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高职思政课研究的知识图谱与纾困建议

2022-05-30 05:11张宏檀祝平
教育与职业(上) 2022年7期
关键词:知识图谱思政课建议

张宏 檀祝平

[摘要]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我国高职思政课研究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有助于深化高职思政课课程改革研究,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数量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样态;发文平台相对集中,未能形成核心作者及机构群;研究聚焦于高职思政课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实效性提升研究等方面;强化对信息化教学改革、立体化实践教学场域体系构建和提升课程实效性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研究成果总体质量不断提升,但在研究视野、研究合作、研究方法、研究实效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Citespace;知识图谱;建议

[作者简介]张宏(1982- ),男,安徽芜湖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檀祝平(1971- ),男,安徽安庆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研究员。(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开放课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研究”(项目批准号:21JDSZK122)、2021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高职‘新学生群体分众化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1JDSZK015,项目主持人:王石)和2021年度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基金项目“基于SPOC模式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研究——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为例”(项目批准号:CDGZ2021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13-0091-06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的要求。高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职院校构造“大思政”工作总格局、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勾画高职思政课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掌握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把握研究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对于进一步推动高职思政课课程改革发展,促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中北大核心期刊与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文章为数据来源。以“SU=(‘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为检索式,时间限定为2012—2021年,来源为“北大核心”“CSSCI”,日期截至2021年12月30日进行精确检索,共获得文献406条,通过相关性筛选,最终获得样本文献392篇。

借助CiteSpace选取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依次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统计各年份发文量,了解近十年高职思政课研究的发展历程。绘制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合作图谱,展现高职思政课研究的空间分布情况。分析关键词不同节点的共现,追寻高职思政课文献研究的热点内容;勾画关键词时间线图谱,探求高职思政课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近十年我国高职思政课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年度发文分析

通过绘制各年度发文量的趋势图,发现近十年高职思政课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12—2018年,年发文量在2013年达到最高峰(65篇)后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2018年达到最低谷(15篇),论文发表由偏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研究重点更加集中、明确。第二阶段是2019—2021年,这一期间年均发文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可以预见2022年高职思政课研究仍是教育研究者的关注点。

(二)期刊分析

统计分析收集的392篇文献发现,这些文献共发表在32种核心期刊上。发文量排名前六的期刊依次为《教育与职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从期刊来源来看,职教类、思政教育类核心期刊是发文的主要平台。四大职教类核心期刊的发文量为214篇,达到样本总量的54.59%,表明职教类核心期刊是我国高职思政课研究发文的主要平台。

(三)作者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发文作者共现网络进行分析,清晰呈现出近十年高职思政课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合作关系。经统计,核心作者共有84人,发表文章191篇,占总发文量的48.72%,未达到普莱斯定律规定的50%,得出近十年我国高职思政课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多数研究学者之间缺乏合作,研究大多处于独立、分散的状态。

(四)机构分析

该领域核心研究机构共40个,发文162篇,占总文献数据的41.32%,未超过普莱斯定律规定的50%,由此可以得出,近十年我国高职思政课研究领域未能形成核心研究机构群。发文量排名前40的核心机构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并且主要为这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社科部等二级学院(部),其中二级学院(部)更加关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同时,从核心研究机构所在地理位置来看,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区域间呈现分布不均现象。

三、近十年我国高职思政课研究的热点分析与发展趋势

(一)研究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檢索的重要指标,是文章内容的聚焦点。借助Citespace对文献高频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发现近十年高职思政课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主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在Citespace中,衡量关键词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为关键词的中心性,中心性反映“该关键词在整个关键词共现网络中的转折性意义和枢纽作用,中心性越高越能体现出该关键词的重要价值”①,也反映出多数学者关注的焦点、热点。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近十年高职思政课研究的热点,通过“LLR”算法进行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形成了10个聚类。通过合并相似聚类,结合高频次和高中心性关键词分布情况,勾勒出近十年高职思政课研究的画卷,总结归纳为五个研究热点主题:高职思政课建设改革研究、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高职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研究。

1.高职思政课建设改革研究。近十年高職思政课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方法、思政课地位作用、思政课改革发展三方面。思政课研究方法灵活多样,虽然文献研究、经验研究文献居多,但实证研究也在逐年增长。在思政课地位作用研究方面,学界主要从世界形势、国家需求和立德树人等维度阐述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和时代价值。在思政课改革发展研究方面,早期学界主要关注思政课如何促进学生专业学习、职业发展、人文素养养成以及就业能力提升等,近几年则更加关注加强思政“金课”建设,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以及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推进等。

2.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的内容众多,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一是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学者们对更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案例式、研讨式、专题式等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研究较多;对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革新的研究较多,研究重点由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效果,到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再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注重多学科知识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二是对教学形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实一体化和翻转课堂两大方面。理实一体化的相关研究强调要发挥企业和网络平台的作用与优势,注重引入企业精神、融合企业文化和以企业为基地,开展体验式、沉浸式思政课教学改革;“通过创建思政课多维平台,实现‘虚拟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四个维度的融合式发展”②,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翻转课堂自2013年被引入思政课教学以来,学者对其概念范畴、作用价值、实施路径等进行了丰富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三是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注重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实现思政课教学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同向同行、相互促进是研究的热点。另外,将文化传承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从不同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融入到思政课教学的意义、困境、途径进行了诸多探索。四是对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围绕体现高职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思政课教学评价的要素、体系和模式构建等进行探究。

3.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近十年对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的概念类型、问题困境、模式构建、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其中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构建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有学者认为,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通过搭建“双融合”实践平台,构建“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使之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有学者从大思政格局出发,提出构建全员协同型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以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这些研究成果既是学者们对思政课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思政课最新教育理论成果的运用和丰富。

4.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研究。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思政课教师核心能力素养提升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关于教师核心能力素养提升方面,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师的“六要”素质标准开展了积极讨论,“发挥学校、部门、教师三个层面的积极作用,提升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③。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方面,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抓好顶层设计、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地位待遇、完善培训体系、强化各方保障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5.高职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研究。该领域的研究由早期注重对思政课教学方法、内容、模式、载体的研究,到近期更加关注职教改革背景、人才培养模式、职教政策等研究,体现了该领域的研究开始注重与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和办学特色有机结合,研究更具适用性和针对性。总的来看,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实效性的意涵、影响因素以及提升路径等方面。学者们在思政课实效性概念阐述的基础上,对其意涵进行了深度剖析;在影响因素研究上,学者们主要从学科与教材、教师结构与素养、学生存在抵触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在提升路径研究上,学者们主要从高职院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提出了诸多有益的提升策略建议。

(二)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可以清晰地勾画出各聚类中主要关键词出现的时间演进、发展动态与脉络联系,总体上可以反映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借用CiteSpace软件,绘制近十年我国高职思政课研究的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得到该领域研究呈现的趋势。

1.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高校必须“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④。这充分体现了高职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从现实需求来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职思政课经过两年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以来,也迫切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梳理以及对典型模型范式进行总结提炼,以便更好地满足后疫情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实际需求。从学生需求来看,当前以“00后”为主体的高职学生对信息网络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因此,加强对高职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改革创新的研究,也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必然要求。

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导向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实践教学既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研究的热点,也是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互溶共进的有效结合点。近年来出现频次较多的关键词有:实践教学策略、实践教学能力、理实一体、虚实融合、产教融合等。这说明此领域的研究重心已经由对实践教学模式、体系的构建研究转向对实践教学具体策略的细化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和实践教学虚实融合发展的研究。因此,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实现信、知、行立体式教学目标,打造政、校、企联动式合作平台,实施理、实、网交互式教学方式,推行师、生、督复合式教学评价,从而构建既体现政治性、职业性、特色性,又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场域体系,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

3.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下高职思政课课程改革实效性研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高职思政课为其提供思想引领、价值引导。因此,不断推进高职思政课课程改革,从而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将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热点,研究方向可以为:优化高职思政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有效对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AR等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推进校企互聘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促进包括思政課在内的高职院校整体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等。

四、研究的结论与纾困建议

(一)研究结论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我国高职思政课研究进行多维度可视化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年发文数量以2018年为分界点,呈现先降后升的总体态势,发文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新理论增长点和热点持续涌现,但也存在着对思政课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对国际成熟的先进经验吸收借鉴研究不够,对新模式、新技术、新平台的运用研究不透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的研究视野,丰富研究内容,不断增强高职思政课研究的学理性、前瞻性和实用性。

2.发文平台相对集中,主要聚集在职教类和思政教育类核心期刊,其中《教育与职业》刊文量最多,占到总数的31.1%,但同时也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的辐射面较窄和优质发文平台资源有限的困境。因此,国家要注重学术期刊的建设,创办一定数量的思政课研究期刊,制定思政课教师发表文章的重点报刊目录,切实促进思政课教学科研成果交流,加强学术阵地建设。

3.该领域研究机构主要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二级思政课教学管理部门,未能形成核心作者及机构群,因此,高职院校要强化学科研究合作,发挥不同学科、主体、地域的研究合力,提升研究质量。同时,在研究方法上要破解当前高职思政课研究以政策解读、文献分析、经验总结为主的困境,增加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

4.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高职思政课课程改革研究、教学改革研究、实践教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及实效性提升研究五个方面。相关研究能够坚持问题导向,深度和针对性不断增强,但实效性不突出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对高职学生群体和新学生群体特质的认识不足、研究滞后,二是将热点研究成果转化为思政课教学思维和教学实践还不够及时、充分。因此,学界应坚持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深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实现“主客并进、教研互促”的目的,让高职思政课研究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5.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契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立体化实践教学场域体系构建和课程改革实效性提升研究三个方面。研究趋势符合时代性、职业性和特色性,但要注意避免低端重复研究,提升研究的质量和层次。高职思政课研究要顺应国家社会发展之需、高校人才培养之需、学生全面成长之需,要避免用工作总结代替理论探讨,用宣传阐释代替实证研究,用新技术使用代替新模式探索创新。

总的来说,近十年我国高职思政课研究,围绕职业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了既有广度、深度,又有温度、效度的持续研究,研究成果的总体质量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在研究视野、研究合作、研究方法、研究实效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纾困建议

1.拓展“三大视野”,提升研究的前瞻性。首先,拓展理论视野。与本科思政课研究相比,高职思政课研究暴露出理论性还不够强、学理性还不够深等问题。因此,需要学者们强化理论素养提升,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基础理论与职业教育最新理论成果之间找到平衡,加强对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其次,拓展国际视野。高职思政课研究要放眼到全球视域去探究,思政课教师要了解全球热点、关注世界大势,坚持问题意识,在充分学习、比较、借鉴、批判的基础上,更好地回应学生的关切。最后,拓展超前视野。当前新技术方兴未艾,高职思政课研究不应只是对已有模式和技术的运用和完善,还应加强对大数据、云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思政课融合发展的研究,更好地发挥引领教学改革的作用。

2.深化“三个合作”,提升研究的系统性。首先,要通过打造学术研究共同体来加强作者间合作,鼓励不同背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研究人员加强交流合作,促成高职思政课研究知识的凝聚与整合。其次,要继续拓展研究机构协作,构造多维主体参与的新格局,形成政行校企研合作的体制机制,把握最新前沿主题,构建高职思政课话语体系,强化对研究热点、难点的转化,将研究成果运用到高职思政课当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要增强地域结合,积极引导东西部地区间加强科研合作、项目合作,加强对中西部薄弱地区高职思政课研究的扶持,逐步提升西部地区高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

3.用好“三种方法”,提升研究的科学性。首先,要加大实证研究力度。通过开展规范化的问卷调查、实地访察、人物访谈、实验测验等,切实掌握高职思政课发展的真实材料,并结合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统计分析,为高职思政课研究提供证据材料和数据支持。其次,要广泛开展比较研究。通过对本专科之间、不同行业地区之间,甚至是国内外之间的高职思政课教学特点、模式、规律等进行比较研究,发掘各自优势,从而“取长补短”,提升高职思政课研究的有效性。最后,注重从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进行交叉研究,既可以拓展研究的领域,丰富研究内容,还可以促进研究范式的融合创新发展,催生新的学科发展方向。

4.注重“三个深入”,提升研究的实效性。首先,深入开展对既有高职学生群体研究。相较而言,学术界对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多,对学生需求状况研究的少,对教学规律研究的多,对学生成长规律研究的少,对教学对象认识的模糊和研究滞后,成为制约研究成果效度的重要因素。其次,深入拓展对高职新学生群体的研究。在高职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社会化生源和职教高考生源数量持续增加,需要学者对这些高职新学生群体的心理特质、学习特质和需求特质加强研究,不断拓展高职思政课研究的覆盖面,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最后,深入推进研究的转型升级。虽然目前高职思政课研究成果较多,但低层次、同质化的重复研究依然存在。怎样突破这种低水平重复研究,实现高职思政课研究由政策宣传阐述型和工作经验总结型向科学理论创新型的跃进,是学界需要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

[注释]

①陈坤,谭英磊.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思政课领域知识图谱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2):129.

②查广云.高职思政课“虚实融合、理实一体”体验式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4):66.

③魏娜,桑雷.以社会实践研修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J].教育与职业,2021(5):97.

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N].2019-08-04.

[参考文献]

[1]蔡小葵.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8):108-112.

[2]刘德福.风险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9):30-32+39.

[3]王世海.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2):34-35.

[4]魏凯,杨珊.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本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26):100-102.

[5]张咏丽,代建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义、问题与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2):93-96.

[6]赵庆云.高职院校全员协同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与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5):172-173.

猜你喜欢
知识图谱思政课建议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