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川
摘 要:本文梳理了中国建筑类学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作为中国建筑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与参与者、建筑学专业知识生产传播的主流平台;在全媒体深度融合时代,走向繁荣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根据《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探索,分享对中国建筑类学术期刊繁荣发展建设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学术期刊 高质量发展 融合发展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建筑学专业是技术和艺术、学术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学科学术生产和建设行为作为社会大分工的一种,无不受到时代发展大背景下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在管窥和反映建筑行业发展历程的诸多载体中,建筑类学术期刊是记录学科实践、专业理论、研究成果与学术传播的独特平台,是以建筑学及相关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专业期刊。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动向与变迁,中国建筑类学术期刊筚路蓝缕,经历了早期发展的艰难探索,繁荣初期的竞争和飞跃,全媒体深度融合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建筑类学术期刊的发展历程: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十年:曲折中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由官方创办了为数不多的建筑期刊。1954年创刊的《建筑学报》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本建筑类学术期刊,也是办刊最久影响力最大的建筑期刊之一,反映着我国建筑的创作思想和优秀的建筑设计实践,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宣传作用。这一时期,建筑学科是在曲折的道路中艰难修正与完善自身、探索学科发展之路,期刊的发展也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发刊时断时续,载文量较低且不稳定,到1970年代的中后期,才得以逐渐缓解,但期刊的学术定位及学术规范尚未建立,刊载文章均无摘要和关键词,栏目策划和设置不成体系,文章内容仅集中关注在国家政策的解读和传达上。此时与西方建筑思想交流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我国建筑师对引入的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进行了再理解与再创造,建筑实践的各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很大。直至1979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创办了《建筑师》杂志,以“关注前沿建筑理论,全面反映国内外建筑理论的最新动态以及相关建筑设计成果”为办刊宗旨,开启了国内对于建筑理论关注和探索的新篇章。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竞争中飞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转型,也让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环境由封闭走向开放。与此同时,中国出版业也正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国内建筑创作和建筑类学术期刊如同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与国际的接轨也全面开启。这时期诞生的期刊多由各高校和各级地方及设计单位主办。清华大学主办的《世界建筑》、同济大学主办的《时代建筑》、中南建筑设计院主办的《华中建筑》、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新建筑》、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建筑创作》在当时和现在的影响力都很大。各学术期刊开始大力介绍国内外的新理论、新趋势、新技术及建筑业发展状况等,发文量渐趋平稳,期刊学术规范逐渐完善,各期刊也在竞争中积极寻找自己的定位、特色,栏目设置丰富多样,学术思想蓬勃发展,呈现的初步繁荣与我国建筑业和出版业的双重环境的繁荣是分不开的。
(三)2000年以后:挑战中突破
跨进21世纪,全媒体传播时代让中国建筑行业发生了异彩纷呈的变化,中国的建筑实践与理论进入在学习中不断寻找、审视自我定位的阶段。建筑类各学术期刊迈向了不断在挑战中捕捉机遇,变革中谋求创新,创新中寻求突破的新时代。国外期刊的中国版引进是这一时期建筑类学术期刊办刊的新方式。在国外期刊纷纷涌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是本土期刊积极思考自己定位,寻求本土优势的新时期。期刊的多样化办刊方式也映射了建筑行业对专业媒介多方位、多层次发展的需求。文章内容更向专业深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与时俱进地聚焦于生态持续、材料技艺、建筑师群体等空间环境与人文教育方向的研究,能够较直观全面地反映中国建筑理论、建筑实践、建筑技术、建筑评论等专业领域的基本演变状况。各期刊坚守各自的学术阵地、办刊宗旨,通过学术话语的构建,在惠及学术共同体的同时,大大促进了中国建筑师作为职业的社会身份认同,已经成为建筑师寻求自我认同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
二、当前中国建筑类学术期刊的挑战:三个“错位”
建筑类学术期刊作为中国建筑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与参与者,虽然其建筑学专业知识生产传播的主流平台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但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全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要求,传播建筑学科知识信息的媒介种类随之膨胀,建筑类学术期刊在促进和推动中国本土建筑的发展,将本国建筑和建筑师推向世界建筑舞台,走向学术繁荣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一段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征程。
(一)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与我国建筑行业能力的提升有“错位”
建筑科学作为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学科,涉及城市更新、房地产、住房、城市治理、乡村建设、建筑产业、法规标准及建设科技进步等诸多方面。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繁荣发展,一大批工程在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领域创造了世界奇迹。进入新时代,我国建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突飞猛进,超高层、深基坑、大空间、大跨度的高难度建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建造”在海内外为实现更加美好人居环境提供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力量、世界建造大国的担当。然而,建筑类学术科技期刊是反映我国建筑行业科技发展水平和呈现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却未呈现盛放之姿。根据《中国科技期刊發展蓝皮书(2021)》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不足80种,2020年增加到4963种,科技期刊已逐步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目标。建筑类科技期刊作为技术科学类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仅有189种,其中中文刊178种、英文刊4种、中英文刊7种,整体数量和在科技期刊中的所占比例相较于其他国家的建筑期刊还有很大差距。近些年建筑期刊彼此之间又趋向高度同质化,类似的办刊形式与大致相同的作者群体,导致高质量稿源有所下降的形势愈发严峻,发展速度缓慢,学术定位、期刊特色不明显,难以满足国内建筑学术研究的进步要求和学术研究者的期待,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增速明显滞后于我国建筑行业能力的提升速度。
我国建筑类期刊在出版规范和出版时效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尚有明显差距,比如在美国的SCI、SSCI、A&HCI期刊遴选标准中,“期刊是否遵循国际编辑出版规范”是评价标准中的核心指标,但反观国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学术论文的关键要素的基本规范并不统一。出版质量是期刊的生命,效率也是期刊的生命。很多建筑期刊质量虽属上乘,但效率滞后,一篇论文从投稿到发表往往需要等待一年左右,造成新知识、新成果成了旧知识、旧成果,社会效益大打折扣。国际高水平的期刊则以月刊、半月刊甚至是周刊为主,周期过长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成果在世界同行间的传播和认同。
(二)期刊的价值评价体系与我国学术繁荣目标有“错位”
我国建筑类学术期刊的创立比西方国家起步较晚,规模也没有发展起来,国际影响力还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尤其缺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量级期刊。我国几种在国际上小有名气的期刊包括《建筑学报》《建筑师》《世界建筑》《时代建筑》等,与同领域的世界顶级期刊相比,总被引频次、发文数量、高被引论文数、热点论文数等均有差距。现阶段的科技评价导向又偏向国外知名刊物,造成精品稿源外流成为常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国内学术研究的文化不自信现象。国际交流与传播依然以国际书展、建筑作品展、学术论坛、学术期刊出版联盟等传统模式为主。这些方式传播渠道单一,难以实时对接的弊端在疫情期间暴露了出来,很多活动的取消和延误也严重影响了学术期刊出版国际话語权体系的建设。
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学术期刊出版的国际化导向持续强化,建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学术研究能力基本与职称评定、学位授予相挂钩,学术研究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西方烙印明显,过分强调国外标准,对“SCI收录”“中文核心”或“科技核心”的追求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为发表“核心”论文,忘记学术交流的初心,照搬国际上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式,脱离“中国特点”,导致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很难真正走出去,制约了我国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因此,构建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学术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三)期刊的传统出版模式与全媒体传播时代发展需求有“错位”
全媒体传播时代,出版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跨越国界的知识共享是传统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我国建筑类期刊已有庞大的传统出版的办刊队伍, 硕博士高学历人才和高职称人员比例稳定增长,但还没有形成基于全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分工,诸如数字化编辑、经营管理人员、网络安全专业人员、全媒体技术人员、市场人员等人才缺口严重,大大限制了转型和发展的步伐。
我国建筑类学术期刊出版在技术应用上明显滞后,功能完备、界面友好、开放互动的投审编修协同工作平台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大部分期刊还是依赖知网、万方、超星等数据平台进行传播,没有建立针对各个期刊时代个性化服务的平台,服务的精准化程度低,根据算法向用户精准化推送信息的功能尚未普及。
在建筑类学术期刊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信息生产的过量、发散,多媒体平台推送内容的同质化严重,大众阅读某个媒体的时间、精力急剧收缩,文字和图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读者更愿意接受音频、视频等表现形式。为了应对市场的集聚变化,多数传统建筑类学术期刊在进行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没有深思熟虑,转变互联网思维,还仅是直接将期刊的学术长文搬到新媒体平台上,没有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辩证思考和处理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手段创新的关系;没有意识到读者更希望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高质量有价值的信息中去,这对内容的原创性及含金量有更高的要求。这更导致期刊在市场竞争中,运营乏力,发行量下降,潜在读者大量流失,广告业务萎缩,与全媒体转型建设要求期刊立足于自身的价值定位和内容优势,创新渠道的初衷相背离。
三、对中国建筑类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思考:三个“应对”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及相关子规划,描绘了“十四五”时期出版业发展的蓝图及至2035年建成出版强国的远景目标,结合出版改革发展的形势和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到“十四五”时期末,出版强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2],要在未来五年,跻身世界一流阵营的科技期刊数量要明显增加,科技期刊的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国际影响力要明显提高;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团,有效引领新兴交叉领域科技发展,科技评价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明显提升,成为世界学术交流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为科技强国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2021年5月18日,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3],指出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从科研人员经常可以从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两个方向获取国家资助也能够看出建筑学专业是一个具备高度交叉性的学科,建筑类学术期刊是自然科学成果和社会科学成果发布和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文章作者来自世界各地,期刊的编委会均为业界精英、中坚力量,是有关我国建筑学术发展、研究成果发表、建筑教育关注、世界建筑前沿成果引介的学术性出版物。聚焦于笔者工作多年的《建筑师》杂志,虽然在繁荣发展、冲击世界一流期刊上具有较好的行业资源优势,但也依然面临着前文提到的挑战与“错位”,然而有挑战便有机遇,存在的问题固然需要政策引导和措施指导,更需要基层办刊者的建言献策,为此笔者仅就近年从工作实践中看到的机遇,对如何加快建筑类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几点思考分享如下,希望以管窥豹,引起对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建筑类学术期刊的深度探索与研究。
(一)把握学科前沿,构建国际化标准,推动质量效率和谐共促
蓬勃发展的中国已经是建筑业的强国,中国的建筑类学术期刊不光要扎根在本土,还要走出去为中国建筑学者走向国际平台提供桥梁,应提高建筑期刊的学术嗅觉,牢牢抓住中国一流学者的前沿学术动态,提供及时高效的研究成果,设计作品首发权服务,为提高建筑师们的声望和国际影响力服务。构建建筑类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标准,质量控制和效率要求和谐促进。首先,包括《建筑师》在内的国内各建筑类学术期刊编委会和审稿队伍的国际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因此,在后续队伍发展建设中,要积极吸纳海外专家的加入,广泛学习借鉴国际化办刊理念,提高学术把关的层次和水平。其次,重视内容的主题策划,发挥编辑在期刊学术交流和组织策划等方面的能力,与专家、审稿人、作者和读者形成有效互动,从多角度、全方位报道国内外建筑界的重要理论导向和综合性建筑事件,传播国内外建筑师的优秀作品及设计思想,积极开设海外学术专栏,踊跃吸纳海外优秀学者的投稿,提升稿源国际化水平和质量,同时加强多语言的网站建设,提高海外投稿率并确保海外学者能够及时了解发布信息、投稿动态和审查进程等。再次,应积极创办双语期刊或者英文版期刊。快速增强期刊的权威性。最后,进一步缩短出版时滞,提高出版效率,加快优秀论文的发表速度,确保内容观点中立、客观,加强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素的国际标准。
(二)树立文化自信,优化出版协作机制,引导学术评价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国际科技共同体的大环境下,坚定树立文化自信,是期刊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有助于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特别是中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影响力。西方国家对于权威建筑期刊评价工具的长期控制和中国建筑期刊在国际权威期刊数据库中的缺位导致西方国家掌握着建筑学术的话语权。因此,树立文化自信是有条件的,不是盲目自大和心存偏见,而是应将文化自信深深融入建筑类学术期刊的办刊理念之中,坚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学术研究的本位,守正创新的初心,积极构建品牌特色,不断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国建筑学者走向国际舞台搭建重量级平台,向全世界传播我国先进的建筑科研成果。坚持批判继承的科学方法与文化自信的开放态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传递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让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思想为更多的人所知晓,努力打造领域同行认可的旗舰型品牌期刊。树立文化自信还体现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优化出版机构协作机制,整合优势品牌资源,构建以质量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破除“SCI至上”[4]。第一,概括来讲,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评价要以我国学术期刊的量化考察为主,在有针对性地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指标优化,以适应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建设的要求,确保学术期刊出版的客观性、精确性,构建真正具有中国范式的学术评价体系。第二,具体来讲,在学术评价体系构建中,要对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对象、评价范围等进行清晰地界定,如前文所述建筑学科所具有的多学科交叉属性,其学术评级体系更应有其特殊性,以内容质量评价为中心,坚持分类评价和多元评价。制定有专业特色的学术评价体系有利于从政策导向上留住高端学术论文在国内建筑期刊发表,有利于营造国内建筑类学术期刊公平和谐的竞争环境。
(三)注重品牌建设,促进全媒体化延伸,开拓多元定制传播的服务空间
建筑类学术期刊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应积极提升期刊品牌经营意识,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瞄准并吸纳一流的建筑专业人才。充分调动期刊的育人作用,加强培训和管理,利用资源优势举行学术交流活动,召开学科前沿热点研讨会或邀请专家作报告,开展与读者、作者进行多种多样的线上线下互动,关注青年学者和在读研究生群体,举办学术论文写作集训班以提高作者学术写作能力,培养期刊未来的潜在资源,优化作者队伍。这既能發挥期刊的学术组织力和人才凝聚力,增强期刊的学术互动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又能在保证学术效益的同时引发期刊的有效消费和盈利,最终实现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
2022年4月18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部署,根据《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有关安排,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中共中央宣传部近日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5],提出要着眼加强前沿技术探索应用、促进成熟技术应用推广、健全科技创新应用体系,这同时也为建筑类学术期刊在全媒体传播体系时代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技术支撑。传统出版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互融发展,而不是直接将期刊内容与新媒体平台进行简单叠加。大多数期刊编辑部已拥有独立的网站或者中心数据库,可以实现在线互动,但这还是局限于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员之间。因此,树立互联网思维,通过多平台融合、多形式输出、多方位服务等渠道实现立体化传播会产生对非专业领域更好的社会传播影响力。建筑类学术期刊应持续尝试深入利用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B站等媒体平台,通过访谈、新闻等形式对有创新精神的建筑师、建筑设计作品以及重要价值的文章进行宣传,对内容再加工,兼顾科学性与科普性,扩大受众面,使公众了解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幕后故事,讨论与当今社会生活相关的主题,渗入式地影响我们周围世界对建筑学科的认知。未来还可以将人工智能、AR、VR、XR、5G、元宇宙等新技术新理念应用到期刊的用户体验、交流互动方面,探索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推送、定制服务,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展开定向生产与传播,拓展学术期刊出版的服务价值空间,提升学术期刊出版的传播能力与效力,提高学术期刊的创新引领力。
四、结语
推动建筑类学术期刊繁荣发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蝶变”征程中,每个办刊人只要守正创新,不忘初心,超越自我,开拓前进,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深入思考所办期刊的发展问题并耐心找寻科学的提升路径,相信涓涓细流最终能汇成江河,一定能打造出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型建筑类学术期刊,使中国的学术思想更具号召力,中国的学术观点更具引领力,中国的学术价值更具影响力,为中国建筑类学术期刊繁荣发展,冲击世界一流交出中国答卷。
(作者单位系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