研究。首先,论述人本理念对高中教育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其次,指出高中教育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最后,结合人本理念提出改进方法。采用文中方法,能够改变高中教育管理的方式,使管理工作完全围绕人本理念展开,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管理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人本理念;高中;教育管理

在以往高中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主要秉持传统理念展开工作,而该理念下的教育管理工作并未给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太多促进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起到反作用,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形成叛逆性格,还可能使得学生长期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现代教育领域认为高中教育管理的理念需要革新,故提出了人本理念,该理念与传统理念完全相反,要求高中教育管理以学生为根本展开,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成长,让学生成才。该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广大教育组织及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因此迅速融入高中教育管理工作当中,但因为时间较短,具体要如何在工作中贯彻该理念还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所以为了尽快实现目标,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一、人本理念对高中教育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

在高中教育管理角度上人本理念也被称为生本理念,该理念认为高中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根本,全面针对学生在学习、成长等方面的需求展开工作。因此,该理念对高中教育管理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求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需求变化动态,旨在让教师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教育管理工作、调整工作方向;第二,要求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打造亦师亦友的理想关系,确保人本理念下的高中教育管理能够顺利实施;第三,要求教师掌握挖掘学生潜在需求的方法,并且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或其他场合中满足学生的潜在需求。可以看出,人本理念对高中教育管理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确,因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这些要求,努力在工作当中落实,这样才能贯彻人本理念,做好高中教育管理工作[1]。

二、高中教育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教师理念传统

高中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就是教师,而教师要如何执行相关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理念,因此教师的理念基本直接决定了高中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方式,也决定了工作中师生双方的定位。结合现状了解到,现代高中教育管理工作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秉持着传统理念,该理念下工作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就导致教育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工作主观化,即许多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会结合自身经验等主观推测学生可能存在哪些需求,然后针对这些需求展开工作,而事实上学生未必存在这样的需求,因此导致高中教育管理工作与学生需求不匹配,形成了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工作常态。这种情况说明高中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不足,且存在质量问题,同时学生因为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就很容易产生讨厌学习,不愿意与教师接触的现象,这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成长发育都有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导致教师依旧秉持传统理念展开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新理念接受度不足,即一些高中学校已经开始推广人本理念,希望教师能够接受这个全新理念,改变高中教育管理工作方式,但很显然部分教师对这个全新理念的接受度并不高,更愿意按照传统理念进行工作,尤其是一些年纪稍长的教师,在这一方面的表现最为明显,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先提高教师的新理念接受度,让教师接受人本理念,再对高中教育管理展开方式进行改革[2]。

(二)师生沟通不畅

无论教师要如何展开高中教育管理工作,如果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接纳,都会导致工作出现有效性、质量等方面的缺陷,而这种现象在现实情况中普遍存在,诸如教师想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但学生因为之前积累了不少负面情绪,所以对教师的引导表示抵触,不愿意学习知识,使得高中教育管理工作展开变得异常困难。针对这种现象,相关领域的研究指出,该现象主要是因为师生沟通不畅所引起的,师生沟通不畅,代表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因此学生不愿意接受教师的引导或其他建议,若能改变师生沟通不畅的局面,即可打造更加理想的师生关系。但值得一提的是,师生沟通不畅并不是新问题,很早就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广大教师也在不断尝试改变这样的局面,且目前多数尝试都没有取得预想效果,这是因为师生沟通存在现实因素方面的限制,同时不少教师并不知道如何正确与学生进行沟通,所以要解决问题必须突破现实因素限制,并且让教师掌握正确与学生沟通的方法。

(三)教师教育方式不合理

目前,很多教师在高中教育管理工作当中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并不合理,即教师采用的教育方式普遍比较直白。例如:教师想要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就会直接在课堂或其他场合讲解,且讲解得面面俱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又或者当教师发现学生存在学习以外的问题时,会直接上前进行教育,告诉学生相关行为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又当如何。不可否认,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是为学生考虑,但这种方式的不合理之处就是太过直白或直接。第一,在知识讲解方面,教师直白、通透的讲解会导致学生缺乏思考空间,转而主要依靠记忆力去记住教师说过的话,并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说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直白的教育方式下出现了错误(正确的学习方式应当是不断地思考,而不是不断地记忆),同时会掩盖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第二,在处理学生学习以外的问题时,教师直接上前进行教育的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一些学生可能自尊心比较强,教师直接进行教育不仅起不到教育管理作用,还可能造成反效果。由此可见,教师的教育方式并不合理,对此教师要秉持人本理念重新构思教育方式。

三、人本理念下高中教育管理的改进方法

(一)开展教师理念培训,推进教师队伍年轻化改革

为了让教师的理念得到更新,促使高中教育管理工作向人本理念靠拢,建议高中学校对教师展开理念培训,培训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提高教师的新理念接受度,并且更新教师理念。结合培训目标,具体的理念培训方式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学校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借以往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些经验、案例来体现传统理念的不足,促使教师认识到传统理念是存在问题的,不应当继续根据该理念展開高中教育管理工作,这样即可提高教师对新理念的接受度。以某高中学校的培训工作为例,该校在培训中借助了以往案例,通过直观的数据让教师认识到,传统理念下教师在展开教育管理工作时经常被学生顶撞,学生的态度也没有改变,甚至小部分情况中学生的态度还更加恶劣,故培训人员向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根据案例以及数据,请问各位教师有什么看法”,问题的提出让教师意识到传统理念的不足,原本固有观念开始动摇,然后培训人员继续说道“既然传统理念存在不足,为何不尝试一些新的理念呢”,这使得教师对新理念的接受度大幅提高[3]。第二,在教师新理念接受度提高的基础上,学校在培训中应当充分展示人本理念的内涵,告诉教师何为人本、人本理念下高中教育管理应当如何展开等,这至少能够让教师在工作中做出尝试,而尝试所得结果能够让教师认可人本理念,实现理念更新,高中教育管理自然向人本理念靠拢。另外,考虑到实践培训工作当中可能会有一些年纪稍长的教师在个人理念上比较固执,轻易不会改变,对此还建议高中学校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年轻化改革工作,让更多青年教师参与到高中教育管理工作当中,这样能够借助青年教师来传递人本理念,建构全新的工作环境与氛围,逐渐改变年纪稍长教师的理念,促使人本理念在高中教育管理中得到贯彻。

(二)充分发挥网络作用,优化师生沟通方法

现阶段的高中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為了打造亦师亦友的理想师生关系,使高中教育管理能够在人本理念下顺利展开,并且作用于学生,高中学校可以借助网络平台,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具体做好两项工作:第一,学校需要建设线上教学平台,使得师生可以在网络环境当中会面,这样就能充分发挥网络作用,让师生随时随地进行沟通,突破现实因素的限制。例如:某学生放学后回想起教师今天的讲课,突然发现自己有一个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于是该学生就想要及时与教师沟通,而线上教学平台在此时就能充当沟通桥梁,学生直接通过平台给教师发送信息即可,如果教师在线就可以直接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其间还能借助平台内的资源来降低教育难度,便于学生理解;如果教师不在线,学生发送的信息也会以留言的方式传输给教师,教师下次上线看到后回复即可,可以避免学生遗忘问题。可见在平台与网络的作用下师生沟通变得更加畅通,有利于理想师生关系建设。同时线上教学平台的建设也有利于高中教育管理本身,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第二,学校应当组织教师展开教研工作,专门分析师生之间的正确沟通方式,至少也要厘清师生沟通时的要点。通常情况下,师生之间的沟通都是由教师发起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建设理想师生关系的目标与学生进行沟通,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有:1.沟通不要过于围绕学生学习展开,也可以与学生分享生活,这能更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双方对彼此的了解,奠定良好关系基础[4]。2.教师在沟通当中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亲和力,理应一改课堂上严肃的作风,多关怀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信赖自己、认可自己,理想的师生关系将更快建成。

(三)针对学生本身,合理选择教育方式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该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围绕学生本身,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个体差异性,选择真正适合他们的教育管理方式。所以,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具体采用的方式是否合理并无准确答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具体要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个体的特征、具体问题发生的情境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因此教师在现实工作中应先了解实际情况,然后做出合理选择。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主要以学生学习问题及学习以外的不当行为场景为例,提出两种较为合理的教育方式,以供教师参考。首先,假设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遇到了困难,依靠自身难以继续学习,那么教师就要主动展开教育工作,要清楚地意识到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以便解决困难,而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记住知识或困难的解决方法,因此,教师在教育方式上不要直白、通透地进行讲解,而是要在讲解完基本的知识概念之后(如果学生已经了解了基本知识概念,那么可以直接跳过这个环节),针对学生当前遇到的问题提供思路指引。例如:学生不知道如何解开某道数学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假如我们将这个题目拆分为若干个步骤,针对每个步骤进行计算,再将所有步骤的计算结果结合,是否就能得出正确答案了呢?”这样学生就会尝试去拆分数学题,最终解决问题,再结合教师后续的指导来掌握知识。这种教育方式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考空间,同时也给了学生正确的方向指引,充分满足学生潜在需求,也说明教师在潜移默化之前开发了学生的潜在需求,故这种教育方式符合人本理念要求[5]。其次,假设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做出了不当行为,并且对自身的行为后果不以为意,教师就要先从学生的性格特点着手来进行教育,即如果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教师就不要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代入其他人的视角来看自己做出的行为,感受其他人在自己行为下受到的影响,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即可在不与学生自尊心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起到教育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教育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因此学校与教师都要重视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并且由学校牵头对教育管理工作方式不断进行改进。学校与教师应该以人本理念为导向,结合现阶段学生发展需要,设立让人本理念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得到贯彻的目标,并以此来指导教学管理工作。只有这样,高中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及质量才能明显提升,以便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刘茹昕,刘茹姗,刘云飞.人本管理理念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2.

[2]时琳.人本理念下的高等教育管理:评高等教育管理与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7):65.

[3]吐尔洪·阿不拉.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中学学校管理提升策略探讨[J].人间,2016,210(15):278.

[4]李荣廷.试分析人本管理理念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文渊(高中版),2020(8):518-519.

[5]张国利.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中学校管理研究[J].中国民商,2019(10):264-265.

猜你喜欢
人本理念教育管理高中
关于家居纺织品设计的情感化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32:20
初中班级管理中人本理念的渗透
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本理念的运用探讨
试论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的路径创新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07:53:25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15:37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4:45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17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5:21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