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9月16日,悠扬的芦笙在一户村民家吹响,让听的人心潮澎湃。夕阳下,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坪坦村也随之热闹起来。
吹芦笙的是杨光明和孙女杨昀。杨昀是坪坦乡中心小学少年芦笙队成员,她双手捧着芦笙,手臂随着旋律摇摆,双脚跟着拍子轻盈舞动,十分投入。
两年前,杨昀的母亲吴秋娜外出务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以前杨昀见到生人就会躲进房间。”谈起大女儿杨昀,吴秋娜言语间满是自豪,“她现在自信了许多,多次参加县级芦笙比赛,去年还获得了一等奖。”
“事事皆入笙歌、处处均有笙乐”。在坪坦村这样的侗族人口聚居区,村里有不少老人和杨光明一样,从小就喜欢吹芦笙。
然而,随着生活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过渡,吹芦笙等侗族文化传承逐步陷入困境。有的侗族孩子说不好“侗语”、不会唱“侗歌”,更有甚者认为侗族文化“土”。
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势在必行。从2015年开始,坪坦乡中心小学编写了《中华大家庭》《侗族芦笙》等校本教材,将芦笙舞、哆耶舞融入大课间,组建合唱团、少年芦笙队,聘请湘黔桂三地的非遗传承人教学生剪纸、吹芦笙、跳侗舞。
吹芦笙的难度很高,少年芦笙队负责老师梁经欢和非遗传承人耐心引导,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感知演奏中的情绪和动作。
作为教育的有益补充,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在这所乡村民族学校里蓬勃发展。“现在每个孩子都能精通一门侗族民族文化技艺。”据学校负责人介绍,“学校利用少年芦笙队每年不间断招收新队员,让民族文化传承有人、永续发展。”
吴秋娜口中杨昀的蜕变,也由此而来。
一个偶然机会,杨昀在学校宣传栏看到少年芦笙队的招募通知,那一刻,她心跳得厲害。自幼看过村民质朴而有生命力的芦笙演奏后,学习芦笙便成了她的心愿。于是,她果断报了名。
加入芦笙队后,传统艺术就像久未绽放的花朵一样,一下子在杨昀心中开得灿烂。想妈妈时,她不再把自己锁在房间,而是吹一首古朴的芦笙曲,排解情绪;学习烦闷时,她不再用手机游戏麻痹自己,而是喊上少年芦笙队的同学陆菲切磋技艺,释放压力。路过的邻居驻足欣赏,啧啧称赞。这让她们心里美滋滋的。
“班上有30多名同学,一半以上都加入了芦笙队。”杨昀的班主任杨妮尔是土生土长的侗乡人,她见证了母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变化:“现在的侗乡娃和我们以前很不一样,他们向世人展示着更加自信、健康的新面貌。”杨妮尔表示,她时常看见身为班长的杨昀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基础较差的队员练习芦笙,“她一遍遍示范,努力不让一个人掉队”。在教室、在操场,学生们卖力地吹奏着芦笙,欢快地跳着芦笙舞。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把侗族芦笙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队员的刻苦努力下,少年芦笙队的演奏水平节节攀升。他们走出大山,多次到省内外表演和交流芦笙技艺,一时间声名鹊起。
每逢演出,杨昀和陆菲都十分高兴和自豪。演出之余,还有不少外地小朋友向杨昀了解侗族文化、学习侗族语言。这让杨昀和少年芦笙队员们越发自信,对自己,也对侗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