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珍贵遗存,种茶、制茶、品茶,是中华千年文脉传承中的特色文化。在中国传承数千年的茶文化中,潮汕茶文化是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重要组成,是潮人追求“精致”生活的极佳佐证。本文以潮汕工夫茶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存在的历史渊源,结合当代潮汕工夫茶的发展现状,解析其在新时代的发展销售与传播途径。
【关键词】潮汕茶文化;历史发展;当代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45-007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45.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一核一带一区”建设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以潮州古城非遗文化为例》,项目编号:2021GXJK090;2021年度岭东人文创新应用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潮汕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当代创新研究》,项目编号:PSA190205;2021年度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文脉传承与文化自信——潮州非遗文化的传承流变与当代创新》,项目编号:2021-C-10;2021年度韩山师范学院国家级培育项目《文脉传承与时代展望——潮汕地区非遗文化的传承流变与当代创新》,项目编号:XPY202103阶段性成果。
一、中国茶文化传承与潮汕茶文化
精心种茶、精细制茶、精致品茶是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历经千载岁月变迁依旧留存于民间的中华文化传承。古时《神农本草经》记载:“茶叶。味苦寒……久服安心益气”,“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食经》中另记:“茶叶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东汉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则记:“茶治便脓血甚效。”东汉末年华佗在《食经》中录:“苦茶久食,益意思。”在古代,茶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茶叶、丝绸、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各国,茶叶贸易是外銷中的重要收益来源。由此可见,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已伴随炎黄子孙跨过岁月长河的洗礼,成为中国人日常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
在悠久的中华茶文化中,潮汕茶文化是具有深厚历史的经典地域文化传承。现今,位于潮州市金山南麓,残存宋代摩崖石刻一处,内容为北宋知州王汉所写《金城山诗》,其中便有:“茶灶香龛平”的诗句,此处文字记载是关于潮州茶文化的最早记录。苏东坡在《答吴子野》中写:“寄惠建名(草头名)数种,皆佳绝。彼土自难得茶,更蒙辍惠,惭悚。”吴复古①赠苏东坡茶叶,得到苏东坡赞誉:“皆佳绝”。从中可见,彼时以茶为礼、以茶会友是一种雅趣。清光绪时江都人张心泰撰写《粤游小记》,当中记:“潮郡尤尚工夫茶,有大焙、小焙、小种、名种、奇种、乌龙等名色,大抵色香味三者兼全。以鼎臣制胡桃大之宜兴壶,若深制寸许之杯,用榄核炭煎汤,乍沸泡如蟹眼时,以之瀹茗,味尤香美。甚有酷嗜破产者”。从其记载中可知,彼时潮汕地区已有饮工夫茶的习俗。
文人雅士聚会雅集时,一同喝茶品茗,是古时流传至今的一种习俗。潮汕茶品类丰富,各种香型齐备,例如:凤凰单丛、凤凰水仙、凤凰浪菜、岭头单丛、石古坪乌龙、肉桂、奇兰、黄金桂等,都是当地较有特色的茶香品类。在潮汕地区,以茶会友、以茶待客是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为客人冲泡一壶好茶,是潮汕人热情好客的最佳表达。
二、潮汕工夫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历史
提及工夫茶,潮汕地区的工夫茶文化无疑是首屈一指的地域茶文化流派。如何定义此地之工夫茶,应称“潮汕工夫茶”或“潮州工夫茶”?实则,这与“潮州”的定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潮汕地区几经更名,隋代时将原名“义安郡”改称“潮州”。因而,此地在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均称“潮州”。“潮汕”之称,其实源于中国近代时期。现今,潮汕包括潮州、汕头、揭阳、汕尾等地。考究“潮汕”“潮州”之称后可知,“潮汕工夫茶”“潮州工夫茶”此两种称谓殊途同归,均指此区域独特的工夫茶文化。
明代潮州文状元林大钦②在《斋居》中写:“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真实描绘了明代士大夫对烹茶、品茶的雅趣。然而,这一时期对潮州茶文化的记载,还未出现“工夫茶”之称。其后,在俞蛟③所写的《梦厂杂著·潮嘉风月》中,首次将“工夫茶”作为一种特定的品茶方式进行记录。书中记:“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绝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同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煮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极佳者每斤需白镪二枚。”此段记载中,对彼时往返于韩江中六篷船上之品茶习俗有极为细腻、详尽的描绘。诸如: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壶、盘、杯,都是精致讲究的工夫茶用具。而记载中详细描述的泡茶、品茶过程,也与今时工夫茶文化一脉相承。文中描绘极擅长茶艺的船主,大约是彼时往返于韩江的商人,并非均为潮籍商船,亦可能是比邻的梅县等地人士。
潮汕人尤擅经商,自汕头开埠之后,茶叶贸易便随之成为潮汕地区对外销售的重要贸易项目。清代光绪年间,由汕头港出口的茶叶,是外销中数额最高的货物。此时外销的茶叶中,潮汕地区自产的茶叶并不多,绝大部分是从安溪、武夷等地采办的茶叶。清朝末年,已有潮汕商人在武夷经营茶园、茶店,进行茶叶种植、生产与销售。直至近现代,闽南地区均有不少潮汕茶商从事茶叶销售。民国学者翁辉东④对潮汕工夫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研究,是为《潮州茶经》,书中记:“惟我潮人,独擅烹制,用茶良而,争奢夺豪,酿成‘工夫茶三字。驰骋于域中,尤为特别中之特别。良辰清夜,危坐湛思,不无念及此杯中物,实具有特别之素质与气味在。”此外,翁氏在文中详细记载了冲泡工夫茶所需之茶具、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砂铫、羽扇、茶巾等物件,另在选茶、取水、掌火、治器、纳茶、候汤、冲点、刮沫、淋罐、烫杯、洒茶等诸环节均加以详细归纳,是潮汕地区工夫茶研究的珍贵资料。
实则,与北京盖碗茶艺、宜兴紫砂壶茶艺、四川长嘴壶茶艺以及徽州茶道等当前国内较具代表性的茶文化流派相比,潮汕工夫茶更讲究茶艺之中的礼仪规程、器具的精致分类。潮汕人热情好客,工夫茶便是潮人迎客的常备之物,泡一壶好茶、听一曲潮乐、赏一出潮剧,是潮汕文化世代相传的精髓所在。潮汕工夫茶,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部分,是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的中国茶艺古典流派,是潮人独特的文化传承精粹。
三、潮汕工夫茶的当代传播
潮汕茶叶的销售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茶叶经汕头港、沿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各地,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随着社会发展,潮汕茶叶的传播与销售渠道得到了大力拓展,在实体经营与网络销售并行的时代,潮汕茶产业的发展前景无疑更为开阔。现今,潮汕茶文化涵盖的不仅仅是茶叶商品,还包括茶具以及相关文创旅游商品等。
(一)潮汕茶叶的销售与茶文化的传播
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潮州考察时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工夫茶”是当代潮文化的重要组成。潮汕工夫茶产业体现了地域文化传承中“崇文、重商、堅韧、精致、开拓”的特性。潮汕工夫茶是潮人精致生活的真实写照,潮汕文人尤为喜爱茶道,潮汕茶农以坚定的信念传承制茶工艺,潮汕茶商以开拓精神将茶叶远销各地获得丰厚收益。潮汕茶叶的销售、茶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凝结了潮人世代相承的智慧。
潮汕茶文化产业立足于深厚的传承历史积淀,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以多渠道、多元化模式,拓宽了当前的销售与传播途径。以潮汕四市之一的潮州为例,近年来通过政府牵头、企业配合、产业融合等方式,大力推动了潮州茶产业的发展。2022年3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1年度潮州市茶产业收益数据:“2021年潮州全市茶叶生产面积达22.54万亩,全年产量2.67万吨,同比增长19%,产值达到63.59亿元。目前,凤凰单丛茶、岭头单丛茶均被认定为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⑤此外,广东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收集的数据显示,2021年茶叶的线上销售额得到一定增长,但总体仍以线下实体店销售为主导,茶商直营店、代理商以及批发市场仍然是最主要的销售渠道。通过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可知,潮州茶叶经济的可观收益与良好的发展前景。潮州市提出“好山好水好工夫”的主题,在2022年5月21日至24日举办2022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暨潮州工夫茶大会。大会前夕,主办方以1000多架无人机表演点燃潮州古城夜空,无人机群拼出潮州工夫茶、凤凰腾飞、“宋种”茶树等画面,展示了“工夫茶、品中国、敬世界”系列口号,与广济桥灯光秀相互辉映,一齐上演了璀璨夺目的光影盛宴。借助现代高科技技术——无人机表演进行宣传,无疑是推广工夫茶文化的有效途径,可以吸引游客的关注、启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潮州工夫茶大会期间,潮州牌坊街上摆起“潮·工夫茶宴”。古城牌坊下,上百桌工夫茶座延绵不绝,市民与游客同品工夫茶。此次大会通过“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企业唱戏”模式,立足于潮州茶、器具、美食、旅游等优势产业,开展相关系列推广活动,包括:“围炉观茶潮州工夫茶论坛”“围炉观茶工夫雅集”、2022全国茶商大会、潮州招商引资推介会、2022潮州工夫茶冲泡大赛、2022凤凰单丛拼配大赛、“美丽茶园+潮州旅游线路发布会”、东方国际茶都及饶平岭头生态茶园考察、2022凤凰单丛茶王争霸赛、2022凤凰单丛茶王拍卖会等11项特色活动。此外,大会还组织开展潮州“三甲”“十强”茶叶企业、十大最美茶园、十大茶叶名品牌、十大名茶区、十大名古茶树、十大制茶名师、十大评茶名师,以及茶器设计、茶包装设计比赛等评选活动。
从潮州举办的大型茶文化盛会中,可以直观地总结出当前潮汕茶产业的销售渠道、宣传途径均有了创新的发展。通过政府主导助力茶文化宣传,借助市场运作构建特色茶文化品牌,结合制茶技艺拓展特色茶香品类,融合旅游产业推广“茶+文创”“茶+旅游”的新型发展模式。此外,立足网络时代发展需求,若联合受欢迎的网红直播平台,打造茶文化直播基地亦是可行的创意推广模式。
(二)潮汕工夫茶具的设计与研发
制茶技艺与冲泡技术是潮汕工夫茶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单丛茶制作技艺、潮州工夫茶艺分别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潮汕茶文化的发展,与之相关的传统技艺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例如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潮州彩瓷烧制技艺、枫溪瓷烧制技艺等亦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前有两类茶具广泛用于潮汕民间:其一,手拉壶,即本地产朱泥手拉壶、紫砂手拉壶;其二,盖瓯,即各色陶瓷制盖瓯。
以潮州朱泥手拉壶为例,这种传统工夫茶器具造价较高,制壶所用泥料存在优劣之分,而茶壶制作者的名气附加值亦体现在其售价之中。潮州朱泥壶传承中有四大家族老字号,即谢氏“俊合”号、章氏“安顺”号、吴氏“源兴”号、张氏“裕德堂”。此类老字号出品的手拉壶深受各地老茶客喜爱,售价亦存在较大的价格差,例如:国家级工艺大师所作的手拉壶,定价在万元左右的不在少数,另有省级、市级工艺大师的手拉壶则售价适中。制壶大师们在茶壶创作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造型设计方面屡屡打破常规、推陈出新,以新颖的作品在各类比赛中斩获佳绩,优秀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等地收藏。2006年,章燕明、章海元制作的手拉壶《圆》《紫晞》《长虹贯岳》便被中囯美术馆收藏。2019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谢华受央视《手艺中国》之邀前往北京大学,开办《让传承成为潮流》主题讲座,将潮州手拉朱泥壶及茶文化带进北京大学校园。大师们正通过他们的努力,积极推进朱泥手拉壶的宣传与推广,助力潮汕茶产业的经济建设。
与手拉壶不同,现代销售的盖瓯一般为陶瓷质地,有以手工彩绘或陶瓷花纸装饰的盖瓯,亦有洁白如雪不加点缀的瓷白盖瓯。与手拉壶相比,盖瓯在冲泡工夫茶时更为便利,如更易纳茶、去除茶渣以及日常清洁。盖瓯在设计时可与茶杯、茶盘配套,以成套工夫茶具的形式进行销售。此外,可以批量生产的盖瓯茶具售价不高,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盖瓯成为潮汕工夫茶具中生产销售的主力军。当前,设计师在盖瓯装饰中融入潮汕特色元素,例如:潮汕人文景观、潮剧脸谱、潮州剪纸等纹样,令茶具更具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当前消费者旅游出行的需求,设计师研发了各类便携式茶具,由盖瓯、小茶杯及小茶盘组成,以收纳盒、收纳袋进行规整收纳,成为潮汕旅行线路中广受游客喜爱的特色商品。设计师们立足于潮汕茶文化,结合当前市场需求逐渐推进工夫茶具的创意设计与销售,通过融合新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借助线下旅游商店、线上销售平台等渠道,拓展了工夫茶具的销售模式,更有益于潮汕茶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四、总结
恰如2022年“国际茶日”之主题——“好山好水好工夫”,潮汕茶文化源于潮汕沃土,依托于地域文化传承与优越的自然环境,以“精致”的“好工夫”而享有盛名。一壶潮汕工夫茶,承载了潮汕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往来宾客的热情以及对先辈文脉传承的追忆。潮汕工夫茶是潮汕独特地域文化的缩影,见证了悠久岁月中潮汕先辈“崇文、重商、坚韧、精致、开拓”的特性,成为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珍贵民俗文化。立足于新时代的发展背景,潮汕工夫茶的发展前景与传播模式更值得关切,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方能积极构建产业销售渠道,拓展未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寻觅更适合潮汕茶文化的传播途径。
注释:
①吴复古(1004-1101年)又名吴子野,号远游,生于海阳县蓬洲都渔洲乡(今属汕头市),博学多才、精通经典,被荐举为孝廉,在宋神宗年间受封皇宫教授,曾云游四方,广交文人雅士,与苏东坡是至交好友,苏东坡曾为其写有《远游庵铭》。
②林大钦(1511-1545年),明代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仙都村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高中嘉靖壬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案实录》。
③俞蛟(1751-?),清代浙江山阴人,在乾隆五十八年至嘉庆五年时(1793-1800)任广东兴宁典史,著有《梦厂杂著·潮嘉风月》,记载了彼时自身所见的一些人文习俗。
④翁辉东(1885-1965年),字子光,别号止观居士,潮安金石人。1908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出任粤东革命军司令部参议,1929年任上海医学院生物学教授,编著《海阳县乡土志》《潮州风俗志》《潮汕方言》《潮州茶经》《潮州文物图志》等。
⑤潮州:春日潮州 耕收忙-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http://dara.gd.gov.cn/cgxc/content/post_3892606.html。
作者简介:
冯菡子,女,广东潮州人,韩山师范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