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常识组织“数字公民身份”课程的经验与启示

2022-05-30 10:48林可贺园园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2年5期

林可 贺园园

摘 要:随着数字网络社会的发展,数字公民教育日益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教育热点。美国常识组织致力于在儿童媒介素养发展领域为大众提供教育公共服务。以美国常识组织开发的“数字公民身份”课程为例,介绍并评述其课程宗旨、课程主题框架、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途径和服务对象,以期为促进我国未来数字公民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未来数字公民教育应当注重“数字素养”与“公民素养”的充分融合,根据我国当代青少年数字化生活的真实情境设置课程主题与教学议题,针对不同学段、融合多个学科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叙事化、互动化、启发式的教学策略,考虑学生、教师和家长等不同主体的学习与教育需求。

关键词:常识组织;常识教育;儿童媒介素养;数字公民身份;数字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51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4-8502(2022)05-0098-14

作者简介:林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讲师,北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媒介素养教育、德育与公民教育、教育基本理论;贺园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德育与公民教育、少年儿童组织与教育。

为提升数字媒介时代公民的道德素养和公共生活质量,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数字公民教育”的实践路径,旨在通过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建构更加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社会。数字公民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有学者将其本质属性概括为“信息时代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有学者强调其重点在于培育数字时代的公民——他们具备“全球意识、法律意识,以及合理、合法、合规地使用技术的数字公民意识”;能够“恰当地、负责地使用各种信息技术,以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发展”[2];还有研究者致力于开发和优化相关课程,从教育实践中不断提炼和拓展数字公民教育的内容,例如,美国“数字公民教育先驱”迈克·瑞布(Mike Ribble)提出数字公民教育的九大主题:数字准入、数字商务、数字沟通、数字素养、数字礼仪、数字法律、数字权责、数字健康和数字安全[3]。随着数字技术持续更新,数字网络生活中的新议题和难题不断涌现,数字公民教育也处于发展变化中。

近年来,国际组织和部分发达国家的专业机构和教育部门致力于持续推动数字公民教育,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委员会、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加拿大数字与媒体素养中心、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局、新加坡教育部等[4]。 在这些组织机构发布的相关政策指引下,各国学校越来越重视数字公民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并将其视为数字化时代学生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5];学校之外,国际社会的数字公民教育实践呈现多主体参与、多层次合作的趋势,以各国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信息科技与媒体企业、地方社区与志愿者组织为代表的多种力量也开始介入这一领域。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社会组织在建构数字公民教育项目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一方面开展调查研究,设计课程活动;另一方面开发教师培训项目,提供家长指导服务,为学校和家庭的数字公民教育提供现实助力。

我国目前尚未明确出台与数字公民教育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文本,社会组织在我国数字公民教育实践中的参与和贡献程度有限。尽管自学界呼吁重视数字公民素养、加强数字公民教育以来,一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针对信息素养、媒介素养和网络素养等相关议题开展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但面对更新颖的数字技术环境带来的更复杂的青少年成长与教育问题,我国在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和社会服务等领域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和发展潜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有利于开发专业化、体系化和本土化的数字公民教育课程。为此,本文关注美国常识组织建构数字公民教育的先行经验,选取该社会组织的“数字公民身份”(Digital Citizenship)课程为案例,详细介绍并评述其课程宗旨、课程主题框架、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途径和服务对象等,旨在为促进我国未来数字公民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建议。

一、美国常识组织的发展概况

(一)常识组织的宗旨及其教育公共服务

“常识组织”是美国著名的社会组织之一,具有非营利组织和公益组织的性质。它致力在儿童媒介素养发展领域为大众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筛选有益儿童身心发展的媒介信息资源,建构全面、优质的媒介教育课程,倡导健康、积极的媒介生活方式,从而提升儿童、家长和教师在新媒介时代应对数字化生存挑战的必备技能与基本素养,正如该组织在官网主页描述的愿景:“帮助所有孩子在媒体和技术的世界中茁壮成长。”[6]该组织的创立者兼首席执行官吉姆·斯蒂尔(Jim Steyer)是一位儿童权益倡导者和教育者。作为一名社会活动家,他促成美国出台关于儿童媒介权益保护的法律和社会政策;同时,作为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他一直研究媒体世界如何影响儿童成长、数字网络如何改变家庭教养方式,以及信息技术如何重塑社會民主等重大问题。

常识组织于2003年开创第一个业务板块“常识媒体”(Common Sense Media)[7],旨在对电影、电视节目、书籍、游戏、音乐、网站和手机应用等多媒体资源进行综合评级,搭建富有教育意义的媒体资源库。具体措施包括:为2~18岁的儿童与青少年推荐优质媒介内容;为家长推荐与育儿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与青少年的品德与人格发展特征,整理发布电影、电视节目的分级清单;资助有关儿童与多媒体的学术研究,并推动“儿童友好型”媒体政策和法律的出台。

常识组织的另一个主要板块是“常识教育”(Common Sense Education)[8],旨在提供与媒介素养、网络素养和数字素养相关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指南,增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能力,从而助推儿童成长为合格的数字公民。常识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服务包括:为中小学制订详细的K-12课程计划,为教师提供教案与教学材料,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建议;定期发布教育科技评论,帮助实践者了解数字化教育趋势;作为第三方机构,对市面上的教育技术软件平台进行评级,并推荐“最具教学价值的应用软件和网站”;定期举办促进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培训和研讨会;等等。

除了以上两类服务,常识组织为倡导“数字时代所有儿童的福祉”,经常发布或转载与青少年数字媒体生活、学习和教育相关的研究报告,面向社会发出倡议,整合资源并组织活动。近几年,该组织主要围绕“缩小数字鸿沟”“保护儿童在线隐私”“少数族裔的多语种数字资源”“贫困儿童家庭资助和贷款”等主题开展项目[9],分别从国家与各州的立法执法、学校的软件与硬件资源建设、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家长的指导建议等层面呼吁和推动项目。

(二)常识组织在数字公民教育领域的优势

本文之所以选择美国常识组织的“数字公民身份”课程为研究案例,是因为这套课程积累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一方面,常识组织在数字公民教育领域经验丰富,它与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及其“零点项目”(Project Zero)研究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系列创新课程。早在2009年,常识组织就将数字公民教育项目引进了学校;2010年,該组织发布了“数字素养与公民身份”课程(Digital Literacy and Citizenship Curriculum),课程内容集中探讨“各类应用软件和数码工具如何与青少年的社会情感健康、想象力与创造力、亲密关系与熟人关系、道德伦理责任、公民能动性等发展方面产生交互影响” [10] 5-6。在此后十年间,常识组织基于“零点项目”的研究结果和评估意见多次修订课程,最终推出覆盖中小学全学段的“数字公民身份”课程(K1~12 Digital Citizenship Curriculum),旨在帮助青少年应对棘手的数字困境,即数字网络世界中与个人成长、道德、伦理和公民生活有关的困惑和难题。

另一方面,该组织的影响力遍及美国内外,其在线课程资源面向全世界免费开放,为注册会员提供课程指南和辅助资料。根据该组织的官方网站数据显示,“美国已有超过70%的学校使用常识组织推出的‘数字公民身份课程,全世界已有超过110万名教师使用常识网站的数字公民教育资源”[11]。再者,该组织依据不同主体需求进行数字公民教育的信息分类、资源整合与课程设计。例如,它为家长提供在家庭中培育数字公民的活动方案和影片清单,为教师提供在学校中实施数字公民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指导,为社会活动家与政策制定者提供合作机会与项目支持,等等。

简言之,常识组织多样化的教育实践与公益服务项目,有利于我们审视美国公益组织如何发挥校外教育机构优势,有效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合作,与时俱进地回应和解决教育热点问题。

二、常识组织的“数字公民身份”课程的经验

常识组织将2019~2020年最新修订的课程命名为“数字公民身份”,确定六大核心主题,最终推出涵盖13个年级(5~18岁)的73节免费课程(其中包含32个教学视频),可供学生、教师和家长使用的若干份教学资料与活动指引[12]。新版“数字公民身份”课程具有以下五个鲜明特点。

(一)聚焦数字公民素养的“技能”与“意向”维度

就设计思路而言,通过厘清数字公民身份的概念内涵、辨析数字公民素养的多重维度,课程开发者逐步明确课程的范畴与边界。在常识组织与“零点项目”联合发布的一份课程研究报告中,数字公民身份被定义为“负责任地使用技术去学习、创造和参与(社会生活)”。报告指出,为便于理解,可将这一概念视作“数字”与“公民”的结合。其中“数字”一词强调,“我们在网络空间中依靠媒体和技术进行互动时所需的技能与意向(disposition)”,例如,在缺乏语音和面部表情互动的情境下利用单纯的信息文本进行顺畅交流,在网络生活中懂得保护隐私和采取匿名方式,在数字交流过程中不感到拘束,等等。“公民”一词强调,“作为社会成员和社区居民,面对我们自身、共同体和更广阔世界时所具有的权利和责任”[10]12。

报告特别指出,数字世界已成为新的社区,任何参与数字生活的人都是这个社区的成员和居民。作为数字公民,我们应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努力积极创造我们想要的数字生活世界。然而,现实情况是,驾驭数字世界困难重重,数字公民的成长之路不尽如人意。青少年参与数字生活时会遭遇困境,他们在面临压力、紧张、冲突和两难选择时,往往不知所措,找不到清晰的答案。例如,调查发现,许多青少年同意适当戒断网络并远离社交媒体,但又担忧断网后无法及时回应好友消息,进而影响友谊与同伴关系。青少年对数字足迹和社交媒体隐私的管理充满疑惑,当涉及“大学录取环节将申请者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行纳入评价范围是否公正”这类问题时,学生与教师产生明显的意见分歧。部分青少年对“是否应在网上分享和披露暴力现象的视频”产生质疑,他们认为记录社会不公与保护脆弱的网络受众之间存在矛盾[10]13。究其根本,这些困境关涉不同价值立场与价值排序方式,它们在数字技术加持下变得更加复杂难解。

课程开发者认为,数字社会的“成员”“居民”若想成为“数字公民”,须具备相应的数字公民素养,其核心是一系列社会情感能力(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y)在数字化社会日益彰显,包括自我意识、社会意识、自我管理技能、关系技能、决策技能等[10]18。 因此,该课程采用“技能—意向”框架指导内容建设,相较知识与认知要素,它更强调数字公民素养中的能力、情感、公民道德意志等要素(见表1)[10]16-17。

简言之,“数字公民身份”课程的设计聚焦数字时代的“公民素养”,在关注“数字素养”的基础上,更多强调青少年在数字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技能、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与道德意向等,这些都是建构数字公民身份,在公共生活中管理情绪、表达同理心和建立满意关系,以及承担积极公民责任的必要条件。

(二)回应青少年面临的“数字生活困境”六大主题

就目标和内容而言,“数字公民身份”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解决美国当代青少年面临的“数字生活困境”,培养中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有助于其负责任地使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创造和参与社会活动等。课程内容包含六大主题[10]14-15,涉及网络健康、网络安全、网络身份、网络社交、网络欺凌、网络素养等领域。每个课程主题有特定的学习目标(见表2)。

从课程主题和目标可看出,“数字公民身份”课程致力于帮助青少年学会在网络数字世界中处理好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建立安全、健康、平衡、积极、负责的个人生活、同伴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三个维度的线上生活目标需依托三种层次的能力目标才能实现,分别是对网络风险和规范的认知能力、体察和关心他人网络生活境遇的情感能力,以及能够切实维护自身、他人和社会整体权益的行为能力。

(三)设置分学段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

在六大主题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面临的数字生活的主要困惑与难题,该课程设置分学段教学内容(表3)[12]。幼儿园和1年级学生只学习“媒介(生活)平衡与幸福”“隐私与安全”两个主题的6节课,其中包含两节音乐视频课和两首幼儿歌曲,这两个主题旨在帮助教师以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促进低龄儿童的学习和理解。其余各学段(2~12年级)中小学生需学习涵盖六大主题的67节课程,每节课包含四个清晰的板块:学习目标、本课关键词、学习内容与課内外学习资源。其中,学习内容和课内外学习资源既有教学短视频,也有拓展阅读文献,还有可供学校和家庭延伸讨论的思考题。

在同一课程主题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难度逐级提高。以“媒介(生活)平衡与幸福”主题为例,针对学龄前(幼儿园)的两节课旨在教会孩子在使用电子设备期间暂停休息,即便沉浸在有趣的线上活动中,也要考虑周围人的感受,时不时停下来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如何让孩子停下来呢?这节课以动画歌曲的方式教会孩子三个简单的歌舞表演动作,即“暂停—呼吸—结束”,进而掌握媒介生活自我管理的初级策略。小学低年级(1~3年级)的课程注重引导学生认知感受、情绪、注意力和责任感,通过观察和讨论在线生活的情绪状态和情绪管理策略,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例如,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自己或他人产生不良情绪怎么办?在无设备、无媒介和无网络的情况下,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状态如何?自己的网络言行如何影响他人以及如何为他人负责?小学高年级(4~6年级)的课程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身的媒介使用习惯以及健康程度,使其逐步获得平衡线上和线下生活的能力。初中阶段(7~9年级)的课程开始引入较高级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采用核查、评价和反思等思维策略认识媒体的影响力,有能力应对媒介生活困境,并选择优质媒体。高中阶段(10~12年级)的课程要求学生借鉴学术研究成果,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从更专业的角度认识媒介生活的深层机制。例如,社交媒体如何对人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媒体如何令人上瘾?屏幕使用时间对健康有哪些影响?简言之,该课程引导学生由易到难逐步认识“适度、健康、平衡、有意义和幸福的”媒介生活,逐步培养这种生活所需的行为习惯、情绪情感、认知思维和反思探究能力。

(四)呈现情境化的启发式教学策略

“数字公民身份”课程从教案设计到教学实施,较注重联系具体生活情境,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一方面,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议题的设置以实证调查为依据,在课程研发之初,研发者针对美国3600多名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研,根据问卷得出的最紧迫、最重要、最令人担忧、最具挑战性、最有意义的数字生活相关问题设置教学议题[10]28。另一方面,课程教案和活动方案均采用提问式、启发式教学策略,精心设计一系列故事化、情境化的教学素材和问题清单,供教师和家长灵活选用。

举例来说,在“网络欺凌、数字把戏与恶意言论”这一主题下,每节课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教学,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问以及课前阅读资料思考问题。小学阶段设置的问题注重启发学生识别与言语相关的网络欺凌行为,常见问题包括:哪些网络语言让你感到不舒服?它们有什么特征?当你遭遇诸如刻薄、挑衅等网络劣行时,你的感受如何?如果在网上遇到讨厌的人,你会怎么办?你认为哪些人易对他人恶语相向?初中阶段设置的问题开始引导学生应对网络恶意言论,常见问题包括:你在家里有昵称或外号吗?有人给你起过外号吗?什么样的外号易令人恼怒?你如何回应网络恶意言论?你的朋友遭遇网络欺凌时,你该怎么做?高中阶段设置的问题强调教会学生以同理心和积极态度应对网络欺凌、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常见问题包括:我们如何反击网络仇恨言论和恶意言论? 网言无忌(肆无忌惮地匿名发言)是如何导致网络欺凌的?在网上散布极端仇恨言论的后果是什么? 政府、法律机构和学校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网络欺凌与仇恨言论?

除提问外,每节课借助故事案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思考。以小学5年级的“这是网络欺凌吗?”为例,这一课要求学生阅读桑德拉的故事:桑德拉正在为她的生日聚会做准备。她的父母允许她邀请15位同学参加生日聚会,因此桑德拉无法邀请她喜欢的所有同学。未被邀请的杰西和玛雅得知后很不开心,决定在某社交应用平台匿名散布关于桑德拉的谣言(例如,桑德拉的家中很脏,她的生日派对只准备了水果却没有蛋糕,她这个人非常无趣……),以此鼓动其他受邀同学不去参加桑德拉的生日聚会。当桑德拉在网上看到这些信息时,她很伤心,并且不知道是谁散布了这些消息。之后,桑德拉跟父母撒谎说她生病了,不想去学校,甚至不想办生日会了[13]。围绕此故事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阅读、讨论、回答问题和填写表格,教师可借助教案提供的问题清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个故事。例如,这个故事包括哪些人物?谁是被欺凌者、欺凌者、旁观者和潜在的援助者?如果你是桑德拉,你会怎么想?你的感觉会和桑德拉一样吗?为什么?你如何防止网络欺凌发生在自己身上?杰西和玛雅为什么会那样做?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从一开始就不那样做吗?如果你是桑德拉的朋友,你会在什么情况下挺身而出帮助桑德拉,成为反欺凌的援助者?

在情境化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识别和应对网络欺凌的原则。例如,区分开玩笑、玩小把戏、语言刻薄、挑衅、欺凌、散布仇恨言论等行为的特征,识别带有恶意的劣行;分析网络欺凌发生的原因,找到应对策略和援助策略。同时,教师针对不同学段可能遭遇的情境提出具体建议,要求小学生学会应对网络劣行四步骤:停止使用(Stop)令你感到不悦的应用软件,把你所遭遇的劣行告知(Tell)一个值得信任的成人,在成人指导下访问优质网站和应用软件(OKsite),停下来反思(Pause & Think)如何制止充满恶意的人和事,简称“S-T-O-P”。中学阶段的课程建议中学生练习“感受与选择策略”(Feeling & Option),批判性地分析网络欺凌事件中不同角色与利益主体的行为动因,始终保有同理心与敏感力,不做冷漠的“旁观者”,努力成为积极的“援助者”。

(五)考虑服务主体的多样化需求

“数字公民身份”课程在研发过程中考虑多元化的主体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与服务。一方面,课程针对学生、教师和家长三大主体,分别提供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和家庭教养三方面的资源(见表4):可供学生自学的动画、视频和阅读资料;可供教师参考或直接使用的教案、讲义、PPT课件、作业任务单和课堂测验等;可供家长使用的亲子活动方案、家庭教育小窍门、促进家庭成员合作参与的实用资源和工具等。值得一提的是,课程资源包以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为主体,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有非常具体的时间安排、活动内容与细节建议。

另一方面,课程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语言的学习者,开发不同的课程版本。例如,在总体课程框架不变的基础上,根据美国和英国的社会文化差异,开发了两个版本的课程,允许教师选取更加本土化的案例进行教学。在教学语言上,课程分为英语和西班牙语两个版本,具体表现为除提供双语课程资源包外,还将拓展阅读资料中的一些英语文献也翻译为西班牙语,供少数族裔的教师和学生使用。

三、美国“数字公民身份”课程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

常识组织的“数字公民身份”课程对我国建设同类相关课程、推进数字公民教育具有一定启示。在课程建设的本土化过程中,需结合我国国情与教育实践现状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与借鉴。

第一,数字公民教育相关本土化课程建设应注重“数字素养”与“公民素养”相融合,将信息技术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相结合进行课程研发。从常识组织“数字公民身份”课程的主题看,它全面涉及个人生活、人际交往、社会参与等议题,重点讨论在复杂的数字网络环境中,如何建构健康、安全、文明的网络生活、网络关系和网络社群,这些既是德育与公民教育领域的经典议题,又是数字化时代的新型难题。如果数字公民教育只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疏于对法律、道德、伦理、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议题的探索,忽略对学生社会情感技能的培养,无疑会使数字公民教育沦为脱离社会公共生活的技术训练课程,从而无法实现从“数字居民”到“负责任的数字公民”的整体育人目标的跃升。

第二,本土化课程建设的内容应贴近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真实生活。常识组织的课程开发环节一直有专业化的学术团队和研究成果作为支撑,通过对儿童青少年数字网络生活的长期深入调研确定重要的授课主题。我国未来的课程研发者应充分借助政府、高校和企业针对儿童青少年网络生活开展的各类调研成果,倾听他们的声音,深入观察他们的网络生活,从而制定兼具全球视野和本土关怀的课程框架与教学议题。尽管常识组织选取的六大主题在我国语境下也受到关注,但其具体课程内容、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需进行因地制宜的替换、改编与重构。我国已有的“媒介素养教育”和“网络素养教育”与数字公民教育的内容有所重叠,聚焦于儿童青少年的媒介使用、预防沉迷等议题[15][16];但未来还应深入开发网络隐私安全、网络礼仪和网络伦理等国际前沿议题[17]。此外,课程主题与教学议题的选取应尝试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现有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德育活动和学校文化建设等内容建立联系。

第三,本土化课程建设应注重分学段、“一体化”的设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水平、道德社会化发展水平和网络生活情境安排课程内容,将同一主题贯穿全学段,在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教材难度、素养要求等方面呈现梯级递进的特征。常识组织的课程是参照美国多个学科领域课程标准所列不同学段的核心素养要求制定的,例如,英语语言艺术(English Language Arts, ELA)的核心素养、美国学校图书馆国际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AASL)的核心素养、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TE)的核心素养、美国情绪教育与社交学习协会(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ASEL)核心素养等。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中国共青团中央权益部推出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的18集短视频课程《团团微课:青少年网络素养公开课》,着眼于不同学段的网络技能素养、网络安全素养、网络规范素养和网络学习素养,已体现出鲜明的分学段和“一体化”特征。在我国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道德与法治”和“信息科技”两门课程增加了不同学段“网络素养”与“信息社会责任”的学习要求。在此新形势下,我国数字公民教育可借助共青团推出的课程框架,结合信息素养、数字素养和网络素养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政策文本[18],对照新课标的素养要求设计开发新课程,使其既有官方课程理念,也有学科内容依托,还有学段水平依据。

第四,数字公民课程除重视内容创新外,应探索更加灵活、互动性高和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策略。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融入本土化的故事情境与叙事话语,增加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师生交流和亲子对话等具体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避免一味地采用说教策略。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与检验,設置富有趣味性的思考题与测试题,鼓励学生进行可持续学习与探索。

第五,数字公民课程的研发者应具有多元化主体服务意识,开发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常识组织作为一个社会公益组织,其专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值得借鉴,它借助哈佛大学研究团队与多个专业社会团体的力量共同打造面向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课程,特别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极具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教学资料与工具,在减轻教师和家长教育负担的同时,保证课程实施的专业水准。在我国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各类教育机构面临转型挑战,学科教学培训项目受到限制。与此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素养的优质项目受到重视。因此,数字公民教育相关课程有望在校外教育和社会组织教育领域激发出新的活力。

总体来说,常识组织的“数字公民身份”课程值得我国校内与校外教育工作者持续深入关注。相关人员应充分发挥校外公益组织和社会专业团体在数字公民教育领域开展教育公益服务的主动性;同时,加大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的监督、研发与评估力度,以确保未来数字公民教育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云翔,钟金萍,黄柳慧,等.数字公民素养的理论基础与培养体系[J].中国电化教育,2020(05):69-79.

[2] 杨浩,徐娟,郑旭东.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6(01):9-16.

[3] RIBBLE M. Digital Citizenship in Schools: Nine Elements All Students Should Know [J].3rd ed.Texa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11:16-17.

[4] 王佑镁,宛平,柳晨晨.培养负责任的数字公民——国际数字公民教育政策文本的多维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21,43(03):8-14+23.

[5] WEINSTEIN E. JAMES C. School-based initiatives promoting digital citizenship and health media use[M]// NESI J, TELZER E, PRINSTEIN M. The Handbook of Adolescent Digital Media Use & Mental Heal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365-388.

[6] Common Sense Media . About Us:You know your kids. We know media and tech[EB/OL]. [2022-03-22]. https://www.commonsensemedia.org/about-us/our-mission. .

[7] Common Sense Media [EB/OL]. [2022-03-22].https://www.commonsensemedia.org.

[8] Common Sense Education [EB/OL]. [2022-03-22]. https://www.commonsense.org/education/.

[9] Common Sense For Advocates. Advocating for kids well-being in the digital age [EB/OL].  [2022-03-22]. https://www.commonsensemedia.org/kids-action.

[10] JAMES C, WEINSTEIN E, MENDOZA K. Teaching digital citizens in todays world: Research and insights behind the Common Sense K–12 Digital Citizenship Curriculum [M]. 2nd Version. San Francisco, CA: Common Sense Media, 2021:5-6, 14-15, 12, 13, 18, 16-17, 28.

[11] Common Sense Education. Digital citizenship in action [EB/OL]. [2022-03-23]. https://www.commonsense.org/education/digital-citizenship.

[12] Common Sense Education. Digital citizenship curriculum - overview [EB/OL].  [2022-03-23]. https://www.commonsense.org/education/system/files/digital_citizenship_curriculum_overview_2020_0.pdf.

[13] Common Sense Education. Is it cyberbullying? (Grade 5) [EB/OL].[2022-03-22].https://www.commonsense.org/education/digital-citizenship/lesson/is-it-cyberbullying.

[14] Common Sense Education. The four factors of fair use (Grade 7) [EB/OL]. [2022-04-15]. https://www.commonsense.org/education/digital-citizenship/lesson/the-four-factors-of-fair-use.

[15] 張玲,秦学智,张洁.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论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系列教材) [M].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 1.

[16] 方增泉,祁雪晶.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绿皮书(2017)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8: 1.

[17] 刘晓琳,曹伍军,张立国.中国数字公民素养研究应该关注什么课题?——基于国际研究热点和前沿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04):81-89.

[18] 高欣峰,陈丽.信息素养、数字素养与网络素养使用语境分析——基于国内政府文件与国际组织报告的内容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1(02):70-80.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Digital Citizenship” Curriculum of Common Sens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LIN Ke, HE Yuan-yuan

(Fa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digitalized network society, digital citizen educa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hot issue that garners world attention. Common Sense Education,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committed to providing public services for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childrens media literacy. The article, taken the “digital citizenship” courses developed by Common Sense Education as a case, introduces and comments on its curriculum purpose, framework,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and service objects, so as to provid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facilitating Chinas digit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it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literacy” and “civic literacy,” set curriculum themes and teaching topics according to the real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ldrens digital life in China, develop curriculum for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arning periods with integrated multiple disciplinary backgrounds. Whats more, it should design narrative, interactive and heuristic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ake into full consideration of the needs of teachers, children and also their parents.

Keywords: Common Sense Education; General Knowledge Education; Childrens Media Literacy; Digital Citizenship; Digit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責任编辑:张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