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颖
学校语文教研组自2019年开始进行市级精品课程《语文(中医药文化)》的课程建设,并由学校老师共同编写了同名配套教材,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公开出版。连续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将语文学习和中医药文化知识的习得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医药专业课程的兴趣和信心。下面就以教材中的《〈诗经〉二篇》为例,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诗经》里的中医药文化的挖掘。
一、课文内容及在教材中的位置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下称“新课标”)指出,“文化传承与参与”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要使学生能“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学习和工作中拓宽产业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此,我们在编写《语文(中医药文化)》的校本教材时,设置了一个单元为“经典作品里的中医药”,旨在通过中华优秀的经典作品对学生渗透中医药文化知识。《〈诗经〉二篇》就位列其中。
自古以来,诗词联句与中医药学有着“诗医相通、医词相合”的鲜明特色,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引用的药名就超过四十种。由此可见,《诗经》不仅是我国诗歌的源头,更是文学与中医药糅合的文化源头。
本课文收录了《鹿鸣》和《氓》这两篇诗歌。《鹿鸣》以周王在宴会上祝酒的口气抒写,是周代贵族宴会时所唱的一首乐歌。它通过运用起兴的手法,反映了周王宴会群臣、宾客的盛况,阐明和强调了君者需以诚对待贤臣嘉宾,则臣下才会尽其忠心,君臣融洽相处,国运才能兴隆的深刻道理。《氓》则是一首叙事诗,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主要运用“赋”的手法,叙述了女子“我”与“氓”从初恋到结婚、到男子变心、最终“我”走向决绝离开的故事,表达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诗歌还通过“比”的手法和叠字的灵活运用,让故事的表达更加酣畅淋漓。
二、对课文中医药文化的挖掘
以往对《诗经》作品的学习,我们一般只关注作品的语言特色、艺术手法、主题思想,但因为教学对象是医药专业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拓展了诗歌作品关于中医药文化知识的介绍。
(一)关于《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韵译就是:“鹿儿呦呦叫不停,唤来同伴吃野苹。我有满座好宾客,席上弹瑟又吹笙。”“鹿儿呦呦叫不停,呼吃青蒿结伴行。我有满座好宾客,品德高尚有美名。”“鹿儿呦呦叫不停,唤来同伴吃野芩。我有满座好宾客,席上弹瑟又奏琴。”作为《鹿鸣》的起兴之句,句中出现的“苹”“蒿”“芩”,在当时是常常出现在人们饭桌上的野菜。中国人讲究“药食同源”,所以这三种野菜也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苹,即艾蒿,主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蒿,即青蒿,具有清虚热、截疟之作用,自古就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芩,即黄芩,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常用中药。
而这首诗歌更妙的是,在《诗经》成书的两千多年后,一位名叫屠呦呦的女科学家,成为首位获得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她的名字就来自于《鹿鸣》这首诗,她的研究成果恰巧就是从“蒿”类植物提取出的青蒿素——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药物。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起来,学生们没想到是,原来读《诗经》,还可以一并了解中医药知识。
(二)关于《氓》
作品中有这么一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韵译就是“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潤真好看。哎呀斑鸠小鸟儿,见了桑葚别嘴馋。”诗歌以此作比,先用桑叶的茂盛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再借鸟儿爱吃桑葚、吃多了会昏醉,来形容女子为爱情所迷惑。句子中出现的“桑”,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桑葚”,具有良好的滋补心、肝、肾,及养血祛风的功效,又因富含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被国家卫生部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同源”农产品之一。
读这首诗歌,学生会一边为诗中女子的遭遇抱不平,一边又因女子的果敢独立而拍手称快;读到“桑之未落”句时,感受比兴运用的巧妙——酸酸甜甜不正是恋爱的滋味吗,因此也对“桑”与“桑葚”有了更多的了解。
三、对其他《诗经》作品里的中医药的延伸了解
《诗经》中涉及中医药知识的篇章很多,但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堂上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宜,但课后学习的内容则可适当增加难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学习尝试。
(一)课堂上的延伸学习宜选取短小易懂的篇章
首先选择学生在初中时学过的《蒹葭》,起始一句非常优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韵译就是:“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这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诗中说的“蒹葭”这种植物,指的就是初生的芦苇,其苇茎入药始载于《唐本草》,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著名的“苇茎汤”,指出其具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脓的功效。明清以后,中医以根状茎入药,称芦根,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等症。
另外,还可以再选择两首简单易读、学生又耳熟能详的《诗经》作品:《木瓜》和《采葛》。
《木瓜》是一首男女互相赠答的定情诗,其句式参差跌宕、语句重叠复沓,表达效果极具韵味,有着很强的音乐性:“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韵译就是:“送我一只大木瓜,我拿佩玉报答她。不是仅仅为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送我一只大木桃,我拿美玉来还报。不是仅仅为还报,表示和她永相好。送我一只大木李,我拿宝石还报你。不是仅仅为还礼,表示爱你爱到底。”诗句中的“木瓜”“木桃”“木李”,均为蔷薇科植物。木瓜,是指除湿疗痹的药木瓜,魏晋间的《名医别录》曾有记载;木桃,实为毛叶木瓜,能健脾消食,提高抗病能力;木李,具有和胃舒筋,祛风湿,消痰止咳的作用。
《采葛》则表达了男子对勤劳的意中人无限的爱慕,是一首思念情人的诗。诗歌反复咏唱,通过逐步升级对时间的夸张表述,有力度而且深层次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韵译就是:“那位姑娘去采葛,只有一天没见着,好像三月久相隔。那位姑娘去采蒿,只有一天没见到,像三秋受煎熬。那位姑娘去采艾,只有一天没会面,好像隔了整三年。”诗句中的“葛”“萧”“艾”,都是平时常见的中药材:葛根能护肝、降血压;萧即巴茂根,能清热活血;艾草是散寒止痛的良药。
课堂中的延伸学习,突破了教材的篇章局限,既让学生深入了解《诗经》作品的风格,通过对原文及韵译的诵读,感受《诗经》的强大魅力,又借以熟知更多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被人们使用的中药材。
(二)课后的学习延伸可选择篇幅较长的作品
课堂中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欣赏《诗经》的方法,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何将《诗经》作品与自己的专业学习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好奇心,所以,我们可以在作业中要求学生课后尝试阅读篇幅较长的《诗经》作品,并发现其中的中医药知识。
例如《诗经》中的作品《载驰》,这是许穆夫人回国吊唁卫国国君,对许国大夫表明拯救自己祖国主张的诗。许穆夫人是一位有见识、有胆量的爱国诗人,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女詩人。诗中也有句子出现了中药名:“陟彼阿丘,言采其蝱(méng)。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韵译是:“登上那边高山冈,采些贝母治忧伤。女子虽然多想家,自有道理和主张。许国大夫反对我,既是幼稚又愚妄。”其中的“蝱”,是药名,即贝母。朱熹在《诗集传》里说:“蝱,贝母。主疗郁结之疾。”“蝱”在诗句中出现,暗喻了许穆夫人因其主张得不到支持、祖国难以走出危难的郁郁忧心。
四、《诗经》是一幅美妙的药食本草画卷
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7月24日致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贺信中说:“中国2500多年前编成的诗歌总集《诗经》,记载了130多种植物,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番话,再次提醒我们,《诗经》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还在中医药学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参考价值。让医药专业的学生关注并学习,正是切合“新课标”所说的“在学习中拓宽产业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著名学者邹振东说:最好老师中的最好老师,是能“帮你打开一扇窗,你豁然开朗:啊,原来还有另外一个世界。”所以作为医药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诗经》用纯朴优美的语言,记录了先秦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反映的是政治风波、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还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帮助下能领悟《诗经》中更多的药食本草之美,感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驱动自己把专业知识学得更深入、更透彻。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