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东
搜罗与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相关的物件,是我持续20余载的一个习惯,所藏近千件里面包括7种连环画版本,其中有两种影剧版本。
第一种影剧版连环画诞生在1952年的港岛。那一年,香港银城影片公司出品、四达片厂摄制的粤语电影《啼笑姻缘》分上下两集公映。该片编导为杨工良、尹海清,白燕同时饰演两大女主角杜凤屏和赵碧姬,张活游饰演男主角麦干生。影片叙述大学生麦干生在街头邂逅卖唱女杜凤屏,相互倾慕;与此同时,他婉拒富家千金赵碧姬的热烈追求。不久,杜凤屏在军阀陈将军威逼利诱下沦为其妾侍。江湖女侠谢明珠出于义愤,施计杀死陈将军,救出被拷打致疯的杜凤屏。此时,麦干生对杜凤屏已经只剩下同情,在谢明珠牵线搭桥下,他与洗尽铅华的赵碧姬走到一起。该片系根据张恨水代表作《啼笑因缘》改编,但摄制方在片头却未提及原作及其作者,片名改“因”为“姻”,主要人物姓名都换了个遍,包括改“樊家树”为“麦干生”,改“沈凤喜”为“杜凤屏”,改“何丽娜”为“赵碧姬”,改“关秀姑”为“谢明珠”,另外,“刘将军”也被换作“陈将军”。
《啼笑姻缘》公映后,票房收入丰厚,后制片方又趁热打铁,迅速编印出电影连环画(亦称作“电影小说”)《啼笑姻缘》,由香港世界出版社付梓,每册售价为港币6角。根据其扉页信息,可以知道该书不仅在港岛销售,还通过世界书局、大成书局、中国书局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一带发行。
7年前,我以“白菜价”购得这种连环画,系32开竖式版本。其封面为彩图,正是麦干生与杜凤屏四手相握的温馨一幕。内页共30面,前面9个页面刊登剧照以及演职人员介绍;正文21页,系上图下文,刊有剧照19幅,对应的文字脚本多达1.3万字,相当于每张图匹配近700字。其文字脚本作者乃芟莎;剧照的拍摄者即影片的摄影师,但演职人员表上缺失此人姓名。这些剧照清晰度高,艺术性强,且不乏生活气息;文字脚本对话部分尚且比较口语化,但叙述性段落带有浓浓的新文艺腔,如開篇一段:“太阳照耀下的这个地方,是一个平民的小社会,一个品流复杂,五光十色,被一般绅士淑女所认为下层阶级闲适身心的社会。”
1985年5月,《啼笑因缘》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戏剧连环画单行本,此本根据北京燕京评剧团演出本改编、拍摄。这本64开小人书封面上是一幅樊家树与沈凤喜相依看书的彩照,内页由 93幅黑白图片配上文字脚本组成。摄影者为于速,文字脚本作者为郑力强、于速、陈翔。书名同样被印为“啼笑姻缘”。不知为何,版权页上未注明印量,但以当年影剧连环画受市场欢迎的行情估算,印数应该很大。
这部影剧连环画改编幅度相当大,剧情完全聚焦樊家树、沈凤喜的爱情悲剧展开。一是删除何丽娜、陶伯和、陶太太等重要人物,关秀姑的父亲关寿峰也直至尾声才现身。二是情节上有较大变更,抛去樊家树与关秀姑的情感纠葛,关秀姑变身为沈凤喜的闺蜜;沈凤喜也不再是一个贪图金钱的无知女子,中间与樊家树分离纯粹是迫于恶势力;并为男女主角安排了大团圆结局,不仅关秀姑在刺杀刘将军后成功脱逃,樊、沈二人也有情人终成眷属。三是与原著张弛有度不同,全剧从头到尾贯穿强烈的戏剧冲突,如开场便是樊家树与沈凤喜在天桥邂逅,以及沈凤喜在唱大鼓时遭受黄副官欺凌和关秀姑仗义相救。该连环画的画面不再依托舞台,采用实景拍摄,而且只有对白,全无唱词,更像是一部电影,缺乏戏曲特色,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该连环画最后一页为演职人员表,介绍此剧编剧为黄秉德,导演是来自北京曲剧团的关士杰,评剧名旦、燕京评剧团团长邢韶瑛亲自扮演沈凤喜,陈德宝饰樊家树,王秀英饰关秀姑。
影剧连环画是影视戏剧艺术与图书的结合,该品种从2003年起引发“连迷”青睐,价格一路上扬。然而,并非所有的影剧连环画都值得收藏。香港早期的影剧连环画,凭借用纸精良、图片质量上佳以及印量稀少,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至于内地的影剧连环画,从出版时代上讲,一般以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收藏下限;就出版机构而言,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质量较受“连迷”认可;如果系名剧,又有名家参与演出,市场前景更是喜人。“中戏版”《啼笑因缘》基本符合以上条件,只可惜印量较大,从收藏角度而言,珍稀度尚不够,目前市场价值也不高;但相对于数量庞大的连环画收藏群体,仍具一定升值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