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业财融合助推企业管理价值创造的探讨

2022-05-30 14:37:38徐杭
关键词:业财融合企业管理企业

徐杭

【摘  要】在新时期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业财融合管理体系,财务管理工作在新时代环境中面临着转型和挑战,所以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对目前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了解业务与财务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方法,并将其引入企业的管理中,借此促使企业的管理质量得到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论文针对业财融合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企业开展业财融合的优化管理方案,旨在为我国现代化的企业建设提供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企业;业财融合;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5-0077-03

1 引言

业财融合体系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变革,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管理体系未真正达到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业财融合在目前的经济环境和运营管理中,缺乏统一且规范的定义,这也还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1]。针对目前企业的运行状况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原则在于管理会计需要嵌入企业各个领域和环节中,将企业的业务流程作为基础,将现代化的会计管理工作融入其中,使财务与业务二者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结合。管理人员、工作人员需要利用会计管理工具,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协同工作的能力,这是企业在发展背景下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撑,优化管理直接贯穿于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全过程,对于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 业财融合的简述与必要性分析

业财融合就是企业的业务与财务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并融合为一个整体,不断地助推企业管理价值创造,为企业可持续壮大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其涉及的内容整体来说较为复杂,不仅包含业务管理,同时也包含财务管理,二者之间的融合涉及的内容较多。例如,业务管理中,成本管理工作是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必不可少的一个主题,同时也是业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业财管理融合来说极为重要。不同性质的企业在运行时需要根据自身的不同业务状况,选择合适的会计管理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业财融合,保障业财融合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3 当下企业业财融合的情况

业财融合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是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一个产物。随着近年来我国深化改革的发展,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也将面临市场化建设的挑战。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对自身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2]。如果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没有形成有效深度的融合,只是为了完成部门内的考核目标进行运作,没有互相考虑二者之间的融合则会导致企业无论在营运和管理上工作都无法顺利开展。例如,业务部门为了完成自身的营业目标,不计成本地进行投资和经营,会导致运营和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对财务及企业管理工作造成极大不利和负面的影响。而财务部门在运营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对应的财务核算以及编制报表,大多数财务部门中的工作人员认为自身的工作仅仅是统计核算管理工作,并不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在进行实际的业财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主动性、积极性。故综上所述,当下我国企业业财融合还存在“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融合”力度不足的问题,没有真正形成合力,还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和实现企业管理价值创造的目标。

4 企业业财融合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4.1 部门间管理标准存在差异

企业内部的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在运营过程中所选择的运营方式都是较为独立的,同时标准的设置也并未统一。不同部門在运营过程中具有各自的职责,而不同部门在进行工作交流时,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转化。二者之间的信息转化效率较低,业务人员只有在报销费用和执行预算等方面才会与财务人员形成一定的联系。而在我国的部分企业中,整体来看,财务部门内部的人员在工作时过于封闭,大部分时间呆在办公室,较少参与到一线业务工作中,对业务行为不熟悉,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不能够形成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的有效沟通,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财务管理与运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引发企业的经营计划以及战略规划无法顺利进行。企业高层领导在进行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监控和风险管控时,其中存在的问题较为明显,整个业务部门在运营过程中有时仅仅只关注自身的业务活动,并没有针对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导致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沟通环境,而很多业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会将自身的大量精力投入业务的操作以及运营方面,并不能够及时将企业的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融入财务部门的管理中,导致企业在开展财务分析时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甚至有可能还会出现为了应付检查增加部分虚假的数据的情况。除此之外,业务部门中的某些工作人员认为财务部门中的工作人员游手好闲,甚至认为在业务人员费用报销或货款支付申请时造成障碍,以致经常会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一些矛盾纠纷,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4.2 业财融合的基础相对薄弱

我国部分企业在进行管理时所建立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会导致业财融合的基础较为薄弱,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冲突和交叉,在进行权责分配时则可能出现一定的问题。

在企业推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并没有针对部门之间的合作工作制定合理的工作职责且并未分配合理的工作权限,同时也没有将企业内部的重大经营事项落实到具体的工作部门中,导致企业内部容易出现各种管理风险,在发生问题后也并不能够按照责任制的原则开展管理,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3]。而针对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综合化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中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相对来说较弱,专业能力有待提升,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缺乏良好的主动性,并不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业财融合的工作中。另外,业务人员大部分不具有财务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不理解财务管理运作方式,不清楚财务管理作用,甚至对业务部门制定的相关流程制度产生反感和抗拒,这就导致企业内部的业财融合管理及改革工作整体流于形式,难以进行推广和改进。

4.3 业财融合理念及意识匮乏

随着近年来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想要发挥业财融合应有的作用,就需要强化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质量。在进行改革管理时,为了保障改革的效果,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就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一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较为传统、保守、落后,并且财务技能不强,对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未作深入了解,这就导致财务管理团队综合实力较差,而企业内部缺乏高端财务管理人才,许多财务管理人员安于现状,在工作中不对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行强化,同时也并不了解经济市场的环境变化状况及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危机意识,缺乏良好的学习主动性,许多财务管理人员从事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财务核算以及记账报销等工作,这就导致企业内部在进行财务改革整体管理工作时较为缓慢,无法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也无法促进企业业务水平发展,进而导致业财融合的质量较差。

5 企业业财融合助推企业管理价值创造的方式

5.1 业务与财务人才互相转型助推双向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具有双向性,在推进业财融合全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国家新出台的财务管理制度及政策,并积极接受来自企业的考核。除此之外,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还需要积极参与各项国家会计职称、资格考试,通过不断地自主学习以及接受来自企业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来使相关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质的提升。同时,财务人员需要转变自身的工作思维和理念结合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目标,积极学习新的业务管理知识,积极深入一线的业务活动中,了解和熟悉业务运作,对经营决策出谋划策,从而使财务人员更有效地履行财务核算、管理、服务、监督等职能。

另外,还需要业务人员加强学习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金融等知识,提高财务会计理论水平,对财务部门制定的相关流程制度积极献言献策,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甚至参与到财务决策之中,力所能及地为财务人员提供业务方面的帮助,从而使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共同进退且目标一致,真正做到业务财务双向助推业财融合,为企业创造价值。

5.2 加强企业财务体系建设,以财务创新助力业财融合

在推动业财融合的工作过程中,企业强大的财务体系是业财融合成功的关键,是业财融合目标实现的有效保证。

首先,建立符合当前企业发展的会计文化,即打造一支业务过硬、专业过强且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财务会计团队,不断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保证行动目标一致性。

其次,大力促使财务人员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和价值型转变,从“静态型”向“动态型”转变,具体措施包括: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特别是管理会计各种工具应用培训;突破财务人员日常工作只是核算、结算、记账、纳税、编制相关财务会计报表的思维模式,使财务人员将自身工作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相结合,使财务工作不断优化深入和拓展,引领和促使财务工作向企业创造价值转型;财务人员不定期下沉到经营一线,熟悉业务经营运作和相关流程,除了财务人员随时可以发现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漏洞外,最重要的是使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业务人员角度对待财务工作,无疑会使财务工作如鱼得水,对业财融合的顺利开展来说是水到渠成之事[4]。

最后,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强大的财务管理体系离不开财务制度的支撑,财务制度的构建不仅仅考虑对业务运作的监督和控制,而是要能更好地服务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深化到业务每个板块之中并做好深度衔接,使财务制度更具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适应性,从而从财务制度上为业务融合做好铺垫和导入,这样更有利于业财融合的落实与推进。

5.3 建立健全及优化企业信息系统,加大力度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

企业业财融合的推进实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特别是近年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和迅速普及与应用,为业财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管理平台。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必须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票据流进行有机整合,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确保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而且,财务人员充分参与到信息系统开发、修改、完善之中,进行精细化核算,对经营运作情况进行准确诊断、统计、分析,使其真正起到事中监控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业务和财务工作在不知不觉中已自动融合在一起。例如,业务在信息系统开出销售单时,经过相关流程审核,已自动生成财务会计的记账凭证。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普及与应用,业务与财务必将自然而然地更加深度融合。

5.4 建立切实可行的业财融合的沟通、监督和反馈机制,确保业财融合的有效实施

企业在推进业财融合的过程中,高层领导人员首先从机制建设出发,建立沟通、监督、反馈的合理机制体系。业财融合因涉及业务与财务两个不同的部门,工作上无疑会有不同看法、意见,或误解甚至是利益冲突。例如,业务部门会认为财务部门只会算算账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而财务部门也会误解业务部门不计成本费用只顾做大销售等。因此,需要针对业财融合的相关工作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机制,对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教育培训,通过业务和财务部门之间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沟通,促使业务和财务部门之间深层次、多方面地合作,使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都能够了解到业财融合的管理需求,实现业务与财务的互相理解、支持、帮助,工作上协调一致,不断完善和改进企业的业财融合。另外,为保障业财融合的顺利开展和达到预期目标,企业高层领导人员需要对业财融合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不断反思、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业务与财务部门自身无法调解的矛盾,高层领导人员应通过召集业务和财务相关人员召开协调会议,各自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把想法、问题、矛盾摆在桌面,经过检讨相关流程、制度及运作,找出问题矛盾结点所在,或进行修改完善流程制度,或督促相关人员改进工作作风态度等措施方法,不断促进业财融合工作的有序开展,使企业内形成良好的业财融合环境和管理氛围,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6 结语

在近年来我国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国诸多企业在开展管理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都在不断地针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企业管理者需要将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进行有效的融合,使财务人员能够深入一线了解熟悉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业务工作,更便于做好财务会计核算、服务、管控等工作。同时,业务人员也需要针对资金的实际使用状况、财务相关流程制度执行情况、财务相关服务监督情况等向财务部门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形成两部门之间的有效融合。同时,企业管理者在开展业务的管理时,需要根据企业的运营状况制定完整的业财融合路径,保障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形成有效的沟通协调,使内部数据传输和应用具有更高的实效性和真实性,进而促进企业的业财更加深度融合,并持续助推企业管理实现价值创造。

【参考文献】

【1】底占源.业财一体化财务信息化建设探讨[J].财会学习,2022(11):8-10.

【2】朱光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业财融合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财会学习,2022(11):15-17.

【3】颜美燕.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的构建[J].财会学习,2022(11):87-89.

【4】蔡三银.业财融合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22(12):84-86.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企业管理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41:10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51:35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37:21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30:04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0:59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