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秘伟
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小学校长队伍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关键。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面向全体中小学校长,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质学校。”这强调了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小学校长培训,是促进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发展的主要渠道。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建设,是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中心环节。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时代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水平,作为县级校长培训机构,需要加强课程建设,理解时代要义,感悟价值追求,把握实施路径,加大培训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建设的时代要义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建设,是指为了促进校长队伍的专业发展,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满足校长培训的专业需求而建设的相关课程。其中包括:增强课程意识、确立课程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编撰课程讲义、规范课程实施和健全课程保障等。
(一)特征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建设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一是政治性强,唱响新时代校长培训工作的时代乐章,如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等;二是理论性强,学习新时代学校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倡导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硬核的学校文化管理,如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改革、提高校长对课程教学的领导力、掌握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的模式等;三是实践性强,满足新时代学校教育管理的刚性需求,发现、分析和解决学校中的现实问题,如克服领导职业倦怠、推进集团化办学、创建特色学校等。
(二)基本原则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建设需要秉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区域外先进经验本土化实施,即根据本地教育管理的需求,将外地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同本地教育管理的实际有机整合,生成使外地先进经验本土化校长培训课程;二是已有校长培训教材综合化改编,即选取已经出版的解读国家教育政策和介绍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校长培训课程教材,根據本地学校教育与学校管理的需求做“加减法”,综合化地生成校长培训课程;三是本地典型经验特色化开发,即挖掘本地学校管理工作的典型经验,将这些典型经验加以提炼、梳理而生成校长培训课程。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建设的价值追求
做任何事情,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是校长队伍专业发展的跑道,其建设是校长培训机构“供给侧”服务的中心。下面从三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
(一)以贯彻教育政策法规为首要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国家意志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需从五个方面设计:一是贯彻以教育法为统领的教育法律法规等培训课程;二是贯彻以党章为统领的党规党纪及党员的权利义务等培训课程;三是贯彻以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为统领的师德师风建设等培训课程;四是贯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统领的教育政策规定等培训课程;五是贯彻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统领的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史等培训课程。
校长培训课程建设需要彰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和做到“两个维护”的社会主旋律,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凸显“学史、崇德、增信、明理和力行”的学习最强音,进而使校长队伍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二)以满足中小学管理实际需求为基础价值取向,按需推进课程建设
学校管理既是促进校长成长的平台,也是体现校长价值的舞台。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从“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美丽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六大方面,明确了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共涉及88条具体内容)。可从学校管理实际需要的六大方面出发,开发校长培训课程。
例如,为切实保障学生平等权益,我们开发了校长培训课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实施”,以专题培训形式进行。着重从入口(划片招生,就近入学;蛇形排列,阳光分班)、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安排教育教学活动;超越昨天的自己就是进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彰显强项提升短板等)和出口(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做好综合评定与单项评定,让每名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三个方面阐述。
又如,为引领教师队伍专业进步,我们开发了校长培训课程“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什么”,以校长论坛的形式进行。回答了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以及促进教师队伍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实施建议等问题。在论坛中凝聚共识、拓展视野、砥砺前行,以此达成“理论有高度,实践接地气”的目标。
再如,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开发了校长培训课程“‘双减背景下更要抓好教育质量”,以本区内先进学校组织现场会的形式进行。校长进入课堂听课、深入活动观摩、聆听同行报告、现场互动问答等,清楚和把握“双减”背景下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内涵、意义和基本举措,进一步探索“减负”与“提质”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特色教育之路。
(三)以促进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遵循校长专业发展规律
中小学校长队伍的专业发展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既是校长队伍专业发展的目标,也是校长培训课程建设的目标。
2013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从“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试外部环境”等六大发展方向,明确了校长发展的专业标准,共涉及60条具体内容。可从这六大发展方向出发,开发校长培训课程。
例如,基于规划学校发展,我们开发了校长培训课程“特色办学理念及其引领下的课程建设”,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课程着重回答三个问题:特色办学理念的提炼、确立与升华,课程建设的目标、结构、实施、评价、保障等,以及特色办学理念与课程建设的内在联系。将办学理念与课程建设联系起来,是一次有益的认识突破。
又如,基于领导课程教学,我们开发了校长培训课程“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缘由和路径”,以主题分享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先由三所学校校长分别介绍本校课程建设的基本想法与具体做法,培训者再进行精准点评与综合评述,充分肯定了三所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成绩,并提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工作的建议。接着,从课程建设的内涵、缘由和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专题讲座。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践分享,培训收到理想效果。
再如,基于优化内部管理,我们开发了校长培训课程“学校管理与校长成长”,以专题讲座和分享感悟的形式进行。培训者在讲座中阐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学校管理的三个层次,即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如朝阳市双塔区中小学处于立足科学管理、面向文化管理、借助经验管理的特殊管理阶段;二是校长成长的三个方面,即必要性(学校教育的需要、学校管理的需要、自身成长的需要)、操作性(在阅读中成长、在写作中成长、在思考中成长、在工作中成长)和目的性(作为领导者有思路、作为管理者有方法、作为教育者有引导);三是学校管理与校长成长两者之間的关系,即校长成长凭借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助力校长成长。最后,参训校长就此专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进而使自己的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实用。
三、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建设的实施路径
知道了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建设“是什么”和“为什么”,接着回到操作方法上来,把握其“怎么做”。课程意识、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讲义、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六意”,是实施校长培训课程的基本路径。
(一)增强课程意识有“情意”
教育同仁对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建设需要有“情意”,这是“大家”的事情,全方位多层次的“名家”都要增强课程建设意识,营造人人关注校长培训的教育新生态。校长培训课程建设的主体不仅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的教育专家、校长培训机构的培训专家,还包括中小学的名优校长、骨干教师等。作为县级校长培训机构,要强化课程建设意识,对课程建设更要有“情意”,克服一切困难,主动作为。
(二)确立课程目标有“旨意”
课程目标指校长培训课程在特定阶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课程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确立课程目标需要体现国家教育政策的“旨意”。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要“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这正是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目标:一是政治过硬,校长应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二是品德高尚,校长应严格执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堪为广大师生之楷模,堪当中华民族复兴之重任;三是业务精湛,校长应谙熟教育教学理论,通晓学校管理的知识和策略,成为学校教育与管理的业务标杆;四是治校有方,校长治理学校要有方略,精通管理这门科学艺术,用科学的思想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够针对学校实际制订有生命力的发展策略和基本目标,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
(三)构建课程体系有“创意”
课程体系指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进程安排。按照实际需求构建课程体系要有“创意”。
课程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划分应科学合理、设计应全面周密,每个组成部分均应指向课程目标。如从校长成长内涵的角度,可分为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从培训课程内容的角度,可分为教育情怀、管理知识和治校能力等;从校长成长路线的角度,可分为职前基础性内容、职中提高性内容和成熟后高端性内容等。
每五年为一个培训周期(与国家五年规划同步),梯次配置,稳步推进,科学安排培训进程。其中每个学期均合理安排一个或几个培训专题或培训要点,依次展开,有序实施。
(四)编撰课程讲义有“寓意”
课程讲义指校长培训过程中所需的备课笔记。讲义应“寓意”深刻,指向并服务于课程目标。
培训者应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培训内容的特性和培训形式的特征,认真撰写讲义。事实上,备课的过程就是拓展专题的知识宽度,提升专题的理论高度,延伸专题的实践长度。
讲义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准备部分,自然引入、整体感知,包括导入讲座的理论名句、实践案例、讲座目录等;二是基本部分,梯次展开、逐条感悟,包括讲座的具体内容、回答“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等问题;三是结束部分,总结升华,回归整体,包括讲座的内容总结、深度反思和激情寄语等。
(五)规范课程实施有“实意”
课程实施指校长培训课程付诸实践行动的过程,也指校长培训课程达成预期目标的途径。课程实施要突出“实意”,脚踏实地、务求实效。
2013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指出,可“采取专家讲授、案例教学、学校诊断、同伴互助、影子培训、行动研究等多种方式。”按照这一要求,双塔区校长培训课程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考察区域外名校培训。前往发达地区的名校参观学校文化、深入课堂听课、倾听校长报告等,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我区组织了部分中小学校长前往北京市的府学小学、景山学校、光明小学和崇文小学四所学校,以“特色学校创建”为主题开展考察培训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是聆听区域外声音培训。结合本地教育发展实际,聘请外地教育专家、著名校长等到本地讲学、做报告,提升校长队伍的专业发展水平。我区聘请朝阳市校长培训专家讲学,以“贯彻从严治党方针,探索学校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为题进行专题讲座。
三是学习区域内典型培训。“就近入学”,鉴赏区域内的办学典范,欣赏区域内的治校榜样,推广本地的典型经验。在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中,朝阳市育红小学打造了一支团结向上的干部队伍、带出了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支健康向上的学生群体,该做法成为域内典型。我区组织各中小学校长、书记、教学副校长等前往该校参观学习。
四是名校影子培训。选派我区校长前往发达地区名校跟随相应领导的培训活动。其特点是像影子一样紧跟一位师傅学艺。通常是同岗位结对,校长与校长结对,副校长与副校长结对。时间一般是一个月、三个月或半年。
此外,校长培训课程还有异校挂职培训、校际交流培训、校长论坛培训、高级研修培训、岗位研修培训、线上网络培训、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培训等实施形式。
(六)健全课程保障有“暖意”
课程保障指有利于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度配套、经费投入等,使中小学校长和有关课程建设人员感到融融“暖意”。
一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相应的校长培训领导机构和职能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整体设计,有序推动校长培训工作。
二是县级校长培训领导机构要建立、健全校长培训制度,突出管、训、用一体化。校长参加培训考核评价成绩需与干部任职任用、评先选优、评职晋级等挂钩。同时,对校长培训者和校长培训机构也应做出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
三是县级校长培训领导机构应督导中小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含校长)培训,保障校长培训经费足额到位。此项工作的落地既需要一个引导过程,尽快认识到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与迫切,也需要一个督促过程,定期查阅财务报表的明细与统计。
总之,县级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县级校长培训机构不断为其注入新活力,更好地培养校长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赵昆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