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园”活动:用劳动撬动“双减”的杠杆

2022-05-30 05:44吴岳桐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吴岳桐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的目的是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我校实施“五园”活动,用劳动撬动“双减”杠杆,实施了有效的探究。

一、“双减”政策下实施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国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劳动周,将劳动素养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对劳动教育的时间作了详细的规定。学校的劳动教育不仅要重视劳动过程,也要重视其背后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充分感悟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学生劳动意识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家长的溺爱、包办代替,导致孩子缺乏劳动锻炼机会、缺乏劳动技能、缺乏责任和担当等。因此,家校要让孩子自己掌握劳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并示范、指导、监督、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劳动过程,直到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为止;学校要引导学生将劳动意识转化为劳动态度,将劳动行为转化为劳动技能,将劳动实践转化为劳动习惯。

二、“双减”政策下劳动教育的有效尝试

我校秉承“沁善如水,博学笃行”的校训,开展了以“享受劳动的快乐,创造成长的幸福”为主题的系列劳动教育活动。学校以“社团活动+劳动项目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分时段细化课后服务内容,解决学生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参与劳动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劳动、享受劳动。在“尚勤·创劳”劳动教育工作室的引领之下,教师创新劳动课程,学生在校6年经历生活劳动、种植劳动、手工劳动、义工服务等多项劳动体验,实现了劳动教育的“加法”。

(一)“多彩种植园”——劳动创造美丽

《意见》指出:“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为了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必备的劳动品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2021年初,我校开展了以“劳动丈量生命”为主题的项目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将校园空置的土地划分成多个区域,分别由各个班级管理。在每个班级的“责任田”里,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去规划设计。学生亲自平整土地、栽种花苗、制作风车、美化背景墙等,通力合作打造了玫瑰园、月季圃、串红园、百草园等种植园。学生辛勤的汗水化作了满园芳香,让校园绿起来、香起来、美起来,他们也深深体会到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幸福。

在经历劳动后,教师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记录在劳动过程中的所做、所见、所思、所想,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劳动、参与劳动。

(二)“可爱动物园”——劳动创造生命

我校开展的项目学习活动“生命的力量”中,“可爱动物园”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这项活动带领学生亲历孵化小鸡的全过程,学生纷纷踊跃参与。在最初的“头脑风暴”环节,孩子们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了解的知识、独特的见解尽数表达出来。之后教师进行小组分工:1组和2组负责准备材料,3组和4组负责孵化,5组和6组负责观察变化,7组和8组负责喂养。

孵化前,孩子们精心准备各种材料和用具,如种蛋、孵化器、喷壶、棉花、备用电源、温度计、手电筒等,这个过程也需要家长的配合。项目学习开始后,教师引导学生签订“雏鸡抚养协议”,孩子们只有承诺在项目学习期间认真学习孵化知识和雏鸡喂养知识,才能领一只小鸡回家。孵化开始后,孩子们每天都会观察种蛋,期待鸡蛋能够变成一只小鸡。每次照蛋、观察蛋时孩子们都很紧张,生怕自己的鸡蛋在孵化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在孵蛋的同时,孩子们也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种蛋每天都有变化,第一天鸡蛋是透光的,第二天蛋黄开始上浮,几天后蛋黄消失了且蛋内有了血丝……经过21天的精心照顾,小鸡破壳而出了。

通过“可爱动物园”的劳动,孩子们见证了生命的神奇与珍贵,明白了一定要珍惜生命,善待每一个生命。孵蛋过程中,孩子们也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养育自己的不容易,从而学会了感恩。

(三)“勤劳生活园”——劳动创造和谐

学校、家庭应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劳动教育的“加法”。我校实施家校协同育人,开展“勤劳生活园”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每个学生都應学会做家务。我校在暑假期间开展了“学做家务活,做爸爸妈妈的帮手,打造勤劳生活园”活动。孩子们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洗碗筷、叠被子、拖地等一系列家务劳动,养成了讲究卫生、合理摆放物品的好习惯,形成了和谐的亲子关系,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劳动技能的重要阵地。冬天,学生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外套,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臃肿的棉服放在哪里才能不占地方呢?于是教师教给学生棉服收纳的好办法。经过练习,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的外套整整齐齐地套在椅背上,这样既节省了空间,形成的兜袋还能装物品,使教室里的物品摆放得井然有序。通过巧叠外套,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合理利用自己的存储空间,也让他们在整理衣物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了自己整理物品的好习惯。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品质的塑造,学校、家庭只有合力做好劳动教育的“加法”,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智慧工艺园”——劳动创造美好

2021年,我校开展了“劳动智慧工艺园”活动,设置了“制扇王国”“世外陶源”“剪纸艺术”“巧手绘脸谱”等项目。学生创作了大量手工艺品,其中艺术作品“探寻珐琅之美,传承非遗文化”尤为精湛,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珐琅是传统手工与艺术的结合。学生对掐丝珐琅充满了好奇,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查阅了大量资料,逐步了解珐琅艺术的相关知识,并对制作珐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引领学生明确掐丝珐琅的制作步骤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进行设计、掐丝、调珐琅沙、点蓝、调淋膜胶、封层……呈现了一个个精彩的艺术作品,有小镜子、吊坠、装饰画等。学生看着琳琅满目的劳动成果,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智慧工艺园”的整个项目学习期间,学生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快速掌握专业知识并应用于实践,生生间团结合作,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共同进步。学生体会到了工匠们的辛苦,对手工艺人心生敬畏,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此次项目学习既调动了学生参与劳动技能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五)“脱颖商贾园”——劳动创造价值

我校组织开展“脱颖商贾园”活动,这种创新的劳动教育方式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例如,一年三班开展了以“万水千山‘粽是情,端午寻踪行不行”为主题的项目学习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追溯端午节历史、学习端午节习俗、了解粽子口味与制作方法。学生经过讨论、策划,最终确定成立“粽情食品公司”,进行包粽子、义卖粽子等活动,用赚来的钱去帮助福利院的小朋友们。活动初期,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经营食品公司应该具备经营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等材料,以证明企业的合法性。校长作为“审批人”盖上学校的公章,作为学生“合法经营”的依据。学生在“粽情食品公司”设置四个部门,分别是线上宣传部门、线下宣传部门、生产部门(传统粽组、改良粽组)、后勤财务部门,各部门成员进行分工合作。线上宣传部门负责设计、制作宣传单,开展线上销售活动,同时接受线上预订,并根据线上订单分装各种口味的粽子,送货上门;线下宣传部门在生产前期进行市场调研,确定哪些馅料受欢迎,除了负责线下宣传,同时也负责接受线下预订和现场售卖;生产部门综合前期收集的调查情况,确定最终要生产的粽子口味;生产部门的改良粽组考虑到传统粽子不易消化,所以研发了易消化的山楂粽子;后勤财务部定制价格标签,统计配货工作。“粽情食品公司”的粽子,货真价实、安全卫生、无任何添加剂,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此次活动为爱心义卖,学生是消费者,同时也是爱心奉献者,而“粽情食品公司”的每一个学生都通过自己的劳动奉献了爱心、回报了社会。

通过劳动项目的学习,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知识储备,锻炼了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并且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最让学生感到骄傲的是,他们通过义卖献出爱心,帮助了福利院的小朋友们。

三、“双减”政策下实施劳动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我校在劳动教育中不懈尝试,积极探索做好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思中行更稳,行后必成思。劳动教育是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是立德树人的奠基工程。劳动教育会促进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积极、乐观、感恩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劳动教育会促进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努力方向,使学生爱劳动、爱生活,形成不怕困难、努力奋斗的意志品质。

《意见》指出:“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劳动教育评价中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学校应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开发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全面的劳动教育评价改革。学校应注重培育學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劳动教育中也存在“学校热”“家长冷”的现象,学校应引导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重视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劳动教育中还存在形式化倾向,学校应把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育人与劳动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以若水之爱,滴滴沁润,不懈浇灌,才能使小小水滴汇集成涓涓细流,奔向大江大河,才能使学生汇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队伍。学生在真实劳动中,良好的习惯日臻形成,自我行为能力逐渐提升,意志力逐渐坚韧,心态更加健康阳光,学习充满热切的渴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助力“双减”,做好劳动教育的“加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