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建刚
许昌良,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校长,广东省政府督学,广州市基础教育杰出人才,广州市教育家培养对象,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越秀区首批教育名家;教育部首批“国培”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三级)。他倡导“沉静语文”,在基础教育领域主张“共生阅读”,先后三次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出版专著《新平民教育论纲》等16部,主持省级以上重点资助及规划课题6项。
一所学校,既是区域教育生态的组成,也是所处社区生态的部分。与此同时,学校自身的组成,无论是学生、教师、家长,还是场域、课程、教学,抑或是学校的历史、文化、制度,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如何正确把握学校教育生态的运行规律,从中找到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抓手,渐次生发,实现学校教育理想的自我建构,无疑是当下中小学特色建设的应然选择。
近年来,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侨外”)秉持“为每一个孩子智慧而温暖的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通过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与品质提升,进而深度把握学校教育生态的建构路径,以凤凰花文化精神孕育出独特的“共生”理念以及“五星育人”模式,形成了昂扬奋进的崭新校园文化。
带着对“共生”理念下学校教育生态个性建构典型经验的好奇,本刊记者走进美丽的侨外校园,与侨外校长许昌良就学校的共生阅读进行了一场对话。
起:多重现实梳理下的理想追求
《广东教育》:阅读是每个人知识增长、精神发育必不可少的一种路径选择,为什么侨外将其作为学校重点打造的一个项目?
许昌良:我之所以如此重视阅读,是因为五年前我在江苏工作时,就做过非常系统而全面的调查。从调查出来的数据分析可以清晰看到,学生的阅读与学业成就具有非常高的正向关联,与家长的阅读也有较高的正向关联。家长的阅读价值取向、自身的阅读喜好度、对孩子阅读的重视程度、家庭的阅读环境、孩子身边亲友伙伴的阅读态度、家庭藏书量等都与孩子阅读以及学业水平提升密切相关。这就坚定了我的一个方向——抓阅读,就是抓孩子们的核心素养,阅读搞好了,孩子们的核心素养自然也就提升了。
《广东教育》:您在侨外提出的是“共生阅读”,这种阅读无论是从内容、方法、方式上,还是在理念、目标和评价上都与传统阅读存在较大差别。这又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许昌良:阅读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与价值观,同时也作为学习策略、方式,涵盖了所有学科的学习,没有阅读的学习是不可想象的。阅读是一种“元学习”,我这十余年来在小学、初中学校也一直大力推进中小学生阅读。通过大量的实践,既逐渐深化了我对阅读意义与价值的认识,也让我积累了丰富的推进阅读的实践样态。我开始体悟到,有效的阅读其实是要建设一个生态系统,需要与学生成长的相关人,如教师、家长、亲友、同伴乃至社区等一同努力实现。有效的阅读尤其需要家校互动、课本内外互动、课堂内外互动、考试内外互动、校内校外互动,即实现多方“共生”。这时,共生阅读便开始进入到我的教育视野中,并且生根发芽。
《广东教育》: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您提出的“共生阅读”的本质已经不再囿于阅读本身,而是期望通过以阅读作为一種纽带,来实现学校教育生态的自我构建?
许昌良:您这样的理解我是认同的。在当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亟待破除的教育生态下,如何实现教育社会文化价值与功利价值的重新弥合,是中小学校长必须深入思考的现实命题。
我认为具有“母题”意义的阅读不失为学校教育生态自我重构的一条有效路径。一是阅读关涉人类的整个生活,关涉学校与家庭,关涉学校教学的全科目,也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具有开放性与延展性;二是阅读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具有整体性;三是阅读学习在操作上不受时空限制,具有自组织性。因此,共生阅读无论对化解当前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矛盾,促进青少年灵魂觉悟,逐步消解升学的功利价值以及社会公众的文化缺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从思维层面提供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参考范式。
承:多元视角考量下的内涵解读
《广东教育》:共生阅读,从字面理解,“共生”是用来界定阅读的,说明它与别的阅读是不一样的。那么,“共生”一词在这里应该如何理解?
许昌良:“共生”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早缘于生物学,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1879)提出,意指“不同种属的生物按照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20世纪50年代以后,共生思想渗透到社会诸多领域。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共生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它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大要素构成。
基于共生理论提出“共生阅读”,其实质是在共生理论观照下,对一种新型教育范式的期待与生发。作为教育事业最主要承担者的学校,因与其“所依附的具体生活过程、生活情景、生活的时空关系、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种种因素相脱离”,而日渐变为一种“脱水”“提纯”的“纯理性的教育”。于是学校与地方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时有脱离,“无目的升学”和“非本意就学者”不断增加。“学校教育忘记了它的对象,他的对象也就忘记了学校”。因此,“共生”在这里就是希望将学校与社区、家庭、社会之间的互相作用通过阅读来和谐再造。
《广东教育》:那“共生阅读”的概念应该怎样进行诠释与解读?
许昌良:所谓共生阅读,就是以阅读为纽带,由学校发起并影响和带动家长一起行动,积极影响和促进孩子热爱阅读,形成一个教师、学生家长共同阅读、共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并逐步放大其正面效应,形成学习型社区,影响阅读型社会的形成。
围绕共生阅读,我们提出了“一条路径、五个建设、七大行动”的阅读体系,即追寻实现阅读教育价值的适切路径,通过对校园文化、教师队伍、学生素养、书香家庭、学校品牌建设,实施晨读、序读、趣读、e阅读、开设家长“小种子阅读坊”、家庭书房建设、“带着书本读天下”七大行动。以此促进学生走向深度阅读,增加知识、拓展视野、夯实积淀、熏陶人文、发育精神,为学生成长赋能,以爱读、趣读、共读、深读来建设书香浸润的侨外校园。
转:多维路径推进下的实践探索
《广东教育》:共生阅读可以说是侨外在学校教育生态重构上的新选择。你们推进共生阅读的突破口在哪里?
许昌良:基于共生阅读理性思考以及实践期待,促进新时期阅读生态建构,需要在共生理念的引领下,建构全方位、全学科、全过程阅读体系,实现阅读从应然到实然、从随意性到体系化、从单一到多元、从自发到自觉化、从零散化到统整化的五大转变。
基于传统阅读的现状,实现三个维度上的突破:一是阅读内容的拓展,引导学生超越课本,深谙开卷有益之道,让阅读者有限的时空变得充盈,将生活的外延变成阅读的外延;二是在阅读的方法上的拓展,即教给阅读技术技巧,引导追求阅读精度,逐步引导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益;三是阅读境界的提升,通过阅读,引导学生与家长超越考试的羁绊、超越单纯的知识积累,拓展学生视界,实现精神敞亮与心灵澄明。
《广东教育》:一切的教育教学改革,都不能脱离课堂。共生阅读要在课堂上有序推进,相关的课程建设自然是重点内容。侨外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有益的尝试?
许昌良:将阅读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视域之内,通过强化课程建设来切实推进阅读,是共生阅读在侨外得以成功的关键举措。学校按照年级序列进行整体规划,研制了《共生阅读推荐书目》,书目涵盖了一至九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艺术等。充分利用课间休息、午间休息等“边角时间”,以一带多的群文阅读、整本书的阅读等方式,把“边角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管理,引导学生进行全科阅读,指导学生撰写《共生阅读之整本书阅读札记》。充分利用大数据,采用任务驱动,如“问卷星”检测、文本阅读与影视阅读比较、阅读过关、盘点收获等方式,对阅读的效果进行检阅,用科学的、及时的数据引导、激励学校深度阅读的有效开展。
《广东教育》:侨外在阅读活动的开展方面都有哪些设计?
许昌良:学校用丰富多彩的学科阅读活动推进深度阅读,如诗词大赛、科技朗读、朗读者、名著阅读大赛等。我们定期举办召开“共生阅读”学生、教师、家长交流会,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为孩子们智慧而温暖的人生奠基。自2021年4月起,侨外家长学校举办的“小种子悦读坊”正式开坊。每次活动均邀请社会上著名的阅读专家引领家长阅读,借助阅读坊,打造亲密健康的亲子关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让学生、家长、社区形成良性的阅读格局,增强家校合育的力量。
合:多彩呈现局面下的成果收获
《广东教育》:侨外的共生阅读已经开展了近三年的时间,给师生和学校带来怎样的改变?
许昌良:自2019年共生阅读在我校开展以来,侨外便踏上了诗意的旅程。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共生成为侨外的新常态。
学校层面,在欣赏型探究视野下,通过“共生阅读”的项目实施,三年时间里建立了“共生阅读”的完整课程体系。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亲子共读、读书节等主题活动,打造专属侨外的品牌特色。
教师层面,我们以阅读推进教师知识管理,根据教师特点及专业需求,为老师们推荐阅读书目,通过举办苏霍姆林斯基读书会、阅读分享会等活动,引领老师读好书、好读书,不断完善修炼自我。
学生层面,我们以序读、晨读、趣读和e阅读等系统的阅读课程,带领学生走进阅读的大门;整合班团队会、纪念日等开展有意义的阅读实践活动,进行阅读积累,以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示、线上阅读交流等活动开展阅读竞赛。用丰富的教学活动,匡助学生点亮阅读心灯。
与此同时,以课程评价标准为基础,各年级、各学科制定阶梯式、任务驱动式的评价标准,如通过“阅读存折”“阅读积分”可视化阅读量,和每月、每学期进而到每学年的各项“书香”评比,形成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助推学生的阅读动力。
《广东教育》:您前面说过,“共生”是希望通过阅读和谐再造学校与社区、家庭、社会之间的互相作用。通过三年的探索,侨外的家、校、社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改变?
许昌良:实施共生阅读三年来,侨外已经初步实现了家、校、社和谐共生。为加强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我们以共生阅读理念为线,以一系列经典书目与阅读活动为珠,串联出“共生阅读”的美丽“项链”。开展由学校倡导、家委组织实施、由有爱心且具有专业素养的家长牵头组织、全体家长均可参与的群众性阅读组织——“小种子阅读坊”,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家长,根据时间节点推出针对性强的家教文章,即“校长荐读”,组织家长阅读,目前已推出近100期。组织符合侨外九年一贯制特色的“共生阅读家长会”,邀请侨外一年级、七年级新生家长齐聚美丽的侨外校园,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为孩子们智慧而温暖的人生奠基。推进百个家庭书房建设,对书架、书本数量、书籍内容、书籍种类等进行规定,學校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评选出100个“书香家庭”。此外,顺应疫情期间的教学实际,组织各年级开展“以‘读攻毒、 共沐书香”的家长线上阅读分享会。
《广东教育》:侨外将如何继续推进共生阅读?
许昌良:未来,侨外会一如既往以“在阅读中共生”为旨趣,通过科学的课程建设,促进孩子们在广泛深入的阅读中增长知识、拓展视野、丰富积淀、熏陶人文、发育精神,实现学科之间共生、书本内外共生、家校之间共生、考试内外共生、校社之间共生的目标,最终让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所有人都爱读、共读、同读,在阅读中成长,让阅读成为照亮学校、家庭与社会前进之路的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