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做校长时,我常常很苦恼,感觉学校里没有合适的教育资源、丰富的教育素材和良好的教育契机。随着阅历的丰富,对教育理解的越发深刻,我发现在学校里只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校园里的一個故事、一篇文章、一则新闻、一种现象、一棵小树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子。能否发掘学校的教育素材,关键看我们是否有一种善于发现教育资源的观察力,是否有一种能洞察其中教育思想的领悟力。
2005年4月,我调任到学校当校长,学校刚好从城区搬迁到郊外,校园的一切都是新的。偌大的校园,除了刚建好的大楼,到处都是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为了让校园多一点生机,多一点绿意,我想尽一切办法多栽树,有校友捐赠的,有从外面购买的,也有从老校区移栽过来的。种了这么多树,特别是从老校区移过来的枇杷树,其实是一种教育资源,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
记得总务主任把八棵枇杷树从老校区运过来后,问我移栽到哪里。我想了想,枇杷树每年五月成熟,金灿灿的,这不是高三学子三年学习的丰收之景吗?当时,我建议总务主任移栽到高三教学楼的干道上。这八棵枇杷树特别争气,不到三年,树长得很茂盛,果实特别大,金黄色的枇杷果挂在树枝上,煞是诱人。
金灿灿的枇杷诱惑了不少人。记得有一次,我看见食堂员工爬到树上采摘枇杷,心里一股火,便在教职工大会上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过了几天,又有学生偷偷地去采摘枇杷,一批一批的……面对如此情景,怎么办?当时我也没有拿出什么好办法。有一次,我在全校大会上说,一棵枇杷树,检验的是我们学校师生的素质,几颗枇杷,检验的是我们学校的校风。显然,当时的我没有去引导学生,更没有意识到校园的一切资源都可以是教育素材。
2017年9月,我到南方一所民办学校做校长,但我对自己工作了几十年的学校依然挂念。2022年5月21日,我从公众号上看到一则推文“520,和枝江一中学子们一起‘嗨枇”,一口气看完后,对石雪山校长开放创新的教育思想甚是敬佩,他让学校八棵枇杷树的教育价值真正发挥出来了。
学校利用枇杷成熟的时节,举办了一个主题鲜明的枇杷节活动,请语文老师创作了一首诗歌,制作了一张“520,金黄的‘状元果送给特别的你”为主题的卡片,又邀请学生、教师一起采摘枇杷果,用特地制作的果篮盛装枇杷,分别由校长带队,一一送到每一个班、每一个办公室。每一个班在收到枇杷果后又举行了高考出征前的班会,激励同学们奋力一搏。班会上,同学们朗诵着张晓春老师的《枇杷树之歌》:我用金黄色的果实/向你宣布努力的奇迹/在百果之中/我第一个来到人间/我把香甜的硕果累累的祝福/送给执着追梦的你。
学校将枇杷的意蕴设计在枇杷节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回味,在细嚼慢咽中领悟生活的意义。
每年高考前夕是学生最为焦虑、担心的时候,这个时候如何减轻学生的压力,如何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斗志,如何将德育贯穿每时每刻,这都是校长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枝江一中一班人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举行这样一个充满着爱意、满怀着激励的枇杷节,彰显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激活了学生昂扬的斗志,唤醒了学生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设计这样一个简单而有意义的枇杷节,将一个普通的校园景物转换成一个教育场景,升华了学校教育的价值,体现了教育者的智慧。作为教育人,我们就应该善于挖掘校园的一切教育资源。
责任编辑/周小益
董云
广东清远市海德外国语学校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北省首批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湖北省“荆楚教育名家”,省优秀语文教师,省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国务院督导办特约教育督导员。从教40年,在教学和管理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风格。出版个人专著四本,主编多部书籍;发表论文60余篇,近5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