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

2022-05-30 15:45:58李韶娴
关键词:收入差距环境污染

李韶娴

【摘  要】论文收集我国2004-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熵权法理论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env),同时使用城乡收入差距和居民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差距,探讨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显著性相关,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倒U”规律十分明显。因此,为提高我国环境质量,一方面应在注重环境管制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应提高公众对环境政策的响应度,提高环境质量水平。

【关键词】收入差距;环境污染;库兹涅茨

【中图分类号】F124.7;X19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5-0135-03

1 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使我国的环境质量呈现出恶化的趋势。由《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可以看出,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有46.6%的城市的环境质量达标,53.4%的城市的环境质量超标。事实上,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目前,环境污染不仅成为阻碍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与此同时,收入分化问题加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从基尼系数上看,2017年中国居民基尼系数为0.467,远超0.4的警戒线水平。除了基尼系数过大,学者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这一问题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虽然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并没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反而在这种情况下身处空间二元结构的居民收入差距更加明显。

收入不平等与环境质量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必然的联系?虽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观察到贫富差距较大的地区往往也是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但理论和实证是否成立,还是仅是孤立的表面现象?国外学者在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和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EKC曲线。目前,收入不平等对EKC影响的研究仍然较少。Grossman等人于1991年首先提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1993年,Panayotou将“污染-收入”之间的“倒U”型关系定义为EKC曲线。此后,基于EKC假说进行的研究迅速兴起,但受指标选取、统计方法、污染转移、拐点出现时间等因素影响,研究结论仍存在较大分歧。

基于此,本文在考虑收入差距对环境质量影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的建立,实证考察我国27个省区居民收入差距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期通过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研究,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统计上的相关性等问题。研究收入不平等对环境的影响,对于我国改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环境质量,进而探寻我国可持续发展路径具有重大意义。

2 收入差距影响环境污染的理论分析

2004年,Dinda对基于Grossman等人的EKC曲线经典理论进行了相关拓展。EKC理论认为,从长远来看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这个影响表现为一个从推动到阻碍的非线性“倒U”关系。从理论上来说,当劳动者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时,是有助于经济增长的,但是当收入差距过大并且到达一个临界范围时,反而会对经济的增长造成阻碍。根据EKC理论,由于环境的质量和经济的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倒U”的非线性关系,环境质量被收入差距影响是必然的,但这种影响并不能确定,会随着各因素改变而变动。

Grossman等人提出,经济增长通过规模、技术和结构3种途径影响环境质量。只有资源的使用和投入的增加,才能长期带动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会使环境污染更加严重。从技术层面来说,技术的进步会使生产效率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并且会降低生产单位商品所需的生产要素投入,从而达到减少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效果。与此同时,随着清洁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这也会使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低。在早期的生产模式中,由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导致生產从农业向重工业转变,从而致使污染排放加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经济结构由重工业向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降低了污染程度,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二元经济体制将城市和农村进行了分割。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影响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里,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因此,在此后的研究中,必须重视和考虑城乡差别这一因素对我国收入差距对环境影响这一研究课题的影响。

当城市居民拥有较高的人均收入时,对环境质量的追求会更高,环境治理能力也更强。相反,人均收入较低的人群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强,对环境质量的追求会减弱。

因此,按照以上理论分析,现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环境质量会被收入差距显著性地影响。

假设2:结构、技术、规模对收入不平等和环境污染具有调节作用。

3 收入差距影响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

3.1 模型构建

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结构、规模和技术效应对地区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将这些因素作为主控变量,可以保证计量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收入分配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为探究我国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本次研究引入收入分配变量,并辅以其他控制变量,将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env=α11Gap1i,t2(Gap1i,t21INCOMEi,t+δSTRi,t+θTECHi,ti,t(1)

env=α11Gap2i,t2(Gap2i,t21INCOMEi,t+δSTRi,t+θTECHi,ti,t (2)

式中,i代表省份;t代表年份;env代表环境质量变量,为因变量;Gap代表收入差距(Gap1为各省份历年居民收入基尼系数,Gap2为地区收入差距),为自变量;STR代表产业效应,INCOME代表规模效应,TECH代表技术效应,均为控制变量;ε代表随机扰动项;α1代表常数项;β1、β1、γ1、δ、θ分别代表对应变量的系数。

3.2 变量选取与处理

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04-2018年,选取我国27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的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表1汇总了主要变量的统计数据。

主要变量定义如下:

①解释变量。环境污染综合指数(env):本文中的环境污染主要从大气、水和土壤3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大气污染方面选取SO2、烟(粉)尘和CO2排放总量作为指标因素;水污染方面选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作为指标因素;土壤污染方面选取生活垃圾清运量、农药使用量、化肥施用量和工业废弃物排放量作为指标因素,共计9个指标因素。

②关键解释变量。收入差距(Gap):利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关系来表示。以各省份历年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城乡收入差距表示区域的收入差距大小。由于没有直接的统计数据,本次研究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使用MATLAB补全缺失数据。

③控制变量。参考关于环境污染决定因素的已有研究,选取控制变量如下:产业效应(STR)、规模效应(INCOME)、技术效应(TECH)。

规模效应(INCOME):利用各地区人均GDP表示。产业效应(STR):利用历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表示。技术效应(TECH):利用专利申请授权量表示。

3.3 结果分析

在基准回归中,使用我国2004-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因变量都是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并使用豪斯曼检验基准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列(1)和列(2)为模型(1)的结果,列(3)和列(4)为模型(2)的结果,并确定本文模型(1)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模型(2)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由第1列面板回归的固定效应估计结果可知,居民基尼系数与环境污染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但基尼系数的一次项系数并未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由第4列面板回归的随机效应估计结果可知,地区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综上所述,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环境质量呈现出先变差后改善的“倒U”型变化趋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当收入差距在一定范围内时,收入差距扩大将引发地区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落后地区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不惜以破坏环境质量为代价。尤其是地区之间污染产业的转移,会进一步扩大环境污染的范围且加深污染程度。

②当收入差距超过临界值而引发极大的不公平时,一方面,高收入群体已经掌握了大部分财富,这类人群能够积极响应国家有关环保政策的实施与执行,会自觉将改善环境质量作为一种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地缩小收入差距,引导公众对清洁环境产品需求的增加。

其他控制變量在被解释为居民基尼系数时,技术效应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显著,产业效应及规模效应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正;在被解释为城乡收入差距时,技术、产业及规模效应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正。因此,我国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会通过增加经济规模、促进产业结构低层次升级和抑制技术创新等使污染排放量增加,进而造成我国环境恶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以我国2004-2018年共计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env),研究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①考虑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内生性后,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水平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

②结构、技术、规模对收入差距和环境污染具有调节作用,收入差距主要通过结构和规模影响环境污染,而技术进步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4.2 建议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针对收入差距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①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要注重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促进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②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治理相协调,实现“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曼莉.收入差距是否影响环境质量?——国内外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4):116-124.

【2】方时姣,肖权.收入差距加剧还是抑制环境污染?——基于非线性及空间溢出视角的分析[J].江汉论坛,2020(4):39-47.

【3】杨寓涵.收入差距促进了环境污染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35(5):21-32.

【4】孙颖.收入不平等对我国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9.

【5】金荷.收入不平等对环境质量的影响[D].武汉:武汉大学,2019.

【6】李子豪.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收入门槛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7(3):63-72.

【7】蒋晴园.收入差距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J].经贸实践,2016(9):20.

【8】张乐才,刘尚希.收入差距影响环境污染的机理——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兰州学刊,2015(11):171-179+196.

【9】钟茂初,赵志勇.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加剧环境破坏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3(3):125-128.

【10】范维娜,李静.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基于安徽省扩展的EKC假说验证[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2):33-36.

【11】潘丹,应瑞瑶.收入分配视角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基于1986—2008年的时序数据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6):94-98.

【12】李海鵬,叶慧,张俊飚.中国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检验——基于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2):46-50.

【13】Gene M. Grossman,Alan B. Krueger.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R].Cambridge:NBER working paper,1991.

【14】Theodore Panayotou.Empirical Tests and Policy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Pacific and Asian Journal of Energy,1993,4(1).

【15】Soumyananda Dinda.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 A Surve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4,49(4):431-455.

猜你喜欢
收入差距环境污染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02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城乡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51:3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江苏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缘何“一枝独秀”?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收入
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教育培训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3:38:47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