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智红
摘要:为了探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强化农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具体的工作措施,本文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对当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发现,当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认知不到位,性质不确定,职能作用发挥不全面,农经管理工作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差。根据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依法规范农村资源要素经营管理,队伍能力建设,重视拓展农民群众致富增收渠道等。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工作对策
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是国家“三农”工作的基础,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对农经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带来了良机。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农村经营管理面临全新的要求,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矛盾和问题。如果没有妥善做好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将会受到严重损害。对此就需要我们提高重视程度,认真分析现阶段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工作对策,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科学和经济科学的研究成果,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环节进行领导、组织、决策、指挥和调解。我国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整个农业部门的经济管理和农业企业的经济管理。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能够更好地推动农村改革,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更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更是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有效工作,它对保持农村大局稳定有很大帮助。对此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提高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加强协调,切实落实农经管理各项工作制度,有效推动基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营的良性发展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三农”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要想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就需要从农业生产角度入手,加强对农村经济的针对性管理,保证资产资源得到妥善有效的利用,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农民群众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另外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需要构建完善且合理的管理工作制度,将各项国家方针政策严格落实到位,规范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让农村经济朝着优良的发展趋势迈进。
1.2 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在农村地区传统的经济经营模式之下,基层地区的很多科技人员往往需要承担较大的工作任务量,而且基层地区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缺乏必要的工作场所和单独的科研空间,这都影响到农业科技人员的科学研究,导致他们在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进行农村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集约化、科学化的经济管理制度,能够进一步规范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行为,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基层地区的工作条件,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全面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1],并促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够转变成实际的生产力,更好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1.3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可将剩余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劳作中解脱出来,转移到其他行业当中进一步提高收入。因此,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要结合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通过制定有效的运行机制,更好地满足新型农业,例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2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
2.1 认知不到位
在长期的农业经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经营体制的影响,很多基层地区的领导干部对该项工作的认知不到位,领导力度不强,少数领导干部没有了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基层地区的农经部门只是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然后汇报报表即可。认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使农经部门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现阶段,广大农村地区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一套管理办法,同时受到传统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例如很多村干部对经济经营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大多数的管理者将重点放置在更好地获得经济效益,更好地提高自身政绩等几个方面,不能够很好地认识到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对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更没有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和政策,对管理的精髓和要义理解不够透彻。当前我国在积极倡导政策公务公开化、透明化,而这个过程其实是一种双向的选择,要让广大村民在更好发挥自身监督职能作用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农村各项经济政策制定。要想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经营和管理工作,只有落实上述诸多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助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农村地区的很多村干部管理理念比较滞后,思想观念比较陈旧,造成了消极局面,工作中存在等、靠、要思想。
2.2 性质不确定,职能作用不能全面发挥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既具有充分的政策性、法规性和行政执法职能,又兼具服务性质的职能,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工作领域较为广泛。而农经管理部门属于县农业农村局管理,没有行使行政执法的权利,在进行执法过程中,只能够被动服从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领导,然后将相应的工作内容汇报给上級主管部门,这就使基层地区的农经管理部门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能够对村集体的生产经营等各种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影响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2]。
2.3 农经管理工作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差
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工作队伍不稳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的问题。由于基层地区的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待遇不足,工作环境恶劣,很多农经工作人员不愿意深入基层地区开展相关工作,一大批农经管理干部调离岗位,造成人员数量缺少。现存的工作人员,除了承担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之外,还承担了其他单位的统计任务,工作压力较大,基层地区的农经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另外现有的工作队伍专业素质普遍较差,专业人员很少,大多数是中专、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相对较少。虽然县级部门进行多次的专业培训,但整体的培训效果较差。再加上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知识陈旧,思想保守,学习难度更大,影响到整个工作素质的专业提升。
2.4 原有的基础设施和新生经济发展不匹配
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尽管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比较滞后,很多基础设施仍然保持着十几年前的模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飞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一现象在贫困的山区地区或者边远地区更为突出。具体说来,在农村农业逐渐向着现代化和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大型的农机设备得到了不断的扩张,但是农村地区的灌溉设施建设不到位,机耕道路配置不完善,很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机械设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反作用于农村经济管理,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不能够更好地助推农村的健康发展。从当前新农村的建设情况来看,尽管农村地区的生活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总体上各项基础设施的配置还比较落后,不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这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3 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维护农民群众合法利益的举措
3.1 协调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从县级以上层面出台加强基层农村经营体系建设的意见或方案,在加强县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各镇专设农经站,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明确编制、职数、经费等,尤其是在基层社区、村、组,组长的待遇要有保障,确保农经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此外还应该注重做好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有效监督,规范经济管理行为。最为重要的是应该加快培育现代化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完善的扶持政策,通过创建示范基地对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指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农业产业,构建和支持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另外还可以依托当前的农业生产形势,发展多种适度规模的农业产业,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将分散的农民群众集中起来与现代农业有机整合。
3.2 依法规范农村土地资源的使用与流转
在开展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期间,应该严格落实关于农村地区的各项法律法规,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和农村土地经营确权登记过程中的纠纷调解和纠纷仲裁工作。指导和推动农村地区的各项资产资源要素(属于农村集体的自然资源,包括村集体的预留地,机动地,山脉,树林,草地,河流,滩涂等;国家或上级拨付的村集体的公共项目的建设经费,包括修路,建学校,医院,体育场,养老院等费用;以村集体名义采购或获赠的农用设备、机械、农具等)有效配合与市场发展有效结合,建立农村土地交易流转平台,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流转程序和流转方案,保证流转双方都能够签订合法的合同,认真开展审核和备案,并为广大农民群众和土地需求方提供相应的政策、价值评估和信息发布。其中应该重点加强对农村现有土地流转机制的改革,这是依法规范农村资源要素管理的关键环节。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现有的经营体系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占据着核心地位。从当前土地流转机制的建设情况来看,该机制还没有达到真正健全的程度,必须针对当前的土地流转机制,进行逐步的改进。在对土地流转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和实践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要素的有序流转,要以保障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并且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还需要各个村集体应用规范化的手段和措施来保障农民群众的经营权益,创造规范有序的农村土地流转体系。另外在构建健全的农村土地流转体系过程中,还应该体现法律法规的约束。不管是采用哪种模式、哪种方法,农村土地流转必须要建立在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避免出现随意流转、不规范流转的现象。作为土地的经营承包方要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土地承包法律法规,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并且当出现土地流转纠纷之后,要能够按照流转合同的相关要求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化解纠纷。
3.3 加快基层农村经营管理队伍建设
加快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通过人才引入构建高素质的工作队伍,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开好头。为此就需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需求,结合当前“三农”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不断加强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力量的建设,拓展人才来源,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稳定开展。将农村地区的优秀人才率先充实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干部工作队伍当中,采用招取、调剂或者聘用等方式,也可以通过安排专业工作人员、招收大学生村官等途径,实现人才队伍的快速扩张,人才途径的快速拓展,切实解决基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队伍专业素质低下、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针对现有的工作队伍应该加强能力建设。要建立完善且合理的再教育、再学习制度,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创新型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干部队伍,健全考核培训制度,规范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行为,不断提升干部工作队伍的专业能力。在培训工作开展期间,应该创新模式创新方法,改进单一的培训方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引导广大工作人员全面参与其中。
3.4 转变传统发展,加强机能培训
首先应该对传统农业生产条件做出有效的更新换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开发不同地区的产业增产优势和增产潜力,更好地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促使农业产业结构更好的调整。其次针对当前农村地区经营较为单一的现状,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换代,实现对农产品的升级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最后,应该想尽一切办法,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更好地助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农村地区空心化比较严重、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状,要采取多种有力措施,积极鼓励和带动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回村创业,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素养,积极培养现代职业农民,切实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方农业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也需要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应用多种方式、多种方法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结合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积极发展多种特色的农业产业,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农民群众真正能够获得效益,从而积极加入到农业生产当中,推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秩序的稳定,只有切实落实农业经营监督管理,才能够维护广大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调动集体经营和家庭经营的生产积极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改革和经济的发展。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发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提出相应的经营管理举措,更好地助推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郝明磊.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經营管理研究[J].乡村科技,2019(1):24-25.
[2] 徐国爱.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强化办法浅析[J].农技服务,2017,34(3):193-193.
[3] 董迎春.探析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强化措施[J].河北农机,2019(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