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入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积极关注高效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构建。笔者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本文分析了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内涵以及教学现状,并且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最终不断提升学生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需要积极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与、积极动手、积极探究的化学学习意识,进而促使学生的化学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一定提升。而高效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构建,不仅仅是为了推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化学思维、化学逻辑等多方面化学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高效课堂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达到一个非常高的目标[1]。具体来说,这种模式需要建立在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的基础之上,更高效率地完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该模式要求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做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并且围绕着“自主、合作、探究”展开,注重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该模式有两个特征,分别是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第一,效率最大化,指的就是学生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受益量。第二,效益最大化,指的就是学生由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而受到的影响,像化学学习能力、化学学习习惯等。只有一个特征的高中化学课堂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二者的和谐统一,才是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真正构建,学生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忽视化学实验教学
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忽视,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峻问题。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较大影响,他们为了升学率的提升而选择注重化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不会花费时间去讲解化学实验,导致了原本的化学实验教学转变成化学理论教学。而没有化学实验的化学课堂教学始终是不完整的,学生也无法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充分激发。
(二)忽视培养学生兴趣
高中化学课堂主体是学生,教师所开展的所有化学教学活动都应该将学生作为中心。而在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化学学习压力较大,再加上高中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难度,极容易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学生的化学兴趣逐渐被消磨。而很多教师为了讲解更多的化学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当学生缺少了化学兴趣的指导,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难以形成,更难开展有效的化学学习。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良好化学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形成,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化学进步。
(三)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要想开展更加丰富、更加精彩的高中化学课堂,快速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教师就必须积极改革和创新自身的课堂教学方法[2]。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化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口头讲述法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虽然说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将化学知识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但是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难以满足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将会长时间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化学进步。而高中化学这门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枯燥性,如果教师不能设计和采用一些趣味教学方法,那么整个化学课堂上氛围将会变得十分沉闷,学生更是难以开展更加有效的化学学习。
(四)缺乏实际生活联系
化学知识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高中生学习化学知识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化学知识的影子,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第一时间将所学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但个别教师为了紧抓课堂时间,没有把课堂内容与学生身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相联系,导致学生只能进行知识记忆,而不是理解与掌握课堂知识。这样不仅违背了新课改倡导教学回顾生活要求,同时也无法让学生在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理解化学知识,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学生理解知识增加了难度。
三、高中化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更是离不开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支撑。当学生形成了较大的化学学习兴趣之后,学生才能在化学课堂上更加积极地学习。而化学教学情境则可以快速激发出学生的化学兴趣,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创设化学教学情境,以此来构建高效化学课堂[3]。而学生就可以基于化学教学情境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这样的化学学习效率自然将会得到明显提升。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创设化学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時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可以构成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么,联系他们的桥梁是什么呢?”由此激发出学生的化学兴趣,同时还可以为之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再次引导学生思考碳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且提问学生该方程式的意义,由此引发学生的化学思考。最后,教师就可以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通过这样创设化学教学情境,避免出现生硬讲解化学知识的情况,更有利于学生化学兴趣的激发,最终促进学生得到较好的化学发展。
(二)组织化学实验教学
上文已经提及,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化学素养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面对这种情况,高中化学教师更需要积极组织化学实验教学,以此来构建高效化学课堂。根据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或者是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化学实验的机会,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4]。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化学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化学综合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比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需要用到的化学实验材料,像金属钠、烧杯等,为之后的化学实验做好准备。其次,教师开始演示该化学实验,并且让学生仔细观察该化学实验的现象。有的学生可能很快就会观察到金属钠会浮在水面上,有的学生可能还会观察到金属钠小球在水上四处游动等。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引领学生猜测原因。最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该化学实验的现象,并且引入其原因,而学生就可以结合该化学实验的现象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化学性质。通过这样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肉眼观察,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化学性质的理解。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如今,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课堂上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尤其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带领学生较为直观地学习化学知识,其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应用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此来构建高效化学课堂。根据化学教材内容,教师可以进行合理拓展,向学生展示一些与之相关的内容,拓宽学生化学视野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的趣味性,促使学生更加喜爱这门课程。
比如:在学习“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报道酸雨的视频,并且让学生在观察该视频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酸雨?由此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化学探究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其次,教师可以再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介绍一些酸雨的内容,为之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刚刚的酸雨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通过这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对本节化学内容的学习更容易形成较大兴趣,最终促进学生在化学课堂上保持更加良好的学习状态。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小组合作这种模式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这种转变。当学生拥有了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之后,他们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此来构建化学高效课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相信学生,并且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探究和学习化学知识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充分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魅力。
比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分组工作,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化学学习。接着,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学情,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简单学习过元素周期表,了解到大致结构,但是并没有形成更深的理解,进而制订化学学习目标。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化学小组探究任务:小组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小组探究周期、族的概念;小组尝试推算出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大概位置。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小组开展自由探究。最后,教师还可以随机说出一个元素,让小组快速说出它的位置,以此来检查小组的探究成果。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亲身经历化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五)积极联系现实生活
高中化学这门课程本来就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化学教材上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但是很少有学生会意识到这一点,即便是学习到相关知识,也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化学进步。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积极联系现实生活,以此构建化学高效课堂。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化学教材内容,找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关键点,围绕这点开展化学课堂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这门课程的学习重要性[5]。
比如:在学习“物质的分类”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同学们,假如说你们在超市里面想要买一杯酸奶,那么你们怎么样才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酸奶呢?”这时候,有的学生很快就会举手回答:“直接走到酸奶区域就可以找到了。”其次,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超市里面有很多东西,为什么你可以那么快地找到酸奶呢?”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分类的引入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就可以引入分类的学习,并且结合其他一些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像在图书馆里面找某本书等,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分类的重要性。通过这样联系现实生活,学生更容易理解该化学概念,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化学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六)设计多元教学评价
化学教学评价,属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要想构建高效化学课堂,那么就必须重视这一环节。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设计多元化学教学评价。很多教师常常将学生的最终化学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并不会关注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多元教学评价的建设,则可以促进学生朝着多个方面发展。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分别是多元教学评价方向和多元教学评价主体。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学习化学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更加强烈的化学学习自信。
比如:在学习“化学能与热能”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制订多元教学评价内容,不仅需要评价学生是否可以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而且还需要评价学生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掌握程度。其次,教师还需要制订多元教学评价主体。教师评价学生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者是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有的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可能就会想到自己已经了解到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但是并不知道该如何从微观结构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等。而学生经過自我评价之后,自然就会正确认识自我,并且及时改正,进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构建出更加稳固的化学知识体系。通过这样的多元教学评价,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构建已经变得尤为重要了。因此,高中化学教师更需要充分掌握该模式的内涵,积极转变自身的化学教学理念,从多个方面完成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高效率、高收益的化学课堂,最终促进学生通过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而得到更加全面的化学成长。
参考文献
[1]魏德兢.新课改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65.
[2]万震.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2):66.
[3]白俊杰.核心素养指引下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推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99.
[4]魏德兢.新课改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1):38.
[5]楼香平.核心素养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