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李莉
摘要 目前,全球各国普遍存在校园欺凌现象。在我国,尽管校园欺凌问题不断被呼吁,欺凌防治也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校园欺凌在被发现、认定及处理等方面仍存在多重难题。基于此,通过对失能的校园欺凌治理进行数字化赋能,推动家、校、社协同參与,重塑治理流程,优化制度规范,可以实现数字要素与治理要素的有机结合。
关 键 词 校园欺凌 数字化 协同 治理体系
引用格式 李伟,李莉.数字化赋能小学校园欺凌治理体系的重构[J].教学与管理,2022(20):10-12.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校园欺凌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已经或正在遭受欺凌,在全球各国普遍存在校园欺凌现象。尽管校园欺凌问题不断被呼吁,欺凌防治也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校园欺凌在被发现、被认定及处理等方面仍存在多重难题。
一、校园欺凌治理数字化赋能的内生动力
1.事前预防困难催生数字化赋能
事前预防是校园欺凌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就校园欺凌事前预防方面,家、校、社三方各自参与的力量分配及功能定位未能有效形成协同治理的机制,“家校社治理模式”的建构更多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普遍认为要把校园欺凌问题置于家、校、社共育视域下进行研究[1],三方联动进行实践探索。而对于如何进行更深层次的实践,虽各地多有具体举措并总结出了一定结论,比如“建立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欺凌形势与治理对策,完善配套政策,正确引导媒体和网络舆情,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欺凌防治”等,但结论缺乏普遍性,也没有对小学阶段的校园欺凌特点进行专门研究,难以有效推广。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学者开始尝试将嵌入性理论应用于校园欺凌事前预防的数字化治理。
2.行为界定复杂催生数字化赋能
校园欺凌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其行为实施主体与客体均是在校学生,且多为未成年人,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被关注、被呵护及被保护的群体。因此,这也决定了校园欺凌事件的认定务必慎之又慎。目前,国内外对于校园欺凌的认定尚缺乏统一标准,国外多从专门立法的角度对校园欺凌予以界定,如英国《1986地方政府法案》《1988学校标准与框架法》《2002教育法》均明确规定了校园欺凌的界定及小学阶段反校园欺凌的责任与义务[2],但校园欺凌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又呈现出线上欺凌、社交欺凌等新趋势。国内主要依据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指出“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3][4],由此界定校园欺凌要从发生范围(学校管控范围)、行为主体(学生之间)、主观状态(蓄意或恶意)、行为特点(持续性、反复性)及行为后果(身体、精神伤害等)等5个方面进行考量。关于这5项指标的具体认定构成以及相应权重等问题,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结论,但可以肯定,行为后果是其认定的关键性指标,在具体实践认定过程中具有“一票”盖棺定论的功能,在实际指导工作中,也多以此标准作为“玩闹”与“欺凌”的分界点。但此项指标明显具有滞后性,难以在“欺凌”行为发生之前提前有效介入、积极引导,因此实践指导意义不大。通过在校生行为数据分析,可以对其进行精准心理活动输出画像,做到校园欺凌早研判、早认定、早谋划。
3.行为不易察觉催生数字化赋能
校园欺凌具有手段多、隐蔽性强、取证困难等特点[5],因此,校园欺凌一直隐藏于角落,长期被人们所忽视。近年来,线上欺凌开始出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面更广、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大,且有研究表明,被欺凌对象通常表现出性格内向、缺乏良好人际关系、胆小怕事等特征,在面对校园欺凌时,往往选择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这不仅助长了欺凌者的嚣张气焰,还导致社会大众对校园欺凌问题重视不够。然而只有当被欺凌者受到严重伤害时才意识到这并非简单的嬉闹问题,而受伤害的被欺凌者则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与痛苦。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习惯和人格将会逐渐形成并慢慢固化。在劳务输出省份,尤其是农村地区,很多父母选择外出务工,而让孩子留守,虽然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缓解了沟通与思念之苦,但父母的长期缺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这些留守的孩子常伴随不善沟通、自卑等问题,且是欺凌者的攻击对象,另外父母的缺位也使得卷入欺凌底层的欺凌者由于得不到家校教育而很可能加速走向底层再生产,让本来有希望矫正的青少年愈发“离经叛道”。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小学阶段日常行为规范,引导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敞开心扉,呼吁社会各界共筑校园安全绿色屏障,使校园欺凌在阳光下无处可藏。
二、校园欺凌治理数字化赋能的整合创新
1.数字赋能推动协同参与
校园欺凌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参与其中[6],但关键在于“协同”,要解决目前“参与有余,协同不足”的现状,就需要为失能的“协同”有效赋能,以期达到协同参与。首先,目标一致是前提。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校园欺凌的影响与危害,认真厘清“玩耍”与“欺凌”的界线,主动预防,目标一致。借助“安全教育平台”等App开辟校园欺凌防治专栏,将欺凌预防、防范等相关资源投放到线上,让学生、家庭、教师与社会大众可以及时了解校园欺凌防治的相关知识,在学习和了解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家、校、社联防联控的校园欺凌治理绿色屏障。其次,分工有序是关键。“有序”指的是有条理或秩序,也就是说对于校园欺凌的预防与治理,家、校、社三方应该各有倚重,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衔接有度。通过校园欺凌治理数字治理平台,将家、校、社有机串联,并赋予各自相应的权限和功能,分阶段有计划地开展校园欺凌治理工作。比如,在校园欺凌预防阶段,数字治理平台更突出学校的主体地位,赋予学校更多权限用于校园欺凌治理课程设置、德育讲座、校园文化建设等,通过主流价值观的树立和强化,让校园欺凌难以发生;同时赋予家庭教育一定的权限和功能,让父母在孩子入托(园)前就已经了解和认识校园欺凌问题,并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每日送学路上的谆谆教导,让孩子远离欺凌,对校园欺凌说“不”。再次,数字资源是保障。由于校园欺凌表现形式多样,隐蔽性强,其预防及后续对被欺凌者的安抚工作更是复杂,涉及心理学、人际传播沟通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巧,通过构建反校园欺凌数字化资源,可以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不断提高预防和治理能力,同时也可以对欺凌者不断形成舆论压力,推动目击者不再袖手旁观,从而有效凝聚各方力量。
2.数字赋能重塑治理流程
首先,预防阶段。预防是校园欺凌治理体系的重点,学前预防以家庭为主,学龄预防以学校为主。家庭对于校园欺凌的预防教育要在幼儿入園前开始,前期家长可以通过校园欺凌治理数字学习平台,主动学习和了解校园欺凌防治方面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小就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助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入学后,学校要给孩子建立数字档案,由班主任及时整理、记录其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不和谐事件,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对问题突出的学生行为及动向进行评估、研判,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约谈、讲座等形式,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防止出现欺凌趋向。有研究表明,内向、家庭条件一般、社交能力差、有疾病的学生更容易被欺凌,因此,这部分学生也是数字预防体系重点关注的对象。其次,处置阶段。总的来说,校园欺凌处置应及时、有效,这样才能防止事态的蔓延。欺凌行为具有持续性,通过对数位被欺凌对象的走访调查来看,此前已数次被欺凌,有的只是言语戏谑、恶作剧、孤立等,如若发现及时,认识到位,应该可以延缓欺凌行为的发生。处置阶段,数字处置体系要突出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采取“学校+家庭”“学校+社会”的模式,对校园欺凌分等分级进行处置,具体分为准欺凌、轻微欺凌和欺凌,并进行相应赋值(见表1)。对于准欺凌和轻微欺凌,应构建“学校+家庭”的处置模式,主要以批评教育、思想引导、德育培养、校(家)风建设为主要形式,通过实践活动、案例讲授、课程思政等方式,有效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进一步蔓延。对于有一定影响的校园欺凌事件,则构建“学校+社会”的处置模式,以“教育+制裁”为手段,净化校园环境,维护校园安全。再次,善后阶段。善后被欺凌者的安抚和欺凌者的再教育是善后工作的2个重要事项。被欺凌者因欺凌行为的发生而受到心灵的创伤,因此各方要对其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助其及时走出阴霾,消除由此而带来的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借助数字化善后平台,可以有效记录被欺凌者的情绪变化,评估其心理康复情况。同时,数字化善后平台可对接社会各界资源,比如心理咨询专家、公益组织等,通过线上交流来实施精准的点对点安抚。
3.数字赋能优化制度规范
虽然我国高度重视校园欺凌治理,但缺乏专门的治理机构与配套经费,同时,以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治为主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理范式,使得校园欺凌尤其是轻微欺凌长期处于无法可治的状态。除非有极端恶性事件的发生,否则现有法律法规很难介入并进行有效制裁。目前,我国已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等教育类文件,注重学生法治观念的树立和安全意识的培养等[7][8],实施惩戒的力度达不到要害,校园欺凌长时间缺乏专门的法律政策支持。现阶段,各小学就校园欺凌治理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制度和规范,但在文件制定中对于惩罚轻重和方式等问题一直难有定论,因为轻则不达要害,重则影响未成年人发展[9]。通过数字化赋能,一方面可以有效集聚公检法等组织的专业力量,实施“一校一网格”,由司法相关人员线上指导治理校园欺凌制度与规范的制定,从而使校园欺凌治理在微观层面有较为专业的制度规范;另一方面,校园欺凌治理的数字化治理也为宏观层面的专项立法提供数据支持和实践参考。
校园欺凌治理数字化赋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更为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以发挥数字化赋能的生产要素功能,挖掘数字赋能的巨大价值,同时防范数字治理的潜在风险。
参考文献
[1] 赵彦鹏.反校园欺凌专题教育的学校攻略[J].教学与管理,2021(25):28-30.
[2] 汪玥,王素芳.小学校园欺凌的家校社治理策略[J].江苏教育,2022(02):73-74.
[3] 李嘉欣.以新视角解读中小学校园欺凌[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05):88-92.
[4] 高秋杰,李铭磊.中小学校园欺凌社会化防治体系的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02):85-89.
[5] 李佳哲,胡咏梅.如何精准防治校园欺凌——不同性别小学生校园欺凌的影响机制研究[J].教育学报,2020,16(03):55-67.
[6] 李汉学.校园欺凌问题检视[J].当代教育论坛,2016(05):24-30.
[7] 张宝书.英国中小学反校园欺凌政策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6,38(11):1-8.
[8] 曾玲娟,黎玉兰,旷乾.中小学生欺凌的决策心理分析与干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1(30):75-79.
[9] 张宝书.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四种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教育学报,2020,16(03):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