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星星
内容摘要:陈日亮基于叶圣陶的“工具性”的论说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改革,总结出语文是一门心灵的学科,语文是一门行为的学科的课程观。在此课程观的指导下,在阅读教学改革中提出了“三课型”和“三以”教学法,在写作教学改革提出要注重“写什么”和“为什么写”,其对语文课程观的认识有利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叶圣陶 陈日亮 语文教育教学 课程观
语文课程观是对语文课程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从语文课程观提出之始,就产生了很多的讨论,如“白话”与“文言”、“文”与“道”、“工具性”与“人文性”。叶圣陶提出语文是“工具性”的学科,陈老师的课程观是基于叶圣陶的工具性和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之上,从教与学的角度提出“语文是一门心灵的学科,语文是一门行为的学科”。[1]8-9基于此课程观,陈老师在阅读实践中提出“三课型”和“三以”教学法,在写作教学中提出要将重点放在“写什么”和“为什么写”,而不是“怎样写”。
一.对叶圣陶语文工具性的继承
(一)叶圣陶对语文工具性的阐释
叶圣陶认为:“国文,在学校里是基本科目中的一项,在生活上是必要工具的一种。”[2]63吕叔湘也说到:“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2]1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学习语言文字就是学习语文。语言文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无论是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是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都离不开语言文字。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叶老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定型。当思想是模糊朦胧的时候,语言是没有办法准确地描述出来的;当思想是清楚的时候,语言也是有条有理的。思想反映语言,语言反映思想。在语文教学中,课堂上的对话就可以看出来学生的思维是否清楚;在写作中,学生的作文也可以看出来他们的思想语言是否有条理。
2.语文是交际的工具
哲学认为,万事万物皆有联系,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在大千世界中,人是不能独立于其他人而存在的,只要有人和人的交际,就有语言的存在。学习语文就是培养我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陈日亮对叶圣陶语文工具性的继承
很多人认为语文的“工具性”不符合当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其实不然。语文的“工具性”是语文课程必不可少的性质,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没有语文“工具性”的存在,语文的“人文性”也难以发挥。我们不能因为现在谈素质教育就否定“工具性”,不能将“人文性”与“工具性”割裂开来,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1关于语文的“工具性”陈老师认为“语文之所以为工具,一则表明其功能效用,示其重要性;二则强调其操作应用,示其实践性;三则提醒其所用在人,示其主动性。”[1]76
二.陈日亮语文课程观的内涵
“语文就是语言。语言并不是自外于人的一种客观世界的知识,它和人的思维几乎是与生俱来、相互依存,它既是人的心智活动,更是一种生命行为。”[1]54语文课程不能将其仅仅看成是功用性的课程,陈老师从教与学的角度提出语文是一门心灵的学科,语文是一门行为的学科。
(一)语文是一门心灵的学科
思维和语言是有着天然的联系的,是不可分割不可孤立存在的。在很多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到“要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细腻的情感”这样的表达,“感受”“感知”就是对于学生心灵而言的。现在的语文课堂更多地是对知识的分析讲解,反而忽视了诵读与感悟。古人常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重在诵读感悟。现在很多老师运用的分析讲解法,是将课文整个统一的东西拆开来一个一个学习。而诵读感悟则是将课文看成一个完整的部分,所以文字组合出来表达的意蕴才是重点。课堂上要有情感活动,要理性和感性并用。
(二)语文是一门行为的学科
語文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语言行为,语文行为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学习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语文教育是让这种行为规范合乎需要。叶老提到的“方法、习惯、历练”理念对陈老师有很大的影响。语文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养成行为习惯。
对于语文来说,“心灵”和“行为”的培养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是统一在文章和语言之中的。
三.陈日亮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改革
语文不管是心灵的学科还是行为的学科都离不开语言二字,陈老师紧紧抓住语言教学来培育文心、训练方法习惯,具体到阅读教学实践中就是“三课型”——“预读课”“议读课”和“范读课”以及“三以”教学法——“以心契心,以文解文,以言传言”。
(一)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改革
1.“三课型”
“三课型”是指不同学习阶段有不同的课型。对于初中来说是“预读课”“议读课”“范读课”,高中是“示范辅导”“自学练习”“拓展阅读”。
“预读课”包括诵读(注音、辨字、疏句)、会意(释词、析句、统篇)、问疑(发现、表述、试解)三个方面,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自由选择,老师也可以指定完成。在这个课型里老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占大部分。例如“《背影》所传达出来的‘沧桑感是沉重的,它潜隐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构成了父亲的‘背影的全幅式的‘情绪背景。”[4]161通俗点来讲,《背影》写的是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个家庭、一个人物的“小背影”,这个“小背影”有着深深的爱与悔,这种人世间的深忧深痛和至亲至爱也牵动着数代读者的联想与追忆。有学生在读完课文后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是父亲的背影让“我”感动?文中还有什么内容与背影有关?此时教师就要解疑答惑,引导学生探寻答案。“议读课”包括准备(个人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听记(听取意见、记录要点)、发言(内容、语言、态度),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肯定学生基本正确的答案,不以教辅的答案为固定的正确不可变的标准答案。“范者,既有总结就范之义,更有观摩示范之意。”[1]17“范读课”是在一节课的尾声,一是对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方法的总结,多为背诵复述课文;二是教师的主场,在议读课中教师局部揣摩之后复原课文的完整形象。
高中阶段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加强学生的自学意识,所以在辅导自学和历练成习的原则指导之下采取三种教学形式,即示范辅导、自学练习和拓展阅读。“示范辅导”是教师就一篇或者一组的课文现身说法,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自学练习”是依据“自学常规”进行;“拓展阅读”所选择的阅读文本是与所学重点课文相配合的,以“文章品读”的作文方式来达到读写的相互促进提高。
初中三课型的设置是对学生习惯的培养,高中学生已经慢慢习惯成自然,学生要自主地学习。总的来说,就是初中“抓”,高中“放”。
2.“三以”教学法
“以心契心”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文中语言文字。教一篇课文首先是让学生不在任何提示下进行阅读,即“裸读”,让学生从自己的内心体验出发理解课文语言文字。如果在学生首次读课文之前给学生预读提示的话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思考中产生依赖。其次学生读出来的感觉要有依据,这个依据就是要结合课文的语句。陈老师主张尽量用诵读和揣摩来唤起学生的心理体验,当然必要的认知和推理也必不可少。如陈老师在解读《记念刘和珍君》时说:“每次准备这篇课文,自己事先总要深切讽诵多遍,开教时则必以声情并茂的诵读,让学生犹如亲临历史场景,进入情绪氛围。”[4]25“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奉献于逝者的灵前。”陈老师分析,前三句要并做一气进出,调值与音量都要达到读以来的最高点,显示出的是一种不能已于言的冲击力与爆发力,因为鲁迅这时已经愤怒到了极点。而后几句要将语气降低,放慢速度,和文章开始严肃的气氛相适应。
“以文解文”是从文章自己内部的上下文和字里行间之中读懂内容,不借助外力,在文章中读懂文章。陈老师在自序中指出“文”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在文本里潜心求索,所谓‘欲求至乎其域,则务通乎其微,而不必到本文外面去‘搬救兵。二是指‘语言形式。”[4]4如在《沁园春·长沙》中对“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一句中“竞”的分析:“课文注释‘竞为‘竞相,‘竞是否等于‘争?‘竞相就是‘争相吗?”[4]1陈老师从《现代汉语词典》到《辞海》再到《庄子·齐物论》探究“竞”的含义,从而得出把“竞相”理解为“争相”的话,意思就变成了大家都在为生存而争自由,与之前几句描写的景象极不和谐,“竞相”應该理解为竞相自由的生活,表明万类之间没有争,而是世间万物都拥有生存与发展的自由这样的解释,这是基于文本解读的。“以文解文”陈老师多用比较的方法来揣摩文本,同样是立足于文本,采用删除或者替换或者改写词句的方法和原文进行比较揣摩,如将“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者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中的“最好、还要、教。使”删去再读的话,前一句可以读出赏秋人闲适悠然的情调来,而后一句只是单纯描述景色而已。
“以言传言”侧重于表达。“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转述、概述、评述,包括作必要的解释和解说,使语感由模糊向清晰,由零星向完整,由滞钝向灵敏转化。”[1]11如陈老师对《囚绿记》进行文本解读时,在对“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这个句子揣摩时,指出“这里的‘黑暗,指的就是作者简陋潮湿阴暗的居所吗?看来是,但又不完全是。‘永不屈服就是针对‘我而言的吗?是,又好像并不完全是。‘我开释它,何以用了‘珍重二字?就因为是怀着一份愧疚的心情吗?当然是,又同样不完全是。”[4]62陈老师认为这三个“不完全是”应该交给学生去讨论,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体会,最好写出完整的一段文字进行表述。陈老师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初中主要是以概述内容大意为主,重口头训练;高中则是以概括主题为主,注意笔头表达,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有明确的衔接和安排。
不论是“三课型”还是“三以”教学法陈老师都很注重预习,并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将预习放到重要位置。在预习中让学生尽量自己了解课文内容,老师负责在一旁指导。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从解题入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更加严谨,并且学会在描述的时候语言更加精炼。
“以心契心”“以文解文”“以言传言”三种阅读方法相辅相成,是“走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
(二)写作教学实践改革
陈老师认为写作是倾吐,是通过积累、模仿、应用形成的习惯。他认为写作中存在着矛盾:“我一向认为是‘写什么和为什么写,而不是‘怎样写。”[1]20现在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侧重于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忽略了学生没什么可写和我为什么要写的问题。作文教学三大原则:“一是解放题材,一切可写;二是以笔代口,随时能写;三是熟诵模仿,由读悟写。”[1]201980年陈老师开始进行为期三年改革试验:由初一年级“写真实”到初二年级“写具体”,再到初三年级“写新颖”。初一年级“写真实”针对于学生“说假话”的情况而提出的,学生勉强写作自然会在没有可用的材料时写假话,表达的东西就不是自己原本想要表达的,慢慢就成了习惯。因此从“写真实”开始,抓住了写作文的基本。初二是主要强调和引导学生“写具体”。叶圣陶说:“写作只该把有关中心的话写进去,而且要配列得周妥,使中心显露出来。那些漫无限制的随意的话,像蔓藤一样爬开去的枝节话,都该剔除的干干净净,不让它浪费我们的笔墨。”[2]304“写具体”主要是让作文的语言更能适配中心观点。初三“写新颖”是训练学生语言技巧和写作技巧,是基于初一和初二练习基础之上的。这个阶段主要通过摹写片段和修改文字进行练习,“新颖”陈老师解释为新鲜而又突出,不是追求标新立异,不是一味地拔高。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中的学生也存在着没有什么可写的问题。陈老师提出的“日札”就是让学生不再被正经写作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主要是培养学生写的习惯,不限体裁、题材、内容和字数,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有感而发都可以记录下来,言之有物即可。还要让学生对优秀的如《人民日报》上的“大地漫谈”、《文汇报》上的“虚实谈”等文章进行熟读、浏览、揣摩和摹习,汇编学生自己的《日札集锦》,自己写序,写日札带来的兴致、乐趣、体会和收获。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让学生犹如说话一样写作文,让学生从发愁写什么到乐于去写。陈老师也曾在高一做过这样的试验:“让学生从熟悉的校园环境、街头景物、邮票画面、电影镜头、戏剧情节、手艺活计、理化实验等选材,练习写状物说明的文章。后来,又练习写观察日记和向自己熟悉的童年、少年时代取材写自述体的文章。”[1]67-68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逐渐养成习惯。如此便调动起来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且不再畏惧写作文。
不管是初中的“写真实”还是高中的“日札”的作文教学形式,都是有利于学生写作的培养。除了习惯的养成,还有积累的作用。积累有思想材料的积累和语言材料的积累。从自己身边生活入手,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加上从阅读中获得思想和语言,再通过联想,引发感悟。
总之,陈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多次教学改革,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陈老师对于课程观的认识很适用于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灵和行为,使之养成规范应用语文的习惯。不管是陈老师对于教学的态度还是实践都是值得我们所学习借鉴并用于教学活动的。
参考文献
[1]陈日亮.我即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4]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