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峥嵘
[摘 要]疫情期间,信息技术在“停课不停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一种重要能力——迁移能力,可以助力学生解决很多的实践和应用问题。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从“单一”走向“综合”,使学生的学习水到渠成;需要把握教材导向,从“熟知”引向“新知”,使学生的学习轻松顺利;需要把握教学方法,从“被动”转向“自主”,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学习;融合共生;迁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8-0071-03
随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在线教与学成为教育的新常态。如何从教给学生单纯的辅助性技术,走向帮助学生提升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能力,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而形成这一能力的关键,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
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需要教师借鉴迁移理论,创造迁移条件,在教学中把握学生学情,优化教学方法。对比疫情期间和复学之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一些变化,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笔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迁移运用现状剖析
复学后,笔者对全校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疫情期间在线学习”调查,分别从网课期间使用的设备、“在线学习”平台登录情况、平台遇到大流量访问卡停问题后如何解决、师生如何互动、信息课上学到的哪些知识有助于线上学习等方面进行调查。
通过对18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笔者发现疫情期间,大部分学生在“空中课堂”都能利用信息技术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在线学习,但也出现部分学生对“空中课堂”这一新生事物无从下手的情况,因为他们无法从已有的知识储备中找到新的应用情境的关联,如无法独立解决如何登录“空中课堂”、如何灵活跟老师互动、如何提交作业、遇到大流量卡停后如何通过云盘下载学习等问题。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三年级开始开设,且一星期只有一节课,知识点前后衔接不紧密。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不像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那样,能够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因此,如何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尤为重要。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在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上,主要存在以下三类问题。
1.学情把握不够
现行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上课模式:上课铃响,学生上课;下课铃响,学生解散。这样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认知特点的深入了解,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教师往往“目中无人”,只是根据自己的备课、教材和教参上的要求进行教学,导致学生每每面对新知识时手足无措。由于理解的深度不够,对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感到茫然,导致迁移能力的培養效果不佳。
2.教材解读不深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浮于表面,认为自己教授的知识简单易学,缺少对新旧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度剖析,对如何突破教学重点、如何化解教学难点考虑不周,致使设计的学习任务脱离实际应用,不利于学生迁移运用知识。
3.教学方法不适
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很多教师仍以讲授方式为主,学生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无法长久地保持注意力,导致吸收、理解的知识少。还有部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过于追求外在形式,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重视不够。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对迁移理论掌握得比较少,对有些教学内容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严重制约了教学方法的选择;二是教师虽然掌握了迁移理论,但对如何把迁移理论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缺少有效的思考和策略。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促进学生迁移运用的策略
笔者认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实现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目标,就要寻找科学合理、灵活有趣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法,从“单一”到“综合”、从“熟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寻求”,提升学生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通过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1.把握学生基础,从“单一”走向“综合”
(1)开发学习生长点
奥苏贝尔在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中提出:“迁移是以原有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把握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积极引导学生从知识储备中找寻新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学会追忆和联系,迁移运用便会不知不觉地发生。如教学《声控机器人》一课时,“熟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声音传感器,并知晓声音传感器的应用方法。那么,如何把这一知识点迁移到新课学习中呢?笔者以作画猜诗为切入点,借助学生的古诗词积累和图形化编程经验,以项目的方式开展多学科整合的人工智能教学,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与研究。在比较、发现、反思中,学生感受到声音传感器不同的应用功能,使知识学习在不知不觉中从“单一”走向“综合”。找准学习生长点,利用原有的认知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这样的学习迁移才是有效的。
(2)挖掘学生兴趣点
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只有把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引入新的应用情境中,学生才会以感兴趣的情境作为追忆线索,有意识地根据经验做出新的反应,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产生学习迁移。如教学《神奇的克隆》一课时,笔者以学生感兴趣的神话人物——孙悟空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孙悟空有分身术这一本领,他拔一把汗毛,便会出现无数个孙悟空,帮着他一起降妖除魔。Scratch的克隆控件像孙悟空一样厉害,能够瞬间分身出无数个‘孙悟空。”笔者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情境为追忆线索,因势利导。在接下来的三个克隆控件的学习中,学生根据经验做出新的判断,迁移学习如何区分本体和克隆体、如何实现一变多的效果、如何在一定的条件下删除克隆体等知识点。
(3)发现教学延伸点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发现教学的延伸点,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重点,寻找相关资源,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如教学五年级的图形化编程课《小猫出题》时,笔者利用图形化编程设计了一个能自动出题、自动判断对错的程序。这一教学素材正好契合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可以很快编写出两道加法运算题。那么,如何将加法运算程序改为两个数的乘法运算或减法运算程序呢?笔者将这一数学问题迁移到编程课中,鼓励学生尝试和比较,以获得最优方法。这样教学可发散学生的思维,实现以点带面、以“单一”带“综合”的目标。“除了加法运算题,Scratch编程可以设计求余数的题目吗?”通过这一延伸点,学生会很自然地认识到数学知识跟编程原来有这么密切的联系。
2.把握教材导向,从“熟知”引向“新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也随之更新。全新的内容、全新的教学方式,都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梳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有机整合,把那些具有学习迁移价值的知识和技能放在首位,这样学生的迁移运用就会变得轻松顺利。
(1)活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教学内容,因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跨学科整合活动有趣味、有深度、有挑战性,能让学生沉浸其中并乐此不疲,迁移能力“自然水涨船高”。如教学《声控机器人》时,笔者将这一课与语文和艺术学科相整合,创设古诗词互动的情境,将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和相关知识点巧妙地隐藏在情境中。在拓展迁移环节,笔者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古诗词积累和所学的知识,设计古诗词互动活动。通过对教材的二次开发,笔者选取与新知识衔接最紧密的旧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桥梁,促进学生将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同时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引入课堂中来。这样,学生既能轻松掌握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又可以将信息技术知识灵活运用到其他领域,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2)细化练习设计
信息技术课堂上所有的练习都是在课内完成的,一般不布置家庭作业,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练习要新颖丰富、生动有趣。教师可设计变式练习,这样能拓宽知识的广度,使不同知识点纵横交织,扩大迁移的范围,提升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如文字和图片的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知识体系和操作技能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线学习或课后应用时,这些操作经常出现,教师设计学习任务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共性,进行学习迁移,这样才能从纯信息技术课堂的操作走向其他课程的学习。
(3)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练习设计的不断细化,让学生的迁移能力有了看得见的提高。那么,如何使学生迁移能力的提升效果最大化?教师可聚焦教学过程的优化。优化教学过程需立足宏观,即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如学习内容顺序的调整;需关注微观,即学习中的诸多细节。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凸显概括性高、派生性强的主要内容。例如,《初识“WPS文字”》和《初识“WPS演示”》两个单元的内容,由于同属办公软件系列,所以存在很多共性,如插入图片和插入超链接的方法相似等。笔者在教学中会有意识地将这些具有学习迁移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突显出来,这样学生学过“WPS文字”后,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WPS演示”中插入图片和超链接的处理方法,从而更有利于迁移学习。
3.把握教学方法,从“被动”转向“自主”
信息技术学科的操作性、实践性强,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组织开展互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和主动设疑,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1)引发教学互动
如教学《赛车游戏》时,笔者通过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体验游戏的玩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的设计与构思。通过学习设计的三要素,学生完成了将小车放到起点、让小车开起来、让小车沿赛道行驶、小车到终点停止以及小车到终点亮出计时等操作。接着,笔者提出问题:“小车在复杂的弯道上如何快速行驶?看谁设计的小车用时最少。”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并尝试验证。这种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的学习视野得到拓宽,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学习效能得到提高。
(2)引领自主归纳
贾德认为归纳概括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迁移的效果,总结、概括得越好,学习迁移就越容易产生。如“画笔”程序中的“撤销”命令,画错时,学生常用“橡皮擦”工具或“撤销”命令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撤销”命令的作用进行总结概括,让学生知道“撤销”命令既能运用在“画笔”程序中,也能运用在文字处理、制作PPT等操作中。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撤销”命令在很多软件中通用。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共同归纳出的结论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知识。
(3)引导主动设疑
教师可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搭建桥梁,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习迁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这样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如教学《下载网上信息》時,笔者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已知区”是学生学过画图软件,已经掌握了复制和粘贴图片的方法,能够保存画好的图画,能够自主通过浏览器访问相应的网页;“未知区”是如何下载网页、文字和图片。于是,笔者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找什么?到哪找?如何保存?存在哪?如何管理?学生带着疑问和线索,利用旧知,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追问和设疑,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升。当然,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基于实际的教学情况,遵循“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原则,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优化课堂结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识和方法的双重迁移。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精准把握学生学情,精心研究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让学生运用这种能力学习其他课程,走向融合共生,走向广阔生活,为美好的未来奠基。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