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选取素材 表达真情实感

2022-05-30 10:48王丰余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老大爷心动真情

王丰余

【设计理念】

本节作文指导课的训练点为“作文如何选‘好材”,设计要旨是:在掌握统编语文教材写作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记叙文写作的选材误区,习得选材方法,巧妙选取素材,表达真情实感。教学流程:①方法导航——借助多组素材的对比,总结出常见的选材误区,明确具体的选材方法;②小试牛刀——运用学到的选材方法,对照作文题目,辨析素材是否合适;③学以致用——根据给定的题目,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选择一个素材,看是否能流露真情实感。

【课堂实录】

一、方法导航

师:同学们好!大家作为九年级学生,一定知道写好作文首先要选好素材,就像做好菜要选好食材,裁好衣要选好衣料一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作文如何选‘好材”。学习任务是:借助多组素材的对比,总结出选材方法,学会辨别素材是否合适,并就“我被盯上了”这道作文题,确定写作素材。

师: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写作素材来源于哪些方面?

生(七嘴八舌):家庭、学校、社会、媒体……

师:请仔细读一读下面几组材料,想一想,哪些材料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说出你的理由。

屏显:

题目:心动的感觉

【材料1】周末,我和弟弟去金湖水上森林公园游玩。来到著名的杉树林栈道,漫步其中,清风从树梢掠过,大自然的声音在耳畔回荡,弟弟不由得欢呼:“哇,好爽啊!”

【材料2】有一次,我和妈妈骑车外出。途中,车的链条坏了,一位面容沧桑的老大爷帮我们修好了车。我被老大爷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的同时,也为自己以貌取人的想法感到羞愧。

师:大家找一下题目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其含义。

生:关键词是“心动”。

生:“心动”,是指人的内心有所触动。

师:材料1是如何表现“心动”的?

生:材料叙述了“我”和弟弟去公园游玩的情景,并描写了公园的风景。

生:材料没有写出“我”的“心动”,只写了弟弟的一点感受。

师:根据同学们的研究,材料1没有扣住“心动”去选材。如果文中的人物都没有“心动”,又怎么能打动读者呢?

师: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材料2。“我”有没有“心动”呢?

生:有。“我”被老大爷助人为乐的行为感动。

生:“我”对照老大爷的举动,反思自己以貌取人的想法,感到羞愧。

师:很好。“感动”和“羞愧”都是“心动”的具体表现。小作者不仅记录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还善于反思,值得我们学习。

师:好的记叙文一般都有“我”的存在,只有写好了“我”的感受,才能流露出真情。哪位同学可以从我们熟悉的文章中举个例子呢?

生:比如《背影》里的四次流泪,都是朱自清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实感受。

师:是的。你能具体说说每一次他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流泪的吗?

生:第一次是因为祖母去世,家中光景惨淡而流泪;第二次是看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而流泪;第三次是看到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流中而流泪;第四次是读父亲的书信而流泪。

师:你对课文学得很扎实,说得很准确。

师:通过初步研究,我们知道一则材料能否表达出真情实感,首先要“符合題旨”。

(板书:符合题旨。)

师:下面,我们一起聚焦第二组材料。

屏显:

题目:温暖的话语

【材料1】清晨,寒风凛冽,一位退休的老大爷在扫马路。别人问老大爷为什么退休了还要扫马路,他说:“我虽然退休了,但身体还硬朗,要为淮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材料2】上了九年级后,我选择了走读。母亲每晚都来接我。我劝她不要这样辛苦,她却说:“陪着你,我才心安。”

师:读完这两则材料,你觉得老大爷和母亲谁的话更让读者觉得真实而温暖?

生:我认为是母亲的话。

师:老大爷的话呢?

生:有点假。这位老大爷有点像记者或电视台主持人了。

生:不是说没有愿意为集体无私奉献的老大爷,只是材料中的这位老大爷太“概念化”,太高大了,就让人觉得有点不够真实。

师:是的。很多同学笔下的爷爷奶奶甚至是陌生人,一张口就是大道理,存在编造情节、刻意美化、故意拔高的问题,缺乏感染力。

师:同学们具体说说第二则材料中母亲的话呢?

生:原汁原味,真实可信。

生:有烟火气,质朴感人。

师:是的,这些话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是写不出来的。

师:《背影》里有这样的话语吗?

生:父亲对朱自清说的话,如“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

师:由此,我们对于材料的选择又有什么样的认识?

生:选择的材料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或体验的,至少是耳闻目睹的。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真人真事,才能流露真情实感”。

(板书:真事真情。)

师:同学们请看过来,我们一起走进第三组材料。

屏显:

题目:我停下了脚步

【材料1】与家人外出旅游,来到一条唐人街,偶遇一家文墨店,店里正在播放制作宣纸的视频,我停下了脚步。看着视频中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轻嗅店铺里淡淡的纸香,我不禁慨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材料2】暑假,我随父亲再次来到阔别两年之久的上海。一路上,我激动不已。武宁路、铜川路……上海的变化真大啊!“哇,外滩!”此时,我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已无法用言语表达。那一刻,我停下了脚步。

师:这个作文题目大家熟悉吗?

生:熟悉。

师:对,这是我们之前写过的练笔作文,这两则材料就出自我们班同学之手。你们认为哪一则材料更能表达出真情?

生:第二则。

师:为什么?

生:第一则材料是较大的话题——传统文化,往往会因了解不透彻、感受不深刻而写得肤浅空洞;第二则材料由于视点集中,容易写出具体的内容和真实的感受。

师:你的看法很正确。就像写“爱国”这一主题,一颗枣核也可以表达爱国之情啊!因此,我们在选材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切入点要小。

师:对。

(板书:小事切入。)

师:第四组材料登场了,请看投影。

屏显:

题目:我想清楚了

【材料1】班里总是有人跟我借学习用品,还不及时还,让我在学习用品方面耗资颇多。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再有人跟我借东西,我就委婉地拒绝。

【材料2】爷爷是个农民,平时收入不多,但他见我喜欢上了一双品牌运动鞋,就答应卖完菜后给我买。卖菜的过程中,我发现挣钱真的很不容易,于是,我在心里大声地对心仪的运动鞋说“不”。

师:这是淮安市2021年中考作文题。这两则材料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哪一则更好?

生:第二则。

师:第一则的问题在哪里?

生:选材正能量不足。不能因为同学借东西不还,就说“不”,这样同学间的友情还有吗?

师:第二则材料中的“我”开始是不是也很讲究物质生活?

生:是的,但是他有变化。他后来明白了挣钱不易,对高消费说“不”。

师:你能对比分析,看出人物的变化,很好!这则材料表达了亲情的伟大和小作者的成长。我们青少年应该有正确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取向,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有感染力。

(板书:积极正面。)

师:最后,让我们探究一下第五组材料。

屏显:

题目:向阳春常在

【材料1】周恩来红军中学2022年元旦文艺会演就要到了。彩排时,九(8)班来自甘肃的王同学及其家人给大家带来了甘肃武山县的民间艺术——旋鼓舞。表演结束,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当地人的阳光、自信,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材料2】中考体育项目排球垫球,我总是拿不到满分,身为体育老师的父亲就每天陪我训练。在父亲的陪伴与鼓励下,正式考试时,我最终获得了满分。我感到父亲就是我心中的阳光,融化了我心中的坚冰,给了我春天般的温暖。

师:这两则材料,你们更倾向于哪一则呢?

生:第二则。

师:为什么?

生:第一则材料中的“旋鼓舞”,我们其实并不熟悉,很难写出真实感受。

师:是的。从以上两则材料来看,显然材料1的选材离我们生活较远,即使真的感受了一回,也不太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对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有深刻的理解。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生:有。比如有同学不观察自家门口的庄稼,非要写云南的梯田。我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抄袭,二是胡编乱造。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他真的去过云南。

师:针對这种现象,我们在选择素材时还应注意些什么呢?

生:尽量选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尤其倡导写我们耳闻目睹、亲身经历、感受较深的事。

师:写文章前,同学们要仔细梳理身边的事。你会惊奇地发现,“近在眼前”的人、事、物中,有许多可供写作的好材料。身边的素材,更容易体悟真切、理解深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真情实感。

(板书:理解深刻。)

师:选择好的素材,要求我们拥有一双慧眼,敏锐地观察生活;还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这样才能体会真人真事,写得真实,写出真情。下面,我们一起把研究成果巩固一下。齐读!

生(齐):符合题旨,真事真情,小事切入,积极正面,理解深刻。

二、小试牛刀

师:现在,我们结合刚才学到的方法,分析讨论下面几则素材哪些更适合这个题目,哪些材料更容易写出真情。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则材料,组内交流。

屏显:

题目: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材料1】骄阳下,一位老大爷踩着特制的三轮车,车座后边扎着一把花伞,花伞下坐着他的老太婆。两个人正甜蜜地说笑着。老太婆没牙的嘴巴笑得一直合不拢。

【材料2】我长得比较帅,同班有异性同学给我写情书,要跟我谈朋友。这种感觉真甜蜜啊!

【材料3】考试(演讲)失利,外出散心。烟雨江南,一条幽深的巷子里,一位老人坚守着一门传统手工艺(剪纸、糖画……)。他(她)虽年迈,却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我顿时觉得生活处处充满阳光,心头满是甜蜜与感动。

【材料4】这几年,淮安变化巨大。老旧小区出新,城市道路拓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淮安人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看着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我的心中有说不出的甜蜜。

【材料5】天气转凉,不巧班级窗户又破了,我又正好坐在破窗口。英语老师给我调换了座位,并用小黑板暂时堵住破洞。虽是秋天,我却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师:我们请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讨论的成果。哪个小组讨论的是材料1?请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我们组认为这个材料不合适。此刻,感到甜蜜的人应当是这对老夫妻,而不是“我”。

师:你认为可以如何修改呢?

生:可以把“我”巧妙地融进来。比如可以写“我”的爷爷奶奶之间的温馨画面,这样,“我”才会有真切的感受。

师:很好。记叙文要想用真情感动读者,文中最好有“我”的存在。

师:材料2,哪个小组说说看?

生:这也不能算不健康,只是我们现在这个年龄不适合做这样的事。

师:所以,你们小组的观点是——

生:不建议写,不主张写。

师:当然,这也属于个人隐私,拿出来展示似乎不太合适。

师:我们一起看材料3。哪个小组想展示一下?

生:这则素材不够真实,而且,我们中学生平时接触传统手工艺的机会很少,要在短时间内感受它的魅力,难度很大。因此,我们小组的观点是不建议选这类素材。

师:你分析得非常好。这则素材存在美化人物、编造故事的问题。

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小组对材料4的分析。

生:切入点太大了,没有具体的人和事,不适合表达情感。

师:这是较大的事件,往往会因感受不深而写得肤浅空洞。

师:材料5呢?哪个小组说说看?

生:这则素材很好,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事情,能写出老师对我们的关爱。

师:小中见大,微处显情。因此,老师建议同学们以后在写作之前,先读懂题目,再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梳理出素材,然后逐一比对筛选,最终选出能流露真情实感的材料。

三、学以致用

师:下面,我们一起试着写写看。

屏显:

题目:我被盯上了

要求:1.读懂题目;2.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选择一个写作素材并写下来;3.评价这个素材,看能否流露出真情。

师:请同学们在积累本上写下自己的素材。

(学生自主撰写。)

师:哪位同學愿意分享一下你的素材?

生:去年暑假,我迷恋上了综艺节目。妈妈没有固定职业,每天晚上都会去万达旁出摊卖手抓饼。只要妈妈一出去,我就偷偷看平板。一次,因为下雨,妈妈回来早,我便被发现了。妈妈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后来,我发现妈妈晚上再也不出摊了,就在家陪着我(哽咽)……再后来,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妈妈做了保证,还和妈妈一起准备出摊的食材。

(全班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你真的太棒了!为你点赞!

师:同学们说说看,这则素材怎么样?

生:写出了自己的成长,特别是和妈妈一起准备出摊的食材那部分,我是真的被感动了。

生:这则素材写出了妈妈对“我”无私的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的关爱,这些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生:小事见真情,这则素材是他亲身经历的,他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所以感人至深。

师:是的,老师和同学们有着相似的感受。我们很期待这篇完整的作品!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呈现了许多作文题目,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选择的写作素材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来源于我们身边的小事。

师:是的。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有大量的素材可以选择,真情也就会在笔端流淌出来。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完善素材,完成作文。下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侧重点是了解记叙文写作的选材误区,习得选材方法,巧妙选取素材,表达真情实感。作文素材的选择一直是学生较为“烧脑”的环节,他们往往感觉应该可以洋洋洒洒,可真提起笔来,却又不知道该写什么。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相对单调,社会接触面小,缺乏经历体验;另一方面,很多学生没有过多地关注学习、生活中的点滴,不能从平常事物中发现美和挖掘美。那么,什么样的素材才能自然地流露出真情实感呢?教学过程中,我借助学生之前的部分写作素材,通过比较,引导他们感知选取素材时的注意点和技巧,并紧扣具体作文题目,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生活,品味生活。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还有不少缺憾:课堂上,我侧重于方法的讲授与指导,忽视了“学以致用”环节的重要性,未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撰写并评价素材;课堂设计高度不够,仅仅是围绕“作文如何选‘好材”展开,没有在课前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为什么要选‘好材”“选‘好材有什么意义”,学生的内在潜力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调整与改进。

猜你喜欢
老大爷心动真情
我用真情守护你
您了解心动过缓吗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不认识路
奖励
以心换心见真情
买草莓
真情扶贫见实效
上一次令编辑们心动的事
“嗔哥”心动一日美食