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2022-05-30 06:33林志滨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民营企业

林志滨

【摘  要】当前,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然时有发生,部分企业利用虚假会计信息以权谋私,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挫伤其投资热情,而且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因此,论文首先论述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其次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最后结合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6-0046-03

1 引言

从我国民营企业当前的内部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然存在,这不仅会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制约社会的整体进步。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因此,民营企业在开展会计工作时,有必要对信息失真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问题原因给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2 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第一,会计信息通常通过会计报表体现,对于民营企业的管理层来说,他们可以从会计报表中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生产状况。不仅如此,管理层还可以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改善经营管理工作,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第二,会计信息有利于国家财政、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执行监管工作。民营企业上报的会计信息包括营业利润、职工薪酬费用、库存现金、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等多方面内容,通过这些信息,监管部门可以检查民营企业是否按时足额缴纳了应上缴的款项、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以此促进民营企业遵守法律法规,按照国家政策和方针行事,从而确保国家财产安全。

第三,投资者和债权人把资金投入和借贷给民营企业,他们最关心的是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结果。而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这一信息的方式是获取和分析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并得出其贷款是否能够按时足额收回、是否能够获得预期利润的结论。

3 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3.1 会计信息的含义

会计信息是指对会计主体资金的流入、流出以及各种资金运转情况的消息、数据、资料等记录的总和,是民营企业会计监督与核算的基础,也是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的基础。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载体包含民营企业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會计软件、审计报告以及其他与民营企业资金相关的信息。这些会计信息往往通过公司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者财务附注等多种形式向公司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与民营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公开披露,并给出某段时间或时点有关民营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状况、经营管理成果与民营企业资金结构变动等重要的财务信息。

3.2 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是指民营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没有客观真实地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即民营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提供能够准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经营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运行情况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失真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制度性失真与执行性失真。制度性失真是指由于民营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制度中可能存在的制度缺陷和漏洞造成的失真。尽管这种失真并不违背法律法规,但也反映出民营企业背后的资金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执行性失真是指在会计信息处理和报表编制过程中产生的失真,分为非故意性错误及故意性舞弊。无论是哪种错误都属于违法行为,会计主体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无论是哪种信息失真都有可能给民营企业、投资者或债权人带来不可挽回的危害。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演变成某些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会计人员以权谋私的“保护伞”,通过会计造假与信息披露为违法行为蒙上一层“面纱”,危害国家、投资者或债权人的利益。例如,通过虚增利润、虚构交易、人为调节收入等粉饰民营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报表,助长了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的不良风气,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同时,通过虚增成本、隐瞒利润和关联交易等手段非法逃税,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人为调节折旧方法、私自变更会计准则这些违法行为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导致账实不符,影响民营企业经营者的重大决策和后续的生产与发展。“假作真时真亦假”,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重大会计信息失真案例,让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愈发失去信任,对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4 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因素

4.1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其对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角度分析,部分民营企业内部缺乏明确的架构划分,股东、董事、监事、经营层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因此,为了保全自身利益,民营企业中的各个主体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在利益博弈中,会计信息造假和失真现象的发生难以避免,这是不良管理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在许多民营企业中存在治理结构作用失灵所带来的经营问题,民营企业应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做到法人治理结构的各组成部分职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避免对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4.2 内部监督机构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或管理者对内部监督部门的重视程度低于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内部监督部门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甚至除了履行监督职责外还要兼任其他工作,造成监督部门难以有效履行职责。在日常运行中,若财务活动与相关法律法规出现利益矛盾时,部分民营企业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会选择偏向财务部门,削弱了监督部门的执行力度。在民营企业的经济活动运行中,难以按照监督主体的差异制定适合的监督方向与方案,监管力度和效用微弱,甚至部分监督主体之间缺乏沟通,独自履行各自的职能,难以发挥出监督的作用。虽然国家法律法规对民营企业设置会计监督人员和制度进行了要求,但在实际运行中监督人员不被重视,监督工作难以深入展开。由于民营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机构不够完善,为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埋下了隐患,为会计造假提供了土壤。

4.3 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

国家虽然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法规,但惩罚力度相对不足。例如,《公司法》中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金额普遍偏低。当前,对违法民营企业的处罚措施相对不足,以经济处罚为主,刑事处罚较少,难以在惩治会计信息失真违法行为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和低违法成本的双重作用下,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現象频繁发生。

4.4 缺少健全的民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对于会计法律法规来说,国家虽然建立了会计核算制度,但制度不能对每个行业都具有针对性,很难利用一套系统的制度体系来约束所有的经济行为,因此,这会导致许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此外,相关会计准则的出台往往在时间上相对滞后,导致特殊业务发生时没有明确的规定来指导会计核算,不同的核算人员对规定又有不同的理解,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出现。

4.5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

一是民营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部分民营企业会计人员缺乏对从业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造成民营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足,对会计政策、会计制度的理解存在偏差或在会计活动中缺乏正确的职业判断,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二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高,责任心不强。民营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意识较为薄弱,部分会计员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在面对企业主或管理者的财务作假行为或要求时不能坚持原则予以抵制,甚至为了个人利益积极配合进行造假。

5 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5.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民营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建立一套权责分明、归属清晰、流转顺畅的现代民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执行、监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对独立、互相配合、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清晰明了、运行高效的企业治理结构有助于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采集质量,防范徇私舞弊行为,确保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从而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有效管理,改变以往由于信息缺失、信息不实对民营企业经营状况的错误认知导致民营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况。

5.2 完善监督激励体制

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调查监督不仅仅是从加强民营企业内部监督入手,还要做到内部监督激励与外部监督双管齐下。从针对民营企业进行内部监督的各个角度分析来看,一是民营企业要建立完善针对企业管理者的内部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运用多元化的业绩考核评价方式对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以及财务指标质量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二是民营企业要积极实施与企业未来发展适配的激励政策,如公司股权、期权激励等,调动公司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公司整体运作效率,将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紧密结合,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三是加强内部监督部门建设,配备经验丰富的监督管理人员,对监督部门履职行为予以大力支持,使其对员工行为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从外部监督来说,一是通过建立会计信息的外部强制披露监督制度,促使民营企业更为详细完整地向各会计信息使用者展示真实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服务质量;二是强化外部监管,提高监管的地位,充分发挥外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如由监管部门聘请审计机构每年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民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及时发现民营企业会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5.3 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一是在立法上应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舞弊成本,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形成威慑。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管齐下,加大行政处罚的力度,如提高处罚金额上限,并对恶劣的信息失真行为施以刑事处罚,对违法行为起到强力威慑作用。二是从严执法,违法必究,惩前毖后。三是从民营企业内部和行业两个方面加大对违反相关法规人员的处罚力度,对涉事人员绝不姑息。首先,对信息舞弊人员进行处罚时,民营企业内部可实行对涉事人员进行停职、解聘、损失赔偿及向投资者道歉等多种形式的惩罚;其次,在行业中构建会计人员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健全会计人员失信名单,加强对失信违法人员在行业中的联合惩戒,对重大失信违法人员采取终身禁止从事会计行业的惩戒措施等。

5.4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民营企业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在收入成本确认、财产清查、现金盘存、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依据法规给予明确的规定,避免因为民营企业制度、规定混乱造成会计人员作出不规范行为或不正确的判断,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在会计信息收集记录、分类汇总等环节配备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会计人员,降低会计人员能力不足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同时,要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有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条件允许的民营企业可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覆盖公司主要经营流程的数字化信息系统,提升内控管理水平,降低人为操作风险,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保障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5.5 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会计法律法规及时进行完善,有利于减少会计人员利用漏洞进行人为操作的空间。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的制定力争更加详尽,尽量减少主观判断事项,避免财务人员因理解偏差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在健全完整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下,会计人员将难以利用规则漏洞对会计信息进行人为操控,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将得到较大保证。

5.6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一是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教育,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丰富继续教育方式,及时更新教育内容,持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二是加强会计人员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如组织违法警示教育活动等,树立会计人员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法治观,提升会计人员整体的道德水平。三是会计人员应当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专注于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及时关注会计法律规章的更新,熟练掌握各项作为合格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除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外,还要注重其他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四是会计人员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坚决不弄虚作假,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

6 结语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民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监督机构不完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等。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民营企业会计财务信息的失真已经对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发展秩序产生严重阻碍,想要彻底改变目前民营企业会计信息采集失真这一普遍现象,有必要对影响问题的各种因素逐一进行分析以解决问题。在民营企业自身和外部政策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参考文献】

【1】崔宁鑫,刘宇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8):175-176.

【2】喻然.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1):146-147.

【3】张敏.新时代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J].冶金财会,2021,40(3):52-54.

【4】陈旭.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治理措施[J].财富时代,2021(6):195-196.

【5】刘滨.企业会计管理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J].中国商论,2018(24):115-116.

【6】孙北宁.试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9(17):161-162.

【7】陈雪松.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9):97.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