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郑州面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生态环境形势较严峻等问题。郑州要加强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的宣传、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以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郑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要把县域治理“三起来”作为根本遵循,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空前加大,对环境的影响也前所未有。全球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以及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郑州市委第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其中深入推进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是“十大战略”之一。因此,研究郑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護协同推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尊重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一方面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可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倒逼产业优化升级。企业要关注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环保意识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推动企业改进和升级生产线,对企业进行数字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改造,不断提高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全面绿色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促使企业减少对原材料资源的消耗量,同时也减少向自然界排放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影响环境的要素,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郑州县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在县域经济百强中经济综合实力不强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郑州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县(县级市)为巩义市、新郑市、新密市。从全国百强县的区域分布情况看,前三名分别是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共占比接近6成。江苏有25个百强县,浙江有18个,山东有13个。江苏省在百强县前10名中占到超过一半席位,分别为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和宜兴市,并包揽前四名,依次为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江苏省昆山市2021年GDP总量4748.06亿元,位居全国百强县首位;江苏省张家港市2021年GDP总量为3030.21亿元,2021年太仓市GDP总量1574.05亿元,2021年宜兴市GDP总量2082.17亿元。2021年巩义市GDP总量901.9亿元,这说明郑州县域经济在县域经济百强中经济综合实力不强。
(二)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不强
郑州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较单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高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缺乏。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较为缓慢,新旧动能转换亟待加速,战略新兴产业布局不深,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县域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少,缺少千亿级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县域经济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支撑。
(三)经济发展能源消耗量较大
2021年郑州全社会用电量595.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5%,其中,工业用电量273.4亿千瓦时,增长2.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6.8亿千瓦时,增长7.5%。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纺织等行业主要产品平均单位能耗较高。在郑州市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及火力发电的生产和利用占比重较大。
(四)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企业绿色技术水平需要提高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郑州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压力也不断增加。目前,县域高耗能行业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中占比重依然较大,城镇居民家庭的生活垃圾等数量快速增加,垃圾污染也成为环境面临的一个问题,污染防治的任务艰巨。另一方面,企业绿色技术水平也需要提高。
三、郑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的宣传
绿色、低碳、可持续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广泛宣传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知识,引导人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走低碳、循环、绿色发展道路,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这既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郑州各县(市)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重视和加大对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研发投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依靠科学技术高标准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环保产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要依靠企业自主创新解决绿色新产品开发问题,发挥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合力,实现绿色科技成果向经济领域的转化,实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三)打造龙头企业,加快县域产业集群化发展
要做大做强县域主导产业,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主导产业是经济的支柱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021年末昆山市拥有1个千亿级IT(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产业集群和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拥有大型工业企业10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099家,其中十亿元以上企业131家,百亿元以上13家。郑州各县(市)要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把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建设一批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千亿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比如新密市要做强新材料(新型耐材)、家居和品牌服装2个千亿级产业基地等。荥阳市把以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和以超硬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做强做优,集中精力重点发展新材料和轨道交通装备两个千亿级产业基地。中牟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都市生态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支持引导新兴产业集聚,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等等。
(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绿色生产
要把“绿色化”、“生态化”理念贯穿到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施清潔生产,进一步提升绿色经济比重。推进工业绿色升级,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实施钢铁、煤化工、水泥、铝加工、玻璃、耐火材料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持续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工业园区。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发展绿色科技企业,实施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绿色化循环化升级改造。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建设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园区,培育一批专业化绿色骨干企业,推进绿色环保装备研发与制造,构建具有郑州地方特色的绿色环保产业体系。
(五)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坚持先立后破,积极推动郑州各县(市)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统筹协调化石能源减量替代节奏,避免“一刀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支持能源领域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推进科技减排,完善管理减排,提高节能降耗水平;广泛使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氢能利用新技术。推进建筑业绿色化进程,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立法,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实现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建设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六)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郑州各县(市)要顺应数字经济时代,提升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数字化水平。要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和转型,用数字化提高企业绿色改造水平,以数字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生态资源消耗量和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建设数字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改造,实现循环经济工业园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七)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
郑州各县(市)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要对企业实施绿色化升级改造,抓好扬尘治理,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攻坚。要推进“河湖长+检察长”机制,构建“生态绿肺”,加强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维护河湖生态健康发展。要提高绿化覆盖率,以“微更新”方式,推进城市道路节点、街头绿地等升级改造。要提升城市功能,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将“海绵型”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城市绿地建设。要倡导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推进“光盘行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提倡使用可降解环保塑料袋购物,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有助于推动商品服务供给侧绿色低碳升级,要丰富绿色消费产品和服务。要创建绿色低碳试点示范,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低碳社区等创建行动,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使建设美丽郑州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朱德海.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J].资源科学,2003(2) .
[2]郑州市统计局.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21.
[3]宜兴市统计局.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21.
[4]太仓市统计局.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21.
[5]昆山市统计局.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21.
[6]巩义市统计局.巩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21.
[7]胡绍雨.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4):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