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科桦
摘 要:在液体压强的教学中经常遇到梯形容器的问题,而这种题型的特点是抽象难以理解,对学生来说是难题,也属于教学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掌握这类题目,本文从学生已学的知识入手,设立最近发展区,并结合形象教学,力争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解决梯形容器的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字:梯形容器;最近发展区;形象教学
1 疑惑与方案呈现
1.1 学生认知疑惑
在“液体压强”这一节中经常会碰到梯形容器的问题,而液体对杯底产生的压力和压强,属于知识难点,例如这道题:
例:有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如图1所示,若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水,比较三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和压力的大小
在讲解这道题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容器中水的质量相同,但由于甲、乙、丙三个容器形状不同,所以三个容器中水的深度关系为h甲 图2中阴影部分为该容器底面积正上方,对应虚拟多出的液体,这是学生在思维上存在理解的难点。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经常告诉学生该形状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相当于多出虚拟的液体,并没有更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或者说不知道运用哪些已教过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理解,甚至可能不知道怎么来解决这个难点。当学生不懂时,可能又回到了公式上,套步骤“先求压强再求压力”,只是让学生机械式的记忆强化,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1.2 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案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学生目前具有的思维习惯和具有的知识储备,称作 “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学生现有发展区和目标发展区之间的差异.所谓现有发展区,是由已完成的发展系统而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地、自由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目标发展区,是那些尚处于形成的状态,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能达到的较高一层的智力发展区[ 1-4 ]。 (2)利用知识的内在规律入手。通过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再结合生活中特定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铺设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通过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运用形象教学突破难点,并强化所学知识,从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 具体教学策略,突破难点 2.1 铺设最近发展区,解决思维盲区 很多学生曾经有游泳过,在生活体验中,他们知道潜水时,深度越深人受到水的压力就会越大,也就是说水压会越大,此时教师可给出一个海岸边悬崖的图,通过这个图进行最近发展区的铺设,如图3。 图中共A、B、C三点,B点和C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点在B点的正上方。先比较A、B两点的压强,利用所学知识P=ρhg,很容易得出PA 2.2 “好人”“中立”与“坏人”的形象教学策略 初中学生思维还处于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课堂上教学时,要善于运用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形象教学就是教学中利用各种手段,使抽象的问题形象、生动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象教学符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可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之前利用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解决梯形容器问题,现在从微观的角度粗略分析水分子的运动,最后运用形象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快速帮助学生解决梯形容器液体压强的问题,如下。 图1的中甲图和乙图,直接利用形象教学,如图4所示。 假设,图4(a)的两个容器壁相当于人的两只手臂,这双“手”帮容器底部托住部分水的重,托住的水如图4(b)图所示的阴影部份。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等于图4(b)图中白色部分水的重,也就是说,容器中的水没有全部对底部产生压力,所以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甲小于容器内水的总重G,即F甲 图1中的乙容器,通过图5进行形象教学,假设图中的两个容器壁,相当于人的两只手臂,这双“手”没有帮容器底部托住水的重,这样水原封不动的全部压到容器底面,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乙等于图5中白色部分水的重G,即F乙=G。我们姑且把这种容器定义成一个保持“中立”的人,没有帮容器底部的忙,保持中立。 而图1中的丙图最难理解,所以先从微观角度,非常粗略地描述水分子在图6(a)中的运动情况,再进行形象教学。如图6(a)中所示,当水分子无规则运动碰到兩个容器壁时,会被反弹往容器底部运动,使水分子撞上容器底部,从而产生对底部的一个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容器壁的倾斜,使容器底部在受到原来水的重力的同时,又受到容器侧壁反弹的水分子的一个向下的力,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丙大于容器内水的总重G。姑且定义这种梯形容器,相当于一个“坏人”,这个“坏人”在没有帮忙的情况下,还双手向下压水如图6(b)所示,使得容器底部受到压力增大,大于容器内水的总重G,得F丙>G。 到此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 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形象教学的方法,只是从粗略的方面进行讨论,特别是在水分子的运动情况上,因为分子的运动本来就是无规律的。只是为了让学生好理解,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前提下时行设置。这样的讲解,有助于问题简单化,易操作化,易讲解化,进而引出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梯形容器问题。由此可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很好利用形象教学,并进行恰当地使用,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这里讲的这种形象的方法,只能大概地比较三个容器底部受到压力的大小关系,并不准确地求解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值的大小,所以只能用在梯形容器比较大小关系的题目上。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去设置最近发展区,并在分析过程中充分挖掘能利用形象教学的地方,这样会使教学问题简单化,形象化,易于突破难点,也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解决难题,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达到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 王慧. 试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现代教学启示[J]. 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6(4). [3] 徐美娜.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5). [4] 郭晓霞.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应用与拓展[D]. 长春:吉林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