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画教学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2022-05-30 04:03宋文宇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7期
关键词:国画水墨校本

宋文宇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为儿童成长、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基础的阶段,国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正逐步走进中小学的美术课堂,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提升其审美水平与素质修养。小学国画教学应立足现状,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创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审美素养素养,提高文化底蕴,增进爱国情怀。

一、创设国画情境,课堂渗透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节高效的国画课堂,必须建立在特定的情境里。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深入挖掘小学国画教育中“情”的因素,教学中可生动讲述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等艺术家小故事,配以水墨的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冲动,活跃课堂气氛。在小学中高年段的国画课堂中,应更加重视国画情境的营造,使学生参与体验课堂,通过点滴渗透,从更深的层次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创设国画情境,让情与境交融,学生转变角色,变被动为主动,国画教学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例如,笔者执教湘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八课《彩墨游戏》,课堂导入引用上海美术制片厂经典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与教材中欣赏张大千的名画《白荷》相呼应,动静结合,让水墨世界活起来。通过水墨动画,创设动感的艺术情境,让学生感受水墨干湿浓淡变化生成的趣味。伴随着悠扬的古典乐声,学生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灵活游动的小蝌蚪身上,一呼一吸间感受着水墨世界的奇妙。这时,笔者点题,以水墨为主调,创作彩墨荷花。学生们在水墨动画中感受到笔墨趣味,感受到墨分五色的神韵,在课堂学习中,下笔自然而然流露出自信,能大胆地运用水墨的层次。

二、翻转国画课堂,引经据典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教育部于2018年印发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實施方案》明确指出: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活动,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国画是文化的载体,小学的国画教育对水墨的运用、画面的构图和创作的技法都有一定的审美素养要求。翻转国画课堂,转变教学思路,引用古典诗词,可让小学生沉浸在诗情画意的课堂里,同时渗透经典国学,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国画语言的理解,在培养学生树立爱家爱国的远大情怀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引用古典诗词。在国画课堂里,巧妙引用古典诗词,能让学生在水墨和诗词的世界里畅游,发挥奇思妙想,提升审美素养。四年级下册《妙笔生花》的欣赏探究环节里,提及国画家刘海粟的作品《荷》,可引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让学生读懂画家的画外之意,亦可让学生根据诗句进行学习活动——花卉主题的创作,体会“诗情”与“画意”。五年级上册《水墨动物》课堂上,适时引用“一鱼唾花须,一鱼唼花影”“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等诗句,深入分析动物的神态,加深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大胆创作。

2. 渗透经典国学。经典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可以提升学生对国画精神的理解。五年级下册《巨匠童心》课堂上,让学生了解齐白石的学艺之路,可渗透《论语》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使学生明白学习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六年级上册《美丽家园》课堂上,渗透《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教导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守护心中美丽的家园。

三、累积校本资源,营造氛围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校本资源的累积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的放矢进行日常校本资源的分类收集,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提升个人审美素养。

1. 开发校本特色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部颁课程的补充,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点睛之笔,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美术学科教师可结合当地实际,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笔者曾任职某实验小学,执教校本美术教材《佛山祖庙》《清晖流芳》《逢简画意》等国画课例,在国家部颁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佛山特色文化景点开展美术教学,挖掘文化景点里的美术元素,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根据不同的绘画主题创作出各种形式的作品,如团扇、扇面、长卷等。

2. 开展系列主题创作。学生的国画作品既反映个人的艺术技法,又能传达个人审美思想和审美素养。汉代思想家扬雄提出“画,心声也”,即国画可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面对每学期各层级接踵而至的书画类比赛,经过近几年不断探索,在科组教师们的指引下,笔者找到一个较为有效的创作方法:开展系列主题创作。在开发校本特色课程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每一课题背后的文化内涵,找出适合用国画水墨表现的主题内容进行创作。例如,在南海区第十一届少儿艺术花会中,笔者辅导的学生创作主题为《世遗之光》的祖庙灰塑人物横幅,获得区一等奖、市二等奖,选题来源于校本课程的《佛山祖庙》课例。接下来,笔者准备着手“佛山粤剧”“佛山美食”等多个系列主题,希望能给学生的创作增添更多本土文化底蕴。

3. 推进课外实践活动。看一场艺术展览,全身心感受大师作品的气息,熏陶高尚的情操;与自然拥抱,办一场亲子写生活动,在写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作思维。走出校园,让学生的审美水平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四、个性作品展示,搭建平台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在校园里定期搭建平台,举办主题式的学生作品展览,让学生课堂的成果得到及时的肯定,激发并保持对国画的兴趣。

传统的国画作品形式主要有扇面、册页、条屏、卷轴等,笔者基于形式多样化的情况,灵活创新立足点,让国画与本土文化融合,与传统节日结合,与传统器物美融合,多次举办主题式国画展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例如春节前夕绘制“幸福灯笼”,让学生把祝福、喜悦带回家;进行“墨韵纸扇”扇面国画创作,感受扇子雅致精巧的工艺;创作个性化油纸伞国画作品,让学校艺术节的展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小学中高年段的国画课堂里,注重提升国画技法,更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通过创设国画情境、翻转国画课堂、累积校本资源、个性作品展示等方法,让学生在美术课堂里,感受学习国画的快乐,提高国画教学的效果,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提高文化修养,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更做一名文化传承者。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实习编辑 李惠霞

猜你喜欢
国画水墨校本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水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国画欣赏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