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
新学年,一些高中生家长对学分要求中“三年不少于40小时”的志愿服务犯了难,甚至动起了歪脑筋。有需求就有市场,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志愿服务时长明码标价、随买随充,支付费用即可轻松获得。志愿服务本身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其本意是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并获得能力的提升,当志愿时长被广为售卖,学生极易养成弄虚作假、不讲诚信的恶习,也败坏了教育风气,影响了整個志愿服务环境。志愿服务造假的灰色产业链,务必要引起各方重视。
科教新报2022年36期
1《师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10期
5《工业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莲》2024年9期
7《世界博览》2024年21期
8《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年6期
9《现代食品》2024年4期
10《卫生职业教育》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