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今年秋季开学,郴州市北湖区新增的骆仙中学、桂门岭小学等4所学校投入使用,为城区新增学位5750个。
教育是北湖区的一张“名片”,也是兴区强区的重要支柱,为北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原动力。北湖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小文说,北湖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和创建全国教育强区目标,按照“城市发展到哪里,教育就布局到哪里”的基本思路,全力打造“放心教育、公平教育、高质量教育”,先后获得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湖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优秀单位”“湖南省教育强区”等荣誉。
徜徉于北湖区的大街小巷,记者能切实感受到教育环境不断优化的喜人成果。而一所所学校从纸上蓝图变为现代化校园的背后,是北湖区教育高位推进,实施“大规模学校建设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湖区举全区之力强力推进学位建设,共新建和改扩建郴州市第十九中、市三中、兴城小学等47个学校项目,其中新建学校14所,改扩建学校33所,项目建设总投资约21亿元,新增学位6.5万余个,圆了来北湖区购房、经商、务工人员子女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的梦。
高位推进“教育优先”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随着郴州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北湖区居住人口快速增长,就学压力逐年增加。北湖区教育局分管教育建设项目的领导邓建平介绍:“虽然北湖区新建学校从未间断,但与当前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增长相比,学位缺口仍然很大。近年来,北湖区承担了郴州市中心城区三分之二以上的义务教育任务。有统计数据显示,北湖区近十年时间吸引了15万人安家落户,其中梨树山片区、骆仙西区以及高铁片区等三个新片区人口增长最快。”
桂阳籍居民廖顺庆于2013年底在郴州的新城区梨树山大道旁购买了住房,并于2014年初举家搬迁住进了新房。住房条件改善了,全家却高兴不起来,他回忆道:“小区附近没有学校,小孩上学的问题让人犯了难。真希望这里有一所公办学校。”
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城市发展到哪里,学校就建到哪里。为了落实郴州城区“南延东进”的发展战略方针,缓解梨树山片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压力,破解学位不足短板,北湖区委、区政府迅速统筹规划中小学校布局,投入12245万元,以空前的力度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郴州市第十九中。
现代化教学楼、多功能报告厅、标准化田径运动场……学校建成后,成为了该片区的靓丽风景线。廖顺庆欣喜地说:“幸福来得太快!2014年4月开始建设,2015年9月便投入使用。”
全力保障“教育建设资金”
党中央一再强调“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然而,教育作为“花钱大户”,且短期内难以看到显著成效,加大教育投入更加体现属地党委、政府的担当和作为。
资金是搞好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为解决项目建设经费,北湖区采取多渠道筹资。张小文介绍,一是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二是与企业沟通协调,争取企业捐资或捐建学校;三是利用《郴州市中心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及产权移交暂行办法》,协调房地产企业配建学校;四是引进社会力量办学。
与此同时,北湖区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先保障民生工程足额配套。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质量监理制、竣工验收制、终身负责制,严把规划设计关、招投标关、原材料关、施工管理监理关、竣工验收关,全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
记者从北湖区教育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以来,北湖区累计投入16.67亿元,新建船洞小学、桂门岭小学、远恒佳学校等学校12所,新建市五中等教学综合楼13个,新增学位36905个,新建市三中、市三十九完小体艺馆2个,新建塑胶运动场13个,全区公办中小学校校舍、食堂得到全面维修改造。同时,调动各方力量办学,筹集企业捐款等社会资金1.6亿元,建设了九子塘小学、船洞小学、寒溪小学、高壁小学、北湖区第二幼儿园等5所公办学校,提供学位9600多个。
9月21日,记者来到由企业全额捐建的郴州市华府小学。这所创办于2015年的学校,经过7年时间的耕耘,走出了一条深受学生喜爱、家长信任、社会认同的办学之路。
“名不见經传”的华府小学如今已成为“一位难求”的学校。考虑到周边居民的学位需求,目前,学校正在计划建设二期工程。“由建校时的426人到了现在3169人。”华府小学党支部书记谭志生介绍,“今年开学,学校有30多名学生从城区的优质学校转回到家门口学校就读。”
为促进教育均衡,北湖区委、区政府未雨绸缪,在梨树山片区改造初期就规划了学校用地,建设两所公办小学东坡岭小学和九子塘小学。据了解,两所学校投入使用后,将新增学位3600个,该片区学位紧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办好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北湖区将致力于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开阔的眼界,打造区域教育品牌,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均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