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作业质量

2022-05-30 07:57:39施婷婷
格言 2022年7期
关键词:作业英语设计

施婷婷

英语是小学时期的重点学科之一,在启蒙阶段,教师一定要明确学生自身学习、发展规律,并结合现代化教育理念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设计,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该明确作业的重要性,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观念,不能使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对所学进行机械式记忆,而是要结合英语学科特点组织多元化的课后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实践中增强英语意识,内化所学知识,从而为未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小学中年级英语作业设计现状

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对学生学习与发展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此期间,教师也将基础知识教学视为核心任务。以小学英语学科为例,教师在课内习惯性地对基础词汇、语法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反复强调基础学习的重要性,甚至在课后为学生设置大量重复、枯燥的作业,想要让学生形成“肌肉记忆”,从而提高整体英语水平。但是,上述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学生始终无法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他们没有灵活动脑思考问题,最终即便经过了反复训练也未能形成英语思维,实践应用能力也未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此外,大量的课后的作业也在无形之中为小学生增添了压力,他们会将英语学习视为负担,从而逐渐产生消极、抵触心理,对知识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表层,语言实践应用能力无法提升,学习形式化严重,阻碍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在教育改革时期,教师应该重点对作业设计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坚持以生为本的核心观念,丰富作业内容与形式,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完成课后任务,在实践中得到英语能力的提升。

小学中年级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实践策略

听力——模仿表演,增添作业趣味

听、说、读、写是小学英语教育中最重要的四个板块。为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锻炼他们的英语意识,提升他们对英语语言的敏感度,即重视听力教学,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实现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课内教学期间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借助多媒体资料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堂活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听力水平。而在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同样也要明确听力的重要性。听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明确英语语音、语调的前提下才能对语句的语义有正确的判断,进而在自主训练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在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特征,再借助趣味性的动画视频来布置游戏,要求学生听音模仿或者听音朗读,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实现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口语——多元任务,激发表达欲望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小学英语教师在启蒙教育时期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保证教学的高效性,让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体现英语学科的价值。传统教育中教师一般只为学生布置书面作业,且都是枯燥、单一的类型题,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并未真正融入情景之中,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也始终浮于表面,对于特定情景内的语用技巧、情感表达方法掌握得还不够全面,不利于他们未来学习与发展。为此,无论是课内教学还是课外复习,教师都应该重视对语言表达活动的组织。设计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布置多元化的任务,包括日常交流、来电沟通、故事表演、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语用技巧,增强他们的英语意识,最终挖掘出学生的无限潜能,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教授牛津版四年级上册“How much?”单元后,教师可以学生在家中与家长配合完成口语对话设计任务。任意选取家中的一件物品,假设身处在超市的情境中,家长与学生一人扮演商家、一人扮演消费者,询问物品的特点、价格,利用课内所学的数字来完成对话练习,使学生在趣味实践中获得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再将训练内容以视频的形式上传至班级群众,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来为他们提供针对性指导,保证教学高效性。

基础——针对指导,丰富作业类型

词汇、语法等基础教育的高效性是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学生只有在累积丰富英语词汇量、掌握语法应用技巧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理解语句、语篇内涵,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由于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小学生在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常规化课堂中,部分学生不能快速内化所学,部分学生则会对学习产生“意犹未尽”之感,想要探索更高难度的知识。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本状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指导,从根本上丰富作业的类型,让学生可以在符合自身认知特点的情况下对知识进行有效分析,也能使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完成实践任务,得到综合能力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的整体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分层的微课复习资料,尊重学生复习的自主性,让所有人都在主观意识驱动下完成任务,实现英语能力的提升。

阅读——内外结合,拓宽思维范围

阅读是小学中年级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环节,其教育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深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内涵的前提下掌握文本解析的能力,为学生后续更高难度英语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为保证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开阔学生的眼界。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同主题的英语报刊、英文动画、绘本文章等等。一方面使得课后复习不再单一、刻板,另一方面也能保证学生转换思维模式,让他们乐于思考问题,也能结合生活现实来分析文本的真实含义。教师还可以在课内设计专门的读后交流环节,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所思所想,鼓励所有人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教授“I Like Dogs”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What dogs like?(狗狗们的爱好)”绘本故事,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完成绘本阅读任务,并且思考下述问题:“What does Floppy like to do?Why?”由此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对bath、run、sleep、walk等活动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并且掌握用英语表达各类活动的方法。通过课外的趣味阅读,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化英语意识,还能够形成乐学、好学的态度,最终在积极实践过程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写作——自主训练,增加创作渠道

写作也是中年级英语教學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保证他们能使用所学基础知识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体现英语教学的价值。因此,在设计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激发学生“乐写”的意识,增设多种创作渠道,如鼓励学生在课后记录生活、制作手抄报、制作生活警示牌等等,以此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还可以在特定节日中引导他们去通过写作设计节日流程,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此外,还可以借助各类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去进行问卷调查,并且根据调查情况来创作文章。多元化写作活动的组织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复习参与度,尊重了他们在课内外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理解能力、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更多写作技巧,从而创作出更多高质量文章,实现理想化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这一关键的启蒙阶段,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对课内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地优化与创新,还应该在尊重学生课内外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作业设计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进。首先,应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添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让学生可以在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内化所学知识。其次,还应该根据基础知识、听力、口语、阅读与写作这五个板块对作业进行针对性设计,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学习更高难度英语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作业英语设计
快来写作业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设计之味
舒适广告(2008年9期)2008-09-22 10: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