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 打造立体联动孵化平台

2022-05-30 08:18咸阳市科学技术局
新西部 2022年6期
关键词:咸阳市院所咸阳

咸阳市科学技术局

咸阳市紧抓机遇,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秦创原建设氛围已初步形成。采取了弥补短板、突出重点、聚集资源、吸引人才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了科技投入翻番、创新主体快速增长、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创新动能强劲增长。今后的重点工作是努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全力打造创新平台,努力提高科技服务能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凝聚共识以形成合力,推动西安咸阳科技创新一体化。

自全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决策部署,咸阳紧抓西安-咸阳一体化重大机遇,打造咸阳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秦创原建设迈开大步。

主要做法及成效

1、抢抓机遇,秦创原建设氛围初步形成

咸阳市成为省秦创原建设领导小组除西安外的唯一一个地市级成员单位,设立全省首家地市级科技工委。出台《秦创原咸阳核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政策包,各县市区也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

2、弥补短板,科技投入实现翻番

2021年财政科技投入(含基金0.9亿元)增加到2.19亿元,较上年翻一番。设立5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亿元的科创种子基金、1.4亿元的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全社会R&D投入20.16亿元,强度达到0.91%,比上年增长0.3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R&D投入14.5亿元,同比增长105%,咸阳市技术合同总成交额48亿元,同比增长13%,创咸阳市历史新高。

3、突出重点,创新主体快速增长

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60家、同比增长35%;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211家,同比增长28%;新增省级瞪羚企业8家,市级瞪羚企业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全年产值达到732亿元、税收64.7亿元、从业人员达到7.1万人。

4、聚集资源,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与高校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深入合作,引导各类科技资源汇聚咸阳市。成立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引进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秦创原科技企业孵化中心,落地科技项目41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全省首家设立“秦创原”科技专项,向西安交大、西工大、光机所等41所高校院所部署94个科技项目,支持经费2000万元。

5、吸引人才,创新动能强劲增长

全市共吸引高层次人才269个,聘请36位两院院士为科技顾问,与49个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69家高校院所选聘133名“科技大使”作为产学研合作桥梁纽带。总结起来用数字来描述,就是8341。

8是实现了8个零的突破:成立了全省首家地市级科技工委,实现了零的突破;聘请了36位两院院士作为科技顾问,实现了零的突破;选聘了133位“科技大使”,实现了零的突破;成立了5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亿元的科创种子基金、1.4亿元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实现了零的突破;成立了秦创原(咸阳)创新促进中心,实现了零的突破;成立了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咸阳分中心,实现了零的突破;成立了秦创原咸阳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了零的突破。

3是实现了3个翻番:咸阳市科技工作人员比上年翻了一番,财政科技投入比上年翻了一番,规上企业研发投入比上年翻了一番。

4是创了4个历史新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突破20亿元,投入强度达到0.91,创历史新高;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数260家,同比增长35%,创历史新高;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10家,同比增长28%,创历史新高;咸阳市技术合同总成交额48亿,同比增长13%,创历史新高。

1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全省一流。

今年的工作安排

2022年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见效成势的关键一年,按照咸阳市第八次党代会对秦创原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秦创原咸阳核心区建设整体思路是:聚焦科技企业倍增,聚力打造咸阳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和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两大目标,提速进位、立体联动,努力推动咸阳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领先领跑,为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提供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打造咸阳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指标任务是: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到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力争达到17%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50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咸阳市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超过50亿元;累计培育市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10家;建成市级以上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25个;实现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担保贷款风险补偿项目达到100项;力争院士专家工作站达到8家,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50名;每1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高维持年限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

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努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出台《咸阳市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4年)》,支持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聚力建设202所、创业湾立体联动“孵化器”、西部智谷三期等10个重大科技项目,增强科技实力。加大秦创原科技专项支持力度,吸引更多高校院所在咸阳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厅市联动专项,加快推进高效能G8.5基板玻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研发项目,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攻关,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在秦创原建设中的作用。

2、全力打造创新平台

全面实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政策包。在咸阳高新区、咸阳经开区建设“301”科创特区(入驻速度“0”时限,入驻企业“0”干扰,三年之内“0”负担,100万资金支持),形成秦创原项目集中建设区。支持兴平、武功、礼泉创建省级高新区,力争年内成功创建1个。围绕“544”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在科技型企业中部署研发平台,加快实现新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创新载体保障。

3、努力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织密高校院所与科技企业的联系网,发挥“科技大使”作用,争取更多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帮助企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鼓励各县市区、开发区建设技术转移工作站等科技服务机构,构建高水平的科技服务体系。发挥秦创原(咸阳)创新促进中心作用,壮大科技经纪人队伍。探索设立西部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大奖。实行更加开放的柔性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的“千里马”建功咸阳。加强市县两级科技部门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科技服务队伍。

4、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推进西咸科技创新一体化,上线秦创原咸阳核心区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各县市区、开发区加入總窗口,促进信息互联互通,构建全市“1+N”网络服务体系。改革科技项目管理方式,推行“揭榜挂帅”制,确定技术难题清单,解决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基金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发区、龙头企业、社会资本发起设立种子、天使、成长基金。

5、凝聚共识以形成合力

鼓励各县市区、开发区、市级部门继续出台、完善秦创原建设专项措施,建立全市高效协同、联动推进机制。对照《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监测指标体系》,制定咸阳市秦创原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做好对县市区、开发区和相关部门的考核评价工作,有效传导压力,确保秦创原建设任务落地落实。加强对秦创原咸阳核心区建设工作的宣传,总结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为秦创原咸阳核心区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6、推动西安咸阳科技创新一体化

落实《西咸一体化创新驱动发展规划》,抓住西安都市圈建设机遇,强化厅市会商,主动和西安、西咸新区对接互动,最大限度利用好西安的创新资源,联合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共同打造立体联动孵化平台,共建数字化共享平台。

猜你喜欢
咸阳市院所咸阳
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咸阳市激发人才创新力
国内外科技巨头人才保留政策对航天院所的启示
陕西省咸阳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航天院所科技委智库运行机制探讨
军工院所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咸阳
咸阳医院
沐猴而冠
陕西省咸阳市教学能手——陈正东
智慧院所类咨询报告如何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