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金融活水助力秦创原科技创新

2022-05-30 11:24西咸新区研究院课题组
新西部 2022年6期
关键词:西咸新区金融

西咸新区研究院课题组

近一年来,西咸新区科技金融已有一定发展,但受限于起步时间晚、金融底子薄等因素,仍存在金融机构不多不大、社会资本撬动不足、科技金融高层次人才匮乏等问题。应按照“科技先导、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思路发展新区科技金融,即聚焦秦创原建设,培育创新“种子”,西咸新区相关业务部门发挥引导作用,出政策、搭平台、控风险,吸引和撬动银行,尤其是风投等社会资本朝秦创原快速聚拢,向研发项目和科技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加速科技成果-产品-产业化进程,实现以金融促进科技创新,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融资难是制约科技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掣肘因素。为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企业汇聚,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探索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做法。本文借鉴先进经验,结合西咸新区基础现状,提出以科技金融赋能秦创原发展的建议,供参考。

科技金融概述

(一)科技金融的意义及作用

科技创新是一项高成本、高风险活动,大多数科技企业都要经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4个发展周期,每个周期的业务模式和融资渠道都有所不同。发展科技金融,就是通过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涌入科技创新领域,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资金支撑,主要有资金供给和风险分担两方面作用。

资金供给就是发挥金融配置资源的核心作用,对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通过聚集天使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及政府信贷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所需资金;对于成长期企业,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债券市场提供产品研发、市场扩张所需资金;对于成熟期企业,以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为企业稳定经营提供资金。分担风险就是综合运用政策性金融、风险投资、金融担保等金融手段,为科技企业提供担保,既可以分摊化解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也能够分散转移产品的研发风险,让科技企业放下包袱、敢于创新。

(二)科技金融体系构成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日趋丰富,我国科技金融体系主要有以下五类。一是财政资金。包括财政资金的资本金投入、贷款贴息、风险补贴、税收优惠、绩效补助等。二是银行贷款。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开发针对性的信贷产品提供金融服务。三是资本市场。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等风险投资和新三板、科创板等股权市场。四是担保体系。包括科技担保和科技保险。五是服务机构。包括企业征信、评级、风控、咨询评估及培训等金融服务机构。

(三)科技金融发展趋势

相较于以银行保险为核心的传统金融,科技金融在风险偏好、估值方法、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一是投资重心前移。风投机构逐步从企业业务向前延伸到创业团队和项目,甚至再向前延伸到孵化器和实验室的技术研发,雏鹰企业、瞪羚企业是重点支持目标。二是注重长期发展。以政策性创投母基金为代表的“耐心资本”纷纷涌现,打破了以往风投基金对项目3-5年的投资周期限制。三是金融供给多元。传统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加大互动合作和创新力度,为科技企业提供诸如“投贷联动”“股权+债权”等多样化的跨界金融产品服务。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科技金融起步较早,并结合自身金融基础,各有侧重地探索创新,积累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发展经验。

国内各地经验做法

(一)北京中关村探索创新全覆盖式科技金融体系

北京中关村建立了“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条渠道”[1]的科技金融体系。一是建立科技企业信用体系,实施企业信用星级评定计划,实现信用和信贷联动,信用越好的企业获得贴息贷款的比例越大,最高可达40%。二是引导社会资本股权投资。出资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与社会资金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子基金,向初创期科技企业提供股权投资。三是科技金融服务齐全。中关村引导各类金融资源聚集发展,包含银行、证券、创投、保险、担保、信托、融资租赁、产权交易等各金融和中介机构,企业各个阶段的融资需求面面俱到、应有尽有。

(二)上海创新知识产权质押金融产品

一是开发多样化质押产品。上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3种模式,分别是“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知识产权担保”的直接对接模式和“银行+中间机构+企业知识产权反担保”“银行+园区+企业知识产权担保/反担保”间接对接模式,推出了“科创知产贷”“智汇赢”等一批知识产权质押金融产品。二是提供高额担保。科技企业将核心知识产权向浦东科技担保公司质押,公司可提供贷款本息90%的担保。同时,上海市成立了担保基金,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较高比例的本息担保,让商业银行敢向科技企业发放贷款,创新金融产品。

(三)深圳南山区利用大数据创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

深圳南山区打造“一个平台、一个系统、三个联动、八项产品”[2]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已集聚了全市80%的私募投资机构、98%的融资租赁公司、91%的商业保理公司。一是优化企业评级指标,更加注重将企业创新能力作为科技企业的核心评价指标。二是用大数据为科技企业精准“画像”。从行业分布、研发投入、专利数量、企业家工作经验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全方位评价科技企业。三是联合投资机构共建“虚拟孵化器”,突破地域限制,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多投融资、经营辅导等“无形服务”。

西咸新区的科技金融概况

(一)西咸新区科技金融现状

经过一年的全力拼搏,西咸新区聚焦秦创原建设,在金融支持上全面发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一是金融机构快速集聚。已有20家银行业机构落户西咸新区,农行创新港支行已开业运行,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项目及信用卡催收中心、外呼中心、制卡中心3个全国性金融中后台机构也落户新区。吸引陕西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机构入驻秦创原,金融聚集效应初显。二是金融服务逐步增多。围绕秦创原建设,已设立13只基金,总规模超58亿元,其中,春种基金已完成投资决策257个,承诺出资2.287亿元。与陕投集团发起设立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30亿元的“秦创投”信托基金。国中创投、凯辉基金入驻秦创原资本超市。建设银行、长安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发布知识产权质押贷、股权质押贷等42款科技金融产品,投放贷款近2亿元。三是资本市场日趋活跃。聚焦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建立了企业上市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助推同力重工登陆北交所。陕西股权交易中心“西咸新区企业专区”上线启动,为科技企业提供转板上市、股权托管、价值发现、融资融智、规范培育等多位一体综合金融服务。秦创原科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陕煤私募基金有限公司等一批投資公司也先后落地,2021年西咸新区企业获得各类股权投资7.43亿元。四是投资氛围日渐浓厚。举办了“秦创原走进上交所”“秦创原路演”等系列专场活动,召开金融机构走进“秦创原”暨金融支持西咸新区科技创新发展大会,6家银行机构分别与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得10亿元的首批授信金额。成立秦创原(国际)路演中心有限公司,建设秦创原(国际)路演中心,打造线下演播大厅和线上路演网站相结合的投融资资讯门户。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西咸新区科技金融已有一定发展,但受限于起步时间晚、金融底子薄等因素,仍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一是金融机构不多不大。银行是科技金融的主力军,但目前落户新区的银行数量仍不够多,且没有放贷审批权限,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范围及额度有待突破创新。二是社会资本撬动不足。西咸新区科技企业融资来源主要是财政、国企出资的各类基金,社会资本投资运营的天使基金、产投创投等还不够活跃,供给能力有限。三是科技金融高层次人才匮乏。对引进高端金融人才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培养途径也有限,高精尖人才不多,懂金融、懂科技、又懂实体经济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短缺。

西咸新区发展科技金融的思考与建议

结合科技金融发展趋势和西咸新区基础现状,我们认为应按照“科技先导、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思路发展新区科技金融,即聚焦秦创原建设,培育创新“种子”,新区相关业务部门发挥引导作用,出政策、搭平台、控风险,吸引和撬动银行,尤其是风投等社会资本朝秦创原快速聚拢,向研发项目和科技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加速科技成果-产品-产业化进程,实现以金融促进科技创新,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当前阶段,建议实施“筑基”“引金”“立信”“聚风”“新品”五大工程,加快推动新区科技金融聚势成型。

(一)实施“筑基”工程

加强与外部金融机构、金融资本的互利合作是借力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最重要的是布局新区自主能动的秦创原现代科技金融机构体系。建议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力度,探索申请筹建秦创原科技银行、科技证券、科技保险和科技租赁等金融机构,努力构建全牌照金融体系,把金融基础打稳打牢。可优先争取设立秦创原科技银行,按照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原则,吸收基金托管存款、企业结算存款、政府扶持资金及已上市企业募投资金等,创新适合中小科技企业的客户准入、信贷审批、风险容忍、考核评估相关工作机制,为无法取得一般商业银行贷款但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科技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

(二)实施“引金”工程

秦创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亟需大量资金供给,要抓紧引进金融机构、资金和金融人才。一是引进金融机构。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全国性城市商业银行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区域性总部,实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覆盖。利用自贸区优势引导外资银行设立分行支行。广泛引进会计师事务所、评级评估等服务机构,加快金融业集聚。二是吸引金融资金。策划举办秦创原·风投产投大会,打造西北风投产投行业风向标,汇聚资本“目光”。用好秦创原资本超市、秦创原路演中心等金企对接平台,进一步拓展政、金、企信息沟通渠道和范围,为各类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牵线搭桥。三是汇聚金融人才。出台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计划和奖补办法,重点引进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国家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管理人才和新兴金融领域的领军型人才。

(三)实施“立信”工程

借鉴中关村信用体系相关做法,健全完善新区科技企业信用激励机制。一是建立科技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在新区产业地图中增设科技企业信用模块,实时征集、动态更新科技企业的工商、税务、社保、环保、司法以及水电等信用信息,生成企业信用档案。二是实行科技企业信用评级。借鉴深圳南山区优化企业评级相关做法,将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和专利数等作为信用评级的重要指标,综合分析企业信用等级、动态价值等数据,为政府、银行、担保、风投、基金公司等融资服务机构提供精准全面的决策参考。三是强化科技企业信用评级应用。突出信用在银行信贷决策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组织遴选新区信用优秀科技企业,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入选企业的融资支持和政策奖补力度,充分兑现信用价值,同时,对信用不良的科技企业予以披露,引导科技企业以信为本、以信立业。

(四)实施“聚风”工程

风险投资是科技企业上市前重要融资渠道之一,要着力培育以风投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供给模式。一是打造风投创投集聚区。以能源金融贸易区为空间承载,叠加金融与科技领域优惠政策,出台风险投资机构办公用房租金及装修补贴、投资奖励等具有实操性和吸引力的政策,加快打造一个资本密集、研发活跃的风投创投集聚区。二是培育创业投资主体。积极探索私募基金工商登记试点,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保险公司、大学捐赠基金等机构设立投资基金。探索“一人公司”模式,鼓励具有资本实力和管理经验的个人从事创业投资活动。成立公益性天使投资人联盟等各类平台组织,不断培育和壮大天使投资人群体。三是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探索建立备投项目库,重点包含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中小企业以及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项目,通过定向推送、融资对接、业务资源导入等方式推动“募”“投”两端发力、双向互通。

(五)实施“新品”工程

现有的科技金融产品很难跳出传统商业银行贷款模式,需要进一步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满足科技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一是创新知识产权质押产品。可借鉴上海创新知识产权质押金融产品相关做法,研究探索政府、银行、担保公司、评估机构等各主体的风险分担比例,并探索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提升信贷资金的覆盖面,缓解银行不愿贷,担保公司不敢担问题,评估机构也因风险捆绑,对知识产权的评估也更加谨慎客观。二是探索推行仪器设备信用贷。引导鼓励银行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购置研发、生产所需仪器设备的专项信用贷款,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市场化共享服务,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三是开发科技担保产品。借鉴中关村创业保、知融保、税融保、科融保等小微小额标准化产品做法,推出一批针对零收入、少收入的种子期、初创期小微企业担保产品,提升科技小微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和贷款额度,完善小微企业产品服务体系。

(课题负责人:康晨;执笔:赵铮)

注释

[1]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条渠道”:“一个基础”指将企业信用体系作为科技金融的基础;“六项机制”指风险补偿机制、信用激励机制、以股权投资为核心的投保贷联动的机制、银政企多方合作机制、分阶段连续支持机制以及市场选择聚焦重点机制;“十条渠道”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境内外上市、代办股份转让、担保融资、企业债券和信托计划、并购重组、信用贷款、信用保險和贸易融资、小额贷款等十条融资渠道。

[2]“一个平台、一个系统、三个联动、八项产品”:“一个平台”指南山科技金融在线平台;“一个系统”指中小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系统;“三个联动”指政企联动、银保联动、投贷联动;“八项产品”指八项专门科技金融产品,包括“孵化贷”“成长贷”“集合信贷”“三版贷”“微业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创新研发贷”“科技保理贷”。

猜你喜欢
西咸新区金融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城市主题歌曲《我在西咸等你》正式发布
我在西咸等你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雄安新区的期许
唱好西咸“融城”记
双城之谋——“西咸一体化”15年发展历程综述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